张三平丨伏珠名人张尚城传(7)

文摘   2024-12-02 16:05   山西  

伏珠名人

张尚城传

-张三平-

前言


吕梁山下的一个皱褶里,哀乐声声,白幡飞舞。一个叫伏珠的千年古村里正由村委会出面,为一位叫张尚城的村民举办葬礼,一切丧葬事宜由村委会出面安排,吊唁人群有数千人之多,这场绝无仅有的殡葬的主人公是谁呢?他,就是伏珠名人张尚城。


七 、省城蓄力


1962年6月,繁忙的工作之余,张尚城仍然冒着炎热酷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学习专业课程。这天,处领导范陛堂突然找他谈话,原来是山西省机电设备成套局需要一名技术人员,处领导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派年轻有为的张尚城前去支援。张尚城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去了机电设备成套局上班。

此时,国家高层内部的路线斗争愈演愈烈,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或影响。不久之后的1966年,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殊运动,漫卷神州大地。工厂停工、企业停产、学校停课、工作建设几近瘫痪。

张尚城在运动中没有受到冲击。在他朴素的理念中,他认为这种运动如暴风雨一样,一定不会持续太久,正常的日子还得继续。说不定明年政策就变了,工作建设会立即上马,到那时有多少工厂、厂矿需要建设啊!到时候设计难度一定会增加,自己一定的学习更多知识,把无论多么困难的工程都拿下来。他仍然坚持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家庭的牵绊,三十多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他有的是时间与精力,下班后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那几年的时光里,读书、绘图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为他日后能承担大型工程并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0年代后,张尚城思想愈发成熟,但许多想法无人可讲,无处去诉,在这个时间段里,他开始断断续续写日记,梳理思想、抒发情感,记录自己思想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运动中,张尚城他们经常下乡搞运动,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会达一年以上。比如1969年7月初,他被派到北京参加学习班,这是他们基建处成套设备局第三批派出的同志了。1970年7月22日,张尚城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太原,短短一年时间,太原这座城对张尚城来说已有点陌生,街道两旁墙上、路灯杆上,那些白面糨糊粘的铺天盖地、硬茄似的大字报被揭走了,代之而来的是突出政治的大标语。

尚城每天住在单位,在单位吃完饭就去迎泽公园集中学习,一边学习,一边等待分配新的工作。他喜欢工作,渴望工作,只有在工作中,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在。1970年8月6日那天,秋高气爽,等待已久的通知终于下来了:尚城被派到山西省建委工作并且可以带家属。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他立即释然了,无论去什么地方工作,都得好好干,不好好工作,到哪里都没有出路。

对于带家属这件事,张尚城非常矛盾。妻子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生活很艰难,他自己的生活也没人照顾,他渴望一家人能够团聚,但妻子来到省城,年迈的父母谁来照顾?尚城是个大孝子,他不能只考虑自己,一家人团聚不着急,照顾好父母才是当务之急。就这样他放弃了这宝贵的也可以说百年难得的极好机会。想起后来父母去世后,往城里迁一家人的户口难以上青天之难,尚城感慨不已。

•待续 •


古村伏珠
根祖文化传播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