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在有限篇幅内,“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同时,《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每篇文章也为希望了解通识核心课程开设“理念”及其背后“问题意识”的同学们提供了径路。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
作者丨许肖潇,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电影导演艺术,并从事电影创作实践
代表作品丨导演多部短片,如《秋天的扇子》《逃走的妈妈》等
主讲通识核心课程丨走进电影世界
电影是什么?这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的设问,在书中,巴赞赞扬“电影是名副其实的爱的艺术”,“对于电影来说,热爱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首先探索弗拉哈迪、雷诺阿、维果,尤其是卓别林的影片所反映的特有爱心、温柔和感伤情绪,那就不可能透彻理解他们的艺术”(摘自《电影是什么》原序)。在当今这个精神空间被消费主义过度挤压、大众趋向娱乐至死的时代背景下,尤其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一贯有意地惊吓、娱乐观众,在这种越来越大剂量的视听刺激中,电影的内在因果关系日益简化固化,观众日益麻木,观看而不思考,接受而不质疑,期待统一明确而没有兴趣自己发现,更谈不上去探寻微妙之处及不确定性。人们在逐渐丧失感受“电影是什么”的能力与乐趣,甚至发展到对日常生活的麻木,直至“精神无能”“爱无能”……因此,接过巴赞的问题,继续探讨并深刻认知“电影是什么”,对于大学生们的心灵家园尤其重要。
“电影是什么”,首先要从观影中感知。电影作品一旦与观众建立起联系,会产生出一种统一且微妙的场域,观众会体验到一种崇高的心灵净化感,每一次审美都是一次与人性和哲学的对话,我们内心美好的一面会得以表露,并渴望将其释放与分享。比如看完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你也许会感慨“这个家庭的解体,这个世界的倏忽无常,这种人生的幻灭……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世界的面目啊”;比如在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你会看到一个孩子是如何被成人世界的法则所“折断”,而他自己又是如何重新聚集起人性与道德的资源,以让他的愿望发出声音并最终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当你看完胡金铨的《侠女》,你会恍惚,“这阴阳、这虚实、这留白、这余味、这不断的行走……原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韵味啊!”观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镜子》,你会模糊地触摸到“一个意境,只有在拥有无穷无尽的含义时,才能被称作象征。象征通过自身的神秘预言,传达了普通语言不能传达的暗示和线索,它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外在和不同的思想”(摘自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能这样引发思索、荡涤心灵的电影还有很多很多,课上会提到的还有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布努艾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王家卫的《花样年华》……
在观影的黑暗中,每一个观众更好地与他人分开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银幕上一处静谧的街景、一个上楼梯的女人、一个飞扬的塑料袋……都要观众动用回忆与想象创造自己的世界。戈达尔说:在银幕上看到的不是鲜活的,在观众与银幕之间发生的才是鲜活的。一部部的影史经典佳片的感知与体验,会在时间的酝酿中造就我们更敏锐的电影审美直觉,并在经年的岁月中与留在心中的电影作品相处,真正达到通过电影“立德树人”,“先器识而后文艺”。
探索“电影是什么”,还需要通过“拍电影”来真切体验。拍电影的起点是模仿,这在课程的“电影工业体验——经典场景翻拍”模块中得以实现。这也是零基础、非专业的学生背景,与人才培养要求的挑战度和高阶性最正面冲突的一次。一方面,我们面对的电影是《刺客聂隐娘》《花样年华》等业界顶级的大师作品;另一方面,我们的拍摄者是连电影都没看过几部的、连电影器材都没有见过的、来自数理化文史哲而无一艺术专业的本科各年级大学生们。恰恰是要在这样一种零基础、非专业的情况下与巅峰电影艺术对决,所以一切可能性都在滋长。当看到大导演们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来源于他们内心的傲视独立与拍电影的一意孤行,大学生们会体验到伊朗大诗人哈菲兹说的“心中总是带着火并确保热泪盈眶,其余皆不足道”的精神力量;在专业电影人团队的帮助下还原场景与摄影的体验中,他们会感受好莱坞全流程全职能体系下具体的导演、演员、摄影团队、美术团队、制片团队的流程合理与分工精妙……正是这种深度工业与艺术的介入过程,让一张张白纸的他们迅速建立了极致简化的,却也最正统的电影艺术观念:他们会马上了解经典电影的艺术语言及其应用机制,继而在经典段落的翻拍实践中把分割殆尽的视听语言碎片拼回成一部整体的艺术作品,在这分解又还原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原作品的内在力量与外在形式的强力纽带,从而对电影艺术性的认识由表及里、由观看与感知拓展到分解与重塑,并将其内化成视听语言与电影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揉杂交融。经历过这一番勇攀高峰的体验,他们会进入下一个对“电影是什么”的探求——在自由创作中体认。
电影创作能有多自由?小津安二郎说:“我认为电影没有文法,没有非此不可的类型。只要拍出优秀的电影,就是创作出独特的文法,因此,拍电影看起来像是随心所欲。”甚至有大导演说:“电影理论中所有规则你都要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避免使用。”由此可见,复旦学生们“零基础非专业”的所谓“劣势”,此刻成了他们自由创作的起点与优势。在这一阶段的自由创作中,他们灵感激荡、自主文本创作、自愿组队继而以各自专业身份,每5—8人独立成组进行原创短片的剧本创作、前期准备以及拍摄制作,基于自由创作的出发点以及来自教师专业水平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艺术在复旦的大学生群体里以一种令人惊讶的自由、全部的假设及所有可能的联系去探索的形式而存在……我们会看到有学生在借助电影探讨“存在的定数”(短片《定理》《地下铁》),有试图用切身的经历去揭示“成长的自发性与原生家庭禁锢性的矛盾”(短片《小芹》《树儿》),有想纯粹探索电影的动作美学的《武侠系列短片》和创意枪战短片(《剧组的战争》),也有探索电影类型片疆域的恶搞片(《梦的计划外》)和悬疑惊悚片(《晚餐》),以及本课程的延伸——师生共同创作模式(短片《逃走的妈妈》《秋天的扇子》《书信往来》等)。
总之,学生在大师作品的案例学习、经典作品的翻拍体验、自由独立的分组创作实践中,借助于教师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以及本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界与业界、从学者到导演、从国内到国际的业界导师团队的力量,去体验与感知视听语言的妙用、每个职能的运作机制以及电影创作的技能(为了有朝一日抛弃掉)和艺术思维(潜移默化地留存)。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在这门课中学会深入内心、不迎合、不卑不亢地建构自己的电影认知体系,学会独立体悟与解读他人作品,养成以艺术审美和诗意想象对待生活与时代、个人与他者,情感丰沛、热爱生活,既而能养成家国意识、人文情怀、创新能力、独立人格与审美情操。
电影是什么?电影是感知、体验与创造。
电影,从非电影处来。
进一步阅读书目:
①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②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唐纳德·里奇:《小津》,连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④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btr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梦
审核 | 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