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致痉挛性杀鼠剂中毒

健康   2024-09-03 10:00   印度尼西亚  



技术要领


1

化学物:

致痉挛杀鼠剂(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硅、甘氟等)。

2

潜伏期:

多小于30min毒鼠强、毒鼠硅等;30min-2h(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甘氟等)

3

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可有局灶性癫痫样发作;重者癫痫样大发作,或精神病样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严重者癫痫持续状态,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4

常见中毒食物:

被杀鼠剂污染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

5

样本:

采集的可疑中毒食品、水、毒饵、鼠药以及中毒病人的呕吐物等

6

特效解毒剂:

乙酰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甘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需早期、足量应用。

前言


致痉挛性杀鼠剂主要包括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毒鼠强、杀鼠硅(毒鼠硅)。急性致痉挛性杀鼠剂中毒是短期内接触致痉挛性杀鼠剂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一、概述


致痉挛性杀鼠剂多数为白色粉末或结晶,但不同毒物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很大,化学性质大多较为稳定,大部分有造成二次中毒的危险。致痉挛性杀鼠剂均为高毒或剧毒化学物,对大鼠的经口LD50大多小于5mg/kg。

致痉挛性杀鼠剂中毒途径主要为经口摄入,绝大多数为食源性中毒,如食用致痉挛性杀鼠剂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

二、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0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现场调查人员进入杀鼠剂生产、储存现场调查时,应佩戴防颗粒物口罩,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眼罩,防护服无特殊要求。进行食品加工、储存现场调查时,应佩戴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防护服无特殊要求。

现场采样人员采集食品样品时,应佩戴防颗粒物口罩,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眼罩,防护服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在救护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戴防护装备。

02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然后进行中毒事件相关场所、人员等调查工作,并及时向中毒事件指挥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其他可能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以及中毒病人呕吐物、血液、尿液和其他救治病人的医疗废弃物的建议

2.2.1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

生活性中毒事件的调查对象包括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产、加工至食用整个过程的各个场所,调查内容包括食品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食品的分装、储存的条件等。生产性中毒事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储存场所,调查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环境状况、通风措施、防护条件、人员接触情况等。

2.2.2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

调查对象应包括中毒病人、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饭店负责人、厨师、服务员、食品采购员、同工作场所工人等)。调查内容包括接触时间、接触物质、接触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件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饮食的加工方法、食品的来源等。同时,还应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2.2.3现场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调查

如某一地区反复出现此类事件,则调查内容还应包括现场周围是否同时有动物大量死亡,动物死前的症状表现,现场周围鼠药使用情况(包括鼠药的种类、投放时间和数量、储存等),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如饮水、饮食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03

现场中毒样品的快速检测

中毒事件现场采集的可疑中毒食品、水、毒饵、鼠药以及中毒病人的呕吐物等样品可在现场进行快速定性检测。考虑毒鼠强中毒时,可使用硫酸-变色酸目视比色法定性测定,有条件可使用硫酸-变色酸分光光度比色法定量测定;考虑氟乙酰胺中毒时,可使用改良奈氏试剂法或异羟肟酸铁反应法测定。

04

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2.4.1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致痉挛性杀鼠剂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致痉挛性杀鼠剂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癫痫样大发作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为主的临床表现

c)血、呕吐物和食物等样品中检出致痉挛性杀鼠剂

2.4.2中毒事件的鉴别

应注意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癔病以及其它毒物中毒事件(如霉变甘蔗中毒、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等)鉴别。

05

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医疗救援首要措施是迅速控制中毒病人的抽搐发作,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清晰的中毒病人应立即进行催吐,有条件可给予活性炭(成人用量为50g,儿童用量为1g/kg)口服。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2.5.1现场检伤分类

a)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昏迷;持续抽搐;窒息

b)黄标,具有下列指标者:抽搐。

c)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

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d)黑标,同时具备下列指标者:

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

2.5.2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红标病人要保持复苏体位,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抽搐发作者,立即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或咪达唑仑,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苯巴比妥钠。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节律明显不规律、窒息或严重缺氧等情况时,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措施。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2.5.3病人转送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有血液净化条件的医院继续观察和治疗。

三、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01

采集样品的选择

可能导致中毒的食品、中毒病人的呕吐物、胃内容物和血液是首选样品。另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应采集的其它样品种类。

02

样品的采集方法

呕吐物、胃内容物、固体食品和半流质食品使用具塞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密闭盛放,采样量50g~100g;液体样品(血液除外)使用具塞玻璃瓶或聚乙烯瓶盛放,采样量300ml~500ml;血液样品使用具塞的抗凝试管盛放,采血量应大于10ml。如果测定血浆中的毒鼠强,血液样品采集后立即用3000rpm/min离心,移取上层血浆。

03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所有样品采集后最好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和运输,如无条件冷藏保存运输,样品应在采集后24h内进行实验室检测。所有实验室检测完毕的样品,应在冷冻条件下保存一周,以准备实验室复核。

04

推荐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a)中毒样品的毒鼠强测定可使用气相色谱法定性及定量分(GA/T205-1999)。

b)血浆中毒鼠强可使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定量测定

c)食品和生物样品中氟乙酰胺和毒鼠强的同时测定可使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定量分析。

四、医院内救治


01

病人交接

中毒病人送到医院后,由接收医院的接诊医护人员与转送人员对中毒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交接,并签字确认。

02

诊断和诊断分级

救治医生对中毒病人或陪护人员进行病史询问,对中毒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中毒病人的诊断,并进行诊断分级。

诊断分级

1

a)观察对象

有致痉挛性杀鼠剂接触机会,而无临床症状者

2

b)轻度中毒:

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可有局灶性癫痫样发作;

3

c)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

i癫痫样大发作

ii精神病样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4

d)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

i癫痫持续状态

ii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03

治疗

接收医院对所接收的中毒病人确认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病人送往不同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观察对象进行至少24h~48h医学观察,轻、中度中毒病人住院治疗,重度中毒病人立即进行监护抢救治疗。

4.3.1清除体内毒物

a)催吐:对于意识清晰、经口中毒早期者,可进行催吐。

b)洗胃对经口中毒不足24h的病人均要进行洗胃。中、重度中毒的病人洗胃后要保留洗胃管,以备反复灌入活性炭。

c)活性炭:轻度中毒病人洗胃后给予活性炭1次,中、重度中毒病人可反复使用,使用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次30g~50g,儿童每次1g/kg。

d)血液净化: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甘氟中毒一般选用血液透析治疗,毒鼠强中毒需使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中、重度中毒病人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应早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多次进行。

4.3.2镇静止痉

a)苯巴比妥钠:为基础用药,可与其他镇静止痉药物合用。轻度中毒,每次0.1g,每8h1次,肌内注射;中、重度中毒,每次0.1g~0.2g,每6h~8h时1次,肌内注射。儿童每次2mg/kg。抽搐停止后减量使用3~7天。

b)地西泮: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成人每次10mg~20mg,儿童每次0.3mg/kg~0.5mg/kg,缓慢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成人不大于5mg/min,儿童不大于2mg/min。必要时可重复静脉注射。

c)其他:癫痫持续状态超过30min,连续两次使用地西泮,抽搐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使用静脉麻醉剂。

4.3.3特效解毒药物

乙酰胺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甘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需早期、足量应用。轻、中度中毒病人每次2.5g~5.0g,肌内注射,每日2~4次,连用5~7日;重度中毒病人一次可给予5.0g~10.0g。

4.3.4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密切监护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应急反应的终止


中毒食品和其他可疑毒物已经完全收缴和销毁,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稳定24h以上

来自一线公卫防控

急诊时间
急危重症专业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欢迎投稿jack1437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