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秦绍德:《大学似海》

文化   2024-09-05 12:00   上海  




编者按

本期新书栏目推荐秦绍德先生的文集《大学似海》。秦绍德先生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等职。书收录了作者近三十多年间论事、讲学、题序、小品、回忆、访谈等各类文章,呈现了作者对大学文化的观察、对教育方方面面的思考




《大学似海》,秦绍德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


内容简介




本书分正襟危坐、高谈阔论、画龙点睛、指陈东西、往事回眸及附录六个部分收入作者多年来的文章九十五篇,从教育到文化,从历史到现实,从大学到社会,无不涉及。作者曾把大学比作海洋,认为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包容性和多样性造就了大学。置身大学四十多年,从做学生到当老师、当领导,作者的所思所感或许能为今日大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秦绍德


秦绍德,上海人氏,平民出身,排行第七。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中小学毕业于梅溪、敬业、上海中学等百年老校,在复旦大学修完本科、硕士、博士学业。20世纪70年代赴青海工作九年。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兼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曾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六届中纪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师从李龙牧、宁树藩教授,研究中国新闻史多年,著有《上海近代报刊史论》等。



自序:文箧遗墨


十八年前,我在一次演讲中把大学比作天空和海洋,说的是大学在文化上的包容性。大海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大学如同海洋,容得下各种不同的学派、各色人才。他们在这里研究学问,探索真理,无拘无束,争鸣竞赛。包容性造就了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这就是大学。


按古人的说法,我已至古稀之年。其中在大学就达四十多年,从做学生,到当老师、当领导,目睹大学种种现象,并置身于学习、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各种活动之中,体会到身处大海的欢愉和自由。收拢在本集子里的,则是历年来散落在旮旯角落里的文稿,可以为读者提供从各个角度观察大学文化的素材。大致有以下几类。


任公职,当干部,开会、讲话就是工作。每天都要在不同场合讲话。该讲官话的时候就得讲官话,有时代表一级组织发言的就得讲长篇——那叫报告。也有不少迎来送往、纪念祝贺非讲不可的应酬性讲话。我们那时候不如现在有的领导顶真、谨慎,什么讲话都得有秘书起草的文本,多半照着念而不是讲。我喜欢随意一点,自由发挥的机会不少。过去那些正规的讲话已载入会议记录,比较重要的也已编入《协力促改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中。还有一些不适合在校内发表的,以及兴之所至、随意发挥的讲话,原稿便扔到了抽屉里。


本人出身教师,教了一二十年书,踏上讲台就要讲话,俗称“吃开口饭”。久而久之,工作变成习惯,不讲则“痒”,好为人师。一开口便滔滔不绝,语不惊人誓不休。朋友引荐、兄弟单位邀请,不便回绝。在本单位不便发表的言论,便到校外发挥,以享一吐之快。更有“好事”的新闻单位,专找我这样在新闻界混过的“老人”,提一些尖刁的问题“钓鱼”,我便乐意“上钩”,借题发挥。一问一答,喋喋不休,指陈天下,臧否是非,忘乎所以。这类现场记录、采访通讯好在也保存着。


2011年以后,离职并未退休。研究,成了新的生活内容。不仅研究专业课题,那些社会百态、新闻舆论热点,也成了我关注、研究的兴奋点。我突发奇想: 何不拿起笔写些杂文小品,练练笔。于是就有了2014年以后的写作小热潮。杂文也不是那么好写的,我写惯了严肃文章,知识面又不宽,做不到随手拈来,谈古论今,只算是一种尝试吧!也收在这里。


还有一类是为他人作序。请名人、要人为自己的作品写序是世间常事。我为二十多本书写过序言,并非把自己当作名人、要人,而是为朋友、同事做点推荐工作。我猜想朋友、同事之所以请我写,是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志趣,相知相熟。所以我不作空洞的吹捧、敷衍,动笔之前一定认真研读,力求理解作者,点出真谛。



有人说,人老了容易回忆过去。其实,一个认真活着的人,经常检视着自己的过去: 机遇和遗憾,成功与失败等,这样才能自省、自信。收在本书里的几篇,是我不同时期的回忆,最后一篇是我自己对退职退休后第一个十年的回顾。现在还远未到写回忆录的时候(也可能不写),但厘清一生经历,自编一个年谱什么的,还是可以做的。



图书目录


自序:文箧遗墨


正襟危坐


新时期高校党的宣传工作杂谈

试论校园文化

抓住战略机遇期,创建一流大学

顺应现代高教规律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百年校庆与复旦精神

以市场为主导,合理配置和开发人才资源

运筹帷幄 求真务实 情系教育 殚精竭虑

 ——读《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党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稳定的根本保证

大学是什么

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

论上海近代报刊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

比较发现差异,认识共同规律

有关“新闻舆论”的核心概念

尽快编制地方新闻史目录——写在《日本情报中的近代中国报刊史料汇编》出版前夕

关于各省市编修地方新闻志(报刊志)的一点浅见

一个不能忘却的历史人物——史量才

《申报》和史量才“左转”的原因

史量才和宋庆龄的交往

毕生向学是吾师——忆宁树藩先生


高谈阔论

大学文化的精髓

在复旦大学师生迎接新千年仪式上的讲话

大学的软环境建设

反思马加爵案

中国大学教育的使命

演讲与辩论

关于高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大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通识教育之我见

完善学术管理体系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

 ——谈大学中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理想与现实——给2010届毕业研究生党员上的党课

党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离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时的讲话

漫谈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沟通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对称与文化融合

纪念邓正来

构架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

理论工作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什么是大学

大力推进地方新闻史研究


画龙点睛

为三位壮士送行——《321国道行》序

报纸和传统——《解放日报老同志回忆录》序

论文与创新——《复旦大学本科生论文集》序

创新——《〈申〉报关键》序

复旦和《毛泽东自传》——《毛泽东口述传》代序

历史的翅膀——《狮城舌战(十年珍藏本)》序

把学术的种子撒向社会

——祝贺《文汇报》“讲座一 览”栏目创办200期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生德育论》序 

新闻的艺术——《人物新闻摄影谈》序

当一个普通的好记者

 ——《本报讯——乐缨新闻作品选》序

勇敢的探究——《镜头中的国会山》序

好学力行的教育家——《陈望道传》再版序

师者——《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代序

为什么复旦会成为方永刚的人生转折点

 ——《情牵永刚》代序

诗言情——《春天的色彩》序

道德的自觉——《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序

理想和忠诚——《向父辈致敬》序

城市的灵动——《城市与人:崔益军摄影作品集》序

失而复得 报业遗珍——《世界报业考察记》重印版序

在地球村行走 用记者眼观察——《我的百国行》代序

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海边听涛——《流言研究》代序

“摇篮”的奥秘——《国球之“摇篮”

——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序

乒乓与文化——《我的乒乓生涯》代序

通则灵:编者·读者·作者——《编辑力十讲》代序

春秋纵横——《头版春秋》代序


指陈东西

啊,墨西哥

学府的魅力

作业

家有好锅

节约用纸

有感于大学校长上思政课

奢侈品当白菜卖

鞋和楼的比较

人性的归来

在三亚跳广场舞

澳大利亚小镇的邮局

排球,复旦的文化印记

自行车往事

“抗日雷剧”的负面作用不可轻视


往事回眸

自撰小传

我所经历的《解放日报》改革

我与复旦这些年——与任重书院学生座谈

十年春秋(2011—2021)


附录·访谈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纠正学术不正之风

秦绍德:在媒介管理者、教育管理者和学者之间

坦言“大学排行榜”

中国如何建设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

办大学也要讲究“生物多样性”

坚守大学阵地 传承人文精神

寂寞出学问

我们需要破解难题的勇气

质量,大学的生命

清华带了个好头

追求教育公平,不等于搞“平均主义”


后记:“杂碎”的利用






复旦通识教育
宣传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关注国内外通识教育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