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荐 | 夺命“吸血虫”,向城市进军

健康   2024-08-29 12:17   广东  

NEW ISSUE NOTICE

新刊推荐


 做中国人的家庭医生

2024年第16期全国上架



在河南信阳,每年四月起,人们总会心照不宣地形成一种默契:外出务农、采茶时,自觉地穿起长袖、长裤;


出门游玩,不敢长时间在草地上躺着或坐着;


回家后,还会及时把衣服脱下来,仔细翻查自己的腋窝、大腿根部、头皮、耳后等部位,生怕皮肤上新长了“小黑痣”。


这种“小黑痣”并非真的痣,而是一种吸附在身上的毒虫——蜱虫。4~10月是它的活动高峰期。


信阳人的谨慎,源于过去十几年里,蜱虫用一桩桩“命案”制造的恐怖记忆。


然而,这并不仅是信阳人的健康威胁。


随着全球湿热气候加剧,蜱虫已在全国扩散。它们的踪迹已不限于农村,而悄然进军城市公园、绿地。


近几年,每逢春夏季,被蜱虫叮咬致病、致死的新闻就频频见诸报端。


面对步步逼近的蜱虫威胁,人类该如何与之相处,如何防范,将是绕不开的健康话题。



受访专家:崔宁

●河南省信阳一五四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感染病防治工作30余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撰写者之一,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受访专家:胡立芬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撰写者之一,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获得者



猝不及防,一次叮咬,快速致命


蜱虫的凶猛,江苏女孩林墨(化名)刚刚体会过。


今年4月,这种只在新闻里听说过的虫子悄然爬进了现实,夺走了她的母亲。


母亲从发病到离世,仅8天。


起初,只是发烧、怕冷、没有食欲、腰腿疼,以为是感冒。


两天后检查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迅速下降,很快,人就失去意识,被推进抢救室。


三天内,母亲辗转三家医院,最后到实力雄厚的江苏省人民医院,经多个科室、多种检查,却仍病因不明。


直到第四天,医生开始怀疑与蜱虫叮咬有关。第七天,确诊为“蜱虫病,重症”。


但母亲的各项指标已急转直下,浑身疼痛无法缓解,在第八天,终归是没能挺过去,离开了人世。


一切发展得太快,让林墨猝不及防,至今无法接受。


但这并非个例。


2018年6月,江苏盱眙县,一家三人被蜱虫咬伤后,两人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一人抢救半个多月后才出院。


2022年4月,浙江杭州,一名60岁的大叔脖子酸胀、头晕头疼,而后快速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证明为“蜱虫病”。


今年5月,浙江天台县,一位83岁的老人高热不退,命悬一线。随后,疾控工作人员在她的农村家中找到200多只蜱虫。


蜱虫到底是何方妖孽?“蜱虫病”,怎会这般凶险?


▲图源:壹图网


会变身的“吸血虫”


在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臭名昭著的蜱虫。


其实你可能见到过它,蜱虫被民间俗称为“草爬子”“狗豆子”“扁虱”“八脚子”等,很多人在不谙世事的小时候,还曾从自家猫狗、放养的牛羊身上一个个揪出来过。


它虽名为虫,却非昆虫,而是蛛形纲的节肢动物。


个头与芝麻、米粒相当,长着8条细长腿,背腹扁平,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像只小蜘蛛。


但别看它不起眼,却是名副其实的“吸血鬼”。


蜱虫的寿命一般为3年,其间需吸三次血,才得以存活。

一旦吸饱血,其体形可膨胀数十倍,形如圆滚滚的黄豆,皮囊锃亮,透着诡异的灰色,让人寒毛顿起。

▲蜱虫吸血前与吸血后对比


它们最喜欢潜伏在草丛、树丛里,在枝叶的顶端,伸出前腿蓄势以待,等人或动物经过时,迅速抓住人们的衣物或动物的毛发,爬上宿主身体。


找到柔软、娇嫩的皮肤后,再用尖锐的口器切开表皮,把吸管插入皮下“开怀畅饮”。


一次吸血,可持续数天,甚至长达两周。


若只是吸血,蜱虫的危害还不至于这么大,事实上,它还是一种“大毒虫”。


15年前的悬案,揪出致命病毒


蜱虫有多毒,在河南信阳可以得到答案。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大别山北麓,山地、丘陵众多,植被丰富,又正处在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暖湿润,盛产绿茶毛尖,也成为适合蜱虫的生长之地。


“蜱虫病”首次被报告,就是在信阳。


这一切,得从15年前的一桩“悬案”说起。


2009年春夏,信阳部分农村地区的民众突然患上一种原因不明的“怪病”。


发病者普遍发热甚至高热,同时出现乏力、呕吐、腹泻等症状,抽血检查发现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出现多器官衰竭、出血,甚至死亡。


临床上始终查不出原因,但发病人数却在惊人地累加。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当地共有557人发病,18人因此死亡。


恐怖的阴影将这里的人们紧紧笼罩。

▲河南信阳是“毛尖之都”,当地农民多为茶农,采茶时易发生蜱虫叮咬(图源:壹图网)

直到2010年,谜底才终于解开。


国家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在当地患者的血液里分离出一种新型病毒——布尼亚病毒。它的主要宿主及传播媒介正是蜱虫。


2019年,该病被正式更名为“大别班达病毒”。俗称的“蜱虫病”,即是指感染大别班达病毒所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

蜱虫之毒,在于它体内病原体之多、范围之广。

据研究,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等等。而一只蜱虫通常可携带两种以上的病原体。


除引起“发热伴”,还可引起森林脑炎、出血热、蜱传立克次体病、莱姆病、斑疹热、鼠疫、土拉杆菌病 (野兔热) 等多种疾病。


“发热伴”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类。病死率可达10%~30%。


中国疾控中心的人员分析显示,2011年到2021年,全国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18902例,死亡病例高达966例。


更可怕的是,并非只有被蜱虫叮咬,才会感染“发热伴”。

去年5月,事发信阳,一位七旬老人因遭蜱虫叮咬而病逝。葬礼结束一两天后,同村三位老人相继出现高烧症状,进而全身疼痛、意识模糊,很快离世。


其中有两位老人,此前帮忙为逝者净身穿衣,有人怀疑,可能在此过程中被感染。


临床上,医护人员确实发现,蜱虫病重症患者或死亡病例的血液、分泌物等可传播病毒,其他人在无防护下密切接触,会存在感染风险。


目前在我国,蜱虫病虽未被列入法定传染病,但需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及时上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曾表示,一些地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甚至把“发热伴”称作“当地的埃博拉”。


隐蔽性极强,初发病像感冒,被咬时不疼


在蜱虫病的救治上,崔宁可能是我国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之一。


作为信阳市蜱虫病定点救治医院、信阳一五四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崔宁早在2007年,就零星接诊过类似病例。这十几年来,他与蜱虫病已展开过成百上千次交锋。


截至今年7月,其所在的感染科已接诊6000多例蜱虫病患者,可以说,全国约三分之一的病人都曾出现在这里。


崔宁解释,蜱虫病本身是个自限性疾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自我缓解,之所以出现凶险情况,是因为病毒在患者体内诱发了“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是人体免疫系统为清除外来病毒而产生的过激的免疫反应,强烈的反应就像风暴,“误伤”身体各个器官。


但目前尚未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和疫苗,临床更多只能提供对症支持治疗。


更关键的是,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程仅有15天,早期就诊十分重要”。


这也正是崔宁感到最棘手的地方。“入院延迟,是病死率高的一个关键原因。”


“发热伴”刚发病时,症状与感冒相似,容易被误判。

“很多人刚开始都是在村医、卫生院处打几天针,等去医院看时快耽误了一个星期。”

更致命的,是很多患者连自己是否被蜱虫咬过都无法确定。“住院100人中,只有不到5人能询问出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


为什么会这样?蜱虫咬人,隐蔽性极强。


崔宁解释,蜱虫会找不易被发现且不易被搔动的地方叮咬,如腋窝、耳朵后方、头皮、后背、乳房下方等。


且蜱虫在吸血过程中,会分泌一种具有麻醉作用的化学物质。被叮咬时,少数人会有轻微瘙痒,但多半不会有特殊感觉,无法察觉。

崔宁就曾在口口声声说没有被咬的患者身上,找到正在吸血的蜱虫。


危险的农村老人


崔宁谈到,自发现蜱虫病以来,信阳当地通过拉横幅、发传单、立警示牌等手段,不遗余力地普及蜱虫和蜱虫病的防治知识,每年却仍有不少人发病。


其中超85%的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长者。


他们多是“留守老人”,除了需频繁出入菜园、茶园劳作,对蜱虫防不胜防外,长者警觉性弱也是一大原因。


不少人家里还养狗、猫,或饲养猪、牛、羊等牲畜,接触被蜱虫寄生的动物时也可受感染。


从信阳往西300多公里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胡立芬医生,也对蜱虫病的治疗深有研究,与崔宁共同参与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防控专家共识》的撰写。


她指出,轻症患者一般无人传人风险,预后良好,但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延误治疗的患者,易发展成重症,预后较差。


胡立芬曾接诊过一位农村80岁老人,因在自家院子里种菜而感染蜱虫病,病情危重,在医院住了1个月,花费了几十万元,才转危为安。


▲爬上草丛的蜱虫(图源:壹图网)


向全国扩散,这些地方是重灾区


除了河南信阳,各地的蜱虫病发病率也在攀升。


如胡立芬医生所在的医院,今年截至7月,已收治近200例蜱虫病患者。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2011年至2021年,全国“发热伴”的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99%以上的病例,集中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辽宁等7个省。


湖北黄冈、孝感,安徽六安、滁州,山东济南、威海、烟台,浙江台州、舟山、宁波,江苏南京、淮安等,这些山地、丘陵地带,成了蜱虫病的流行区。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2011年,全国有13个省报告“发热伴”病例,但到2021年,已上升至27个省。仅海南、西藏、青海、宁夏4个省尚无病例报告。


发病地域不断从中部向东北、西部和南方扩散。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对蜱虫也有深入研究,他曾提出疑问:蜱虫不会飞,也不会跳,为何扩散如此之快?


是谁给蜱虫插上了“翅膀”?


我国已发现的蜱虫多达110余种,其中携带大别班达病毒的,主要是长角血蜱。


郑爱华研究发现,长角血蜱中,出现了孤雌生殖种群。这些雌虫,不需交配,自己就能繁殖,且扩散速度是两性种群的2.3倍,且分布广泛。


郑爱华还指出,候鸟可能起了“运输工具”的作用。而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也使得喜好温暖的蜱虫活动时间延长,适合蜱虫的活动区域进一步扩大。


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国平曾对大别班达病毒的感染风险地理区域进行模拟预测,发现我国393个县,约2.5亿人存在感染风险。


如此庞大的数字,很多人都意想不到。


蜱虫进城,小心公园、草地


近几年,城市里也出现了蜱虫的身影。


2023年,在浙江杭州上城区住了近20年的林先生,第一次在附近的杨公公园看到了蜱虫。


另外,他发现邻居的狗“被蜱虫叮出一个血洞”。


今年,有网友在北京八大处公园散步后,腿上被蜱虫咬了一个小包。还有人在自家小区的花园附近,被蜱虫“上身”。


国内不少公园,都陆续立起了警示牌。


身在安徽合肥的胡立芬医生就深有感受,她说:“早些年,就诊患者以采茶、从事农业活动的人群居多。近年,的确有城市郊区菜园子民众、环卫工人,甚至在公园游玩的人群感染病毒就诊的。”


2021年10月,北京门头沟区也出现了本地首例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感染病例。


郑爱华判断,源头很可能是城里被“遗忘”的刺猬。


刺猬是我国蜱虫的主要野生宿主之一。2023年,他在患者居住地采集到的六个刺猬体内,均检测到高水平的大别班达病毒抗体。


“实际上,城市里的蜱虫和刺猬的密度,比大家想象的要高得多。


“北京市四环以外所有的山山水水,但凡有点草、有点树的地方全都有刺猬,非常多,而且平均滋生上百个蜱虫,也包括长角血蜱。” 有些人还把一种非洲刺猬当宠物养。


郑爱华提醒,城市需要加强监控。


▲公园内设立防蜱警示牌(图源:壹图网)


户外归来,警惕突然长出的“小黑痣”


临床中,胡立芬医生发现,蜱虫病感染者出现一个新的群体,那就是热爱户外徒步、旅行或露营的人群。


来自江苏的刘悠(化名),就有切身体会。


阳春三月的一天,刘悠去南京的紫金山上挖野葱。当天晚上洗澡时发现,腋窝下方突然长了一颗“黑痣”。


她原以为是脏东西,便用手拨一下,谁知道“黑痣”竟然动了起来。到灯下细看,居然是颗小虫子,头部已经钻进了皮肤下面。
所幸,取出虫体后,身体无大碍。


跟刘悠有相同经历的并不少,很多人外出徒步、露营回来,带了一身蜱虫。


崔宁医生表示,近年来户外活动人数大幅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增多,被蜱虫叮咬的概率也相应增大,但在这部分人群中,“蜱虫病的发生仍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尽管如此,崔宁医生提醒,户外归来、旅途结束后,仍需对身体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清洗。

“我们不能因为蜱虫的存在而拒绝拥抱大自然。只是在拥抱大自然时,不要忘记了蜱虫的存在,和被蜱虫叮咬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一颗有准备的大脑,永远都是最好的防护。”崔宁医生说。


【专家忠告】

不必谈蜱虫色变,被咬不一定会发病


“不是所有蜱虫都携带大别班达病毒,被叮咬不一定就会得蜱虫病。”胡立芬医生如是说。


她指出,在流行区域注意防控蜱虫叮咬,被叮咬后注意体温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及时就医即可。“没必要恐慌。”


崔宁医生也持同样意见。他表示,当被蜱虫叮咬后是否发病,以及预后如何,主要取决于六个方面:蜱虫是否携带病毒、叮咬的次数、进入体内的病毒载量、机体免疫反应的程度、是否合并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就医时间是否延迟等。


“在门诊众多被蜱虫叮咬的患者中,发病的寥寥无几,不要过度恐慌。”崔宁说。


(感谢信阳一五四医院通讯员张天歌对本文的帮助)


————————————编辑:谢晓


更多精彩内容

养生餐桌

这样吃水果,尿酸不升高

秋燥咳嗽,喝点“龙脷叶”

寻医问药

一顿“放纵餐”,差点撑爆他的胃

四神丸,专治“五更泻”

柯大夫信箱

吃鱼油后为何血脂升高

人工泪液可以天天用吗

生活家

常用吹风机,头发很受伤?

男女性情

早泄手术后,他“硬”不起来了

……




《家庭医生》

是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杂志

创刊41周年

连续多年月发行量100万册


两次荣获“国家期刊奖”

2023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

“优秀科普期刊”推荐名单


《家庭医生》

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点击立即购买本期新刊 ↓


邮发代号:46-126

定价:8元/期

刊期:半月刊

年价:192元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杂志官方订阅号,只做“靠谱、实用、有趣”的健康科普内容。百万家庭共同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