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100》每周推荐丨金理: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

文化   2024-06-26 12:01   上海  



- 编者按 - 


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让我们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

作者金理,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当代文学批评

代表著作丨《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历史中诞生: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写在文学史边上》等

主讲通识核心课程丨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顾名思义,“中国当代小说选读”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小说作品。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提法开始出现在大学教材中,约定俗成地指向1949年以来的文学,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不断地在冲击上述看似自明的文学史时段。比如,有学者以战争文化心理的确立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历史事件对文学版图的划分为据,主张将“抗战”作为现、当代文学史的分界。也有学者因为“当代文学”下限开放而导致研究对象漂浮不定,转而为当代文学寻找种种终结的标志。


当然,“中国当代小说选读”在文学史时段的开放性,恰恰为教学带来了灵活性。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过两项比较重要的调整:首先,在时间段落上进一步将“当代”限定为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借用文学史术语表达则是“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其次,在小说主题上则侧重以青年人为主人公、以青年时代的生活为书写内容、得到青年读者热情接受的小说。通过上述两项限定之后,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1980年代以来年轻人在不同时空中的际遇、心态、苦恼、喜悦,踏入社会、生活的危机、爱情、事业、代际关系(师生、父子)……这其中的很多问题,或许正困扰着教室内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或许即将与其劈面相逢。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安排,最易引发选课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由此学生们不仅是在欣赏文学,也是在检视自我生命历程的展开。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史,“青春”是通贯始终的主题。一百二十年前,《少年中国说》以热烈激扬的文字呼唤“老大帝国”遽变为“少年中国”,自此,中国的现代化想象有赖于对“青春”的发现与拥抱。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创造史,就在时代精神对于“青年”所寄予的角色期待的互动中展开。故而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充满了青年形象与青春想象,文学联系着作家的气质、认知和审美想象,也联系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条件、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中国当代小说选读”以“青春想象”作为主题来展开,通过代表性文本的研读,讨论当代小说中提供的青年形象,考察形象塑造过程中文学内外多种因素的互动,也提示青年学子借鉴文学镜像来诚恳认识自身的来路与去向。


以上两方面的调整也使得主题内容更加具体化。首先,“当代”的文学史断代极为特殊,其时间下限是开放的。故而本课程提供给修习者的阅读选目,除了保留当代文学史上比较经典的篇目(比如阿城《棋王》、路遥《人生》、余华《十七岁出门远行》、张承志《黑骏马》等)之外,还会随机提供一些在“文学现场”中刚刚诞生的新人新作,比如张悦然《家》、马小淘《毛坯夫妻》、郑小驴《可悲的第一人称》、甫跃辉《初岁》、东来《大河深处》等(本课程也邀请过青年作家郑小驴、甫跃辉、王占黑与东来等来到课堂上与学生现场交流)。这批新人新作还没有被文学史的经典坐标所锚定,甚至不存在“参考文献”(这也是“中国当代小说选读”不同于一般原典精读类课程的地方)。修习者不必携带着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去进入文学阅读;更为可靠的凭据,是自身赤诚的心灵和饱满的生活感受。


这样的处理可以在课堂上促成实现历史和当下的对话。举个例子,我曾推荐同学去阅读一篇“80后”作家的小说《毛坯夫妻》。作品的主题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大概就是“宅女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要推荐那部作品呢?因为近些年中国青年文化中,出现很多流行词,比如说“丧”“葛优躺”“佛系青年”等等,好像彰显着现在青年人的某种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不妨对照一下,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形象,如《黑骏马》《人生》这些作品当中的年轻人,他们特别富有活力、创造性,愿意面向外部世界去冒险……而从这样的积极进取的青年形象到今天追求安逸、面向内心而拒绝外部世界的“宅女”形象,这当中的演变轨迹是如何发生的?阅读中的这些青年读者可不可以也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读入到这种转变轨迹当中去呢?由此得到的反思意识,也许可以来帮助他们应对未来生活。上述这种的历史和当下的对话,可能比单纯的文学鉴赏更加有讨论的空间和意义。


再拓展一步:文学以丰沛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塑造着每个时代对于青春的理解(比如卢梭和歌德之于欧洲);反过来,“时代的性格主要是青年的性格”(恩格斯),青年主体在文学想象、阐述与论辩中的塑造,也将参与、影响历史实践。追求个性自由、富于批判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青年,是20世纪中国文学持续表现的核心形象。然而转变也在发生: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中,青年主人公的消极认同日趋严重;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日渐淡漠,在丧失介入性的同时退居“宅男”“宅女”状态;青年的文学形象逐渐告别以“新青年”“新人”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主流青年形象的面貌;在文本形式上,以“天真-迷惘-考验-成熟”为叙事结构的经典成长小说越来越无法自圆其说,成长历程不再意味着主体的成熟,而是青春激情的破灭和耗散。不妨将上述现象描述为文学中的“青春消失”。这并不是指一代人的消失,年龄构成与世代传承并未中断;这是指文学中的青春想象和青年形象趋于保守,丧失了创造性、能动性和批判性。再将视线转向文学外部:主流媒体批评当下青年人“暮气沉沉”;“丧”“吊丝”“卢瑟”“佛系青年”等交替出场的流行语,成为青年人自我指认的符号;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中的青春生活一再以“残酷物语”来演绎……这些社会现实也在佐证“青春消失”。本课程以当代小说研读为据,也联系到文学史上青春想象的延续与断裂,来促使学生直面当代生活中的青年认同危机。


这里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审美、知识和修养的三合一。审美方面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来了解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方法和文学价值。知识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内外结合”,把文本内部的美学肌理和文本外部的时代信息结合起来,通过对小说所反映的青年人的互动,来认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和主要问题。修养方面则和价值观与公共关怀的培养有关: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后者注重培养具体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前者旨在塑造健全的人格,也就是所谓的“成人”。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文学研读的方式,来促使青年学生整理自我内在的生命经验,并且表达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想和规划。


进一步阅读书目: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主万、冯亦代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②哈罗德·布鲁姆:《短篇小说家与作品》,童燕萍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

③莱昂内尔·特里林:《文学体验导引》,余婉卉、张箭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④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⑤金理、李一编:《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青春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梦

审核 | 赵元

复旦通识教育
宣传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关注国内外通识教育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