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微腺性腺病,非典型微腺性腺病和伴发癌的微腺性腺病及鉴别诊断

文摘   2024-12-14 07:24   天津  



微腺性腺病,非典型微腺性腺病和伴发癌的微腺性腺病


定义

是一种少见的腺体增生,大多数病例呈惰性床过程,但少数病例可发生癌变。

流行病学

微腺性腺病(MGA)年龄分布范围广(28-82岁),高发年龄段为 50-60岁。尚无明确的风险因子。

临床特点

MGA 通常表现为镜下病变,但也可表现为可触及的肿物。

大体检查

大体可探查到的 MGA 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硬结。

组织病理学

A结构 MGA 是一种腺腔张开小圆腺体无序性增缺少小叶中心性结构

B细胞  由单层的扁平至立方上皮细胞组成,被覆基底膜缺乏肌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嗜双色性,胞浆透亮或细颗粒状。

C部分腺腔内可见嗜伊红 PAS 阳性分泌物。可见嗜酸细胞分化和软骨样化生。

非典型 MGA 保持腺体生长方式,但可见上皮细胞核和结构异型性以及核分裂像 。由于 MGA 缺乏肌上皮细胞,因此除化生性癌和腺样囊性癌以外,


MGA 中的原位癌与浸润癌鉴别困难。但出现腺体结构融合和扩张,伴上实性生长和高核级更加支持浸润性癌的诊断。

鉴别诊断

MGA 常与小管癌相混淆 。与 MGA 圆形腺体不同,小管癌腺体通常成角状,且小管癌细胞通常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R 和 PR)阳性,而 MGA 中通常阴性MGA 腺体呈 S100 蛋白强表,经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免疫染色显示其周围环绕基底膜

遗传学

MGA显示频发性染色体5q缺失及8q获得当伴发的非典型 MGA、原位癌,浸润性癌中并存这些遗传学改变时,提示 MGA 是其前驱病变 。


预后及预测因子

目前尚不清楚 MGA 是一种真正的良性增生抑或是一种惰性的前期病变。虽然非典型 MGA 或癌可发生于 MGA 背景之下,但仍不能确定哪些病例容易出现这种进展。MGA 患者预后不明确,且是否需要完整切除仍有争议。如果针吸活检中见到此病变,则需要进行切除活检。


---------------------------------------




良性增生


萎缩乳腺组织
在乳腺的间质,脂肪中可以看到穿插散在,随意的单层小腺管大小相对一致,有一个开放的管腔
开放的管腔很明显,一部分管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
管是由单层上皮构成的,轮廓都圆,境界清楚
分布随意,无序,穿插在乳腺正常的间质或者是脂肪组织,
小的深染的都是萎缩正常的乳腺组织,
高倍镜下,小管是由单层没有异性性上皮构成的,由于不同切面原因大小稍微有一些差别,但是都是这种圆的不受间质压迫的管,组成的细胞也是很温和的
小管可以穿插在脂肪组织中,而不引起纤维间质反应,
管可以扩张,把上皮压成扁平,但是上皮都是单层的,没有异型性的
管腔内可以有浓缩的嗜酸性的分泌物
小管随意分布,除了可以在脂肪中,还可以在玻璃样变的纤维间质中,也不引起纤维反应,所以小管可以维持圆的轮廓不受挤压
管腔里嗜酸性分泌物,它的pas Bps都是阳性的,那么在染pas的时候还可以同时的勾勒出它的基底膜一圈完整的基底膜围绕这是微腺性腺病的特点

腺体比较密集的时候,也可以形成类似于结节状的病变,
但是在低倍镜下结节外实际上也有弥散的小管,高倍镜下才能看到,
它的边界实际上不止低倍镜下的轮廓的边界,所以大体上即使形成结节状,界限也不是很清楚



基底膜
肌上皮

无肌上皮
内对照正常的小管都是有





它也是单层的管没有肌上皮,而且也有开放的管腔,特别是它的管有时候也是圆的
(1)促纤维间质反应是小管癌的特征---小管在促纤维间质反应的背景中会被挤压成畸形成角,甚至泪滴样,
经典泪滴样,一头圆一头尖,完全是由于间质反应的压迫而导致的

(2)

小管的腔面有顶浆凸起,微腺性腺病电镜证实腔面没有微绒毛
(3)免疫组化---相反跟微腺性腺病

阳,阴
管多成筛,大小形状不规则,上皮可多层
腺泡细胞癌
腺样囊腺癌---两种细胞三种结构,以筛状为主是经典的,同时还会有实性管状,管状结构或者以管状为主的时候,就很像微腺性腺病,但是腺样囊性癌管状通常是在筛状,实性周围
免疫组化--P63阳肌上皮
腺肌上皮瘤通常形成密集的腺体区,轮廓会相对清楚,不会是弥散的随意分布的管,
如果出现了间质离散管状结构,高倍镜下也可以看到至少是两层以上的细胞构成,细胞虽然也没有异形性,但细胞层数会多,而且免疫组化有肌上皮围绕
微腺性腺病---有完整的基底膜包绕,腺腔是没有微绒毛细胞没有异型性,是开放的管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

浸润性导管癌--管腔通常不规则,不是很圆,大小不等,形状也不规则,上皮细胞有异型性,有核分裂,无肌上皮基底膜包绕

腺泡细胞癌---也是形成大小不等的管状结构,上皮是有异型性的,周围可能会有一些毛细血管网围绕腺体
小管癌
腺肌上皮瘤--多层
腺样囊性癌---会出现筛状结构,有两种腔,一种是真管腔,一种假管腔,有P63阳性的细胞
文献总结

左边--是典型的微腺性腺病腺管有一些密集,但是都是独立的腺体,
右侧--境界就不是很清楚,也密集,管腔不同程度消失了,细胞核有一些异型性,
腺体是相互的交联在一起,不是靠在一起而是搭在一起-------一片分不出来腺性的结构的时候算作是结构的复杂性
失去了独立的管状结构,弥漫成片,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是腺体境界,胞浆也呈透明状,细胞也有一些非典型
虽然还保留很圆的单层的小管,但是细胞异型性非常明显,出现核分裂
左图---典型微腺性腺病--弥散在纤维间质中,不引起反应,
右图---相互的融合在一起的一团,分不清楚到底有没有明确的管状结构---结构的异型性
 左---密集,一个一个小腺体
右--

腺体的形状不规则,细胞的异型性出来了,不是单层的腺


结构+细胞异型性

非典型的微腺性腺病是在微腺性腺病伴有浸润性癌的时候出现的,然出现的位置也是在微腺性腺病和癌之间过渡的阶段


A--微腺性腺病
B--非典型微腺性变病
---形态不规则,腺体间界限不清楚,融合成片,然细胞有一些异形性,在典型微腺性腺病的基础之上出现非典型的微腺性腺病,
C--原位癌----然后再继而出现实性细胞巢,它的体积要非典型微腺性腺腺病更大一些,边界是很清楚的,有基底膜包绕

1列.---典型微腺性腺病
非典型--结构,细胞--腺体的不规则细胞的异型性

2.---浸润性癌,也都是弥散在病变之中了。
3.--软骨化生,S100大多数阳
微腺性腺病相伴随的通常都是高级别三阴浸润性癌,还有高级别的导管内癌以及腺样囊腺癌
E--典型微腺性腺病  F微腺性腺病+腺泡细胞癌

最主要的鉴别点不是结构是细胞特点---文献报道它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不限于微腺性和实性,有多种表现形式,各种结构可以混合在一起。
出现实性结构时候,经常细胞的异型性会增加,可以出现三级的核,而且可以出现中央的坏死。腺样微囊样,腺腔里可以有很多的分泌物,和分泌性癌是非常相似的
穿插浸润
腺泡状,管状
界清,包裹脂肪,乳腺组织
胞浆可以是空泡状透明,也可以嗜酸性颗粒状或者嗜碱性的,胞浆内有多种酶原颗粒是腺泡细胞分化的一个特点

分化好的时候,
呈腺泡状
或呈结节状,
然后它是穿插在正常的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中
腺泡状的结构
在脂肪中穿插管状的结构,
高倍镜下典型的时候,会有很丰富的胞浆内的颗粒,提示它是腺泡细胞的酶原颗粒,细胞圆有一个核仁
右边分化还成腺泡状排列
左边过渡到实性片状,---类似于导管内癌,可以出现中央坏死,类似于粉刺样
细胞都是一样的
巢状
高级别核,酶原颗粒分化差的时候会不明显
溶菌酶是阳性的---提示它是有酶原颗粒存在在细胞胞浆里

结构多形性,腺泡状的结构,大的囊性,筛状或者管状
综述--腺泡,实性,管状,腺管+胶状分泌物,非特殊浸润癌巢状结构

颗粒状胞浆,透明胞浆或嗜碱胞浆,都可以
细胞核分了两级,一种就是经典的腺泡细胞癌细胞核,圆的核,有一个核仁,低中级别的核,占到了71%,
非这种核从低级别到高级,各种形态都可以有。
免疫组化
100%pas--腺腺腔内的分泌物可能pas是阳性的,
溶菌酶,它作为酶原颗粒的一种酶,通常都是阳性的,
还有EMA100%阳,我们前面说到微腺性腺病鉴别---阴性,
还有其他的一些酶原的颗粒阳性率要次于溶菌酶,淀粉酶是94%, 
文献报道通常大部分病例都是三阴性的,个别的可以出现ER,PR,AR

S100灶

电子致密颗粒,
电子致密颗粒,粗面内质网
分化比较差具有高级别核,和高级别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有一定的相似度的,所以是鉴别点。
可以出现很大的这种腺腔,然后腺腔内有很显著的分泌物,形态学和分泌性癌有很大的形态学交叉----胞浆内的酶原颗粒+分泌腺癌有它特殊的分子遗传学的改变
它的一个特征就表现在胞浆内的酶原颗粒,以及表达粘液性腺泡分化的免疫组化的抗体,----最根本的鉴别点

综述
腺泡细胞癌无基底膜,微腺性腺病有基底膜包绕


冰冻--肿物浸润横纹肌
条索单兵排列


浸润性小叶癌
乳头的下方可见局灶腺体密集区,

再放大一点可以看到密集区的小管向周围的脂肪组织穿插,而且不引起脂肪的一些反应,


弥散的腺体都是单个的管腔开放的小管,管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
小管是单层的,然后没有什么异型性,有开放的管腔,弥散分布的特点
脂肪中浸润,纤维玻璃样变纤维中浸润
玻璃样变的间质中浸润,不引起促纤维反应
单层的导管
无肌上皮


分泌物阳
勾勒出基底膜



腺体密集区域和脂肪组织穿插

颜色比较深的是萎缩的正常的乳腺组织,周围浅的是弥散的增生的小管。
都是圆的境界很清楚的管,明确的开放管腔,有的管腔有嗜酸性的分泌物
中间深染的区域是萎缩正常的乳腺组织,周围弥散的全是这些小管,增生随意,大小稍微有一些差别,但是都有开放的,有嗜酸性的浓缩的分泌物
玻璃样变的间质中,圆圆的小管,管腔扩张,有嗜酸性分泌物

残存正常乳腺组织
残存正常乳腺组织
单层,不受间质挤压

均阴


分泌物阳,基底膜标出来了

似乎有点促纤维间质反应,管不规则


基底膜



蛋壳一样,外面有一圈蓝紫色的富细胞区,中央大片都是粉染区域,周边生出毛刺,侵入周围的脂肪组织
中央大片都是粉染区域--坏死
密集区是浸润的肿瘤细胞巢,细胞异形性并不是特别大,相当于二级核,核的相对比较一致,核浆比稍微高一些,但是核分裂比较少,
条索状浸润

界清,分叶状
密集的腺体和周围正常的腺体完全不一样,分叶状,在肿瘤结节内部也有脂肪,有正常的乳腺组织包进去,是一种定性生长的方式
腺泡状,
小腺管状
或扩张的微囊样,

腺泡状的,扩张的腺腔里可以充满淡染分泌物
正常乳腺
乳头状
扩张的微囊状的改变,充满分泌物
扩张的微囊状的改变,充满分泌物---鉴别分泌性癌
微囊--实性--腺管,腺泡


左---腺泡结构
右---大的实性的巢团
这些结节的内部可以看到包进来的脂肪组织
胞浆内星星点点酶原颗粒

灶阳
包进来的正常的乳腺组织阳
微囊
腺管

正常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