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床信息
基本信息:73岁,女性。
主诉:一过性左侧肢体麻木乏力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乏力表现为上肢无法抬起、无法完成精细动作,下肢尚可站立、行走不稳,症状持续约2分钟后消失,无伴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不适,遂至我院门诊就诊,完善CTA提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C4段局部增宽”。
既往史:高血压5年,50年前行乳房结节切除术。
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术前影像资料
02
术前影像:
颅脑CT及CTA: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C4段局部增宽,请结合相关检查。左侧放射冠、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轻度脑白质疏松,脑萎缩。
DSA: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
术前难点分析:
患者动脉瘤较大,微导丝携微导管越过动脉瘤超选至大脑中动脉具有一定难度,同时患者动脉相对迂曲,密网的定位及贴壁释放具有一定难度。
术前测量&Lattice选型:
初步诊断: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
侧别、位置:左侧C4段
动脉瘤的形态:囊状动脉瘤
动脉瘤大小 (mm) :长 13.9 ;宽 10;高 11.1
动脉瘤颈宽度 (mm) :7.1
载瘤动脉直径 (mm):远端 5.7;近端 4.8
治疗方案:密网支架植入。
术中使用材料:
6F 导引导管
6F 125cm颅内支撑导管
0.014" 200cm微导丝
0.027" 微导管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5.6mm*39mm,10个球囊
03
手术过程
微导丝携微导管顺利越过动脉瘤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1段。
Lattice支架顺利到位后,使用机械球囊第一个Marker定位支架头端落点,开始原位释放,支架头端打开良好。
推拉结合继续释放密网支架遇到一处扭结,Lattice自带的机械球囊辅助打开支架扭结处。
推拉释放密网支架,C3段再次出现支架扭结,推挤无法打开,暂完全释放后进行支架后处理。
密网完全释放后,跟进微导管,于支架内回拉球囊,扭结段顺利打开,继续利用球囊进行支架内推挤按摩,使支架充分贴壁。
术后影像
术后即刻造影可见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
术后即刻稀释造影提示支架完全覆盖动脉瘤瘤颈部,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CT:
总结体会
本病例动脉瘤处于海绵窦段,血管较为迂曲,释放过程虽遇到纽结,但通过Lattice自带的机械球囊辅助,以推拉结合的方式,后均顺利打开支架,无需反复操作;
Lattice作为一款钴铬合金密网支架,径向支撑力较强,术后即刻造影及重建可见支架贴壁良好;
Lattice通体显影佳,首个Marker即为支架头端着陆点,释放过程头端导丝不位移。
指导老师
程光森
珠海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放射学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珠海市医师协会脑血管分会主任委员
珠海市卒中救治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神经介入资讯编委
岭南名医,从事神经介入20余年,擅长各类急慢性脑梗塞的微创介入治疗,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各种脑出血的介入治疗,血流导向装置全球导师,共进行各类神经介入诊疗超过万例,先后于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神经介入中心学习交流,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
术者简介
郭亚东
珠海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医师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暨南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研究方向脑血管病,2012年于北京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学习,已经完成脑血管造影、脑梗死急诊取栓、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动脉瘤栓塞等手术600台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持珠海市医学科研基金项目一项。擅长治疗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对头晕、头痛等相关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
张曙
珠海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暨南大学神经病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擅长颅内动脉支架置入、颈动脉支架置入等,已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3篇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艾柯医疗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