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在有限篇幅内,“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同时,《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每篇文章也为希望了解通识核心课程开设“理念”及其背后“问题意识”的同学们提供了径路。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
作者丨张宝贵,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用主义美学及生活美学
代表著作丨《杜威与中国》《世俗与尊严:杜威的艺术哲学》《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等
主讲课程丨《艺术即经验》导读
艺术与生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二者的差异在哪里?连续点又在哪里?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诉求的对立怎样造成了艺术与生活的隔断?为什么说身体感觉是构成艺术经验的基础,又是连接生活经验的通道?艺术经验是不是仅限于绘画、音乐、雕塑等美的艺术?
1934年出版的《艺术即经验》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系统回答。这本书是1931年约翰·杜威在哈佛大学“艺术哲学”系列讲演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出版后即赢得广泛声誉,被称为是现代艺术哲学的奠基之作,也开了艺术走向生活的理论先河。
艺术和理论之间有道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艺术家不大瞧得上理论,觉得它们别看说得头头是道,事实上和实际创作根本不搭界。最早讲出这个事实的应该是柏拉图,他说诗歌创作非但和技艺无关,而且必须要失去这种“平常理智”。后来康德、叔本华等人谈天才的时候也都讲过同样的意思。我国美学家李泽厚甚至还说,作家可以读书,但千万别读文艺理论的书。当然,现在随着艺术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情况有所变化,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联手的情况,然而,这恐怕更多是出于艺术生产的需要,未必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也意识到这个事实,1934年他出版的《艺术即经验》一书,就是从这个问题入手,认为根本原因是理论家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砌起了一道墙,艺术哲学只有把这道墙拆掉,让艺术回归生活,才能恢复创作与理论的正常对话。
杜威的这种破墙策略是对传统艺术哲学的反转。读过艺术哲学的人都知道,这类书一般都是拿现成的艺术作品——“美术”当标本,谈创作规律、艺术要素、内外条件之类,也就是就艺术说艺术,即便有人谈到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无非就是源、外部条件之类,更有甚者,“为艺术而艺术”论,或者唯美主义,还把生活视作一生之敌,说艺术一沾染上生活气息,就意味着龌龊、堕落云云,法国诗人戈蒂耶就是这样看的。杜威当然不赞成这种说法,说这就是人为的砌墙,把艺术和生活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他在《艺术即经验》第一章将二者比作山峰(艺术)和大地(生活)的关系,高峰尽管直耸云端,引人注目,但它自始至终是大地的一部分,其运动也是大地的运动,二者在实质上并无不同。这就像古希腊的巴台农神庙,今天人们把它看作美术,摆到理论的手术台上看形式,拆结构,放在雅典却不是这样,它是雅典市民生活的有机成分,身上凝聚着祖先的祭奠,神灵的赐福,战争的骄傲,丰收的庆典。它的美,或许与康德所讲的纯粹形式有关系,却绝不是主要关系,更基本的,是祭奠的肃穆,战场的呐喊,庆典的狂欢,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情感。当然,这样的“美术”和普通生活并不完全一样,就像山峰不同于大地,它是生活比较重要、闪亮的部分,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
因此,杜威说他自己的艺术哲学就是恢复艺术与生活经验的连续性。艺术就像摇曳多姿的鲜花儿,普通人欣赏它,享受它的光艳和芬香就行了,理论家却不可以,除了享受,还要搞清鲜花与阳光、水、土壤及光合作用等的关系,了解鲜花的光艳与芬香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他讲的“迂回途径”。很明显,杜威是和传统艺术哲学对着干的,艺术不是越远离生活越好,而是越贴近越返璞归真。
问题是,艺术与生活的连续点在哪里呢?杜威给出的策略并不复杂,二者的隔断在哪里,连续点也就在哪里。这个点就是身为生活主体的人。在西方还有东方的传统里,对人的理解是大有讲究的。但凡被称作人,都是经过开化,或是知书,或是达理,总之在精神层面得有东西;干脆点儿说,就是离动物性肉身越远,人性越充分。知识人、语言人、逻各斯人、道德人都行,反正不能是动物人。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杜威当然不反对从精神层面来理解人,他反对的是抛离肉身的人。《艺术即经验》一书特别是前两章,他干脆用“creature”一词来称呼人。我们都知道,这个词汉语对应的主要意思是“生物”,但英语词义里也有人的意思。杜威使用此词,着眼点还是人,只不过是携带生物性的人。传统不是说人身上的生物性会妨碍认识真理,导致道德堕落吗?那好,杜威就反过来证明,不论是善,还是真,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唯有落在肉身上才有意义。这就像足球场,思维层面的战术再合理,技巧再精妙,若不成为运动员自发的动作,说了也是白说。所以杜威借用了诗人济慈、佩特、莎士比亚等很多话,说人的一切思维和推断,很像动物追逐猎物的活动,得转化成自发、直觉的行为,才是真正“生存的智慧”,因而也是“诗性”的智慧。这时候,人的肉身感觉,就成了艺术连接生活经验的通道和纽带。
推重人的肉身感觉,不是说精神层面不重要,它很重要,若没它的参与和调控,只追求感觉的舒适快乐,那不是人应有的生活态度,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杜威反对娱乐工业的理由,主要也在这里。他说,感觉固然可以让人的生活体验变得美好,前提却是理智因素参与其中了,失去了这种参与,感觉就容易沦为“低级、庸俗的趣味”,“意味着人向兽性的倒退”。在《经验与自然》里他专门讲过,现代社会将娱乐职业化,就是鼓励消费轻视劳作,让人忘记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苦寒或者劳作,也正是人的理智因素发挥生活工具性的场所。阿多诺后来曾批判休闲娱乐文化,说这是用艺术来麻醉人,这和杜威讲的娱乐使人“健忘”是一样的道理。
追求生活的快乐、幸福和美,是人之常情,只要别想着讨巧走捷径,踏踏实实靠头脑和努力来换取,美和生活就会成为一体,杜威称之为“整一的经验”(an experience)。这种经验的统一力量杜威称作“特质”(quality),是他生活美学最基本的范畴,意思却很难汉译,大体指人和环境交互作用中产生的感触、情绪、欲望、感受、情感等等,属于人,也属于环境对象,就像“爱”这种情感,总是特定人对特定对象的爱,而且无法言传。根据性质、功能、地位的不同,杜威很多时候又把这种融入了思维、意志的情感反应称作“审美特质”“基础特质”“单一特质”等,说人的生活一旦成为审美经验,必定是这种特质统摄的结果,纯粹生物性的欲望躁动不行,纯粹理智的支配更不行。视野尽头的一抹远山触动了你,感动谁都可以有,而且大都一会儿就过去了,换成别的感动或平淡,这成不了审美经验,感动也不是“审美特质”;或者,非得用有意义的“主题”来驾驭这种感动,也不成,只会把感动拆解得七零八碎。审美经验是什么一副样子呢?杜威说,这种感动仿佛李卓吾所讲的心中“垒块”,得有足够力量拉住你,专注并沉醉于这种感动当中,心游万仞,“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最后“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才成就了一位文学家或艺术家。
杜威所讲的审美经验并不局限于文学或艺术,各种生活体验,只要是“整一的经验”,让情感这匹烈马由理智驾驭着飞奔,都可以是审美经验。他的美学是一种生活美学。杜威多次讲过,美不仅仅是艺术的目的,同样也是科学、思想和道德生活的归宿。拿人的思想经验来说,比如一篇文章,如果连自己也感动不了,非但感动不了别人,其结论也是令人怀疑的。所以杜威才说,审美性的“情感特质”是思想的基本动力,美是衡量思想经验“完善程度的标志”。还借用雪莱的意思,说道德的先知总是诗人。因此,唯有凿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墙,艺术和理论才会在共享的审美平台形成对话。这是杜威提供的美学策略。
进一步阅读书目:
①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孙斌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②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⑤刘放桐:《实用主义述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梦
审核 | 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