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100》每周推荐丨段怀清: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

文化   2024-06-19 12:01   上海  



- 编者按 - 


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让我们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

作者段怀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外文学关系以及比较文学

代表著作丨《白璧德与中国文化》《〈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王韬与近现代文学转型》《苍茫谁尽东西界: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等

主讲通识核心课程丨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1902年,蔡元培选编的《文变》一书出版。这部出自帝国时代翰林院编修之手的时代新文选,尽管无意宣告传统主流文学或者文言文学的终结,却清楚地昭示出中国文学已经而且还将在语言、文体以及情感、思想诸方面发生的深刻改变。换言之,《文变》似乎已明确地预言:改变,不仅将成为作家描写与表达生命个体的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一种创作动力与积极态度,亦将成为中国文学主动并创造性地引领改造时代、追赶拥抱现代,并对话融入世界的必由之路。


如果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维度,来历史性地观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分析评估其语文及审美特质,必定会发现在现代视域中熠熠闪光的一些作家及其相关著述,会发现他们在古今文学演变进程中曾经扮演过的代表性或者里程碑式角色。在现代文学序幕徐徐拉开之初,这些作家理应包括但显然并不仅限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新中国未来记》)、鲁迅(《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怀旧》),以及稍晚一些的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等。他们从新知识、新教育以及新思想、新观念乃至新民、新世界诸维度,倡导并推动了近现代之交中国的思想启蒙与个性解放运动,事实上亦拉开了此间文学变革与创新的序幕。


毋庸置疑,在上述这条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思想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审美现代性的线索,即中国文学审美从传统向现代的扩展转换。这两条线索或两种扩展,以及由此而展显、实践的激烈转换,几乎始终相互交织,并与风波诡谲的时代纠缠博弈,演绎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幕幕文学与思想、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人生乃至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交流互动的图景,其中贯穿着对于人的、个体的主体性的肯定与张扬,贯穿着对于新的审美原则及文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在这里,首先进入到我们阅读视野并激发我们的思想激荡的,无疑是鲁迅的文学。“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一类的“文化偏至”,既是鲁迅对传统文化深刻反思之后所提出的重建主张,也是他为疗救国民之体魄与灵魂,为改造国民性而开展的长期的、一个人的文学与文化之战,其中始终伴随着自我质疑与自我否定,夹杂着绝望与反抗绝望,渗透着对于空虚与死亡的鲁迅式的立场与审美。


晚清“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之间逐渐扩展深入的知识交流及文化互动,包括中国在此过程中不得不跟进并融入世界的遭际与经验,自然会催生出闻一多的《红烛》与《死水》中那些浓烈而沉郁的呼喊与孤吟。强烈而且又极富个性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在闻一多的语言文学中,完成了现代语境中诗人对于个人与集体、国家与世界、理想与现实的极具时代特色的抒情表达。


相比之下,年轻的巴金压抑着自己的激愤,通过“家”的小说叙事,试图完成对于这一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及价值意义的意象的政治隐喻与文化隐喻。这一隐喻,是通过对于统治权力的家庭隐喻与家庭关系的权力化的小说叙述来体现的,是通过对一个虚构的文学中的大家庭、对这样一种事实上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且摇摇欲坠的“家庭共同体”的解体与沉没来体现的——家庭经验的个体化与差异化,家庭内部的权利斗争与个体命运,最终将家庭亲情的虚幻,以及权力存在于家庭中的绝对化与本质化的事实,或者说巴金式的家的哲学与家的文学,引入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家庭叙述与家庭抒情的文本谱系之中。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语境中,丁玲、萧红这样的女作家的出现,不仅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性别思想更深入亦更个性化地引入女性世界与女性意识之中,同时也更紧密地将其与女性个体的现实存在感与成长感关联在一起。在萧红、丁玲的文学中,无论是童年经验与原初记忆,还是学生时代自我意识与性别意识觉醒之际的伸张与安顿,都通过她们极富个性与特色的小说艺术实践,进一步扩大并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图谱。


对于“原乡”及“边地”的想象书写,显然是现代叙事与抒情中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学空间。沈从文通过《边城》所完成或希望完成的,亦显然并不只是对于现代、都市以及高度的物质文明这些要素所建构的“这一个世界”的一种“反动”,或者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意义上虚构出“另一个世界”或“那一个世界”的自说自话,而是体现在作家如何更真实亦更诚实地面对自我——包括自我经验以及自我理想——来展开文学书写这个方面。也因此,他为读者乃至文学写作者留下了一个注定深刻且非凡的探索者印象。


如果只是从文学形式方面来观察并体验中国现代作家对于西方文学的学习借鉴,曹禺的戏剧,尤其是他的《雷雨》,无疑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文本。但这并非是有意贬低曹禺戏剧的独创性和文学性,而是为我们阅读和理解曹禺的戏剧乃至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视野,让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富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文学世界里,阅读体验不同文学之间对话与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故园何日清明”这类主题或对于文化忧患意识的文学表达,明显蕴涵着“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这一类叙事方式及审美风格的延续。钱锺书在《围城》之中,为现代汉语想象虚构了一个“逃离”或“反复不断地逃离”的人物形象——方鸿渐。“逃离”最初只是方鸿渐应付现实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最终却成为他自我存在的一种存在“哲学”。


方鸿渐在“围城”内外的种种经验,似乎得到了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的存在呼应。尽管曹七巧与方鸿渐这两个人物形象,在许多读者看来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围城”或“金锁”之中,确实是这两个人物皆难以摆脱的现实存在或命运之困。而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以及风格各异的文学叙事,亦成为现代中国文学中,时代宏大叙事的主旋律之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思想及艺术审美的探索与呈现。


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的经验与资源,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来说,一直是学习与借用的对象,但这种学习与借用,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模仿或照搬,而是作家们将个人经验与西方文学的古典传统及现代发展,还有与中国文学的自有传统及现代探索这两方面神奇地结合起来,从而开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的个人努力及艺术道路。其中,穆旦的诗歌,或者说通过诗歌这样一种文学形式而尝试建构的一种“感觉的机制”,以及他用以表现生活与思想“睿智”的诗体方式,将汉语中文诗歌在现代性探索方面的“得”与“失”,再一次清晰地呈现出来。


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旨在通过对上述10余位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分析与阐释,来帮助阅读—学习者在文本阅读基础之上,体验中国现代语文以及现代文学的抒情、叙事与审美特质。这里所选的作家及阅读文本兼顾了现代语文的发生与发展、性别、教育背景等因素,同时亦对阅读文本的主题、文体、风格等有所因应考量,譬如梁启超的文本,即兼顾了现代思想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生成的历史语境和书写事实。此外,我们亦兼顾留学生与跨语境叙事文本之间的现代关联,以此来启发、扩展阅读—学习者对于现代语文的进一步思考。


同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还有必要体验并关注现代语言、现代文体形式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体验并关注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内在张力以及传承对话关系,体验并关注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交流对话关系,体验并关注现代文学话语与其他现代话语之间的关系,也体验并关注小语文与大语文,国别语文与世界语文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


进一步阅读书目:

①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哈诺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④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梦

审核 | 赵元

复旦通识教育
宣传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关注国内外通识教育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