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王在经历了脑卒中后,出现了明显的情绪变化。他变得沉默寡言,情绪变化无常,时而低落,时而又焦虑。渐渐影响到老王的饮食与睡眠。他食欲减退,夜间难以入睡,还时常做噩梦。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医生诊断老王患有卒中后抑郁,并建议进行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
脑卒中患者经常在发病后的2个月-1年中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因脑卒中后会遗留有手脚不能运动、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障碍,这些后遗症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抑郁、焦虑的情绪。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3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会逐渐出现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康复动机,降低康复效果,增加家庭护理负担。脑卒中后10年内抑郁症患病率约为 29%,5年累计发病率约为39%-52%[1]。
因此,重视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心理康复,是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乃至整个社会来说是不可小觑与忽视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面对患者卒中后,心理变化的各个阶段,家人、医务人员可以给予哪些帮助。
无知期/初期震惊
很多病人在得知自己患脑中风后,因对疾病的发生毫无心理准备,所以不能正视和接受瘫痪等现实,感到震惊、无助和迷茫。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患者缺乏配合康复治疗的积极性。
提供情感支持:家属应给予患者无条件的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信息引导:向患者介绍脑卒中的基本知识,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否认期
在卒中初期,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症状感到措手不及,这是面对卒中致残打击而采取的心理防御机制,患者可能否认自己的病情或治疗效果,对康复产生怀疑。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延缓康复进程。
专业支持: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的面对治疗。
持续沟通:保持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和感受,逐渐引导患者正视病情。
抑郁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及预后有了进一步认识,担心瘫痪、失语等问题会持续影响生活,造成卒中后抑郁、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对康复失去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严重影响康复效果。
心理疏导:家属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疏导患者的抑郁情绪。
陪伴支持:陪伴患者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
焦虑期
因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患者对康复效果、未来生活等方面感到担忧而焦虑不安。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影响康复效果。
情绪安抚:家属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焦虑,给予积极的情绪安抚。
信息支持:向患者提供关于康复治疗和预后的准确信息,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反对独立期
许多患者在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后,开始出现心理、行为倒退,过分的依赖他人,强化自己是患者的角色,从而拒绝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延缓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
尊重理解:家展应尊重患者的独立需求,同时也要理解患者在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依赖情绪。
逐步放手: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逐步让患者尝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以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适应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者功能障碍开始好转,逐渐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个阶段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患者开始重新融入社会和生活。
鼓励社交: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重建社交圈,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健康指导:向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以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
家属在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心理变化阶段当中,应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引导、心理疏导、鼓励参与等方面。情况严重时,则需及时前往专业机构就医,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丽,谢文香.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4.
康复治疗部 高琳菲
END
市民修身宣传
点击上方图片,获取医院定位
获取更多科普资讯
关注瑞金康复医院
订 阅 号
预约检验报告查询
关注瑞金康复医院
服 务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