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怎么形成的?这7类人更容易被血栓“盯上”

文摘   健康   2025-01-21 17:55   北京  


在我们的身体里,血栓就像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路障”,它可能突然堵塞血管,引发脑梗、心梗、肺栓塞等严重疾病,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血栓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危险信号,以及该如何预防。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咱们人体的血液里有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它们相互制约,维持着血液在血管里的顺畅流动,不会形成血栓。但要是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血流变慢了、凝血因子出问题或者血管受伤了,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时候,凝血功能变强或者抗凝功能变弱,人就容易处于“易栓状态”。


年龄增长、长时间坐着不动、一直处于压力下、患有“三高”等慢性病,都可能让身体里的溶栓系统“罢工”,血栓就这样慢慢在血管里“扎根”了。要是平时还爱吃那些高油高脂的食物、情绪大起大落、经常熬夜加班、烟不离手、酒不离口,那简直就是给血栓的生长 “添柴加薪”。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另外,长时间坐火车或飞机的时候,因为喝水少、不运动,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里的栓块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


血栓有哪些危险信号?


血栓性疾病分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常出现在心脏和大脑,静脉血栓则多见于下肢和肺部,它们都特别善于“潜伏”,早期很难被发现。


1、脑动脉血栓(脑梗)


  • 血压突然变得很高或者波动特别大,一下子升高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或者降低60毫米汞柱以上;


  • 高血压患者要是最近老是鼻出血,眼底也出血,那很可能要发生脑梗了;


  • 大约8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5到10天会不停地打哈欠,这是大脑在喊“我缺氧啦”;


  • 原本走路轻快,突然变得步履蹒跚、腿没力气;


  • 突然头晕目眩、天旋地转,还恶心、呕吐、耳鸣,特别是在清晨起床、累了或者洗完澡后出现这些症状,都要警惕脑梗;


  • 要是以前头不疼,最近突然疼起来,或者疼的地方跟以前不一样,那也是脑梗的前兆。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2、冠状动脉血栓(心梗)


  • 有心绞痛的人,如果胸痛次数变多、时间变长,甚至稍微活动一下或者安静的时候也胸痛,那就说明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了,可能已经形成血栓;


  • 有些患者在心梗发作前几天,会觉得嗓子或者脖子不舒服,像有东西堵着,要是还出大汗,那就得赶紧去医院;


  • 还有些奇怪的症状,比如突然左肩痛、后背痛、上腹痛、牙痛、下巴痛,这些其实都是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也不能大意。


3、静脉血栓


最常发生在下肢,要是发现单侧腿肿了、疼了,皮肤颜色变成青紫或者暗红色,那可别耽搁,马上去医院,因为栓子一旦脱落,随着血流跑到肺部,就会引发非常危险的肺栓塞。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这7类人更容易被血栓“盯上”


既然血栓这么危险,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医生提醒,有几类人更容易被血栓“盯上”,像家里有人得过血栓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抽烟的人、经常久坐久站的人、服用雌激素的人,还有以前得过血栓的人,这些人一定要格外小心。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预防血栓:


1、饮食上,别吃太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 每天要吃够1斤蔬菜和半斤水果每周尽量吃8到10种不同的蔬菜,西兰花、菠菜、胡萝卜、豌豆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 多吃粗粮,像全谷物、燕麦、豆类,里面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帮助我们保持血管健康。


  • 还要多吃深海鱼,比如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每周吃两三次,清蒸着吃最好。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2、每天喝2000到2500毫升水能稀释血液,但也别喝太多,不然肾脏会有负担。


3、运动方面,选适合自己的运动,每周3到5次,每次30到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就不错。平时工作、学习的时候,别老坐着,每隔1小时起来走走、伸伸懒腰,活动活动踝关节。


4、抽烟的人要赶紧戒烟,不抽烟的人也要离二手烟远远的,因为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膜,引发血栓。


5、平时穿衣服、鞋袜别太紧,要宽松舒适,保证血液循环顺畅。


6、家里有血栓患者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血管超声检查,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以上就是泽桥医生健康头条内容,我们明天见!

精彩推荐






学习更多急救自救视频


欢迎下载泽桥医生APP


点个好看再走吧!

泽桥医生
这里有上千种自救互救的方法,也有让你看得懂,记得住的医学科普内容,知识越多,健康越多,关注我们,让知识成就你的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