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五湖四海的名片,
是家乡的温度,
是家人的关爱。
她连带四季走过的春红夏绿,
采撷光阴里的五彩斑斓,
在时间的渐行渐新中,
在成长的且行且珍里,
美味与文化共融共生。
美食给人带来的幸福不仅存在于享受的当下,
也存在于我们每一次对文字、照片
和影像的回味中。
在山西大学第十六届校园饮食文化节之家乡美食征文活动当中,
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家乡美食的故事,
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声,
感受美食文化的传承。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黄佳琪
广西,一个位于中国南部的美丽省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而闻名。在这片土地上,米粉作为一种传统美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被誉为“广西三大米粉”,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传说和起源,令人回味无穷。接下来,让一名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广西三大米粉”。桂林米粉是桂林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桂菜系;该菜品以早籼米和卤水为原料。2021年5月2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关于桂林米粉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为秦王嬴政为了统一中国,派屠睢率50万大军征战南越,紧接着又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沟通湘江、漓江,解决运输问题。南越少数民族勇猛强悍,不服秦王。秦军三年不解甲,武器不离手,可见战斗之激烈。由于南越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秦军水土不服,加上粮食供应困难,大量士兵经常挨饿、生病。这些西北将士,天生就是吃麦面长大的,西北的拉丝面、刀削面、羊肉杂碎汤泡馍馍,都是他们的美味佳肴。
如今他们远离故土,征战南方,山高水深,粮食运不上来,人不可能空着肚子行军打仗,只有就地征粮,以解决食为天之大事。但南方盛产大米,却不长麦子,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何把大米演变成像麦面一样让秦军将士接受,史禄把任务交给军中伙夫们去完成。伙夫根据西北饸面制作的原理,先把大米泡胀,磨成米浆,滤干水后,揉成粉团。然后把粉团蒸得半生熟,再拿到臼里杵舂一阵,最后再用人力榨出粉条来,直接落到开水锅里煮熟食之。合面团不舂,而米粉团通过舂 ,使榨出的粉条更有筋力,传说旧时桂林米粉从二楼悬吊一根拖地也不会断,其筋力可想而知。秦军郎中采用当地中草药,煎制成防疫药汤,让将士服用,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为了保健,也是由于战争紧张,士兵们经常是米粉、药汤合在一起三口两口就扒完了。
经过多次尝试和改进,他们终于制作出了口感滑爽、易于消化的米粉。这种米粉很快在军队中流传开来,并逐渐成为了广西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这也就是桂林米粉卤水的雏形。后经历代卖米粉师傅的改进、加工,而成为风味独具的桂林米粉卤水。卤水为什么能治疗“水土不服”的疾病呢,原来,桂林米粉卤水用了草果、茴香、花椒、陈皮、槟榔、桂皮、丁香、桂枝、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等多种草药和香料熬制,这些草药全是专治脘腹疼痛、消化不良、上吐下泻的。这就难怪桂林老年长寿者,都有爱吃米粉的嗜好了。秦始皇统一南方后,到汉元鼎六年建始安县(桂林城前身),大量北方移民陡迁到桂林,包括许多像诸葛亮、韩信、陶渊明、周敦颐、李世民、赵匡胤等等历史名人后裔,这些北方移民来到桂林,把米粉叫成“米面”,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抗战桂林大疏散。
因此,桂林米粉,从秦王朝就开始产生和生产了,也就是说,桂林人吃米粉,已经吃了两千二百年啦。其二就源于一个传说故事,起源来源于传说故事,绘声绘色,代代相传。讲述的是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山水。传说秦始皇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下酒。来到漓江一看,哇,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可以捞到,于是秦始皇叫船家赶快弄来了很多鱼,又给了很多钱。一餐不知道要用多少条鲤鱼才炒得出一碗,秦始皇在漓江上游了半个月,杀了成千上万条鲤鱼。急得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发誓要把秦始皇的游船拱翻,让他葬身鱼腹,河伯知道了警告说:“帝王之事乱来不得,你赶紧另想办法吧”。鲤鱼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浆制成了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就问世了。
为什么说桂林米粉好吃呢,这就是由于它的独特风味令人无法忘却,为之着迷。最传统正宗的桂林米粉,米粉以其白、嫩、爽、香的特点吸引了八方食客。米粉制作工艺源于传统,优于传统,以独创的米粉香滑、卤水香浓、佐料丰富等优势,这也是正宗桂林米粉所要具备的独特口感优势。例如最为经典的卤菜粉,是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炸酥的五花肉)、卤牛肉片、香肠、叉烧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辣椒、蒜蓉、葱花、各类酸菜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呼呼作响,声色味俱全。而汤粉则是每个桂林人在家自己制作时最为常吃的一种,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
其实在桂林的大街小巷中都能吃到各式米粉,只要找一家当地人开的店,就一定能尝到物美价廉的正宗桂林米粉。其中我们还应当注意一下饮食宜忌。一是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二是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三为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四为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老友粉是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风味小吃,是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具有开胃解腻、驱风散寒、通窍醒脑的独特功效,属于桂菜。2007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到起源,只能说不愧是如其名,来自一段两位老友间的故事。老友粉(面)始创于民间厨师,已有70余年的历史。老友面的来历源于一个典故:据传,20世纪初,邕城市中心的一帮友仔天天到市一家茶馆喝茶聚会。有一天,其中的一名好友患了重感卧床不起,后得益于茶馆老板特制的老友面解除了病痛。这名好友为了感谢友仔们的关心和茶馆老板创制的治病开胃面,于是书赠“老友常来”的牌匾。“老友面”从此得名,并结合当地人喜食的米粉发展成了老友粉,并扬名八桂,乃至海内外。在当今,传承和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我们的南宁老友粉在南宁市政府积极扶持下以及老友粉从业者们不断努力、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推动下,老友粉遍布广西各地甚至全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以酸笋、豆豉、酸辣椒作为口味基调的”老友口味“食品,如老友炒粉、老友鱼等。2010年8月10日,南宁老友粉(面)传承基地在南宁市共和路207号南宁市共一老友粉店正式挂牌成立。传承基地的建立能够扩大南宁老友粉的影响力,对保护和传承南宁老友粉(面)的传统饮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2018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出台并施行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老友粉》。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而且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其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而很多吃过螺蛳粉的人大多会疑惑螺蛳粉里为什么一颗螺蛳也没有,其实不然,在广西内吃到的正宗螺蛳粉是有大颗螺蛳的,还有各种小吃供顾客挑选,例如广西人最爱的带皮炸鸭掌。而在其他省份吃到的螺蛳粉是由于其螺汤大多是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而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所以没有螺蛳。现如今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说法一则是在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说法二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蛳批发的最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说法三是在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虽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而如果想自己尝试制作螺蛳粉的话,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为制作螺蛳粉准备的圆米粉不是平时的细米粉,而是比较粗的米粉;其二为辅料是可以不加的,例如酸笋,酸菜,炸花生米,萝卜干,葱花是可以在螺蛳粉做好之后按照自己的喜好自行加入,但是建议全加,简直是不一样的美味;其三为如果是干切粉,断面直径约3毫米,要提前放在水里浸泡1小时,并且是用冷水,否则粉煮熟后会断,没有弹性,丧失了其应该有的美味。综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广西三大米粉”各有特色,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食传说。桂林米粉以其千年传承的历史和独特的口感而著称;南宁老友粉则以其独特的酸辣口味和深厚的友情寓意而深受人们喜爱;柳州螺蛳粉以其酸辣可口的口味和丰富的配料而备受瞩目。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广西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也成为了广西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嗦粉”一词无疑是享受吃米粉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我们广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尽情展现。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温丽娟
“远方的客人哟,请下马/歇一歇脚哟,解一解乏/草原上到处有好客的人家/草原上到处有滚烫的奶茶——”这是一首草原上至今仍然滚烫的古歌谣,好客的内蒙古人喜欢用热腾腾的奶茶招待远方的来客。与现在流行的甜味奶茶不同,独特的咸香奶茶彰显着内蒙古的民族特色。在我国北方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内蒙古高原上气候寒冷,游牧民大多以肉食为生,只有砖茶才能驱寒壮热、促进消化,这注定了内蒙古奶茶是当地的必需品,甚至被称为“内蒙古人补充生命元气的食物”。作为祖国的北疆,内蒙古不仅拥有漂亮的风景,还有各种独特的美食。内蒙古的餐饮特色其实也很简单,主要分为红,白,素。红,就是指以牛羊肉为主,白,代表着好喝的奶茶,素,则代表着面食和蔬菜。红食和素食在各地都比较常见,唯有白食奶茶是内蒙古的独具美食名片。历史上,奶食曾作为宫廷御用贡品,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以其品种繁多、加工精湛、品位上乘闻名于世。对于内蒙古人来说,奶茶不是休闲饮品,而是日常必备的食品。很多不了解内蒙古的人会认为奶茶是甜的。如果这样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内蒙古的奶茶多是咸的。因为休闲饮品是用来愉悦心情,打发时间的。而日常食品是用来补充营养,维持生命的。糖不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很多食物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盐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古代的游牧民族四处迁徙,行军打仗,让奶茶咸些,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貌似天经地义。相传在1500年前,“奶茶”诞生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家中,当时人们习惯将“茶”与“奶”搭配一起饮用,于是,就有了奶茶的第一世——蒙古奶茶。在饮用时,人们还习惯加入“酥油”和“盐”来调味,也因此成了当时人们的必需品,提供了人们足够的能量和维生素。
随着历史的变迁,奶茶在清朝迎来了第二世——奶子茶,并且深得乾隆的“宠信”,还曾为其赋诗一首(下图中文字所示): 乾隆的爱妃如懿还有一只御赐的纯金奶茶碗,可见奶茶的第二世已经攀龙附凤,成为了皇家的专宠,因为鲜牛乳的珍贵,所以当时的奶茶是贵族饮品,当时后宫佳丽都有自己特有的奶茶制法,但无论如何,都不会少了“酥油”和“盐”。
蒙古族嗜茶,且视茶为“仙草灵丹”,过去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蒙古族日常饮用的茶有三种,酥油茶、奶茶、面茶,而奶茶,蒙古语叫“乌古台措”。这种奶茶是在煮好的红茶中,加入鲜奶制成,一般做法是先将茶捣碎,放入白水锅中煮,茶水烧开之后,煮到茶水较浓时,用漏勺捞去茶叶之后,再继续烧片刻,并边煮边用勺扬茶水,待其有所浓缩之后,再加入适量鲜牛奶,用勺扬至茶乳交融,再次开锅即成为馥郁芬芳的奶茶了。
奶茶的选材很丰富。包括现在内蒙古常用的砖茶,这种茶其实也很常见,属于黑茶,制作工艺属于紧压茶。成品犹如砖块,非常的紧实。之所以这样,有人认为,这样方便牧民携带,想想还是有道理的。还有内蒙古风干牛肉,这个在内蒙古更是常见,当年被誉为成吉思汗的军粮,也很劲道,牙口不好的请不要轻易尝试。但是肉香味特别重,几乎所有人都喜爱。炒米呢,在蒙古语中叫做“胡列补达”,是由糜子米制成的,是蒙古人民的传统食品。把炒米放在奶茶中,炒米特有的清香会让奶茶喝起来特别有滋味,并且不至于太腻。至于内蒙古奶皮,其实它就是牛奶最精华的部分,也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分,所以,适量就可。
至于具体做法,其实更简单。先把砖茶敲碎后装入茶包,牛肉干切粒,奶皮掰碎。取一锅子放入茶包加水熬煮,香味和颜色出现后,加入上等的优质牛奶。当地人多用的是鲜牛奶,味道更纯正。继续小火熬煮香浓,同时可以放入已经切碎的牛肉干,快要熬好时加入炒米,并且加入盐进行调味,煮1分钟关火,喝前可在奶茶上撒上掰碎的奶皮。看似简单,但外地人有时做出来的口感却大不相同。因为重在于火候的掌控。当然,发展到今天,奶茶已经开始走出内蒙古。其做法和口味也得到有效的改良。作为一种新开发的甜品,也深受不少人的喜爱。在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也有一定的规矩。首先,主客的座位要按男左女右排列,贵客、长辈要按主人的指点,在主位上就座。然后,主人用茶碗斟上飘香的奶茶,放少许炒米,双手恭敬地捧起,由贵客长辈开始,每人各敬一碗、客人则用右手接碗,否则为不懂礼节。如果你少要奶茶或不想喝奶茶,可用碗边轻轻地碰一下勺子或壶嘴,主人就会明白你的用意。奶茶、炒米是蒙古族茶俗中的一大特色。在蒙古草原,无论你走进哪一座蒙古包,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无论你走进哪位蒙古同胞的家,你都一定能喝到喷香的奶茶。在呼和浩特,随处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奶茶馆,内蒙古人一早上的元气都是这里补充加满的。奶茶店里装饰着马鞭彩旗,铜壶铜碗,屋内古朴温馨。坐在车轮木椅上,叫上一壶奶茶,配着小木碗盛着金黄的炒米。倒上一碗醇香的飘着点点奶油花的奶茶,在上面撒上香香脆脆的炒米,就可以趁热大口喝了。浓浓的奶香,滑腻的口感,瞬间就让人温暖了起来。最喜欢在奶茶里泡上好多块浓厚的奶皮子,再掰成小块放入奶茶中。说起奶皮子,制作过程可是十分享受,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浓郁甘醇的奶香。先将鲜奶入锅煮沸反复用木勺将奶高高舀起,待冷却,浓厚的奶汁凝结于牛奶的表面。然后用筷子挑起来晒干,形成一层蜂窝状麻面圆饼,吃起来有一种浓郁甘甜的香味。还可以配一种牛油炸的面食——果条,你可以发挥无穷的创造力,随意在奶茶中泡入干脆的奶皮子、奶豆腐、果条、炸馓子,满嘴的香酥!内蒙古人就喜欢这种咀嚼的快感!奶茶馆里的各种点心也是很讨人喜欢的。香甜的奶油饼,洁白如雪松松软;酸甜的酸奶饼,丝丝淡黄奶香十足;高端的红糖奶酪馅饼,纯酸奶酪做馅,烙到似流非流软软的包在饼皮里,一口咬去,酥酥的,甜腻的红糖在嘴里慢慢化开,奶香却在嘴里久久不能化开。一说起奶茶,心头就涌起一股温热香浓的味觉记忆,瞬时唇齿之间产生了一种暖暖的顺滑的感觉,脑海中也会浮现出绿绿草原之上,蓝蓝天空之下,几顶洁白的正在飘起炊烟的蒙古包。端起木碗喝一口蒙古奶茶的感觉是让人说不出的温暖,那感觉就像是在草原上飞驰了一整天,回到蒙古包内,卸下一天的劳累,放松紧绷的神经,看着老妈妈笑起满脸黑褶子,用粗糙的手端着热奶茶一样的幸福与满足。这种无法比拟的味觉享受,好像不关乎砖茶熬得有多够火候,奶油加得有多浓厚,撒下的炒米有多香,只是单单纯纯一种记忆,一种感觉。看惯了高峻山林,走过了大江大河,一定要去看看西北的戈壁滩、沙漠和草原,大自然的馈赠不曾走远,就在那处等着我们探寻。跟好友一起策马奔腾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那种畅快和爽朗是在大城市里无法感受的,看到漫无边界的美景,心也会跟着变得开阔。在这里,当鸿雁飞过高高天空,当骏马踏水渡河而来,当马头琴声在耳畔响起,你的心一定会深深地迷醉,她像一位温柔善良的母亲,以美好的向往和博大的胸怀,吸纳了自然界所有的精华和奇观。天堂草原,诗与远方,这里的风景,俯拾即是 着手成春,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这,就是内蒙古。从踏进大草原的那一刻,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变得很松弛,都说草原是一个生活节奏神秘的地方,到了那以后会让你不自觉的忽略掉时间的流逝,舒适的温度可以短暂忘记夏天的炙热,只想抬头看云卷云舒,做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浑然天成的壮阔景象,可以体验到蒙古族骑马、射箭、大口吃肉的豪迈生活,可以欣赏民族乐器,鼓点咚咚就像马蹄踏在心里......站在草原上,吹着呼啸的风,一种自在的感觉油然而生。内蒙古奶茶经过传承和演变,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奶茶文化,包括茶礼、仪式、礼物、禁忌和习俗等。奶茶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饮用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奶茶文化承载着我们对自然、生命的敬仰和热爱。庄重的敬茶礼、虔诚的祝颂仪式、热情的待客之道……都彰显着独特的风情和魅力,是民族生活的经验累积、民族文化的创造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内蒙古容纳着自由与随性,奶茶飘香,带着清新的草原气味,带着内蒙古人的生活态度,带着爽快坚韧的民族性格,我真切地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奶茶的魅力,看到内蒙古的魅力。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陈柳茹
众所周知,人们是通过美食来记忆和评价一个地区的,但要说了解美食的第一步,我想应该是先去了解它所在的地区,是如何生产出这一份美味佳肴。秀容·忻州
忻州,古称“秀容”,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忻州历史底蕴深厚,坐拥佛家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以及万年冰洞——禹王洞、忻州古城等知名景点;还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杂粮之都”、“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是一座气候适宜,舒适轻松的养老城市。那么就让我们深入到忻州内部,去感受五台山下,秀容古城中人们的自在生活。相传,忻州古城建城1800多年,那关于它的传说故事必然不会少。其中有一段关于古城名字的讲述很是有趣,原来呀,忻州古城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卧牛城”,是因为相传大禹治水之前,忻州一带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乘舟而来发誓要治水,但无奈努力了很多年,效果依旧不理想,于是大禹只得求助太上老君帮忙,太上老君派出他的坐骑青牛下凡,帮助大禹一起治水,终有大治。后来,青牛选了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小憩,这个水草肥美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忻州古城,不过,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古城城墙的形状像“卧牛”,所以古城才有了这个别名。风云之外,在古城南门外,一条街的名字里,还藏着这样一段,让人为之触动的风云历史。春秋时期,赵氏遭遇灭顶之灾,义士程婴用自己的孩子,冒充赵氏孤儿,不幸的是,随后程婴的孩子就惨遭杀害,而赵家唯一的孩子赵武得以存活,等到赵武长大成人,为家族报仇雪恨后,程婴才选择了自尽,终了却了久久积郁在心的愧疚,古城南门外的这条街便叫做“程婴街”。“程婴救孤”、“赵氏孤儿”的故事名传四海,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与古城的这份联系,想必是这份忠义早已在古城的土地里生根,才有了今天古城里随处可见的诚信精神。时间再回到800多年前,16岁的少年元好问听到捕雁的农夫说,早上捕到两只大雁,杀掉其中一只后,另一只撞网逃脱而去,逃脱的大雁在死雁上空悲鸣哀叫久久不愿意离去,最终撞死在地面上殉情。听完后元好问唏嘘不已,于是向农夫买下两只死雁,埋葬在汾河岸边,并称之为“雁丘”,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流传至今的爱情悲歌,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但也有一种深情是以身许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便是从位于忻州古城北面的雁门关出塞,留下了“昭君出塞”的千年美名,而相传另一位美人貂蝉,更是出身忻州,“月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古城明月楼下,一出《貂蝉拜月》便将游人带到了三国群雄纷争的岁月,而巷子口的那家剪纸店里“闭月”、“落雁”的绝世容颜被剪进了一张张精致的彩纸里,成为了古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忻州古城,是灵秀之地的说法,却不只是传说。如今,站在古城制高点——秀容书院的八角亭,眺望脚下的古城,古老斑驳的青石街道,鲜亮斑斓的鲤鱼彩灯,青瓦灰墙的铺面,古色古香的招牌,这许许多多的烟火气,自古便有之,穿梭在热闹拥挤的巷子里,再偶遇几个穿汉服的姑娘,仿佛就能看到古城在东汉建城时最初的样子,有些恍如隔世。古城不古,从翻涌的历史中走到这里来,还有一种魔力叫“走上一圈很有‘面’子”:挠子粉、莜面栲栳栳、荞面河捞、手工锅巴、忻州凉皮、炒面皮、抿面、案子糕、捣拿糕、油糕、擦糕、油酥饼、油泼面、红面鱼鱼、红面擦尖、红油剔尖、手擀长豆面、原平锅盔、神池麻花、一窝酥、扭丝饼、吊煎锅、以及我最爱的蒸肉……传统的、现代的,上百种、不重样的网红特色面食,每天吸引数万人前来“打卡”,让古城里的每一家小店都络绎不绝,座无虚席,美人之美。定襄·蒸肉
忻州地区的蒸肉属定襄蒸肉最为著名,被称为“忻州蒸肉”“定襄蒸肉”或“山西蒸肉”,是当地过去“五盔四盘”宴席的主打菜,采用特殊方法精制而成,以精瘦猪肉为主,加入土豆泥、淀粉和面粉,拌以调味料蒸制,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甚是独特。粉蒸肉是“晋式三蒸”中起源最早的山西名菜,可谓“三晋第一蒸”。“蒸”之烹技,晋源流长,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甑,就已经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山西已“蒸谷为饭”(《古史考》),至今平定等地仍用陶甑,晋南民间以其蒸糕,称“甑糕”。《千鼎集·伊尹蒸考》有“雪鹄之蒸”,说明夏商时已有蒸肉而食。《周语》也曾记载,周定王设宴,晋襄公任襄礼,以“肴蒸”款待士会。晋地民间袭此“宴礼”,改为加米与肉相蒸,成粉蒸肉,传承至今,成为山西传统“行菜”之一、民间宴席的底座菜。相传,1934年蒋介石夫妇由南京抵山西定襄县河边村拜访阎锡山,阎锡山在阎府用当地的特色佳肴“五盔四盘”宴请了蒋介石夫妇,四盘中的一盘就是定襄蒸肉,蒋介石夫妇首次品尝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美食,席间,蒋夫妇对此赞不绝口,声称阎府家宴别具一格,堪称一绝。
而在古城中的蒸肉作为其中店面适中的一家小店却是经常人人爆满,一室一厅的小屋里,用一个玻璃窗将灶台与饭桌隔开,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厨房,外面是人声沸沸的饭厅,热闹程度非凡可比。由于可以看到精致的制作过程,更多的人选择在店中坐着边就着别家店的小吃边观看师傅的手艺,也正是这样,在饭点和逢年过节时,店中便经常无从下脚,而客人们也不约而同的养成了一种自取的习惯,谁点什么就拿什么,最后用手机支付,店家那不断响起的到账声音便是客人们默契的象征。有幸观看了一次店家完整的蒸肉制作过程:先将一大堆土豆削皮,放在蒸笼里蒸熟,在等待蒸熟的时候,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条,用盐、料酒、胡麻油、大葱、姜末等调味品放在一起抓拌均匀,腌入味,然后取出土豆用纱布裹着捣碎,和腌好的肉一起放在大盆里面,再抓拌均匀,拿出精致美丽的小碗,每碗里放入同样多的混合物,再放入蒸笼中蒸熟,有时候为了美观,也会中间取出来磨平便于贩卖和观看,通过这些步骤,粉里透白的蒸肉便做好了,等放凉一会、切成薄片的它便可以上桌了。民间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吃法也是如此。一般新鲜出炉的蒸肉,软软糯糯,入口即化,热乎乎的一口,十分满足,这时的蒸肉不容易切成片,人们选择用筷子蘸着调好的醋料吃,醋将肉的腥味去除,但肉味却不失半分,土豆做成了果冻口味,Q弹Q弹十分有嚼劲;等放凉一会,便可切成片,薄如蝉衣的一片配上米饭或面食,作为小菜,美味可口,肉香扑鼻;还可以将蒸肉切成小方块和菜一起炒,油味十足,肉肥而不腻。当然,有人喜欢热的吃蒸肉,那么肯定也有人喜欢凉的吃:凉的蒸肉偏硬一些,也是片状,无须任何佐料,单一个蒸肉便怎么也吃不腻,但要是当芝麻粒撞上蒸肉,那便是人间绝美,回味无穷,经常在学校里便想着回家一定要去吃蒸肉,买一个就能吃上好几顿,多种形式。我对于蒸肉的魅力不可抵挡,而它也当之无愧。在每年的冬天,新年来临之际,蒸肉便出现在我们身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散发着肉和土豆混合的清香,也不知这又是谁家顽童解馋的小食?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安小丽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食物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载体。每一道菜肴、每一种小吃都蕴含着一段段历史,一丝丝情感,它们像是时光的密语,通过舌尖传递给每一个品尝它们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家乡的美食世界,探寻那些被岁月雕琢的美味传说。在众多家乡美食中,有一样小吃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老街豆腐脑”。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石板街上,那一家不起眼的小摊便开始热闹起来。热气腾腾的豆腐脑,配以秘制的辣椒油和鲜香的葱花,吸引着路人纷纷驻足。这不仅仅是一份早餐,更是一种传承了几代人的味道。说起豆腐脑的起源,相传早在宋朝时期,它就已经是宫廷中的御用佳肴。后来传入民间,逐渐演变成了街头巷尾的平民美食。而我家的老街豆腐脑,据说是由一位御厨后裔所创,他将宫中的制作工艺与本地风味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家乡味道。为了记录这份传统美食的魅力,我曾专门拍摄了一段视频。画面中,豆腐脑师傅熟练地将细嫩的豆腐倒入碗中,然后用一把长柄铜勺轻轻地舀取热汤,缓缓浇在豆腐之上。那一刻,豆腐与汤汁交融,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镜头拉近,可以看到豆腐脑表面的细腻纹理,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品尝。
除了豆腐脑,家乡还有许多其他美食也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三蒸三晒”的酱肉,这是一项耗时费力的传统手艺。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种酱肉,它不仅是节日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家人团聚的象征。酱肉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要经过三次蒸煮和三次晾晒,才能使其色泽红亮、肉质酥烂。在文字描写上,我尽力捕捉那些细节,试图让读者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酱肉的香味。我会描述那层层叠叠的肉片如何在大锅中沐浴着蒸汽,慢慢变得柔软;我会描绘那肉块在阳光下逐渐风干,表面结出一层薄薄的白霜,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调味料。
当然,美食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的来历,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滋味。比如家乡的“八宝饭”,据说是古代一位皇帝为了犒赏有功之臣而发明的。它将八种珍贵的食材混合在一起,象征着富贵和吉祥。而今,每逢春节或是重要的庆典,人们依然会准备八宝饭,以此来祈求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在介绍这些美食时,我还尝试着去追溯它们的源流,探访那些老字号的餐馆和摊位,听老板讲述他们祖辈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智慧和趣味,也让我对家乡的美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食物都不只是简单的食材组合,它们是时间的积淀,是文化的传递,是情感的交流。通过拍摄视频、文字描写等方式,我希望能够将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和幸福。这就是我的家乡美食,它们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每当我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时候,那些熟悉的味道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带给我无尽的温馨和力量。对于中华美食文化来说,它不仅仅包含着料理的技艺和食材的搭配,更蕴含着民族的历史、地域的情感以及人与自然的故事。探秘家乡美食,不仅是一次味觉的旅行,也是一次文化的体验。每一口家乡的味道,都是对传统的传承与致敬。在这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播这些独特的美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华美食的精髓,品味其中的历史与传说,感受食物所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美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传统制作技艺的丢失、原材料的匮乏以及现代快餐文化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美食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记录和推广这些传统美食,比如制作更多的影像资料、撰写详尽的食谱书籍、举办美食节等活动。同时,也可以鼓励年轻一代去学习、了解并且传承这些美食文化,让家乡的味道能够流传更远、更久。总之,中华美食文化是一座宝藏,它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欣赏、去品味。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味蕾上的冒险之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美食背后的无穷魅力吧。在此,我衷心感谢那些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美食文化的人们。感谢那些在繁忙的都市角落,依然坚持手工制作传统美食的师傅们,是你们用心守护着这份味道传承的火种。感谢那些深入田间地头、海阔天空,寻找和发现特色食材的美食探索者,是你们让更多人得以品尝到自然的馈赠。感谢那些记录和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作家、摄影师和视频制作者,是你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最后,感谢每一位热爱美食、尊重文化、传承传统的你,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喜爱,我们才能一起把这份文化继续传递下去。这就是我的家乡美食,它们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每当我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时候,那些熟悉的味道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带给我无尽的温馨和力量。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独具特色的美食。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美食文化的瑰宝之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探寻一种传承千年的美食——烧肝。在阳城,关于烧肝的传说多种多样,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割肝救母”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阳城有一位少年名叫王恩,他的母亲患有重病,需要用肝脏来救治。为了救母,王恩毅然割下自己的一片肝脏,炖煮给母亲食用。母亲奇迹般地痊愈了,而王恩将剩下的肝脏烤熟,分给乡亲们品尝。众人品尝后都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种美味,于是烧肝的做法便在阳城流传开来。这个故事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以及人民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烧肝作为一种食物,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它不仅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孝顺、善良和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这个传说也体现了阳城地区人民对于食物的敬畏和感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食物的珍贵和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对于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都有着深深的敬意。烧肝的制作工艺精细,需要经过多个步骤,这也反映了阳城人民对于食物的认真态度和匠心精神。阳城烧肝的传说不仅仅是关于一道美食的故事,更是阳城地区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体现。它承载着人们对家庭、亲情和故乡的眷恋,是阳城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纽带。烧肝的具体起源时间已不可考,但根据史料记载,阳城烧肝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成为一道名菜。阳城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各种食材丰富。作为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贾和文人墨客。这些人的到来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烧肝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机会。当地的厨师们选用猪肝为主料,经过独特的烹饪手法,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烧肝。随着阳城与各地的交流,烧肝逐渐名声远扬,成为中华美食的一朵奇葩。阳城烧肝的起源,还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山西地区气候干燥,猪肝具有很好的滋阴养血作用,适合当地人的体质。因此,烧肝在阳城地区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烧肝的起源,是山西晋城阳城地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地方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是阳城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它承载着人们对家庭、亲情和故乡的眷恋,是阳城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纽带。烧肝的制作工艺独特,讲究火候和调味。选用新鲜猪肝,洗净切片,用面粉、淀粉、鸡蛋等材料腌制。将腌制好的猪肝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捞出。接着,将炸好的猪肝与葱、姜、蒜、辣椒等调料一起炒制,最后加入酱油、糖、醋等调味品,翻炒均匀即可。烧肝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烹饪技巧和调味方法,这些都需要厨师们凭借经验和感觉来掌握。每一道工序都对烧肝的最终味道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制作烧肝需要厨师们的精心操作和严谨态度。阳城烧肝的制作工艺体现了阳城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厨艺传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猪肝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D、铁、磷、钙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A含量尤为丰富,对眼睛、皮肤、呼吸道等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猪肝中的铁质,对于贫血患者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而烧肝在烹饪过程中,加入了许多调料,使得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口感更加鲜美。烧肝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阳城,烧肝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代表着阳城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豪爽性格。烧肝在当代阳城地区的流行程度非常高,它已经成为当地居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婚事宴请还是日常饮食,都少不了烧肝的身影,阳城烧肝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制作工艺,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每逢佳节或重要宴会,阳城人民都会制作烧肝,款待亲朋好友。同时,烧肝还寓意着吉祥、团圆和幸福,是阳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烧肝在阳城地区不仅是一种受欢迎的传统美食,而且在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政府和民间对美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阳城烧肝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阳城烧肝的知名度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所提升。阳城县政府为了推广这一传统美食,举办了多次阳城烧肝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活动为阳城烧肝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阳城县还通过发展烧肝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阳城县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阳城烧肝等传统美食产业,这不仅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民通过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走上富裕路。阳城烧肝,作为一道传承千年的美食,凝聚了阳城人民的智慧和匠心。它凭借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阳城烧肝将继续传承发展,为中华美食文化增添新的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阳城烧肝这道美食传奇,能够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羊肉泡馍,这道源自陕西的传统美食,不仅是一道菜,更是我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每当我品尝到这道美味,总会勾起我对家乡、对亲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思念。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深入探讨我与羊肉泡馍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联系。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是关中汉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它被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这道美食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赞美羊肉泡馍。羊肉泡馍在过去曾是进贡皇帝的饮食,因此其烹饪技术要求严格,包括烙馍、煮肉、切肉、煮馍等工艺,一丝不苟。与肉合烹的“饦饦馍”酥脆干香,入汤不散。用餐之前,顾客须把“饦饦馍”掰成碎块,掰馍讲究越小越好,这是为了便于五味入馍。制作羊肉泡馍的原料主要包括羊肉、羊骨、面粉、粉丝、黑木耳以及各种调料如八角、香叶、桂皮、花椒等。首先将羊肉和羊骨一起炖煮,同时准备好面团并烙制成馍。然后将炖好的羊肉切成片,馍撕或切成小丁备用。接着在锅中盛入炖羊肉的原汤,放入粉丝、黑木耳等食材煮熟,加入调味料调味。最后将所有原料倒入碗中,加入辣椒酱、辣椒油、香菜、葱末等拌匀即可食用。羊肉泡馍不仅是一道美味的食品,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曾是宫廷御膳和市肆的佳肴,也是民间重要的节庆食品。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羊肉泡馍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与羊肉泡馍有着不解之缘,如1936年国民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西安用羊肉泡馍宴请蒋介石等。总之,羊肉泡馍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美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羊肉泡馍的魅力,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那浓郁的羊肉汤,搭配着酥脆的馍块,再辅以葱花、香菜等调料,每一口都充满了满足和幸福。这种味道,不仅让我回味无穷,更让我对羊肉泡馍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我记得小时候,每当冬天来临,母亲总会为我准备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那时候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这道美食,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份温暖和美味所包围。这种美好的记忆,成为了我与羊肉泡馍之间最初的情感纽带。除了味道的诱惑,羊肉泡馍还承载了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我的家乡在陕西的古都西安,那里的人们对羊肉泡馍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当逢年过节或者亲朋好友相聚时,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总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习俗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切,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家乡,为了学业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奋斗。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家乡的那碗羊肉泡馍。那种味道、那种情感、那种回忆,总是让我心生感慨。我开始明白,羊肉泡馍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我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还记得在某一次因为生活的不顺,我整个人一直处于阴霾之中,连笑容都没有半分。此时我对家乡的思念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可又因为无法回到家乡,因此我迫切的想找到家乡的美食给予我一丝心灵的慰藉。可在千辛万苦找到一家羊肉泡馍店后,它的味道却不及在家乡品尝到的半分。也许是因为没有正宗的味道,也许是因为思乡情切。羊肉泡馍,这道源自中国西北的传统美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记忆的象征。除了家乡情怀外,羊肉泡馍还给了我许多人生启示。首先,它让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每当我品尝到这道美食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这种感恩之情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其次,羊肉泡馍还让我学会了坚持和执着。在制作羊肉泡馍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繁琐的步骤和细致的工序。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追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最后,羊肉泡馍还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简单。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简单。而羊肉泡馍却让我重新发现了这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羊肉泡馍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越来越深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继续品尝这道美食,继续感受它带给我的美好和幸福。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份美好的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羊肉泡馍这道传统美食。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将努力学习和探索羊肉泡馍的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道美食的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回顾我与羊肉泡馍之间的情感历程我深感其独特而深刻。这道美食不仅给我带来了味觉的享受和满足更成为了我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珍惜和享受这份美好的情感同时也将努力传承和推广这道传统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
编辑:郭晓娟 聂曌麟
责编|审核:徐 静
二审:董现当
三审:李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