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篇旧文,来说一说国央企工作和体制内的区别。
国央企到底属不属于体制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国央企也算体制内的一部分,尤其是垄断、寡头的那几家,无论是单位性质、工作的稳定程度、社会地位等等,都无限趋同于体制内。
前几年,奔着国央企的待遇、平台,出现了不少由体制内跳(调)入国央企的“反向跳槽”案例。从体制内跳往国央企的人变多了
然而,这段时间在和一些既有过国央企、也有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家人、朋友交流时,发现竟存在如此多的不同。
——以下内容根据几位朋友的讲述整理——
“体制内更单纯,国央企更复杂”
公务员都是通过国家、地方正规程序招考、选拔进去的,受到《公务员法》的保护,没有违法乱纪等原则性问题、不作大死的情况下,不存在被开除的风险。
也就是传说中一直可以干到退休的“铁饭碗”。
相比之下,作为企业,国央企有盈利要求,遇到经营情况不好、组织结构调整的时候,一样有裁员、优化的风险。开除一个人,程序也要简单得多。
充其量能算一个相对不那么容易摔碎的”泥饭碗”。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央企的安全感其实是不那么足的。
体制内不想进步可以躺平,但大多数国央企,根本躺不平;
体制内可以与世无争,当一个小透明,但国央企,与世无争的结果,大概率是被边缘化、排挤出局;
体制内因为大家要在一起共事一辈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谁也不会把谁逼得太狠;
而在国央企,同事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过客,职场“宫斗”的烈度和无底线程度,都比体制内要高出几个level.
“体制内求进步,国央企求安全”
体制内的斗争主要围绕“进步”二字,科级处级厅级、一二三四主、一二三四调,步步为营。
且体制内进可攻、退可守,升不上去,在基层也能安稳待一辈子,上限比较高;
而国央企,一是竞争法则比体制内更残酷,尤其是市场化的企业,非升即走,不进则退,只有拼命往上爬才能多一点安全感;
二是即便身居高位,也有可能被逼出局,从天堂直接掉到地狱。
争位子、保位子,除了为利益,更为了“安全”。
体制内利益不多、分配公平透明;
国央企离“钱”更近、诱惑更多、可操作的空间更大,所以面临的考验也更多。
从这个维度来说,也构成了国央企工作另一个层面的“安全风险”。
“体制内评价体系更客观,国央企评价体系三个字:'跟对人'”
公务员、事业单位评价体系中,口碑、资历、能力是三个主要因素。因此,体制内的进阶法则是:低调做人、积攒资历、展示能力。
晋升、提拔时,虽然领导班子的权重也是最大的,但很难出现“一言堂”,群众投票也很重要。
而国央企,唯一的评价标准是:掌握话语权的主要领导意见。
因此,国央企最重要的生存法则就是:跟对人。
跟对人,意味着有人带着你吃肉喝汤,有人领着你升级打怪,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时有人出面挺你,遇到危险时有人站出来保护你。
所以,国央企的站队、山头文化更加浓厚,人身依附现象也更加严重。
...
有朋友直言,从体制内到国央企,落差很大。
归根到底,相比国央企,体制内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失业风险。
基于这一点,你可以选择上进,也可以躺平,可以平视领导,也可以保留自己的个性,
没有人能把你怎么样。
而国央企,相对于民企、外企来说要稳定一点,但这种稳定并不是绝对的,仍然有裁员、失业的风险;生杀予夺,全掌握在领导手里。
而多数人,在国央企工作一段时间后,温水煮青蛙,丧失了在市场上搏杀的本领,再也没有了离开的勇气,只能像砧板上的鱼,任由宰割。
所以,你很难站着把钱挣了。
越靠近体制外的地方,越接近丛林社会(排序: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央企-寡头央企-地方国企-市场化央企、民企大厂、外企-中小民企)
体制内有更多温情,是因为大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压力,
而国央企,夹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或许还有些许温情,
但这温情,脆弱得就像一层面纱,风轻轻一吹,就散了。
在外出游,发几篇旧文(有删改)~节日快乐!
原文请戳:从体制内到国央企,落差很大
商务、咨询、入群加V:all-for-freedom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