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随梦论坛第二期《手语歌:从零突破到1》

教育   2024-06-27 18:11   上海  

手语歌:从零突破到1


图|上外随梦论坛 合影


嗨嗨嗨,迟到许久的第二期报道在小编断断续续的情况下终于出炉了,后面的几期争取赶上来。感谢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尤其是线下常来的小伙伴们。千言万语不及一句感恩话语。好了,开始正正经经报道第二期内容。



图|上外随梦论坛现场(一)


2024年5月19日周日下午1点半,上外&随梦手语文化论坛第二期:《手语歌:从零突破到1》由蔡蔡主持,嘉宾是“中国手语歌”之父、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简称为聋青技)艺术团退休老师李名扬老师。

开场,我们一起观看《我的中国心》片段以及采访李名扬老师的视频,由于视频中没有字幕,为了在座的每个人信息平等,两位手语翻译(程莹和姜懿)在边上做口译交替;(由于采访内容日后有其他用途,在此只能选几个做简短的介绍,请谅解。)



图|李名扬 手语名

首先李老师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名字叫李名扬,原来是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1

李老师过去三四十年的工作经历:

经历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与四百多人一起到崇明农场改造。随后知青返回上海进入青技任职技术工人、教师,从教模型工艺、室内设计和制图。工作之余还做学校艺术团表演指导、市聋协演员、指导老师等等。



图|上外随梦论坛现场(二)

2

为什么会想做这个手语歌曲?

一方面是填补国内手语歌曲的空白,另一方面是让很多聋人展示自己的风采,去更大的舞台表演,同时让观众看到聋人是有实力的。



图|上外随梦论坛现场(三)

3

手语歌《我的中国心》从何处创作?

其实李老师根本没想过做手语歌。主要是日本蒲公英音乐团来聋青技演出,他一看“日本蒲公英音乐团”这个名称,就以为是一般的唱歌打鼓拉小提琴的乐团。但后来发现,这个乐团的演奏者都是残障人士,同时有听人在台上唱歌,边上有日本手语翻译员协助做手语翻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现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日本团队走了之后,他就想做个尝试。他本人喜欢文艺,不断的做尝试,换了很多首歌曲,最后找到了一首慢节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后来有人让他去报名参加市残联文艺汇演,他有些顾虑,本就没想过要参加比赛,纯属自娱自乐。所以他豁过去报名参赛,结果没想到大受欢迎,还获得了特别奖。



图|上外随梦论坛现场(四)

4

是否有关注最近上海聋人戏剧和影视的发展情况?

有什么看法?

现在的一般音乐剧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以前我去上海大剧院看了音乐剧,非常热门,我自己也非常感兴趣。音乐剧是唱念兼顾,如果聋人也能创作音乐剧的话,可以做个尝试。

我现在有的学生在做手语艺术文化、雕塑,有的教手语,有的活跃于聋人艺术团,还有的开手语公司,为发展聋人文化付出很多努力,非常不容易。希望他们将来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影响更多人来做手语文化,改变以听人为主导手语文化的现象,展示更多的聋人文化,宣传手语及其文化。



现场有些观众提问

向上滑动阅览对话

现在网络上的手语歌花样多,李老师怎么看待?

以前没有手语歌,现在听人学手语歌是好事,我看法是手语歌不是聋人的专用,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方式,我们是把有声的音乐变成可视觉的音乐,使用手语表达。以前用耳朵听,没有用眼睛看的音乐。这是好事。

如果聋听人创作手语歌,李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首先要遵守手语的规则,有语言功能的手语。如果没有语言功能的手语或者乱七八糟的手势表达,看也看不懂,花样多也没用处。我不认同手势舞。之所以有语言功能的才叫手语歌。手语歌必须要有语言功能。

没有音乐的手语歌算不算手语歌?

一定要有音乐,没有音乐的手语是没有灵魂。


小视频|手语歌《送别》合唱


最后李老师教我们手语歌:

李叔同的《送别》一小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往期精选

手语文化论坛第一期|如何认识手语文化?


审核 |  天眼、六下巴

排版 |  +酒窝

图片 |  水水

文稿 |  Z99

(以上是手语名)

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
手语学习与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