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热炒房屋养老金就是类房地产税,我原本以为经过这么多年房地产真实案例教育大家能够明辨是非,不会被乱带节奏,所以本不打算写文章,但是,很多人留言咨询,所以正本清源一下。
房屋养老金制度类比对象应该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聚焦的是房屋修缮所需资金的问题,和人口老龄化类似,我国房屋老龄化也在加速,其中就存在极大的老旧房屋修缮资金缺口。
1、房屋老龄化浪潮
房屋养老金原本是一个小小的政策,居然因为自媒体乱带节奏在互联网发酵得不可收拾,以至于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建筑杂志社》要发布社评正本清源。
如果把住建部发布会上的发言一字不漏看完,或者完整看几篇正规新闻媒体报道,而不是道听途说自媒体断章取义,完全可以理解“房屋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8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说的原话是:“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上述原话中,董建国副部长最后提到“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这里的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如何充实公共账户资金,目前想到的策略是地方财政补贴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一点、原公房出售资金补充……
我国商品住宅总市值400-500万亿人民币,就算每年1%老旧房屋修缮也需要极大资金,而机构测算,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仅1万亿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购房就预缴了。
1万亿资金存量远远不够应对接下来房屋修缮潮,以南京为例,南京建成投入使用15年以上的房屋中,住宅的套数、面积,分别占总量的42.15%、36.52%。但其中,有约30%的房屋由于种种原因未归集维修资金,即使已经归集维修资金且当前有结余的老旧小区,有28%的小区余额低于10万元。
我国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几年了,资金方面政府有补贴,同时居民也要承担一部分(比如加装电梯)。
不要把政府放在对立面,好像无时无刻都在想着从人们口袋捞钱,有些人思维很离谱,把政府当对手而舔资本家,资本家会对他们更好?
2、房屋养老金与房地产税是两个次元的东西
经过上述扼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房屋养老金与房地产税完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
我个人并不看好这个政策前景,我认为房屋养老金未来影响力较小,前景黯淡,主要原因是政府本就没钱,居民更不可能主动掏钱。
房屋养老金政策难就难在钱哪里来?财政补贴、划拨部分土地出让金进入公户可持续性不足,地方缺钱,土地出让金规模每况愈下,未来房地产税划拨部分进去还是有可能的,房地产税规模够大。
个人养老金制度都不是强制的,房屋养老金当然不可能强制,又不是税,没有强制的可能。很多小区连物业费都收不齐,何况这种为了房屋修缮的钱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很多房子不需要浪费资源(金钱)修缮,很多人连五险一金都没有、基本居民医保都交不起,何况主动缴纳一笔房屋养老金呢。
很多老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空空如也,不能全部靠政府修缮吧,否则公平何在?因此对于空空如也的老小区,社区居民多少也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难点,老小区老年人多,老年人经济来源有限。
有些拍脑袋经济学家还在营销另一个概念叫做——以房养老,也是没有前途的东西,脱离基本经济常识的概念。
归纳总结:房屋养老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以房地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箭在弦上!
下面两句话来自20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房地产税已经是明牌了,财产税也许更值得我们关注!
“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
我国的财产税(直接税)肯定虽迟但到——尤其是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资产跨境转移税!
以前都是无产者,没有税基基础。现在富豪一堆,水到渠成啦!
别担心富人跑了,以下就是我驳斥某些人借富人跑路借题发挥。
如果本身就是中下层,还给富人开脱反对财产税,求着富人留下而不是期待他们走了腾出更好的发展了空间,我觉得是病,赶紧去挂脑科、精神科。
致富的土壤比富人更重要,唯利是图的蝗虫式资本家就该人人喊打!
1套自住的人别被人当枪使,房地产税就不是1套自住家庭该操心的事儿,该担心房地产税的是拥有至少3套房的家庭。
关于我国遗产税的规模,完全可以从美日英等国历史经验得到准确估算,具体分析详见历史文章《加快财产税落地,让共同富裕光芒万丈!》和《【绝不是蚊子肉】一文详解房地产税的潜在规模!》。
即便美国有很多避税方法,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规模依旧很可观,换算成我国也是3万亿左右的规模!
重要提醒
最后还是提醒一下朋友们,3%定价的储蓄险,还有4天基本就要全部退出市场了,更详细的分析请移步至阅读文章《重磅事件,关键利率再次下调!》。
在国内稳健利率只有2%的当下,长期年化近3%复利的储蓄险极具吸引力,近期也有越来越多场外的观望者开始入场,再次呈现去年7月份的抄底。毕竟等9月份再想买,新品就只能接近2.5%。
周末业内朋友同步了一款2.5%定价的新品增额寿,我与3.0%的福有余做了对比,差距十分明显。30岁男性持有15年的IRR(复利利益)可以到2.5%,但2.5%新品只有1.36%,同等条件少了6万多,投入金额越多差距就越大。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确定自己未来1-2年有稳健配置需求,那趁着3%定价产品在售之时入手大概率不会让你后悔,现在买就相当于捡漏,毕竟利率下行是系统性的,但不管未来利率走到哪一步,保险公司都得按照合同约定兑现,给到你长期年化接近3%的复利。
想要配点长期稳健资金的朋友,最好抓紧了解起来,以后的产品就没这么好了。
产品的选择上,目前我更青睐有两款:其一是增额寿福有余,长期年化接近2.9%复利,中后期领取也方便,性价比具有很强竞争力。其二是快享福年金,最快第5年开始领取,每年领取的年金接近总投入的3%,适合平时喜欢买银行存款的朋友。
两款产品都会在8月31日没有,目前顾问那边咨询量已经饱和了,最后几天必定会直接超量,建议感兴趣的可以尽快预约了解,早一天预约、早一点买,赶上的概率就越大,哪怕不买,免费咨询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也是很值得的,合适则尽早落袋为安。
储蓄险专属急速预约通道(点击文字即可预约顾问,免费咨询了解学习)
再次强调:保险属于底线思维下的稳健资产配置,主要是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后顾之忧,储蓄险最让人吸引的是可以锁定长期稳健收益率,能够对冲利率下行风险。而一般情况,储蓄险持有的时间越久越好,让他们随着时间增值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