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胃肠道常见几种息肉病理诊断要点

文摘   2025-01-17 23:04   广西  








小凹---正常占1/4---更少
胃底腺扩张或小凹上皮扩张







表面粘膜可溃疡,缺失



小凹增生,拉长,扩张为主一组病变
胃底腺---小凹增生不明显,炎症稀少
增生,脱垂息肉---小凹增生,拉长,扩张为主,炎症,溃疡







像管状腺瘤

MUC5AC阴
肠型CDX2
杯状细胞Muc2
刷状缘CD10




核大,层数多--异型











幽门扩张腺体
深,层次多,核仍在基底部

幽门腺腺瘤组织学上,

这些息肉由紧密的衬覆立方形或低柱状上皮的幽门腺型腺体构成,上皮细胞胞质淡染或嗜酸性,呈“毛玻璃”样(图7.17,7.18)。

细胞核圆形,核仁不明显。常见局灶异型增生/腺癌。根据作者的腺癌诊断标准,这类息肉病变中,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分别约占12%及39%,而有12%~47%的病变与浸润性癌相关;(图7.19,7.20)。

PGA同时表达MUC6(图7.18)(幽门腺黏蛋白标记)和MUC5AC(小凹黏蛋白标记),缺乏MUC2(肠黏蛋白标记)和CDX2的表达。

小凹型胃腺瘤显示MUC5AC阳性表达,而不表达MUC6和MUC2。然而,有些病例显示从胃型分化到肠型分化的移行,局灶可能表达MUC2和CD10。与其他类型的腺瘤一样,这类腺瘤患者宜行PGA的完整切除及背景平坦黏膜的活检。

异型增生幽门腺体


结构异型
细胞






密集
形态不规则

异型不明显
密集,排列不规则
推挤,突破黏膜肌




小肠--绒毛
大肠--隐窝

一个腺体也诊断

固有层隐窝结构两倍以上----绒毛

核圆
飘到腔缘


核圆


浸润

















正常
增生息肉
SSA/P


包埋方向
深切
SSA/P



胞浆红,核圆,层数多,核仁---锯齿型

密集,筛,胞浆嗜酸


不一样,深,密集


绒毛
狭长裂隙状
核假复层









枫叶状结构
树枝状平滑肌
粘膜脱垂---枫叶状结构不明显,平滑肌在固有层,不到粘膜顶端垂直粘膜肌伴纤维增生



炎症明显
胃与增生性息肉有重叠,扩张更明显

极度扩张的腺腔
表面破溃,间质肉芽,血管增生

胃--幼年,增生
肠--幼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