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100》每周推荐丨段枫: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

文化   2024-09-11 16:00   上海  



- 编者按 - 


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在有限篇幅内,“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同时,《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每篇文章也为希望了解通识核心课程开设“理念”及其背后“问题意识”的同学们提供了径路。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

作者段枫,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经典叙事理论与小说阐释、库切研究、跨媒介叙事的理论与实践

代表著作丨《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等

主讲课程丨从特洛伊到漫威世界:西方叙事传统的演变与发展



我们知道,叙事、说明和论说文是三种基本文体分类,然而,叙事文本却能够同时包涵这三种基本文体,是最具混成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构建故事世界、刻画故事人物时,作品必然涉及说明和描述性文字,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评论中也时常包括谈话、说理、辩论等议论,将特定观点和立场做实体化和情境化处理。正是由于叙事文本对故事世界的这种建构,读者能够暂时脱离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在虚构世界的平行空间中跟随人物获得某种情感性的体验,并由此获得某种人生智慧的滋养,这也是叙事文本最令人心醉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叙事曾经被定义为“某人在某一特定场景中处于某一特定目的讲授某个事件”,分析对象则以文字叙事(部分理论家同样也兼顾了电影叙事)为主。然而,随着戏剧、歌剧等表演类以及绘画、音乐、游戏等非文字类叙事媒介的兴起并逐步被纳入叙事研究的视野范畴,传统以“讲述行为”为主要界定标准的叙事定义明显无法理想涵盖这些新兴叙事媒介及其实践。叙事理论的发展一直都是为了包容和解释实践中产生的不同叙事手法,面对跨媒介叙事演变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新形式和新文本——如兼具图像和文字轨道的漫画叙事/绘画小说、包含声音和视觉轨道的电影叙事,乃至强调读者亲身参与建构的游戏叙事,叙事理论界自然而然需要对既有概念和理论体系做出相应调整,而其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叙事概念本身的重新审视。


我们看到,“叙事”一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个曾经被看作“对某一事件/某一系列事件的再现”、由“故事”(故事序列)和“话语”(展现故事序列的叙述话语)两部分组成的术语,已经开始被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空间(包括其个性化存在物)、时间(涉及具体时间点、相应事件所导致的不同状态变化)和心理(人物的心理状态构成故事行动的原因和动力)等多重属性,不但具有特定主题意义,同时也涉及不同媒介形式。在针对“叙事”概念所进行的这种理论调整之中,空间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对故事世界的建构俨然已经成为其定义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它不但强调在这个特定虚构世界中人物所遭遇的事件和状态变化,同样重视人物的身体和情感反应,以及读者在体验这一故事世界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也就是本课程采用“特洛伊”和“漫威宇宙”作为题眼,通过对不同时期相关叙事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尝试对西方叙事发展的主要演变阶段做某种比较性宏观纵揽的主要原因。


从《伊利亚特》到文艺复兴时期与其形成互文关系的大量油画、雕塑作品,实际上是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共同建构起了神与英雄共存、以英雄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古希腊世界,形成了西方文明的文化记忆中一个迄今为止仍然熠熠生辉、令无数后人向往敬仰的传奇时期。从故事世界的构建这个角度来审视这部史诗的组成部分,就可以理解为何其中有大量对于祭祀、饮食、葬礼等风俗习惯的细节描写,更可以理解其中经典的艺格敷词案例(第十八章《阿基里斯之盾》)所起到的重要结构性和主题性作用。


当西方社会开始逐渐向现代性迈进,将目光从古典时期的辉煌和中世纪的虔诚转向现实生活及其意义之时,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代表的早期西方小说,不但通过僭越-救赎的基督教母题建构了故事的情节主线,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更是引入了对海外荒岛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西方殖民扩张时期对于海外异域的向往和文学想象,在其国民性塑造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作用,构成了西方叙事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然而,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这种现实主义手法逐渐开始引发反思,这种形式上的逼真是否真的能够把握客观世界?以主人公经历为核心的叙事模式是否遮蔽了其经历中所涉及的其他人物和其他声音?相关疑惑被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写入自己的文本,通过对故事世界的重新创造展现对经典文本反思性的重置和改编。因此,无论是《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还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海外荒岛,都在现代作家的艺术作品中被重新建构:奥登的叙事诗《阿基里斯之盾》不但哀叹了希腊英雄传统在当代的衰亡,也通过“杀人者阿基里斯也终将被杀”这一表述挖掘了其内在原因;库切的后现代小说《仇敌》则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角度对鲁滨逊的荒岛进行了重写,不但突出了现代主义以来对主人公主体性的重视和叙事塑造,也挖掘出原文本中被遮蔽的其他声音和意义。


1950年代开始的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创作,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叙事文学作品与大众通俗文化的一种融合,也呈现了当代叙事作品越来越明显的跨媒介、多模态化的发展趋势。在超英漫画和1970年代地下漫画的基础上,1980年代起以《鼠族》为代表的一系列绘画小说,已经开始充分挖掘图文双轨的叙事运行机制,通过抽象文字和具象图片之间的张力,画幅的空间排版,画幅和画幅间的时间以及情节跳跃等媒介特性,展现了绘画小说所具有的强大叙事潜力,逐步进入传统上由文字作品所垄断的严肃文学领域。同样发源于超英漫画的漫威宇宙,则通过其在电影、电视、游戏等多种媒介平台之间的延展和扩张,形成了引人瞩目的跨媒介故事建构和改编的文化现象(也就是俗称的IP文化)。


在叙事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作者和评论家的关注焦点已经经历了从情节和故事发展到人物,在当前又展现出向故事世界(包括人、事、物与空间)转变的趋势。传统叙事作品往往忽视了同样拥有自己生活和独立性的其他人物——他们有过去、有故事、有自己的创伤与爱恨,并非仅限于路人甲、官兵乙这样的功能性存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构思和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说,正体现了这种由不同个人所代表的多个可能世界所构成的叙事宇宙结构:基于斯坦·李的漫画人物系列,漫威影业在20年间借助多部单人线电影(《钢铁侠》《雷神》《奇异博士》)和集结主要英雄的《复仇者联盟》系列,逐步构建了宏大的漫威电影宇宙,也突破了围绕单个人物、单一情节发展的传统电影叙事模式,在由多个人物所代表的众多世界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有机联系。


大家在读完某部小说、看完某部电影之后,时常会觉得自己有很多感悟想说,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确定如何准确把握自己的即时阅读感受。也许,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工具之后,就会思考以下这类问题: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受?作者为什么会希望我有这种感受?我这个感受是不是作者所希望的那种?如果不是,那么到底是我的这种感受更有道理,还是他人的感受更加符合作品主题?或者有没有可能我是通过文本中的某种特殊细节,挖掘到了作者、其他评论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在主题?叙事理论所提供的描述性分析工具,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把握叙事文本在内容、形式和主题上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阐明作品修辞结构所涉及的作者意图、文本细节和读者反应等不同环节和修辞要素。


进一步阅读书目:

①埃里希·奥尔巴赫:《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吴麟绶、周新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

②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③Suzanna Keen, Narrative Form:Revised and Expanded Second Edition,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2015.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梦

审核 | 赵元

复旦通识教育
宣传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关注国内外通识教育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