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五湖四海的名片,
是家乡的温度,
是家人的关爱。
她连带四季走过的春红夏绿,
采撷光阴里的五彩斑斓,
在时间的渐行渐新中,
在成长的且行且珍里,
美味与文化共融共生。
美食给人带来的幸福不仅存在于享受的当下,
也存在于我们每一次对文字、照片
和影像的回味中。
在山西大学第十六届校园饮食文化节之家乡美食征文活动当中,
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家乡美食的故事,
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声,
感受美食文化的传承。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刘启敏
晋南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南部,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这里的百姓便善于烹饪,讲究美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晋南美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既有北方菜肴的豪爽大气,又有南方美食的细腻精致。我的家乡——临汾就生于这片沃土上,“平阳卷卷”便是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美食之一。
晋南地区,尤其是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浮山县、洪洞县等地有正月二十吃“卷卷”的习俗,甚至大多数人认为吃完“卷卷”才算过完年。那“卷卷”到底是什么东西,又为何能成为地区特色?“卷卷”是临汾地区的俚语,又名“春饼”“春卷”。据传“卷卷”是东晋时期在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据晋周处《风土记》载:“元旦造五辛盘”,就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五辛”通常指的是葱、蒜、韭、薤、兴渠),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发五脏之气,故又称为“春盘”。唐时,其内容有了发展变化,《四时宝镜》称:“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陆游也曾吟道:“春日春盘节物新”。以后发展日趋精美,直到元代,已有关于包馅油炸的春卷记载。清代,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在民间大受欢迎,而且也成为了宫廷糕点,深受乾隆喜爱,成为清朝宫廷“满汉全席”128种菜品中的九道点心之一。而今天的“卷卷”使用了简单的制作方法,用面糊烙成很薄的面皮,将豆芽、韭菜、肉丝、粉条、莲菜、炸豆腐干等条或丝拌成的熟馅,卷入饼中吃。临汾正月二十吃卷卷的由来有多个版本的解释。一种解释来源于古代的“添仓”,人们做好卷卷后,上面覆盖一张大煎饼(也有的地方是留下做卷卷的第一张面皮),烧香供奉,然后扯碎,往房上、地上、粮仓、米面缸等处撒放,为之“添仓”。也许是因为这个传统,清雍正七年版(1729)《临汾县志》卷4的“风俗篇”才有了记载:“正月二十……家食煎饼,名曰添仓,夜不张灯,呼为忌鼠日。”据说临汾市土门镇一带人们吃卷卷、添仓时常念叨:“添仓吃馍,留而喝汤,小瓮圪堆大瓮满,来年依旧有吃穿。”人们往房上、地上扔卷卷,是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往米面缸、水缸里扔,表示粮食满仓,不愁吃喝;往烟洞、水道扔,谓之堵洞,表示节俭持家,财不外流;往老鼠常出没的地方投,希望老鼠不要糟蹋庄稼。往这些地方扔卷卷并不把所有的扔光,要留下一多半,意为家有存粮。以表达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另一种解释是,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人们过年期间走亲戚的时间很长。很多人家本不富裕,到了正月二十时,年前储存的食物更是所剩无几。但亲戚来总是要招待的,所以干脆将面瓮底子扫一扫,拌成糊糊,煎成薄饼,卷着剩菜剩饭就一起吃了,这种食物逐步改进,演变成现在的卷卷。当然,在不同地区,卷卷的由来传说也不同。如在临汾市洪洞县有两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来解释“卷卷”的由来。第一个是起源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据传当时水神和火神大战,最后导致共工怒触不周山,最后不周山倒了,同时天上出了一个洞,于是便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但是五彩石不够牢靠,人们想把天补得更结实一点,该怎么办呢?聪明的人类便想到把面化成糊糊,摊成薄饼,因为薄饼质地柔软,和着五彩石定能将天补牢,而这一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为纪念这一天人们将此称为“补天穿节”。第二个传说被称为是“补天仓节”,古人认为门有门神,河有河神,仓库自然有仓神。正月二十正好是仓神的生日,为了求来年家有余粮,人们便想通过祭祀感应仓神,那问题又来了:拿什么祭祀呢?因为仓库东西多,有面有菜,于是聪慧的古人便想到用面包住菜作为祭品向仓神祭祀。基于这两个传说,洪洞人将正月二十这天称为“填仓节”,祭祀仓神,吃卷卷,放烟火也成为当地的传统习俗。关于这一天最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偷段家的卷卷,为什么非要偷段家的卷卷呢?其实这是取了一个谐音,段=断,所以人们认为偷得段家的卷卷吃,就会一年断(段)灾断(段)难,平平安安。所以每到正月二十这一天,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偷”段家的卷卷,而段家人也准备了很多卷卷等着人们来偷拿,既断他人灾也灭自己灾。临汾的“平阳卷卷”之所以能够从一众“卷卷”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品一口便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它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所用的豆芽、豆腐、韭黄、莲菜、粉条、肉丝等十余种菜品,都具有上乘品质。面皮也是这道菜的另一个关键,需要摊铺得均匀,薄而不透,煎制后黄而不焦,这样的面皮才能完美地包裹住馅料,呈现出最佳的口感。今天,卷卷依然存在于晋南地区的千家万户,甚至在街头也有众多买卷卷的小摊。2019年10月26日,临汾市政府批准“平阳卷卷”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而作为保护单位的临汾市尧都区胡同砂锅店就位于尧都区贡院东街。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这间小店虽在小胡同,但并不影响食客们纷至沓来。“正月二十摊卷卷”“一卷不成春”仍然深深刻在临汾人的心头。这不仅仅是一种习俗,一道美食,也代表着临汾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临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刘讯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菜品的多样性,更在于烹饪技艺的精湛和饮食文化的深厚。以下是对中华美食文化的一些记录:起源与发展:随着农业的产生与发展,陶器广泛出现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釜、鼎、鬲等炊具的出现,决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水煮、汽蒸为主的烹饪技法。先民对蒸汽的运用,标志着中国饮食史上“蒸汽时代”的来临。在这种对饮食器具的装饰中,产生了最初的造型和图画艺术。至夏商周,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同时进入了礼乐文化的鼎盛时期。青铜礼器中食器的比重增加,而酒器数量相对减少。菜系的形成: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川菜:以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闻名。鲁菜:以清香、脆嫩、味厚纯正而著称,特别精于制汤,清浊分明。粤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口味清淡,追求食物的鲜美和口感的嫩滑。浙菜:富有江南特色,口味主要以清鲜脆嫩为主,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湘菜:口味以香辣、口味重为主,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
麻辣火锅:起源于四川,以其独特的麻辣口感和丰富的食材选择而闻名。
剁椒鱼头:湖南的传统名菜,以其酸辣可口、鲜香四溢而深受当地人喜爱。佛跳墙:福建的传统名菜,集山珍海味于一体,制作工艺复杂,味道鲜美。过桥米线:云南的特色小吃,以其汤鲜味美、食材丰富而著称。麻辣火锅:这是四川最著名的美食之一,以辣椒和花椒为主要调料,汤底醇厚,食材丰富,麻辣鲜香,让人回味无穷。北京烤鸭:这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食之一,起源于明朝。烤鸭的皮脆肉嫩,色泽红亮,搭配薄饼、葱丝、黄瓜等食用,口感丰富,是北京的特色美食。湖南辣椒炒肉:这是一道湖南美食的代表,口味独特,麻辣鲜香,肉质鲜嫩,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珍珠奶茶:这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起源于台湾,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时尚饮品。珍珠奶茶口感丝滑,甜而不腻,搭配Q弹的珍珠,让人爱不释手。清蒸鲈鱼:这是一道地道的中国菜肴,鲈鱼肉质鲜美,清蒸后口感清爽,搭配葱丝、姜丝等调料,味道更加鲜美。石锅拌饭:这是一道盛行于韩国的中国菜肴,用石锅烹制,底部会形成一层锅巴,口感香脆。石锅拌饭的配料丰富,有蔬菜、肉类、鸡蛋等,味道鲜美。凉皮:这是一道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美食,口感爽滑,酸辣可口,是夏天消暑的好选择。辣子鸡:这是一道具有川菜特色的美食,鸡肉外酥里嫩,搭配麻辣的调料,味道浓郁,非常开胃。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和烹饪技艺的精湛上,更在于对美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的深刻理解。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精髓在于“五味调和”。在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酸、甜、苦、辣、咸五味相互调和,才能构成美味佳肴。这种调和不仅体现在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手法的运用上,更在于对食物性质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中国人善于利用食材的天然属性,通过巧妙的烹饪手法,将各种食材的味道和营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美食。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食疗养生”。在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食物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工具,更是调理身体、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根据食材的性质和功能,将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食疗养生的观念在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风味特色。例如,南方的粤菜以清淡鲜美著称,北方的鲁菜则以咸鲜醇厚为特点;四川的川菜以麻辣著称,湖南的湘菜则以酸辣为主。这些各具特色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成为了展示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历代厨师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凭借精湛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着中华美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吸收着新的元素和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推广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美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畅怡慧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称为“世界面食之根”。我的家乡祁县,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位于山西中部,因此山西的面食文化对我们影响很深,是主食的不二选择,值得自豪的是在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能做一手漂亮的面食,不仅口味多样,而且营养价值高。在我看来山西面食最大人文因素的是百姓的普遍参与性,就是普通人家一般也会十几种面食。好吃的面食也不在餐馆,而是在普通家庭之中。正由于有了广泛的群众性,才产生了精美无比的制作技术和品种,以致形成了独特的面食文化,刀削面尤其名扬海内外,让更多的人看到山西的美食以及背后包含的博大精深的人文要素及文化内涵……但在我们的认知里“面食”可不等于“面条”,面条中也不仅仅只有刀削面,我们的面食以原料和制法见长,如此排列组合出的面食品种在就有二百八十种之多,大拉面、刀拨面、拨鱼儿、剔尖、河捞、猫耳朵……制作方式又分为蒸、煎、烤、炒、烩、炸、摊、拌、蘸、烧……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原料除小麦外,高粱、玉米、大豆、绿豆、豌豆、土豆、荞麦、莜麦等都可以做成面,围绕“面”根上下功夫,自成一体。相信上述关于种类、方法、原料的介绍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但山西人的面食工具能刷新人们的认知,在山西似乎任何物件都可以作为制面的工具,菜刀还可以做柳叶面、噔噔面等花样,擦菜的板子可以做擦面,剪刀可以做剪面,用漏床抿面、压面,筷子可以剔面、戳面,用弯刀削面,用木杖擀面……手边实在没有工具,用拇指也能捻成猫耳朵煮个面,贯穿我童年的“猫耳朵”带给了我无数欢乐的回忆,也让我与家乡的羁绊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深。“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猫耳朵历史悠久,在中华美食长河中久传不衰。早在北魏便出现了与其形似的“馎饦”,可看作是猫耳朵的前身,明清时已在山西民间普遍食用,并传播到陕冀鲁豫乃至江南一带。猫耳朵的方言称圪朵儿,它与其他多数的山西面食,如剔尖、削面、搓鱼鱼、抿圪抖等一样,都是以制法和形状命名的面食。在我们当地方言中的圪字头表示小称,圪朵、圪卷儿、圪团,大约可以理解作是小朵儿或者小卷儿的意思。而在普通话里,相传因其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乾隆下江南时曾食之夸赞,呼为“猫耳朵”。制作猫耳朵十分简便,对配料没有严格要求,可精可粗,可荤可素,普通家庭常以此调剂饮食花样。做猫耳朵的动作叫“捻”,把和好的面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压成蚕豆大的小块,一小块面疙瘩,从它被指头捻出去,就是猫耳朵。这个过程中力度的掌握是关键力量,这个掌握好力道才既不让面粘在手上,又能使成品卷成一个完美的空心卷。完成后可以用来煮成汤面,或是加入配菜后炒熟食用。如此不同寻常的外貌,可不仅仅是为了美观,面的形状一方面将直接影响面的煮熟时间,熟化时间又将直接影响到面的口感,另一方面也将影响到面的入味情况,两方面叠加,将产生丰富多彩的味蕾享受。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多重因素,做好的猫耳朵,才能如此筋滑爽口有嚼劲,别有一番风味,是老少皆爱的大众食品。若说猫耳朵有什么不足,便是猫耳朵每一片面都是手工制成,做起来十分耗时,一般只适合三口之家食用,人一多便要全家齐上阵。其次猫耳朵没有讨喜的浇头,这也是众多山西传统面食存在的问题。山西之外的面多在配料和调味上下功夫,放入浇头和调料,就可以大快朵颐了。但是山西面食调料十分简单,仅吃面确实显得有些寡淡,除了自家熬制的西红柿酱不能少以外,其他的调料都是按自己喜好放置的,可有可无。在我看来做法无高下,调味无好坏,最好的味道没有标准这样简单朴实的调料更能承托猫耳朵本身的口感,让人吃着舒心与踏实就是最好。我与猫耳朵的羁绊产生在幼年,想起儿时母亲在灶劳作的身影,母亲粗糙的手总能把无聊的面团变出了各种花样揪片、鱼鱼、猫耳朵……我看着心痒痒便想悄悄揪走一些面团去玩,去胡闹,总是能被母亲及时制止。一方面为了阻止我浪费粮食,另一方面为了照看我,母亲开始手把手教我做猫耳朵,参与到制作过程当中,一开始的我掌握不好力道,太用力面就黏在了我的手指上,而力量太小又推不成猫耳形状,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我也能掌握其中的诀窍了。因为手指大小的原因,母亲特地给我准备了一批小一号的面块,将我引以为傲的作品单独下一锅让我自己吃,满足了我内心的童趣也让我成功克服了挑食的坏毛病。现在才懂得人间有味是清欢,无忧无虑的顽皮童年是值得我用一生回味的时光。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都说山西人乡土观念极重,我也免不了有着浓浓的恋家基因。在外就读,永远忘不了的是家乡,忘不了那家乡的味道,忘不了那一碗筋滑利口的猫耳朵,忘不了家家户户升起的阵阵炊烟,更忘不了的是上至八十老人,下到三岁顽童,都要上手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全家总动员着做饭时祥和温馨的氛围,家乡才是属于我的至乐人间……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吴玟欣
在浩瀚的中华美食文化中,每一种食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记忆。而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美食,它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符号,它就是——黄粿。黄粿的起源,流传着一个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相关的传说。公元878年秋,黄巢义军南征,途径仙霞岭山脉的松溪、浦城、龙泉、庆元一带。当时,大军需要穿越数百里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深山密林,粮草供应成为了一大难题。一日,黄巢在山中偶遇一樵夫,见其口粮甚怪,便好奇询问。樵夫解释道:“因我每次出来砍柴都在山中数日,娘恐我饿,便制米粿当路中餐。这米粿中加了灌木灰水,既增香味又能助消化,还能保鲜数十日而不坏。”黄巢听后大喜,认为这是天赐之物,随即下令动员边区民众制作这种米粿以供大军过山之用。由于黄巢大军深得民心,民众都积极响应,纷纷制作米粿以助义军。此后,这种米粿因被义军征用而闻名,民众亦因为纪念黄巢义军而把此米粿更名为黄粿。这个传说不仅为黄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也让它成为了家乡人民心中的一种精神寄托。黄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末时期,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已无从考证。不过,从黄粿的制作工艺和食用习惯来看,它应该是由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创造出来的。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黄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成为了家乡人民喜爱的美食之一。在制作工艺上,黄粿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首先要选用优质的粳米作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杵打等多道工序制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入灌木灰水这一步骤。灌木灰水不仅能使黄粿呈现出独特的金黄色泽,还能增加其香味和口感,同时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在食用习惯上,黄粿既可以作为主食食用,也可以作为菜肴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烹饪。无论是蒸、煮、炒、烤还是煎等烹饪方式,都能让黄粿发挥出独特的美味。家乡的黄粿,对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都是一份深深的思念和情感的寄托。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象征。黄粿,色泽金黄,口感软糯,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它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浸泡、磨浆、蒸煮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操作和时间的沉淀。正是这些繁琐的步骤,才使得黄粿的口感如此独特,让人回味无穷。每当我想起家乡的黄粿,就仿佛能闻到那股淡淡的米香和微微的甜味。那是家的味道,是童年的回忆,是亲情的牵挂。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日,一碗热腾腾的黄粿总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满足。除了味道上的享受,黄粿还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情感和记忆。小时候,每当节日来临或者家里有喜事的时候,妈妈总会亲手制作黄粿来庆祝。那个时候,我总是围在妈妈身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和熟练的手法,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期待。而现在,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家乡,但每当我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黄粿不仅是家乡的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时刻牢记自己的根在哪里,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每当我品尝到家乡的黄粿时,我都会深深地感到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黄粿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它承载着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家乡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在传统节日、家庭喜庆或贵宾到来时,黄粿都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它象征着安康、团圆、幸福和吉祥,是家乡人民表达情感和传递祝福的重要载体。同时,黄粿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自然和生态的敬畏和尊重。在制作黄粿时,人们会选用山中独特的灌木烧成灰来制作灌木灰水,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此外,黄粿的制作还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精细的技艺,这也体现了家乡人民对食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黄粿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如今,在家乡各地都可以看到黄粿的身影,无论是在餐馆酒店还是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都可以品尝到这道美味佳肴。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粿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现在已经有专门制造黄粿的机器设备出现,这不仅提高了黄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也方便了人们的食用和携带。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文化交流的增多,黄粿也逐渐走出了家乡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食客开始了解和品尝这道美食,并为之倾倒和赞叹。这也为家乡的美食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黄粿作为家乡的一种传统美食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味特点还承载着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今天这个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推广和宣传这些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到这些美味佳肴共同感受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将黄粿的家乡之情推广到世界情,让黄粿承载更多人的情怀。
山西,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省份,是中国北方的重要门户。这里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此外,山西还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晋剧、皮影戏、面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山西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和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山西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片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的古老土地,自古以来便是面食的故乡。在这片土地上,面食的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其中,打卤面作为山西面食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浓郁的口味,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本文将深入探讨山西打卤面的起源传说、面食文化在山西的地位、打卤面的制作工艺、特色调料与搭配、营养价值与健康饮食理念、地方习俗与节庆美食、品尝体验与故事分享以及传承与发展展望等方面,带领读者领略这道美食的无穷魅力。一、山西打卤面起源传说。关于山西打卤面的起源,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打卤面起源于古代山西的农田间。当时,农民们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将面条与各种蔬菜、肉类等食材一同炖煮,形成了一种既方便又美味的面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炖煮的面食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打卤面。另一种说法则是,打卤面起源于山西的商业街市。当时,商贩们为了吸引顾客,将各种食材与面条搭配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面食。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明了打卤面在山西的悠久历史和广泛传播。山西是中国面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面食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底蕴。山西人民对面食的热爱和创造力,使得山西面食种类繁多,风味独特。无论是刀削面、剔尖面、油泼面还是打卤面等,都凝聚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面食在山西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喜庆节日还是日常饮食,面食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打卤面的制作工艺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许多技巧。首先,要选用优质的面粉,经过和面、醒面、擀面等步骤,制成柔软筋道的面条。接着,将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分备用。在煮面的同时,还要准备卤汤的食材。一般来说,卤汤的食材包括肉类、蔬菜、豆制品等,经过炖煮后形成浓郁的卤汁。最后,将煮熟的面条放入卤汤中,加入适量的调料,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山西打卤面的特色之一在于其独特的调料和搭配。常见的调料包括酱油、醋、芝麻酱、辣椒油等,这些调料不仅为打卤面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层次,还使得每一碗打卤面都独具风味。此外,打卤面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搭配各种食材,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皮、鸡蛋等,使得这道美食更加丰富多彩。五、营养价值与健康饮食山西打卤面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卤汤中的肉类和蔬菜则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打卤面中的调料和搭配食材也各具营养价值,如芝麻酱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辣椒油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然而,在追求美味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适量食用,保持饮食的均衡与健康。六、地方习俗与节庆美食。在山西的一些地区,打卤面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方习俗和节庆美食。例如,在某些地方的婚礼上,新娘家会准备一碗打卤面作为回门礼,寓意着新婚夫妇的生活幸福美满、长长久久。此外,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活动中,打卤面也常被作为待客之道,展示着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品尝一碗正宗的山西打卤面,不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每当人们品尝着这道美食时,总会不禁想起那些与打卤面相关的故事和回忆。或许是儿时母亲亲手做的那碗打卤面,或许是远方游子归乡后品尝到的家乡味道,这些故事和回忆都使得打卤面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西打卤面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也为打卤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一些餐饮企业开始将打卤面与现代餐饮理念相结合,推出更加健康、营养、便捷的打卤面产品;同时,一些文化机构和媒体也在积极推广和传播山西面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品尝到这道美食的魅力。总之,山西打卤面作为一道源远流长的面食传奇,不仅承载着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展现了中国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着这道美食能够继续传承和创新,为更多的人们带来美好的味觉享受!
Hometown Food
新闻学院 王莹
在中国的美食版图上,南昌拌粉以其独特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江西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道简单的拌粉,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世代传承的智慧,它不仅是南昌人的骄傲,更是吸引全国乃至世界食客的美食传奇。南昌拌粉的主要食材是米粉,这种米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米粉,它选用优质大米制成,经过精细加工后,口感柔滑细腻,入口即化。米粉煮熟后的冷却过程不仅保持了米粉的韧性,还使其更加爽滑。在佐料方面,南昌拌粉更是讲究。特制的辣椒酱是拌粉的灵魂,它采用当地特产的辣椒和多种香料熬制而成,辣中带香,回味无穷。此外,花生碎、萝卜丁、葱花、香菜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它们为拌粉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层次。南昌拌粉以其独特的调料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它选用优质大米制成的米粉,经过精心加工后,口感柔滑细腻,入口即化。在佐料方面,南昌拌粉更是讲究。特制的辣椒酱是拌粉的灵魂,它采用当地特产的辣椒和多种香料熬制而成,辣中带香,回味无穷。此外,花生碎、萝卜丁、葱花、香菜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它们为拌粉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层次。南昌拌粉的口感独特,米粉的细腻与佐料的丰富相互交融,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辣椒酱的香辣、花生碎的香脆、萝卜丁的爽脆、葱花的清香,这些味道在口中交织,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南昌拌粉都是一道美味的选择。南昌拌粉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最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早在古代,南昌地区的水稻种植和米粉加工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当地的人们发现,将米粉放入沸水中涮热后,再加入各种调料拌匀,口感极佳。这种简便易做的食物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南昌拌粉。南昌拌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随着南昌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米粉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逐渐普及。人们开始尝试将米粉与各种调料搭配,创造出不同口味的美食。南昌拌粉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民国时期,南昌拌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色小吃,开始在江南地区流传。南昌的街头巷尾,开始出现许多售卖拌粉的摊位和小店。这些店家们不断创新和改良,使得南昌拌粉的口味越来越丰富多样,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口味的改变,南昌拌粉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的南昌拌粉在保留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创新理念。例如,一些店家开始尝试将拌粉与其他食材搭配,创造出更多口味丰富的美食;同时,也有一些店家开始注重健康和营养,推出了一些低油、低盐、低卡的拌粉产品。南昌拌粉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首先,选用优质的大米,经过浸泡、磨浆、蒸煮等多道工序,制成细腻而富有弹性的米粉。接着,将米粉切成细丝,用冷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的淀粉,使米粉更加爽滑可口。在佐料的选择上,南昌拌粉更是独具匠心。特制的辣椒酱、花生碎、芝麻酱、葱花、香菜等,每一种佐料都经过精心挑选和制作,确保口感和风味的完美结合。辣椒酱的辣中带香,花生碎的香脆可口,芝麻酱的浓郁香醇,葱花的清香扑鼻,这些佐料与米粉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南昌拌粉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承载着南昌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南昌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南昌,人们常常用南昌拌粉来招待亲朋好友,表达热情和友谊。同时,南昌拌粉也是南昌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通过美食的形式,将南昌的文化和特色传递给更多的人。此外,南昌拌粉还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每一个制作南昌拌粉的厨师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传承,他们通过制作和品尝南昌拌粉,传承着家族和地区的文化基因。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南昌拌粉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南昌拌粉的美味和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在江西地区,南昌拌粉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品牌,人们常常排队等候只为品尝一碗正宗的南昌拌粉。而在全国范围内,南昌拌粉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越来越多人喜爱的美食之一。此外,南昌拌粉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江西美食的魅力。在一些国际美食节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南昌拌粉作为江西的代表美食之一,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食客们的关注和喜爱。他们纷纷表示,南昌拌粉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真正的美食瑰宝。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南昌拌粉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和特色口感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的元素和创新理念,推动南昌拌粉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可以尝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南昌拌粉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也可以结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南昌拌粉新品种。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南昌拌粉的文化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美食比赛等活动,提高南昌拌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推广等方式,将南昌拌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传递给更多的人。总之,南昌拌粉作为江西的美食传奇和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南昌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南昌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传承和创新工作,让南昌拌粉在新时代焕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它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和绵白糖为主料,配以花生,焦盐,杏仁等,经过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制成。孝感麻糖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扑鼻,甘甜可口,风味独特。它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孝感麻糖是湖北名特产品之一,早在元朝末年,就以名食享誉于世。八埠口是孝感麻糖的起源地。孝感俗语就有“一河两岸八埠口,两块麻糖一杯酒”的描述。“馋嘴婆娘”与“太监偷吃麻糖”的故事又为孝感麻糖的起源与传说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有关孝感麻糖起源的故事众多,其中一个传说与董永有关。孝感有一个叫董永的孝子,与下凡的七仙女配成了夫妻。然而王母冷酷无情,最后硬是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董永与七仙女生有一子,名叫董宝,长大成人后,在预言家鬼谷先生的指点下,遇到了七位仙姑。七位仙姑送给他谷子一碗,嘱咐每天只要煮一粒,就可当作一天的口粮。而董宝回家后,把一碗谷子全煮了,变成一座饭山把董宝压在山下。后来在饭山上长出一种特殊的稻子。由于是来自天宫的仙种,所以滋味特别甘美,民间就用它制出各类食品,孝感麻糖就是用这种糯米制的糖。用这种糯米制成的麻糖,麻香酥脆,味美可口不粘牙,非常受欢迎。于是,此糖在当地广为流传。此外,孝感麻糖的创制据说与一个馋嘴的糖坊老板娘有关。这个老板娘十分嘴馋,时常熬不住要偷糖吃。有一次,她正吃得津津有味时,看见老板进屋来了,慌得她急急忙忙把一碗糖丢进了装芝麻的罐子里,没想到却被老板发现了。老板见糖上沾满了生芝麻,要丢掉实在心疼,要弄掉生芝麻又没有办法,不由得十分生气。这时,那个馋嘴的老板娘在边上说道:“有办法利用的,把它放在锅里烙熟,好吃得很呢。”老板一试,果然味道不错,后来,一位熬糖的老师傅从这件事上受到了启发,由此创制出了孝感麻糖。自公元924年后唐庄宗时期孝感麻糖被定为每年必备的宫中贡品后,至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康熙三十四年编撰的《孝感县志》也有关于孝感麻糖的记载:“麻曰脂麻,可以为油,和糯饧以为糖,曰麻糖。处处有之,而孝感独著。”清朝咸丰末年起,孝感八埠口的糖坊,纷纷把麻糖挑到县城、四乡或汉口零趸出售。向外挑卖的,用圆木桶或大篾篓装置,木桶刷以桐油。孝感麻糖的传承也是一段佳话。公元1351年,正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纷乱时期,罗田徐寿辉发动蕲黄起义,迅速占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元朝的统治在这些地区濒于崩溃。值此时机,年仅20岁的随州人明玉珍,与他的几个在本乡素有侠名的朋友一起,在随州青山也举起义旗,很快聚集起一千余人,在鄂北攻城略地,队伍不断扩大,成为一支颇有影响的起义精兵。九月,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宪,即派人联络招编明玉珍,封明玉珍为元帅。明玉珍接受了徐寿辉的封号,并按令攻取孝感县城。明玉珍于初冬时节,相继攻下孝感周边的花园、云梦、杨店、三汊等要地,形成对孝感的合围。战事的进展起先十分顺利,尤其是镇守孝感的元军主力在伍洛寺一战中被歼大半,仅有千余人逃入城中。
明玉珍说:“陈友谅将军的大军已从江陵东下,前锋今天将到达天门一线,从元军的守势看,在半个月内方可到达。”另一将军忧虑地道:“光是稀饭加芦根,士兵们的身体恐怕难以支撑到援兵前来,还得想别的办法,弄些营养强的食物提高士兵的体力。”
“是啊是啊,士兵身体垮了,就不攻自破了!”许多将军们一齐应声。这时候有一位将军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就对明玉珍说道:“元帅,我帐下有位在花园参加队伍、姓藤的游击首领,是这儿的人,我去把他找来想想办法!”不一会儿,那将军就带进来一个中等个儿、显得文文气气的青年人进来,要不是他手上拿着一枝锋利长矛的话,明玉珍还以为他是一个满腹诗书的文人呢。那青年人进得屋来,见满屋都是元帅、将军,忙谦虚地行礼。明玉珍手一挥,拦住了他,问道:“听说你是本地人,叫什么名字?”那青年来忙应道:“报告元帅,我是本地人,姓滕,叫金生。”明玉珍点点头:“啊,滕金生,这名儿不错。”他稍作停顿,接着道:“我们部队眼下缺粮,尤其是缺营养品,很危险,求援部队还得十多天方能到达,我们要坚守住阵地,士兵们不吃好一点是不行,所以找你来想想办法,周边老百姓的粮食都支援我们了,看你能不能再挖一点出来。”滕金生忙应道:“昨天听说我叔叔从八埠口退到这些来了,我正在找他,找着了就一定会有办法的。”明玉珍眼睛一亮:“这八埠口滕家麻糖我听说过,没吃过,但它的营养价值肯定是可以的,不知他的麻糖现在有不有货?你快去找找吧!”滕金生告退不久,就兴冲冲地回来复令,说叔叔找到了,叔叔在三汊建有储存麻糖的地窖,存有麻糖六十余担。明玉珍大喜,即率众将前去查看,滕金生的叔叔早已打开地窖,那股令人陶醉的混合着芝麻、浆糖与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勾得明玉珍一行人馋涎欲滴。明玉珍仔细看了满窖的麻糖,即令人向藤金生叔叔按价付了货款。随后,他即吩咐众将道:“每个士兵先发两盒,每天只准吃二片,补充营养,违令者斩!”众将领命而去,按明玉珍的帅令将麻糖发到了士兵们的手上。忽尔赤龙率兵包围了明玉珍的帅府,苦攻十余天没有成功,义军死守各要口,给元军以沉重打击。忽尔赤龙心里焦急,一方面着人时时打探四处义兵援军的进展情况,一方面了解义军的粮草情况,当他从义军被俘伤兵口中得知,明玉珍元军面临断粮的情况时,不禁心花怒放,心想,各地义军援兵最快也要七、八天的攻击速度才能到达,我只要牢牢围住他,三天后他们大部分自己都要饿垮,咱一个个地去抓活的就行。于是忽尔赤龙再不进攻,只加强防守,把义军紧紧控制在里面,不让他们有活动的余地。一天两餐饭,都是稀饭煮芦根,吃得许多义军士兵的肚子咕咕叫,可说来也是稀奇,每当谁感到浑身乏力、手软脚软的时候,就吃半块薄薄的麻糖,顿时就来了精神,虽然肚子还是有点饥饿,但却精力充沛。有的士兵舍不得吃,常常在疲乏的时候,拿出一块麻糖来闻闻,就消解了疲乏。当忽尔赤龙感到义军应该饿死得差不多了,前来捉人的时候,义军士兵竟然个个如生龙活虎,较前些天战斗力大大增强,忽尔赤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弃下一千多具尸体,仓惶退下。不久,陈友谅的大军攻破应城,向忽尔赤龙的后路抄袭而来,忽尔赤龙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明玉珍这块到口肥肉,向河南方向撤退而去。为酬谢陈友谅的解围之恩,明玉珍请滕金生挑选出两担上好的桂花麻糖,亲自前往云梦迎接陈友谅,并献上请陈友谅及其幕僚们品尝。陈友谅吃了孝感桂花麻糖,不禁大为赞扬,在听了明玉珍讲述的麻糖在这次守卫战中的奇功后,更啧啧称奇。到达孝感后,元朝守军早已随忽尔赤龙大军逃逃走,陈友谅、明玉珍迳直进入县城,陈友谅协助明玉珍做好一应安抚工作后,即按徐寿辉的命令向岳州进军。陈友谅临行前找来滕金生的叔叔,要把他随军带走,给他专做麻糖吃。滕金生叔叔推拒道:“陈元帅,我做的麻糖不是很了不起的东西,但对水、米、芝麻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我只能在孝感八埠口这里做,离开了这里,到什么地方,都做不出这个味。元帅今后要吃麻糖,随时派人来八埠口取就行,我是不能跟你走的。”陈友谅听了不觉发怒,吃不吃麻糖是小事,被一个做麻糖的拂了面子可是大事,他一拍桌子:“你说得邪乎,我就不信有那么大的鬼名堂。你老老实实跟我走,走到哪做到哪,不认真做出真家伙,小心你的脑袋!”明玉珍听说陈友谅强行掳押滕金生的叔叔,连忙赶到陈友谅处,劝其不可做这样有伤民心的事。陈友谅听了明玉珍的劝说后,冷冷一笑:“明元帅,我带走藤师傅做麻糖,又不是抢女人和财宝,伤什么民心哪?笑话,他麻糖做得好,我就多给他钱,他一个生意人,在哪里做不都是赚钱吗?”明玉珍急得差点跳起来:“陈元帅,这孝感八埠口麻糖,要这方水土的米、芝麻、水才能做出这个味,就像你沔阳的毛咀烧鸡,不得毛咀本地鸡,就不是那个味一样,你把滕师傅带着,也吃不上地道的孝感麻糖!”陈友谅鼻子里一声冷哼:“你跟我款鬼话,只要他贴心做,我带上一批八埠口的米、芝麻,他就做得出好麻糖!“明玉珍还要制止,陈友谅发了狠:“明元帅,为了一个做麻糖的师傅,你难道还想和我翻脸吗?”话音刚落,两旁的侍卫手按刀把,齐齐向前迈上一步。明玉珍见状,知道再不能劝他了,搞不好,这个以胆大著称的沔阳人,还真敢要他的命。他只好忿忿地退出,回到自己营中,把滕金生找来,好番安慰。滕金生的叔叔随陈友谅大军从岳州向九江转进,沿路做了十余锅麻糖,吃起来总比原汁原味的孝感麻糖差得甚远,陈友谅越是发火,麻糖的味道感到越差,陈友谅十分恼怒,认为滕金生的叔叔故意耍歪,成心与他作对,未等到达九江,就下令把他杀了,将尸抛进了长江。明玉珍听到消息,十分悲痛,深感对不起滕氏家人,他召来滕金生,抚恤了一千两银子。滕金生对明元帅的真情十分感谢,说道:“叔叔早就预计到会有这样的结局,在陈友谅召他的时候,就把制作的秘方传给了我和堂弟。我要继承叔叔的事业,在家乡做麻糖,请元帅支持!”说完,一屈膝,就跪在了明玉珍面前。明玉珍连忙扶起滕金生:“好,我同意你离开部队,咱缺一个你还能打仗,孝感缺个你,麻糖就失传了!“他一调头,令军需再给一千两银子,以扶持滕金生做麻糖。过了四年,已是1355年,陈友谅的势力已日渐扩大,响应者云集。可明玉珍认准了陈友谅的膨胀是暂时,凭他能随便杀一个做麻糖的性能,就难以持久。为了不与他合作,也不受他牵制,他于当年冬即西进四川,独立作战,并于1358年占领四川全境,1362年,在重庆建立夏朝称帝,与朱元璋的明朝并立于世。而陈友谅果然在这一年里,被朱元璋的军队乱箭射死。明玉珍做了皇帝,可从来没有忘记孝感麻糖救了他部队的功劳,时不时派人回来,对滕金生的麻糖作坊给予支持。而跟随明玉珍入川的二万孝感义军,在德阳一带定居下来,结婚生子,逐步繁衍,但总有挥之不去的家乡情节,也总是要派人回家乡大量购买孝感麻糖,在吃麻糖的过程中以慰乡思。朱元璋初立国时,要面对很多强敌,他于是和明玉珍的夏朝签订和约,为笼络明玉珍,朱元璋主动提出,明朝保证定期提供孝感麻糖以供夏朝王宫的食用,这一点使明玉珍深受感动,欣然应下和约。至1364年明玉珍死,其子明升继位,明玉珍留下遗嘱,只要孝感麻糖的供应线不断,就不要与明朝开战。洪武四年,明朝派大臣入川招降,使臣带了五百担孝感麻糖,赠于明升,明升看到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国势雄劲,洪武帝又再三保证,今后将一定保证他及入川孝感人的麻糖供应,便接受了招降,使明朝兵不血刃地收复了四川。滕氏后人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改进麻糖的制作工艺和原料成份,使麻糖的品种演进出桃仁麻糖、杏仁麻糖、生果麻糖、枣泥麻糖等等数十种,至1922年,滕镒泰迈进城关,开办了第一个麻糖机械化制作生产点,使麻糖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更大的飞跃,成为誉满世界的食品品牌。
编辑:郭晓娟 聂曌麟
图片:聂曌麟
责编|审核:徐 静
二审:董现当
三审:李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