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山专栏丨范畴思想下语文性质的三个统一

文摘   2024-10-13 09:30   广东  

范畴思想下语文

性质的三个统一



作者简介


李旭山,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专家成员。研究方向:高考改革与评价、课堂教学改革、思维训练。曾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作文系列讲座、高考复习系列讲座。主编丛书《比较阅读》,出版专著《建构范畴思想下作文思维》。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80多篇刊登于《教育学术月刊》《名作欣赏》《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月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逻辑缺陷及负面影响


运用对立统一思想来定义或解释某概念,就必须严格遵循思维逻辑,将对立范畴关系理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形式上看是矛盾范畴的表述,在内容上看“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不是一对矛盾范畴。 “工具性”的对立概念是“目的性(审美性)”, “人文性”的对立概念是“科学性”。如果说统一,也应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对交叉概念的混搭形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混搭定义,已给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实践,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它损害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完整性:语文学科对象的丰富性、语文学习活动的复杂性、语文社会功能的多样性,被大大简略了。


语文性质理论表述上的简单粗糙,不仅没有将语文特性界定清楚,而且引发了包括语文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许多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可以说影响巨大,问题颇多。


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则是人文性压制着工具性。有关“工具性”的正常教学受到严重干扰,如中考不考语法,许多人动辄以强调人文性为理由,反对语法教学。学生语言混乱病句连篇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大大下降作文训练文笔至上,不管什么体裁、什么题材,一律用华而不实的文艺腔对付,既无应用之功能,又无创造之价值,那些优秀作文也严重缺乏思维品质和逻辑灵魂。


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并不清晰并不完整,对人的关爱,对感性的尊重,对文学的侧重,并没有很好体现;对文明史的关注却被无限放大,教材编排主题化、老师授课“百家讲坛化”、学生作文名人名言集结化,“人文性”最终彻底被“历史化”。更有甚者,许多人以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为名,呼吁要学习中国台湾地区,将包括《尚书》在内的四书五经编成系统教材,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这些呼吁者中不乏一言九鼎的学者政要。


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之外,有关语文的丰富内涵就更无从顾及了。


二、确立“三个统一”,理清

有关哲学关系


因而,我们必须在范畴论思想的指导下,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一违反对立统一原则的理论表述进行彻底纠正,形成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科学认识,即:“工具性和目的性(审美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创造性(或应用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有这三个统一,才能充分认识语文的特性,才能指导语文教学完整全面地体现语文的功能。


 1、六个基本概念


工具性: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文是服务者,是技能手段。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目的性(审美性):学语文就是为了满足天性、陶冶情操、体验审美、获得境界。


基础性:除了“工具性”的意义外,还为日后文章文学的学习研究及写作,奠定基础,当然基础性还和应用性形成对应范畴。


创造性:培养发现与创造能力。在阅读中发现,在阅读中再创作;激发写作热情,实现与众不同的创造。


科学性:语文是一个科学的系统;语文教学要遵循语言思维逻辑,揭示文章的思维规律;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严谨治学的精神。


人文性:对人的关爱,对感性的尊重,对文学的崇尚,对人类文明史的关注。


2、基本概念间呈互补关系,不能互为代表


(1)对立关系的概念不能互为代表


所谓“统一”就是对立互补关系。工具性与目的性,基础性与创造性(或应用性),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三组概念各自间是典型的对立互补关系,不可分割不可代替。


工具性,与生俱来;基础性,不能超越;科学性,不能违背。这三个概念,以客观理性为总体特征,侧重对语文学科对象的描述和界定。目的性,生命需求;创造性,力所能及;人文性,强调责任。这三个概念,以主观能动性为总体特征,侧重对语文学习者的要求。因而,工具性、基础性、科学性这三个概念,和目的性、创造性、人文性这三个概念间,总体上也呈对立互补关系。


(2)相近关系的概念不能互为代表


①工具性不能代表基础性和科学性。

既然工具性、基础性、科学性有共同的理性特征和描述对象的共同任务,那么工具性能不能代表基础性和科学性?不能,前者和后者之间仍然存在互补关系,不能互为代表或代替。


就概念来说,工具性重视的是操作与技术性,基础性和科学性则都着眼于对规律的揭示与把握,因而,工具性则是技术活动中要体现的,基础性和科学性是科学活动中要体现的,技术可以创造和改造,而科学则不能创造改造,只能发现。所以工具性不能代表基础性和科学性。


工具性更多指的是思维工具语言的特性。


就思维流向来说:语言的“工具性”体现在人对自我的认识与把握上,由灵魂(意识)到思想再到语言是一个逐渐明晰化的过程,由语言到思想再到灵魂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基础性”和“科学性”更多体现在把交流表达当作对象物的研习上,它们关注的是语言由初级表达再到高级表达的过程。


就思维内容来说:语言“工具性”往往针对更多感性内容。灵魂中有感悟认识、情感情绪、难以描述的感觉和潜在意识。思想是对灵魂中感悟命题式总结,语言既要对命题进行描述,还要对感性内容进行传达。而“基础性”和“科学性”更多针对理性内容,研究的是成功范例和一般规则,体现的是语言的社会性功能。


就思维形式来说:语言的“工具性”体现着很强的归纳思维特征。灵魂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思想是对灵魂的模式化,语言是对思想的符号化。而“基础性”和“科学性”体现着更鲜明的演绎思维特征,总是从语言文章的一般规律出发,来指导语言的应用和创新。


②人文性不能代表目的性和创造性。


既然人文性、目的性、创造性有共同的感性特征,而且都针对学习者,那么为什么人文性不能代表目的性和创造性呢?前者和后者之间同样存在互补关系,不能互为代表或代替。


人文性倒是能将目的性中审美的一部分内容加以概括,然而将最具语文特点的目的性被代表了,语文就有可能不是“语文”而成“文科”了,因为人文性是文科的总特征。


从价值根本取向上看:人文性总体面向过去,目的性体验现时也更多指向未来;人文性往往只注重语言背后的事件,目的性还强调品味语言本身;人文性关注文科的总特征,目的性则强调语文的本质属性。


从价值的实际功效来看:人文性总给人保守的暗示,目的性则总能消除束缚放飞想象力;人文性因内容明确,因而要求读者学生去接受,而目的性因内容模糊,则鼓励读者学生去发现。


从读者主体性来看:面对艺术作品,人文性总提醒人“敬而远之”,读者似乎无法摆脱“看客”的身份,而目的性总吸引读者大众积极参与创作,读者往往是创作与再创作的主人。


从思想方法来看:人文性重视总结评价,目的性重视创新的体验;人文性重接受,目的性重发现、发挥。


人文性和创造性、应用性的差距就更大了,更无法代表它们,其理由本文不再赘述。


3、“三个统一”之间呈哲学递进关系,不能互为代替


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更能反映语言和文学这两个语文主要内容的本质属性,工具性规范着人的思维和想象,目的性(审美性)则可使人冲破规范实现自由天性。因而语文是关于人的存在的学问。


基础性和创造性、应用性的统一,反映人的基本能力和人要改造的客观世界的关系,因而语文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问。


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对客观与主观的平衡统筹,是对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的互映,是对人类活动的鸟瞰,因而语文是关于人的反思的学问。


因此,“三个统一”,不仅能全面反映语文的基本特征,也能从哲学高度来把握语文的基本性质。


三、运用“三个统一”纠正偏差,全面反映语文丰富内涵


1、工具性参考下的目的性(审美性)


“工具性”我们并不陌生,本文只用它的反义来寻找“目的性(审美性)”的意义。


 语文除了工具性的“有用”“有意义”等功利意义外,它还有“有趣”“有意思”等非功利意义。语文能使人在功利之外、崇高之中,在恬静的心绪之下,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验审美,获得境界。小到儿歌的优美节律,大到古风律诗的磅礴气势、抑扬顿挫,再大到小说情节的引人入胜,散文情怀的意蕴隽永,戏剧矛盾冲突的紧张激烈,无不作用着人天性的需求;短短的唐诗宋词让我们百读不厌,不断体验那意境传递出的无穷的审美意趣;鸿篇巨制的小说,让我们废寝忘食,卒章掩卷后仍久久回味,一次次顺着主人公的故事和命运来完成自己的艺术想象与生命体验。


猜谜语、对对联,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山歌对唱、民谣接龙,将创作与欣赏完美结合;主题朗诵、大众演讲,体验现场情绪、得到感染;清晨的公园、傍晚的河边,响起的声声入耳的读书声,不只是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它更有诵读者的忘情体验和自我陶醉;逢年过节、冬去春来,互发短信早已不是简单的问候与联络,而成了创造语言和欣赏语言的分享形式,就连针砭时弊的辛辣段子,其批判的实用功能也大大弱化,那些被讽刺的官员和被挖苦的对象竟然成了制作和传播的主力军,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嬉笑怒骂中得到了本能的宣泄与释放。


2、基础性对创造性及应用性的意义


“基础性”,在于语言交流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在于理论中枢指导价值,在于实践干细胞功能。


如不仅要知道小说三元素——环境、人物、情节,而且要清楚环境与主题,人物与作者情感态度,情节与艺术手法的关系;不仅要知道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而且要清楚形神关系总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因事言理等手法中体现;不仅要知道诗歌的意境美,而且要清楚感觉、意象、语言的渐次“翻译”关系,感觉美、意象美、语言美这诗歌美的三个特点。


3、科学性与人文性互相参考与补充


对人的关爱,对感性的尊重,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人类文明史的关注,这些人文性的基本内容,目前在课标中不明确,在教材不完整,在教学不平衡。存在把“人文性”狭隘化为“文化性”“历史性”的倾向,甚至有回到“政治性”的老路上的危险。阅读和写作中,情感方式、情感态度,艺术感觉、艺术修养,审美体验、审美个性,创作灵感、创作冲动,崇高追求、崇高释放,人道意识、人道情怀 ,这些“人文性”中的实质,在“科学性”的参考下才能真正凸显出来。


其实,在科学性和人文性反义的互相参考下,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变得清晰起来。二者在对比参考中会有如下对应情况:理性与感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分析与感悟;语法与语感;思维训练与艺术感觉培养;演绎归纳与类比象征;清晰与模糊;维护真理至上原则与致力于对人的关怀。


4、科学性与思维训练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思维训练中。思维训练主要体现在作文训练中。用范畴思想对所涉概念论题进行考量分析,用范畴思维对纷繁社会现象进行分类比照,用范畴思想对课堂本身进行科学的统筹。诸如:社会评论类中“表现——原因——影响——对策”,建议类中“必要性——可行性——预测性”,主张类中“主张——正反对比——结论”,寓言类评论中“接受寓意——发现新寓意——颠覆原寓意”,励志类中的“主题拆分——人物拆分——时空拆分”,托物言志类中“喻体分析——本体分析——本喻相似分析”,这些思维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进行钻研和应用。


然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却不能真正展开,其根源还是我们在理论上不承认语文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在整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只字未提“科学性”和“思维训练”。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订,都没有给思维训练留下一席之地。似乎思维训练不属于语文学科的任务,而是政治学科的专利,似乎懂得唯物辩证法就意味着接受了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然不会重视思维训练,老师们也无法进行思维训练教学,甚至无能力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


因而,缺失“科学性”、不重视思维训练,是新课标的最大漏洞,是教学实践的最大空白。


四、坚守“三个统一”,预防大批判运动对语文性质的再次扭曲


历次语文教育大讨论,其主导思想都带有大批判的朴素冲动、大批判的简单逻辑、大批判的片面结论。语文大讨论催生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定义,是一个朴素冲动下违反逻辑规则的片面结论。这一结论的症结在于缺失了范畴思想,进而违反了对立统一规律。


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老一代教育家最初提出“工具性”,有助于我们从无法实用的文言走出,从文以载道的贵族化束缚中走出,将语言和文字还予大众,使它在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发挥广泛的作用,强调工具性某种程度上也抵御了新形势下政治对语文的侵扰。上世纪末因为声讨应试教育,就将在考试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工具性,当作罪魁祸首大加批判,同时急不可耐地把批判者自认为语文中缺少的人文性,当作语文反思的新成果加到语文性质的描述中,并把这一成果迅速巩固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反映到新教材的制定中,体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然而近年的实践证明,这场改革无论是课标、教材还是教学,都很明显地暴露出矫枉过正的严重倾向,而且这一倾向还不断强化,已近极端,如“两会”代表竟然连续几年提案“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繁体字教育”,这些倾向极有可能引发新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大批判。


所以对语文性质的理解与界定,我们必须树立“三个统一”的思想。避免理论创新中缺啥补啥的简单做法,避免实践中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来回震荡,防止社会舆论的情绪化冲动,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再次挟持。在工具性的参考下,显现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在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相互参考下,弥补目前理论和实践中缺少思维训练的缺憾,纠正对于人文性的理解偏差;突出基础性的意义,改变语文应用的无能和创造的乏力之状况。


同时我们也希望,今后的语文讨论,能在严谨的学术语境中进行,遵守科学思维规律,摆脱行政干预,摆脱外行的聒噪。最起码避免在自己咬文嚼字时却犯语言文字的常识错误。但愿辛勤实践的语文老师,不要只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者,还要做一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完善者,放弃教条,尊重规律,固守良知,排除干扰,将语文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0


—END—


往期推荐

李旭山专栏丨盛况 美景 深情——《兰亭集序》应景美文的立范意义

李旭山专栏丨移花接木,败相秒变败因——《六国论》如何证明六国灭于“赂秦”

李旭山专栏丨模糊冲突与无所安顿——《雨巷》象征多义解读

李旭山专栏丨功已成,名难就——《短歌行》主题背后的心结

李旭山专栏 | 林黛玉眼中的“显”“隐”“无”——《林黛玉进贾府》阅读问题例谈






顾   问 | 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 | 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 | 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辑 |高雨涵

初审 |常姝褀

终审 |赵   新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

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部分微信文章图片出自网络,若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

励耘南国
可信的基础教育知识超市,可爱的传统文化学习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