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在有限篇幅内,“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同时,《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每篇文章也为希望了解通识核心课程开设“理念”及其背后“问题意识”的同学们提供了径路。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定期推送一篇《复旦通识100(卷一)》的文章,跟随老师们一起思考他们关注的问题,领略“复旦通识”的风采。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
作者丨孙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艺术与批判、感觉与社会、审美与生存等问题
代表著作丨《守护夜空的星座:美学问题史中的T·W·阿多诺》《审美与救赎:从德国浪漫派到T·W·阿多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中的实用维度和批判维度》等
主讲课程丨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
一般来说,当我们看到一样东西比如一个建筑的时候,有一件事情似乎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这个所看到的东西是一个建筑。不过,至于这个建筑是不是美的,可能就不那么确定了,不仅不确定,有时甚至还会引起争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眼睛能确定地看到建筑,但是却不能确定地看到美?也许有人会说,眼睛从它本身的结构来讲,是一个感知光而不是感知美的器官,所以,通过感知光线来看到一个建筑当然没有问题;至于是不是可以看到美,就不是眼睛本身所能决定的了,它需要别的东西比如审美趣味加到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建筑上。
在人们看来,美学似乎就是要研究这样的别的东西,即加到建筑上并决定建筑是不是美的东西。然而,如果仅仅把美学建立在这样的区分上,那么一些真正重要的问题也许就被忽视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旦我们明白,眼睛就其为感光器官而言,其实并不能看到包括那个建筑在内的任何事物,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建筑时,早已有什么东西加到眼睛的看之中了,并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早已有了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当然,对于这件在平时几乎不被注意的事情,非常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而我们的讨论也正是可以从这里开始。
如果眼睛像前面讲的那样只是感光器官,那么它所能看到的就只是如此这般的形状和颜色,或者,勉为其难地说,它看到了由这些形状和颜色组合而成的某样东西。但是,建筑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因为眼睛并不能把它看到的这样东西看作是建筑——对于眼睛来说,形状就是形状、颜色就是颜色,再怎么组合也得不出超出它们之外的建筑。也许,人们会争辩说,因为这样的形状和颜色就是建筑的形状和颜色,所以我们说我们看见了建筑。这个争辩所说的事情当然是对的,但它是以另外一件事情为前提的,这就是,我们把我们所知晓的建筑的样子加到了那些形状和颜色之上,然后说眼睛看到的这样东西是建筑。倘若没有这样的加诸其上,那么我们就只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它们的组合,而看不到包括建筑在内的任何事物。这样一来,事物的样子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是根据这个样子来把眼前的一堆形状和颜色看作是这个事物的。那么,在这样的样子里,有没有美?这是一个美学的问题,并且显然是一个比前面说的审美趣味更为根本的美学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里,美不是在看到建筑之后,而就是在看到建筑之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这样的样子是怎么来的?
说到这里,你,如果是一位了解美学史或哲学史的读者,也许会问,我这里是不是援用了一些哲学家的想法,比如我所说的样子听起来很像柏拉图说的理念?的确,这里援用了不止一位哲学家的想法,但是他们理论的展开显然更适合在整整一个学期的课堂上,而不是在这篇短文里,所以,我更想用例子而不是术语来把事情讲清楚。比如,柏拉图在他著名的一篇对话《大希庇阿斯篇》中谈到了美,不过,他说的美不是指具体事物的美,而是指使得包括美的建筑在内的一切美的事物为美的东西,就像我说的那个样子。言下之意,如果我们知晓美的样子,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样子加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上并说它是美的,就像我们把建筑的样子加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上并说它是一个建筑。然而,这个美的样子是怎么来的?柏拉图似乎语焉不详,显得颇为神秘。更糟糕的是,这个美的样子作为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遭到了后来人们的极大批评,因为两千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找到过一切美的事物中都有的这种永恒不变的本质,毋宁相反,我们发现的是审美趣味在历史上的不断变化。不过,柏拉图为了说明他说的这个美而举的六个反面例子倒是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比如,美是漂亮的小姐、美是黄金、美在于恰当、美就是有用的、美在于有益、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尽管柏拉图举这六个例子的本意是要驳倒它们,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例子所讲的事情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正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里面所涉及的东西,就此而言,它们乃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表达。所以,我们由此获得的启发就是,美的样子,并非是什么永恒不变的本质,而就像事物的样子那样,都是从生活方式里面来的。试想一下,在更为古老的时代,不仅人们的生活中没有建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看到建筑,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加到形状颜色组合之上的建筑的样子。换句话说,当某样东西作为建筑被制作出来或者被看到时,是因为它在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被发展出来了,而这样的发展也就是人们对建筑的样子的知晓——事实上,这种位置和意义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明亮的居室被埃斯库罗斯著作中的普罗米修斯称为使野蛮人变成人的伟大天赐之一。进一步地,如果说建筑的样子意味着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那么,当它加到形状和颜色的组合上时,我们不仅看到了建筑,而且看到了美,因为美正是被包含在生活的意义之中。对此,我们或许也可以通过黑格尔在《美学》中给出的一个判断即“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加以思考。在这个判断中,理念,作为最高的真实,由于获得感性的显现而成为美的;而我们知道,最高的真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活的意义。进一步地,生活的意义不是给定的,而是生成的,美也是如此。这在尼采的《偶像的黄昏》中得到了更为明确的指出,他说:“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让我们立刻添上它的第二真理:没有什么比蜕化的人更丑了。”在这里,美意味着生活的意义的创造与生成,而丑则是它的反面即蜕化。
与此同时,艺术的问题也得到了触及。这个触及并不是说,艺术及其作品涉及诸如审美的形式、情感之类像前面所说的审美趣味那样会引起争论的东西,而是说,艺术就其在古代希腊的本义来讲正是指制作,比如,正像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及的,建筑就是这样的制作或者艺术的产品。当然,今天所说的艺术与它在古代的意思有了很大不同,但是,制作这一本义恐怕仍然是我们对艺术做出理解的基本视角,反过来说,现在关于艺术的争论多少与遗忘这个视角有关。如果承认我们前面所说的事物的样子的重要性的话,那么,艺术作为制作就并不是仅仅把一样物理意义的事物做出来,而且意味着对这样事物的样子的知晓和表达;用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话来说,这就是,把那原本处于遮蔽状态之中的东西带入到它的外观的无蔽状态之中。而如果考虑到事物的样子源于生活中发展出来的某种位置和意义,那么也可以说,艺术就是这样的生活的表达。所以,这样的艺术,不仅制作出了一个物,而且制作出了物的包括善恶、美丑等在内的全部意义——物的样子包含着这些全部的意义。
当我们用眼睛去看的时候,也总是把这样的样子及其全部意义加到那些形状和颜色组合之上,即便在我们仅仅把物当作比如器具来使用时,它的那些意义也没有消失,只不过此时,我们对比如审美意义的表达并不直接用“美的”这个词,而会用另外一些词比如“太长了”“太短了”“太窄了”“好了”……耐人寻味的是,这些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取决于器具相应的使用效果,比如,在维特根斯坦《关于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讲演与谈话》给出的一个例子中,一个人在设计一扇门时说:“再高点儿,再高点儿,再高点儿……嗯,好了。”你也许会问,这些词是审美语词吗?不过,维特根斯坦的下面这句话大概会帮助你消除这个疑问,即:为了澄清审美语词,你必须得描述生活方式。
当然,由于美学家和评论家们已经做出的工作,我们更多地会使用诸如美、优雅、生动、崇高、诗意或者一些更为专门的术语来表达审美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物就有着相应于这些词的本质,因为我们只是通过这些词进入到事物的全部意义之中并对之做出表达。这就如同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提醒的,当我们去观看伦勃朗的作品时,不是在它们面前念叨一下使这位大师获得声名的那个表示明暗对照法的意大利术语,而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人们在这种探险旅行中,可能带回什么收获来,是无法预料的。比如,米勒的《拾穗者》是人们所熟悉的一幅作品。那些据称是专门的研究使我们获得了对于这幅作品的许多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我们去看它的时候,我们是在画中寻找我们已经了解到的东西的提示物,不管那些东西是使人信服的还是令人生疑的,是对于现实的关注还是对于革命的暗示,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我们从对于这幅画的观看开始的探险旅行。当然,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这幅画始终只是这幅画,但正因为它是一幅画,或者说一件艺术作品,所以它并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一幅画,而是看到更多。
最后,我想简单地说,我们没有两双眼睛来分别看见事物和它的美,这就如同事物本身与它的美也不是两样东西。所以,对这个世界上的万物有所看见的我们,都有着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如果真的有审美活动这样的事情,那么它无非意味着,每个人用自己的看得见美的眼睛去看这世界,而不要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相应地,艺术的任务特别是当代艺术的任务也就得到了揭示,这就是,通过它的制作来使人从那种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中摆脱出来,去看并且看见。
进一步阅读书目:
①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④维特根斯坦:《关于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讲演与谈话》,刘悦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⑤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梦
审核 | 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