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游学课程
复旦通识游学课程致力于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野考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践行“知行合一”,以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获得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24年暑期,“辽金元时期的多元文明互动”为主题的通识游学课程,设置专家授课、文献阅读、实地考察、小组课题研讨等多项环节,将知识学习与实践考察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了解游牧体制下的都城制度、辽代佛塔与佛教艺术、辽金帝陵与中国古代陵寝制度,通过文物和遗址现场的考察使学生切实体悟多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历史,深入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史。本次课程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陈晓伟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
为更好地促进通识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发挥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次游学课程面向拔尖学生,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共同举办,FDUROP(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协办,来自复旦大学不同院系的20名本科生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15名本科生共同参与。6月23日至7月14日,“辽金元时期的多元文明互动”通识游学课程顺利举行。
上海启程篇
Shanghai
6月23日,“辽金元时期的多元文明互动”通识游学课程正式开幕,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在线下和线上参与了开幕式和首日的课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哲学学院副教授才清华老师在开幕式上向来自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同学们致以热烈欢迎,才老师介绍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各条游学线路,鼓励同学们开展多学科视角的思考。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孙飞宇教授向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和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同学们怀揣对学问的敬意,脚踏实地参与考察,在游学中深化两校同学的友谊。
随后进行的两堂行前课程,深化了同学们对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的认识。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姚大力老师为同学们带来讲座《跨区域版图整合的实现——中国史被忽略的一个方面》,行政区划设置表明中原王朝版图扩张中存在两类疆域,一类从孤悬式控制发展为散点式控制,最终形成圈网式控制的自养地带;另一类则成为外悬型疆域,需要中央向其输送物资。汉唐国家在征服匈奴、高丽、南绍等边疆民族时,往往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由此遭到历代儒家士大夫的批判。姚老师从长时段的视角反思了“少数民族汉化”这一中国史标准叙事,提示同学们关注北亚边疆帝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在互动提问中,姚老师针对征服王朝与渗透王朝的区别、儒家政治理想等,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本次课程负责人、历史学系陈晓伟教授的授课题目是《游牧、渔猎与农耕:辽金元时期的多元文化与历史特色》,让同学们进一步具体领略了北族文化。契丹君主并不居于固定的都城,而是在名为斡鲁朵(ordo)的汗庭进行周期性移动。辽金的五京具有或强或弱的都城功能,作为季节性营地,和汉地对都城的认知存在差异。陈老师结合文献、图像和考古研究,介绍辽金时期的四时捺钵、行国制度,反思了汉文记载与流行文化中对北族政权的误读。在讲座的最后,陈老师介绍了本次游学线路的设计构想,希望同学们不要局限于单一叙事,从多角度深入理解游牧文化。大家与老师积极互动,带着问题出发,在实地考察中深入对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
北京交流篇
Beijing
6月29日,复旦师生到达北京,两校学生会和于辽金城垣博物馆,一起开启北京篇的行程。辽金城垣博物馆建立在金中都水关遗址上,该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见证了北京的建都过程和历史时期的水文特征。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观察了馆藏耶律敌烈契丹小字墓志盖、吕君墓表、牡丹纹栏板等。辽金墓志类刻石的发现有助于补正史之不足,任询所书的墓表更是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材料。馆内还藏有多件辽代瓷器,白釉穿带瓶的穿带设计以便携带,体现了契丹游牧政权的特色;三彩海棠盘作为辽三彩的代表器物之一,接续了唐三彩的烧制传统。下午,两校师生来到元大都遗址进行参观。第三、四小组的同学们结合先前的参观所学和事先查阅的大量资料,为大家讲解了元大都的营造过程和城址特征。
当晚,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联合举办的“北大-复旦本科生学术研究课题交流活动”在北京大学俄文楼举行。本次交流活动由复旦校友、往届望道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博士后阿慧主持。活动伊始,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孙飞宇教授回忆起自己在复旦大学聆听通识教育讲座的经历,希望两校的同学们在学术上多多交流,在通识游学期间收获丰厚的友情。孙老师代表元培学院向复旦大学的师生赠送了蔡元培先生“好学力行”的墨迹复制件,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复旦的同学们则向北大师生赠送了FDUROP的吉祥物小乌鸫,祝愿北大的朋友们也能像这种复旦校园常见的小鸟一样不断争鸣。本次交流活动共有5场报告,北京大学的戴利宇、张灵珂、朱佳艺同学,复旦大学的季小妍、潘成骏同学从文、理、社科等专业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课题和学习所思,两校同学热烈讨论,展示出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学术兴趣,反映了两校通识教育和本科学术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6月30日上午,两校师生参访了北京房山区金朝皇帝陵墓,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群。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永强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金陵的营建过程与政治背景、选址的堪舆考虑、明代对金陵的毁灭性破坏以及现代的勘探保护,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欧阳懿泉、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朱传涛也为同学们解答了相关问题。两校师生依次进入地宫,借助昏暗的灯光,认真观察金太祖及其后妃的石棺。和文物的近距离接触加深了同学们对金代丧葬习俗和石刻工艺的认知。
在大巴车上,陈晓伟老师为大家讲述金代皇权更替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大家补充相关历史知识。下午两校师生参观了十字寺和云居寺。十字寺是国内仅存的景教寺庙遗址,同学们尝试阅读遗址碑文,分析其中的佛教用语,讨论景教十字架的特征,感受到辽代受多元文明影响下的宗教信仰。到达云居寺后,第一、二组的同学们为大家讲解了云居寺的建寺过程和房山石经的刊刻背景。云居寺北塔是辽代砖砌舍利塔,同学们认真观察塔基刻有缘起偈的佛像砖,对辽代佛塔与佛教艺术有了初步认知。
当晚,同学们在助教的组织下进行了第一次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的课题增进了北大和复旦同学的相互了解,不同学科的学生彼此启发,各组进一步明确问题,在接下去的考察学习中不断深化理解。
7月1日,两校同学聆听了两场来自一线专家的讲座,从艺术史和考古学的角度加深了对辽金历史文化的认知。中央美术学院的张鹏教授为两校同学带来课程讲座《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张鹏老师介绍了北宋与契丹交往中的礼物往还。在宋辽交聘中,有四类颇具特色的礼物:契丹鞍、秘色瓷、琉璃器、金银器。契丹马具是中国古代马具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辽代作为北亚草原、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向北可以追溯到外贝加尔湖,东北、西北可以追溯到高句丽、回鹘等,纵向又取法唐宋。天下第一契丹鞍的背后,是多元文化的影响。越窑青瓷原产吴越国,通过战争、贸易、供奉、馈赠等途径向外传播。陈国公主墓、小王力沟辽代圣宗妃墓等辽代墓葬中发现了众多质量上乘的越窑器物。玻璃器的流传联系了中西方,辽代的玻璃器反映了契丹和中亚西亚频繁往来。金银器在古代欧亚大陆颇为流行,辽代金银器也出现了商山四皓图等儒家传统题材,反映了辽代对儒家文化的接纳。在宋辽政权的合作与竞争中,存在审美欣赏的文化交流和物质的交换。以丝绸之路为标志的跨欧亚陆路交通促进了物品、技术、装饰纹样的传播,张老师希望同学们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不断拓宽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回鹘商人的中介作用、辽三彩和唐三彩的区别、越窑青瓷的地位等问题向张鹏老师提问。张老师推荐了国内学者研究成果,指出辽代受多元文化影响,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在游学过程中细心观察相关出土文物。
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刘未教授带来课程讲座《金元城市考古专题》。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就在研学之中,以文献材料为主的历史研究和以物质遗存为主的考古研究联系日益紧密。古代的城市其实比考古所见的城址遗址大很多,所以需要先了解城市的形制与布局。通过勘探和挖掘,考古学试图回答过去遗存是什么样的?为何形成这样的样貌?刘老师以辽祖州城、庆州城为例,展示了考古测绘的平面图。古人的舆地之学从文本出发,缺少遗迹的思维。现代学者研究以遗迹的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考据成果,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历史地图,以期尽可能准确地转换古今历史信息。金中都和元大都的遗址被现代建筑叠压,所以不能依靠发掘了解相关城址。
讲座以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为例,介绍了学界对这一历史遗迹认知不断推进的过程。赵正之先生结合航空图片,从胡同间距的现状出发,认为以五十步为间距的胡同可能都是元大都的遗存。明清时期改动了元代的胡同间距。在元大都的营造中,存在文献与实物的不统一。根据现有遗址观察,元大都的中轴线和几何中分线不对应。
刘未老师的讲课结束后,复旦和北大的35位同学和随行老师一起坐火车前往内蒙古赤峰。
内蒙考察篇
Inner Mongolia
7月2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了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黄文博馆长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讲解。赤峰博物院院长陶建英老师热烈欢迎两校师生的到来,希望大家日后继续关注赤峰出土的文物,关注中国北疆的文化。文物是对书本所学的场景化再现,同学们仿佛置身遥远的过去,在春水秋山中感受契丹贵族的游牧生活,在佛塔模型中探索辽代百姓的精神世界。黄馆长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角度展开细致介绍,让同学们对契丹政权形成更全面的认知,也为后续游学考察铺垫了必要的历史知识。
下午,同学们来到巴林左旗林东镇,第一站参访真寂之寺,这座辽代石窟得名于释迦牟尼佛“真正取得涅槃正果”之意。在黄馆长的导览下,同学们穿过清代的召庙,弯下腰走入昏暗的石窟,仔细观察辽代的佛菩萨造像。手电筒的灯光下,是历史的沧桑与斑驳。
随后驱车前往辽上京南塔。大家虽已在博物馆中见到了这座八角七檐密檐式砖塔的模型,但见到实物后,仍深感震撼。在辽上京博物馆馆长左利军老师的介绍下,同学们仔细观察塔身的佛、菩萨、天王、力士、飞天雕像,仰望砖雕斗拱,感受辽代佛教艺术的精致与恢弘。小组成员不时讨论,在实践中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7月3日上午,同学们参访辽祖陵遗址。陈晓伟老师和黄文博馆长结合当地的地形向同学们讲解了辽代的开国历史和陵寝制度。祖州城和奉陵邑位于群山之中,地形险峻,祖陵内存有辽太祖记功碑、黑龙门和各类建筑遗址。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石房子的构造,讨论其功用和辽代石料运输技术。大家拾级而上,登高远眺,感受天地的苍茫旷远。
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队队长董新林老师带来课程讲座《辽上京考古发现和辽上京规制》。董老师结合文献对辽上京的记载,从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入手,详细讲解了辽时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古代游牧民族建筑特色、辽代皇城建立历史等内容,并按时间顺序介绍辽上京考古队的发掘与成果。在分析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辽上京城市的规划理念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在互动环节,张铮博同学和梁柏诚同学就辽上京城址沿革、宫皇城结构、城市考古方法论等问题向董老师提问。董老师勉励同学们多关注考古成果,坚定文化自信。
陈晓伟老师在评议中说,董新林老师长期耕耘于辽代考古研究,倾注了二十年的感情,这是一个学者的“赤子之心”。通过这次讲座,两校同学对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多认知,对辽上京的考古人,辽代文物保护的文博人也有了更深的敬意。
课程结束后,两校师生前往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跟随董新林老师的脚步,近距离观察着讲座中提到的上京城墙、西山坡佛殿等遗址。在辽上京考古队的发掘现场,大家围绕在探方边,观察着叠压于辽代遗址上层的金代文化层,认真学习地层划分、遗址辨认等田野考古基础知识。红色的“辽上京考古队”旗帜高高飘扬,一线的考古工作者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青春保护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晚上,在契丹博物馆陈莹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契丹墓志的拓片。碑刻拓印作为重要的文物保护手段,如何细致呈现碑刻的细节,如何在制作拓片过程中不伤害碑刻本身,都是对拓碑者技术的考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拓片制作,怀揣着好奇之心认真实践起来,小组合作将碑铭上的浮土清理干净,喷上白芨水,覆上生宣纸,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扫平宣纸。大家用拓包相互捶打,在纸上试打后开始上墨。虽然过程中状况百出,但各个小组最终都完成了拓片,拓碑的过程也深化了同学们对传统技艺与文物保护的认知。
7月4日上午驱车前往金界壕,昔日的屯兵要塞已被荒草覆盖,远处是牧民的牛羊。在黄文博馆长的引导下,同学们在保护区中寻找金代城垣,学习辨认不同时期的瓷片、箭簇,还认识了很多草原特有的动植物。这段旅程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游牧生活的风貌。
两校师生随后前往庆州白塔,该塔是辽兴宗耶律宗真为其生母所建,白塔高七层,砖木结构阁楼式。同学们借助望远镜仰望佛塔,仔细观察万字装饰、仰莲覆莲纹、飞天、力士等装饰,认真比对不同辽塔的类型。
下午参访了乌丹镇的张应瑞家族墓。第五、六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解了张应瑞在元朝及蒙古弘吉剌部的仕宦经历、家族世系和碑文篆刻始末。张氏墓地毁于元末明初战火,仅张应瑞墓碑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座龟跌碑古朴浑厚,汉文碑文由元朝书法家康里巙巙所写,背面阴刻八思巴蒙古文与回鹘式蒙古文的翻译。大家仔细观察碑刻和墓地的石像生,听黄文博老师讲述文物调查与盗墓追捕过程中的有趣经历。
7月5日,两校师生参观了位于宁城的辽代大明塔及辽中京博物馆。大明塔是现今保存最好、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这座密檐式实心砖塔以塔身的八大灵塔著称,描绘了释迦摩尼从出生到涅槃的八件大事。随后在车上观看了金代小塔,又乘车至近旁的辽代半截塔,此塔今存半截,故称半截塔。该塔可能并未完工,也有学者根据塔顶建筑构件,认为是完工后倒塌。文物部门并未重建,也构筑了一种缺憾之美。在陈晓伟老师的带领下,两校师生爬上辽中京的城墙遗址,俯瞰宁城,远处山峦若隐若现,气势万千。至此,内蒙古地区的实地考察告一段落。
7月14日晚上,六个小组交流了各自的课题报告,围绕游牧体制下的都城制度、辽代佛塔与佛教艺术、辽金帝陵与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等三个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陈晓伟老师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了进一步修改课题报告的方向和参考文献。
从上海到北京,从金中都(元大都)到辽上京、辽中京,本次通识游学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方式,揭开了如壁画般绚烂又斑驳的文明一角,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求知热情,增进了校际学术交流和师生情谊。本次游学在同学们的依依惜别中圆满结束。
课程感言
郑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 2022级)
为期七天的“辽金元时期的多元文明互动”研学结束了。从北京到赤峰,从辽上京、辽中京到金中都、元大都,从辽太祖陵到金太祖陵再到张应瑞家族墓,从生活器物、碑文墓志到诸多震撼的佛塔,珍贵的遗迹让千年前的历史仿佛活了起来。随处可以捡拾到的辽金遗物、隐藏在城市与村落间的城池遗址和掀开地表一层薄薄的土就能看到的砖瓦石炕遗存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脚下踩着的不仅是土地,更是坍缩的往事和文明的印痕。
感谢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给了我们机会用双脚丈量大地、感悟历史。万分有幸能在此次活动中认识众多优秀又有趣的复旦大学的同学们,七天以来的共同生活、互相陪伴,给此段旅程增添了太多愉快与温暖,奇妙的遇见与友谊让此次行程有了别样的意义。回忆起来,美妙的旅程真是点点如梦。但是欢乐的时光是如此短暂,分别时也是非常不舍。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识,后会有期!
丁恬(复旦大学 微电子学院 2022级)
辽金元的研学非常精彩,短短7天的跋涉也让我前所未有地亲近脚下的历史与疆土。在赤峰我们走上鲜草与花甸铺满的断壁城垣,眺望远处辽都的孤塔与古城遗韵,聆听着绵延起伏的群山回响。从辽上京、辽中京到金中都、元大都,从赤峰到北京,都城在形制上一朝又一朝的演变与推进,也将北方草原的遗脉延续至今。这里一砖一瓦的凿刻,一碑一文的记载,所有的细水长流及波澜壮阔,都悄然串起了古与今。我们在宁城里争先恐后地爬上古城墙,在金界壕与考古工地拾起辽金时期的碎片,在一次次讲座中积淀知识,又在研学途中不断丰满起对北疆王朝的认知。
老师说咱们这次7天走完北京与赤峰的核心区,若是给他20天,能带着我们走遍辽金元北方草原几乎所有核心遗迹。所以我想,这次复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辽金元研学对我自己应当是一个很妙的开端吧,会在生命中继续用脚步丈量土地,继续在疆土上画地图!
李智旸(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数学 2021级)
从第二天走非游客路线参观金帝陵时开始,我就意识到这是一门严肃的涉及考古的课程。课程设置了对大量的历史真迹的参访,行程并不轻松,三天半的时间里我们乘坐大巴走了赤峰市南北最大距离的1.5倍不止,有一天的坐车时间甚至长达9-10小时。虽然我对考古有一些隔膜,但这依然是一段难忘的时光。我们尝试墓碑拓片、在祖州城上感悟风水、在金界壕旁寻觅古迹,我在参访中见己所未见、在随时随地的讲解中闻己所未闻。和有趣的同学们的交流和友谊更加让这门课程满足了我对于通识游学课程的全部期望。最后,衷心感谢学院和复旦通识教育中心为这门课程倾注的心血,也很感谢黄文博馆长在赤峰一路的陪伴和生动的讲解!
梁柏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22级)
对于我而言,参与课程有着非常质朴的初衷,我个人虽然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但是对辽金元这一时期的历史,可能更多从传统史学叙事角度去看。我希望通过课程能够从更多元的视角来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脉络。所以我在整个游学过程当中看到新奇的东西都去问一问,获取众多知识小碎片。整个课程下来,我得以很好地把握辽金元三朝整体的历史脉络,并深入了解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细节。
在我个人的感受中,课程宗旨很契合课程题目中的“多元文明互动”。在辽金元时期,是游牧与农耕各文明间的互动;在课程中,则是具有两校各自气质的同学间的互动。在互动当中,我得以和不同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建立友谊,并且收获满满:和复旦历史系同学聊历史;和北大国发院同学聊国发院和我所在的复旦管院······在交流中不断共同进步。
我冒昧地以为,本次课程是一次“史诗般”的辽金元文明之旅。我们在众多平时罕见、甚至都无法进入的珍奇文物遗迹中纵情游览:这地域上的穿梭,也正是我们在千年那头,在那个金戈铁马与挥毫泼墨所交互的世界中的穿梭。
戴利宇(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中文 2022级)
行程的最后一天,先看了辽代的大明塔及辽中京博物馆,而后在车上观看了金代的小塔。乘车至旁边的辽代半截塔,此塔今存半截,故称半截塔。登上了旁边的古城墙,于高处念诵缘起偈及宝箧印陀罗尼。在墙下漫步的时候,唱了元好问的《摸鱼儿》——“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这些遗址已在此地等我千年了。这几天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多。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助教和同学们。
李易(复旦大学 临床医学院 2022级)
这次游学,我的收获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术方面的。我不仅学习了老师提供的阅读资料,还听取了大学教授的、博物馆馆长的、深入考古一线的勘探队员们的讲座、实地讲解,丰富了对各个遗址的多角度的了解。其次是人际关系方面的。我不仅和本校同窗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还与不少北大同学达成了友谊,在彼此交谈、学习、休闲中增长了见识。最后是精神层面的。在校园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草原远离喧嚣,净化心灵。途中所见所闻大大丰富了阅历,让我的内心变得更成熟,更坚强,更有韧性。
张媛媛(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法学 2023级)
参与这次“辽金元时期的多元文明互动”考古实践,收获颇多,细细想来,从辽代大明塔、辽中京博物馆,到金代小塔、辽代半截塔……每一处遗址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文明的辉煌与交融。行走在古城的断壁残垣间,我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喧嚣与宁静交织,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砖瓦石炕,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尤其是那些珍贵的佛塔与碑文墓志,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双眼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那些遥远而真实的过往。通过实地参访辽上京考古现场,我深刻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伟大,钦佩于考古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真理的求知欲,更加珍惜眼前这片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土地。感谢这段宝贵的经历,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同时,我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历史遗迹,感受更多文明的魅力。感谢大家的陪伴,相逢即是缘分。感谢老师们的关爱以及全方位的支持。感谢元培学院和复旦一路的支持、所有付出!期待未来的相遇与重逢!
牙靖元(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1级)
你们视线的终点是近处的古迹或远处大地的边际,当我遇到这些眼神时,我就知道等下就会换你们来看我出神的样子。总有人会和我一样在庆州草原的山坡前对照传统色分辨一层层绿色,看着黄土坡的残垣边的一对墓碑想起《摸鱼儿·雁丘词》……大家不只是同行者,更像是一个影厅里的所有观众,一起在同一片彩云之下做着一个梦。梦在交融之中会实现维度的跃升,于是我们在二维时间的疆场上遇见烟尘里浮现的脸庞,黄土也封不住的情和念。此时此地野阔水远,宇宙精神在流转,而历史不再云烟,只剩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我总会想起,曾有浮生七日,我们一起穿越佛塔之间。
课程总结
陈晓伟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本次游学课程负责人)
课程开始前,姚大力老师就早早给大家留下了一道题:“你是否认为,辽、金政权的建立是历史上的中国走向统一进程中的阻力或障碍?”本次游学课程以辽金元时期游牧、渔猎与农耕交融与互动为主题,通过学术讲座、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考古工地等多种形式,带领大家来切身感受辽金元的历史文化特色,寻觅一个可能的答案与解释。在整个路线上,多数考察点我都去过三次以上,为什么反反复复走近它们?其实,这些文化遗址就像经典史料,需要反复爬梳、反复细读,每去一次都有一番新的认识,收获新的回答。
我们考察了祖州——这片迭剌部的故地诞生了契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阿保机,辽代的历史由他开启,而他最终突破契丹可汗选举的传统,取得汗位,改换了最高权力的继承模式,更新了历史的面貌;北京房山金陵、金中都遗址,则见证了金代的历史转型——海陵王把首都从上京迁到中都,把太祖、太宗陵墓迁到大房山,但无奈世殊事异,后来金世宗又对这些前朝政治进行清算,发起恢复女真旧俗运动。昨日之“事”,就是今天之“史”,七天的行程满载收获,使我们能够亲临历史现场,那些往事吐息之间带来的微风,在无意间就拂动了思绪。
传统历史观通常以中土王朝为本位,而对于“北中国”的人文特征和政治制度,陌生与隔阂。本次游学的探访辗转之间,你们对辽金元政权的印象究竟是什么?每位同学都拿出了最好的状态,身体在旷野中放飞,思想在草原上游牧。感谢复旦通识中心搭建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带着35位年轻的小伙伴完成了一次富有人生意义的学术考察。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日后,我们有缘再相聚!
撰稿 | 季小妍
素材 | 全体师生
视频剪辑 | 杨 阳
排版 | 沈先亭
审核 | 赵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