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复杂硬化性腺病

文摘   2024-12-13 07:35   天津  


放射状瘢痕和复杂性硬化性病变(Radial scar and complex sclerosing lesion

定义

是一种由于弹力纤维变性硬化破坏小叶结,因而影像学、肉眼检查和低倍镜下所见酷似浸润性癌良性病变。术语“放射状瘢痕”(RS)被用于表现为星状结构特征的小病变,而“复杂性硬化性病变”(CSL)指具有更加复杂特征的较大病变二者都含有多种上皮增生性改变。

同义词

放射状瘢痕;硬化性乳头状病变;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硬化性弹力纤维瘢痕;星状瘢痕;良性硬化性导管增生;无包膜性硬化性病变;浸润性上皮病。

流行病学

报道的发生率因检测方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近期研究中,这些病变最常在乳腺 线检查中发现。乳腺影像中,不规则的星状结构可与浸润性癌相似。少数病变可达到一定大小而形成可触及的肿块 RS/CSL 可多发且常为双侧性。

大体检查

这些病变在肉眼检查时可能难以发现,或病变足够大时形成一个不规则硬结,弹力纤维间质形成黄色条纹。大体表现与浸润性癌难以鉴别。

组织病理学

RS 是一种以小叶为中心的增生,涵盖囊肿、普通型导管增生(UDH)和硬化性腺病等良性改变RS/CSL 具有星状轮廓

中心为致密的透明变性原和弹力纤维,有时可非常显著。纤维组织中可见陷入的小而不规则的良性腺管。仍保持两层细胞构,但有时 HE 染色切片中观察不到,且肌上皮细胞层变薄

病变周围环绕程度不等的导管扩张、UDH、大汗腺化生和增生;在较大且更加复杂的CSL 中,几种成分混合、融合,混杂硬化性腺病硬化性乳头状瘤和各种上皮增生

鉴别诊断

与浸润癌的鉴别依赖于 RS/CSL 具有以小叶为中心的结构特征肌上皮细胞层的存在(在大多数病例中),以及围绕导管结构的基底膜,还可见致密的玻璃样变间质伴弹力纤维变性,且缺乏反应性成纤维细胞间质。免疫组化染色(例如 p63,钙调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显示肌上皮细胞可能有帮助。

遗传学

RS/CSL 的分子遗传学尚未报道。各类别上皮增生性病变的分子学特征,及其相关的恶性病变类别在本书相关章节中详述。

预后及预测因子

只有影像学文献认为此类病变属于癌前病变,尚无其他证据支持这一论点。两项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风险均与相应的导管内增生相关其中一项研究的近期分析显示,在调整了良性乳腺疾病组织学分类后,RS仍旧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相对风险:1.74),Meta 分析(未发表)显示其风险量级较温和(相对风险:1.45)。乳腺 线摄影发现的 RS/CSL 中报道的非典型增生和癌(原位及浸润癌),多见于>0.6cm 的病变及>50 的女性

对乳腺 线摄影发现的 RS 和 CSL 如何处理仍有争议,但可以明确的是粗针活检标本中,伴有上皮非典型性的病变有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应予以切除 。CSL 与化生性癌(特别是低级别腺鳞癌)的相关性已有报道 。


--------------------------------------------
柳剑英老师-乳腺复杂硬化性病变听课笔记
炎症和损伤以后---肉芽组织--是纤维化的一个早期表现,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生胶原化---这时候就叫它瘢痕
硬化的组织都是由于纤维化,特别是当它发生瘢痕化以后会非常的硬,所以硬化实际上是一个纤维化的结果
促纤维增生--肿瘤间质的纤维化,或者说肿瘤具有促纤组织增生的这种特性,所以它的结果会造成病变里面有比较多的纤维组织。

↓产生
上边几种细胞最终会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以及一些细胞外的黏多糖或者是蛋白多糖,这些物质会使周围原本平衡的间质发生改建,有很多的酶参与,改建的结果就是原有的正常的纤维被降解,正常的结构会消失,代之以增生形成的胶原弹力纤维构成的新的间质,------局部的间质发生了纤维化或硬化,跟正常的间质不一样的

纤维化主体的细胞是纤维细胞,或者我们也叫它成纤维细胞,乳腺外的非特化性间质里边非常稀疏,属于静息状态,维持间质平衡,
炎症的刺激或者损伤的刺激以后,纤维细胞活化,生成一种很特殊的细胞叫肌纤维母细胞↑SMA染色会是阳性的
肌上皮细胞--把腺上皮和周围基底膜间隔开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屏障。
可以形成基底膜,特化性的间质,包括一些胶原的成分等等--受到刺激以后,它的分泌功能会发生改变,也可以对间质的改建起到一定作用。

乳腺正常的时候,腺泡内---小叶内间质,疏松水肿,胶原纤维很少,它是以液体和蛋白多糖这种疏松的黏液的间质为主
非特化性间质是以胶原成分为主,胶原之间会有一些稀疏分布的成纤维细胞和少量的血管,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维持稳定

硬化性腺病是乳腺里边很常见伴有间质硬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小叶中心性生长
导管内乳状瘤经常会伴有局部的间质硬化,包括它的基底部或者是它内部

乳头状,UDH,非包裹无包膜,
星芒状,结节状
癌--瘢痕形成的癌床
1.
肉眼上放射状瘢痕或复杂硬化病变非常有特点,中间是由纤维组织构成纤维性的核心,周围可以向间质里边向脂肪里边伸出一些纤维性,低倍镜下像放着光芒的形状
胶原纤维
增生上皮--FEA,UDH,微囊肿
2.偶然发现--放射状瘢痕
不是对称的,我们可以看到箭头---向周围间质里边生出了纤维性的触角,一些膨胀性的像花冠一样特点,大部分情况下它都不是对称的。病变中间,纤维化瘢痕中见到挤压变形的腺体。周围可以看到明显的导管上皮有增生
间质挤压,上皮间质相互诱导---腺体变形,双层上皮
小团巢---不要误认为小血管

像导管腺瘤一样增生的上皮,能看到双层上皮,尽管腺腔大部分区域好像似乎不明显,仔细辨认还是能够看到,增生的团巢境界比较的圆润。
3.
它没有特别明确的中心瘢痕,而且也没有明显向周围间质伸出去的触角,就表现为一个结节状的增生,同时在它的周围,中间出现了一些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可能没切到 

高倍

看到有一些扩张的导管,导管内上皮增生,跟UDH非常的相似,不过UDH增生以后腺体变得非常的密集或者互相融合,另外一个更重要点在腺体周围,我们可以看到出现了疏松水肿的纤维组织增生,----一般的UDH不具有的。这种病变虽然它是导管内的良性的UDH,但是它引起了周围间质的反应性的改变。

嵌合型表达,良
4.多灶

有多个中心,好像是多个融合在一起的一个硬化性的病变,境界不是特别的清楚,外观也不是特别的规则,里边出现了很多的硬化灶,很多的区域都出现了上皮的增生,大部分围绕在周围,能辨认出一个类似于花样排列方式

腺管周围有很多红染的,甚至略略有一点嗜双色性纤维---是弹力纤维比较丰富的区域,红的条带的区域是胶原纤维的区域,

变形扭曲的腺体,腺体它可以成角,没有那么圆润,----陷阱。HE看到周围有肌上皮

弹力纤维
胶原纤维
红染的胶原纤维丰富的间质,间质里边可以看到腺体变形,不规则,
在冰冻的时候是陷阱!!
这个区域跟刚才胶原丰富的区域不一样,它呈现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非常明显,这个区域实际上是一个增生早期阶段的病变,纤维增生以后不断的形成胶原,最后形成了把腺体裹挟在内后期病变,
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非常明显--早期阶段,

增生的富于细胞的纤维间质里,很多的小团槽状上皮样的区域,很容易把它当成血管,CK5/6阳

富于胶原的是它的---晚期阶段

微乳头增生
乳头状增生---上皮增生很复杂 
CK5/6是一个嵌合性表达符合UDH
玻璃样变不明显的地方会有大量的SMA阳性细胞
SMA主要的目的是用来看肌上皮,但是放射状瘢痕,特别是早期病变成纤维细胞或者肌纤维母细胞,SMA都是阳性
腺体周围的肌上皮数量减少,甚至显著减少至消失,这个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要把它当成是恶性的,一定要来整体的看病变
包裹在硬化性间质里的腺体,肌上皮非常稀少,甚至有时候很难在一个层面上找到肌上皮,深切一下可能出现
扭曲变形变体会出现明显的CK5/6阳性的表达,阳性的细胞不仅在腔面,基底面,非常细小的巢索里边基本都是强阳性
团巢,腺管
以腺病为主的复杂硬化灶,在硬化灶里边可以看到很多扭曲变形的腺体,
如果不看周围的细胞,只看这些细胞,玻璃样胶原里边出现这些形状非常的不规则腺体,癌??
核浆比比较高,实际当乳腺上皮发生增生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核浆比比较高的特点
似乎没有肌上皮了
5.
类圆形的结节,中心特别明确的星状瘢痕,一些增生上皮团巢之间有玻璃样变的间质,周围还有一些增生的间质。一些团似乎跟周围的组织移行
看不到小叶结构的,也看不到正常的导管结构,很多互相吻合的上皮团,有一些有腺腔形成,有一些增生比较旺盛,腺体之间还有一些形成腺管,腺管可以是闭塞也可以是开放的,腺体之间有很多的玻璃样的胶原形成
癌???
细胞没有明显的极向,是一种堆积性的生长,细胞体积稍微变大一点,但是没有达到癌非常一致的增生的特点
结构---伸出去很多触角,似乎流出去要跟旁边拉手,像癌
大汗腺化生,微钙化
UDH
乳头状增生
有一些增生的间质,这些区域还没有发生明显的玻璃样变
镶嵌表达---有阳有阴,说明它还是有一定分化
异质性,弱--良
间质细胞比较丰富的区域看肌上皮是比较困难,在玻璃样变的区域可以看肌上皮--有些地方减少
可以是不完整的

所以这种病变实际上无论是低倍镜,还是免疫组化,除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像UDH,其它形状不规则,并且有肌上皮减少---非常容易把它当成恶性
乳头状
上皮巢之间出现了一些玻璃样物质构成的血管轴心,上皮成片的增生有一些还比较透亮,
上皮分布更不规则,似乎有些地方会出现核上移,但是更多的地方是核的极向非常的紊乱
核上移-----相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极向翻转的实性乳头状癌
富于胶原的间质里出现了明显的实性上皮团,
有些中央有腺管形成
上皮团周围似乎是没有肌上皮,
udh的特点--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筛孔,
玻璃样变的区域,出现了一些扭曲的腺管,----想到了复杂硬化性病变
小团巢常见
不同区域间质硬化的程度,硬化的阶段是不一样
镶嵌,意味着这些细胞是有分化的

极向反转区镶嵌阳

异质性
有肌上皮,有的地方没有
 肌上皮是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了

整体上,病变里边或多或少的会有相当一部分区域会有肌上皮的存在,它不会完全一致的消失,甚至有些区域上皮似乎也出现了一些P63的表达。

乳腺癌里边或者是一个导管内乳头状病变,如果是癌,它的肌上皮有时候会出现异常表达到上皮上


 放射状瘢痕--伴随发生
DCIS累及腺病


↓↓像
 
一些实性团巢可以看到明显的鳞化,还有一些团巢里面有腺腔,或者是闭塞的
 
 
P63的表达又跟一般正常的腺体不完全一样,它可以位于双层上皮的周围,也可以位于整个的腺体的内外层,所以这个腺体究竟是一个腺还是鳞?

生长作用--后来就消失了
无恶性转化作用
腺鳞增生区,灶团巢突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