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生悲剧背后,是一连串的致命误判

文化   2024-07-05 20:51   北京  
这几天网上疯传一件事,说中金公司一名94年女员工因公司降薪、房贷压力跳楼轻生,目前中金公司已辟谣,证实是因自身原因离世,不是跳楼,也否认了二次降薪。

斯人已逝,理应尊重个人隐私。何况事实真相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降薪+房贷+轻生”乃至传言是一名孕妇等等,非常具有传播度,金融圈颇有兔死狐悲之感,这也反映了金融圈被整顿下的悲观情绪。

网上信息纷纷扰扰,很难说得清真假,那就以网上疯传的版本为例,假设为真,这一悲剧到底怎么发生的,如何能够避免?

按照目前网上普遍说法,在轻生之前,人生可谓非常顺利,名校毕业,一毕业就进入金融圈头部平台,年纪轻轻就接近百万年薪,还跟同样高学历高收入的另一半结婚,不久后怀孕,去年打新房中签后,贷款1100余万购买了一套上海新房,还有人说毕业三四年就攒下了3、4百万。

这是目前流传最多的版本,很多解读与金融圈被降薪、掏空六个钱包高杠杆买房、房地产危机导致房价下跌等等联系在一起,总之归因为社会变动带来的悲剧,也有人发文章说“好的社会不应该让普通人单独面对不可测的风险,要求建立一套机制来避免”,显然在往“一定是体质问题”的方向引。

但且慢,普通人能够在30岁达到近百万年薪?普通人能够贷款1100余万?普通人能够在降薪后年薪仍然高达几十万?更何况风险是金融的好朋友,金融行业从业者必须拥有远超普通人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至少对金融从业者而言,目前这个案例遭遇的一切都并非“不可测”,反而凸显了金融职业技能的不足。

正因此,这起悲剧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共情,就像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现在的舆情涌动,除了兔死狐悲的悲观情绪,也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试探性的反抗,用自己同行的死制造舆论,试图阻碍国家金融改革这其实很幼稚,对于金融圈的整顿早就开始了好几年了,绝不可能改变。
而仅仅通过舆论施加影响,还非常轻柔,反而暴露了金融纸老虎本色,也恰恰说明了,国家对金融仍然具有极高的掌控力。
就这起悲剧而言,至少有四处致命误判,但凡有一点规避了,就不至于是这个结果。

第一个致命误判: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定只会向上

中国过去40多年经济一直向上,中国人并没有完整经历过一次经济周期,但不可能永远如此,起起伏伏、破而后立这才是常态。

表现在对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上,总是误以为自己以后收入只会增长不会下降,哪怕看到很多失业的、降薪的案例,潜意识也会觉得不会落到自己头上。金融行业更是如此,注意这里说的金融是按照金融人自己的标准,很多基础工作并不被认为属于金融圈。

金融圈非常特殊,很有周期性,可能三五年不怎么赚钱,但开张就赚10年的。比如很多2015年左右入职金融圈的,赶上了股市5000点的狂热,没干啥就拿到相当于好几年工资的奖金。小镇2015年认识一位留学美国回来的博士,他是搞应用数学的,平时的乐趣是琢磨、调整预测模型,他当年毕业后加入一家投行做分析师,只工作了4个多月,年底竟然拿到了上百万奖金,注意只是奖金,仅仅工作不到半年。

这就是金融圈的常态,甚至在十几年前人均可支配收入才2万多的时候,当时金融圈最普遍的想法是,工作十年可以实现入门级的财务自由,大概可以赚到3千万左右。

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又进入了最顶级的平台,当然对自己的未来收入非常有自信,毕竟以中国的经济底蕴,10年总会碰到一两次机会,这一两次机会就够赚了,平时所谓的不赚钱,那也是按照金融标准,实际也得几十万一年。

金融圈当然能看到其他行业的波动,但总以为自己是特殊的,是精英,是天外天、人上人,可以超越一切规律,永远享受繁华,哪怕中纪委撰文批评也没有打醒。

但事实证明,金融并不特殊。就连美国,每隔几年的金融波动,都有大量人从楼顶上跳下来,中国金融圈的日子相比美国同行,舒服太多了。

正是因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误判,认为金融业是特殊的,结果竟然贷款1100万购房,贷款期限30年,月供近6万元,哪怕夫妻两人没有降薪,仅月供就吞掉了六成的家庭收入,这显然在赌下一轮周期一年爆赚几百万。

第二个致命误判:认为赚钱多是因为自己能力强,认为金融是特殊的、精英的。

在轻生事件大肆流传的同时,还有某著名专家冒出来说金融业不能再降薪了。
他的原话是“金融业薪资已经降低到和高科技行业差不多的水平了,比如一个硕士毕业生去金融部门干活,起薪可能也就是四五十万,但是到一个高科技行业去,起薪也是这么高,的确已经拉平了,但是你别指望金融部门的薪水拉到制造业的水平,毕竟这里面还是有含金量的。
这个含金量是知识的含金量,金融部门还有一些特殊性,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的问题,因为玩的是别人的钱,‘别人的钱我就不负责任’这就是道德风险,要补偿道德风险要监管他,就得给他一些更高的收入”。

很难理解为什么都2024年了,竟然还有大专家会有这种“金融精英论”“金融特殊论”的思维,难道作为行业代表专家之一,竟然不关注国家的政策走向?不关注现实情况吗?

如果要说知识含金量,医生、科学家、技术工人、农民等等,就没有知识?事实上,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考取难度并不高,具体工作也很难说得上有技术含量,关键还是平台、关系、资源,学医的完全可以从事金融工作,但反过来金融从业者当得了医生吗?

如果说道德风险,那么最应该补偿的是公务员,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掌握几百亿、上千亿“别人(国家)”的钱,那是不是应该补偿?一个部委处级公务员,一年过手的审批项目可能也有几百亿,那是不是也有道德风险?那些从事立法工作的,又该如何量化价值?
是不是都应该按金融圈的标准,按比例收取管理费?按照金融圈的规矩,不管赔还是赚,管理费都是要的,如果赚了还得给额外提成。

倘若按照金融圈的标准,《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实在太冤了,贪了两亿,按照过手资金规模来看,“管理费”还不到千分之一,更何况还一分没花,如果按照金融圈的标准,是不是把非法获利交了还能减轻刑责?
更何况,被监管不是理所当然吗?怎么接受监管也要拿到高薪?这是什么逻辑?
行业代表专家在这种时刻仍然公开发表这种不合时宜的言论,绝对不是专家水平不行,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这一逻辑,代表了金融圈极为普遍的认知:把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当成自己能力的体现,如果赔了那就是大环境不对、监管太严、国家不对,总之跟自己无关。

从曝光的案件来看,金融从业者道德操守问题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过去的高薪并没有带来高道德,为了个人利益,弃投资人和公众利益不顾,甚至用公众的钱给自己抬轿子、搞老鼠仓,当然这跟当前资本市场制度设计、整体风气有关,但能说金融人没有问题吗?

高薪需要对应高价值,如果中国金融人能够像美国同行那样倒也罢了,但显然差得远了。

而从国家层面,已经在反思,过去对金融想的太好了,这确实有时代背景,当时认为有了发达的金融,才能带动市场的活跃,但结果严重高估了金融从业者的道德自律水平,海量财富被金融吸走。

按照2012年9月央行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目标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注意上世纪90年代比重为4.46%、本世纪前十年为4.42%。

设定5%的目标,本已经允许金融业发展速度略高于GDP增速。结果呢?这个目标限制很快就被突破,而且长期没有得到纠正,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偏离最大的核心指标,2015年就突破了8%,之后越来越高。

蛋糕就这么大,金融拿走的多了,也并没有充分实现扶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改善民生的目的,国家扶持金融发展的政策反而成了金融牟利的工具,当然必须纠偏。

从2022年开始,小镇就不断撰文说国家要对金融行业下手,要对金融行业进行深入骨髓的改革,还拿美国过度金融化导致去工业化等严重问题进行反面对比,警告金融行业必将进行大规模整顿、降薪、压低金融行业增加值占比说了一遍又一遍。

去年3月两会后,小镇写de得就更加直接露骨了。比如《抵制诱惑,不走“死”路》《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而在国家未来主导方向上,也强调未来核心是实体经济,比如去年6月的《预见未来: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政策大方向》,今年3月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来形容国家未来的方向。

但以小镇与金融圈的接触来看,金融圈对于政策的学习理解显然不足,更倾向于抓住自己想要的点制造涨跌从而牟利,比如本周涨停的消费税改革,这件事其实早就有方向了。

第三个致命误判:认为国家还会放水刺激房地产,认为房地产会延续过往。

在这起轻生悲剧里,目前网上说法是打新中了所以在2023年10月就买了,上海一直存在新房价格倒挂,所以抽中新房几乎是必赚。但是2023年10月能一样吗?年中最高层已经定调“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但跟对金融误判一样,对于房地产也出现了严重误判。从去年开始直到现在,一直在制造舆论迫使国家放水刺激拉动房地产,而金融正是与房地产捆绑最密切的,利益相关难免判断失常,或许在金融圈里面的人看来,国家终究会大放水、走上刺激房地产的老路,他们内心如此期待,不断暗示后自己也信了,不停地找各种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这显然是很不职业的做法。

于是高位站岗,贷款1100万的悲剧就发生了。

而从这个贷款比例上看,小镇合理怀疑很可能收入证明虚报了,又或者借助自己所在平台的优势,打破了银行贷款收入占比的风险限制,极大增加了风险。

买卖房其实也是很专业的一件事,理论上金融行业最应该理解如何买房,但显然用别人的钱跟花自己的钱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很难有动用上百万大资金购房的经验,就容易陷入很多误区。对如何买房感兴趣的,可参考《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第四个致命误判:低估了人生的容错度,轻易放弃未来的可能。
身在金融圈,但是并不具备扎实的金融职业能力,这也是一大悲剧。

金融最核心的是对风险的分析与把控,更重要的是要有承担后果的抗压能力,在危机中找到解决方案。就拿这起悲剧来说,就算房价跌了、降薪了,真就绝境了吗?

作为金融从业者,还是中金的,有的是办法度过短期的经济危机,上海的房价终究是有支撑的,涨涨跌跌很正常,哪怕豁出去30岁以前的经济积累归零,也不至于没有出路。就算是金融改革、降薪,但金融业仍然是高收入行业,过几年行情好了,很快也就回来了。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这件事恰恰说明,打破惯性思维,时刻矫正有多么重要。
不要自己以为怎样就怎样,个体拧不过时代大势。


其他文章推荐

■  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谈谈对未来方向的判断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从关键岗位安排,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

■  争论多年的税改,终于要启动了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