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的分论坛第一组第一场研讨会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社易晖编审主持,四川大学妥佳宁研究员评议。
暨南大学赵普光教授强烈呼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读者维度应予以积极建构。
华南师范大学吴敏教授论述了周扬和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于推动现代文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意义。
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通过对欧阳山的重读,感受到他的创作理念和作品价值的恒远意义。
深圳大学汤奇云教授从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区别出发,阐述了瞿秋白对于现实主义文论的构建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孟庆澍教授通过具体作家作品阐述了中国青年党的文学主张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凤媛教授通过老舍《正红旗下》的未完成性,认为老舍对迎合社会政治非自治主体的拒绝,最终回到了自我的情感体验之中。
上海财经大学徐仲佳教授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认为当今的时代依然是鲁迅的时代,鲁迅提出的文化命题仍然有效而无法给出终结的答案。
重庆师范大学凌孟华教授以叶圣陶的佚文来进一步阐发对非文学期刊的思考以及能够带来的新材料、新发现。
第一组第二场研讨会由《新文学史料》杂志社郭娟编审主持,河北大学文学院阎浩岗教授评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浴洋博士分享了其对学科传统与学人研究的最新思考。
西北师范大学李生滨教授展开论述了郭沫若的历史评价及其学术研究,认为郭沫若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云南师范大学付祥喜教授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需要时常回顾、反思,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王文胜教授阐释了青年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湖南大学罗宗宇教授通过王瑶对鲁迅的研究,阐述了如何去寻找新文学的旧传统的方法启示。
河北师范大学王勇教授介绍了文学研究会开创者之一——公兰谷先生对现代文学研究界早期的贡献。
福建师范大学吕若涵教授论述了1980年代欧洲学界对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及价值。
哈尔滨师范大学徐志伟教授以社会史、文明史、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三重视野来阐述新世纪中国新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重庆师范大学王欢副教授通过严文井在延安时期的创作上的两次转向,论述了他对“人民性”的追寻。
第二组第一场研讨会由四川大学陈思广教授主持,海南师范大学王学振教授评议。
重庆师范大学杨姿教授指出鲁迅通过制造全民痛感、材料反加工和记忆再生产等手段,不但将战时日常生活改造为“后方战场”,也通过话语生产开辟出一个文学战场,把文学从战争的被动反映者转换为能动生产者。
浙江财经大学周保欣教授认为早期作家“国民性”思想的形成存在一种历史无意识,多缘起于东南“贱民社会”群体的精神、性格、职业、身份的认知。
厦门大学王宇教授通过对“卫生现代性”在明治日本、晚清中国情况的分析,指出鲁迅的弃医从文其实是出于对明治日本式的“医学促进维新”的误解。
福建师范大学王炳中教授为阿Q带来新的阐释,即阿Q并非一个只有标量意义而无矢量向度的人物形象,而是随着“精神胜利法”的退场,呈现出由暗到明的“成长”。这表现为“离去——归来”模式中的两次思想“回旋”。
暨南大学白杨教授以香港文艺期刊作为考察视角,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香港文化界对鲁迅作品的思想意识及文化思考等问题的评介情况,呈现多元对话语境中“鲁迅”在香港传播的形态。
西南大学李永东教授分析茅盾对延安和重庆的风景书写,指出茅盾“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并经常富有弹性地使用地域空间概念,重庆和延安形象因此成了众多地理空间叠加的效果。
北京鲁迅博物馆葛涛研究员通过对诸多史料的研究整合,指出了朱正《鲁迅回忆录正误》中的三处错误。
西南大学博士后汤晶认为鲁迅杂文的研究囿于文体学、社会学范畴的讨论,并从创伤、不安、纪念三个角度对鲁迅杂文作出生命体验方面的分析。
第二组第二场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王风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李永东教授评议。
四川大学陈思广教授在讨论会上发表了自己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几点思考,选取《子夜》、大河三部曲、《桥》、《呼兰河传》等作品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中的“现代人思想”、长篇小说的诗学与美学以及历史视野进行了探讨。
吉林大学张涛教授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缘起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从作品的选择到材料的取舍,包括唯物史观的建构等方面看待夏氏兄弟的通信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黄开发教授从文体概念和散文观念的角度依次展开,对现当代四次纯文学散文潮流的概念与观念进行深入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胡景敏教授认为目前对巴金意义的论定不应拘泥于赞誉与贬抑两种情感态度, 而应该切实发掘巴金的历史意义和他与现时代的深度关联。
福建师范大学黄科安教授对李素伯的小品文进行讨论,认为李素伯秉持的小品散文审美理念与批评标准,他善于"比较",透过不同小品作家的对照与互比,揭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精微。
湖南师范大学肖百容教授从林语堂的传奇创作、楹联创作、歌谣创作入手,深入分析林语堂的亚文体创作不仅激发了中国传统文体体系的活性因子,也扩展了现代文学文体审美的堂庑和疆界。
复旦大学金理教授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从其经典化中体现的民族国家坚持和国际主义理想的多重现代性认同,创作、排练、演奏、聆听等环节形成的一种对整体性的交往形式和关系等多方面诠释了《黄河大合唱》的经典意义。
重庆师范大学李文平教授以巴金的抗战小说为例,分析文本扩张和文本纯化,用文学地理学观照战时文学发展,探讨作家迁移后对地域文化的吸纳,并指出战时文学的创作问题。
长按关注
本刊投稿邮箱:qywx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