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记友·泰州篇|坡子街•王慧骐

文摘   文化   2024-10-22 00:00   江苏  

去年清明节的后一天,我受邀由南京至靖江与老同学苏徐会面。苏徐退休前是靖江市政协副主席,退休后大半时间在深圳女儿处生活。清明前他回靖江给先人扫墓。我们有好几年不见了,他让我去那儿玩一玩。那天晚上他找了我熟识的几位靖江朋友来陪我,张泽民兄则是从泰兴专程来靖江的,他的夫人何培娣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他们与苏徐此前为一个书法家的书展有过碰面,知道了何培娣与我的关系,苏徐于是请他们夫妇劳步来靖江一聚。
及至去年11月上旬,何培娣在夫君张泽民的鼎力支持下,在他们的故乡泰兴精心组织了一次由扬州师院77(2)班的大部分同学参加的纪念入学四十五周年的聚会。前后三天时间里,我在感受各位老同学绵绵情谊的同时,也见识了张泽民这位在泰兴任职多年的老领导在那方土地上的人格魅力。
他对我们这些曾经与其夫人同窗的朋友,个个都很热情,交流中无不显出他的真诚与亲切。我的老友、著名剧作家刘鹏春也是泰兴人,与泽民夫妇是至交。那几天聚会,他们特地请刘鹏春从上海回泰兴来陪大家。泽民退休后潜心于他年轻时候便喜爱的书法艺术的揣摩与提升上,一本汇聚有其多种书体的书法集,系由鹏春这支大笔为其作序。我带回南京后给了几位书家朋友看,他们都认为此君笔墨不凡,我把这个反馈给我同学何培娣说了,并请其夫君在方便时来宁与同行交流切磋,亦可请些媒体做点宣传。而泽民君行事低调,对此议一直未能做出反应。不久前很意外地读到泽民君的一篇文章,写他在少年时自制竹笛和在乡宣传队以笛艺走村串乡的青春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他的多才多艺,使我对他美好的印象又添了丰盈的一笔。

生活在泰州的黄显宇先生一直没机会谋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开始学习写作时便知道了他的名字,读过他发表在多家报刊上的诗作。他是走在我前面对我彼时的写作产生过影响的人。
今年五月我在“坡子街”上发了一篇记写兴化人民医院名中医邵丽华主任以一根银针撬开顽疾之门的文章,黄显宇老师读到后十分用心地写了篇鉴赏性的读评,并被“坡子街”刊用。在我向他表达谢意时,方才获知他从小在南京长大,1959年高考时成绩尤为拔尖,但因一些缘故,进入扬州师院就读。毕业后他被分到泰州师范教书,也就埋下身来,兢兢业业数十载而至退休。执教之余他笔耕不辍,出版有《求索》系列诗歌卷、小说散文卷、科学童话卷,曾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与其多次的微信交流中,能感受到八十开外的先生身上那股孩童般的率真和虚怀若谷的谦逊之风。他称我为校友,而实际是我老师辈的,却坚决不让我这么叫他。

王东明,是我最早认识的泰州人,1978年的春天我们在扬州师院的校园里相遇。我入学前已在工厂干过几年工人了,他好像是应届高中毕业,比我要小好几岁。他人很聪明,而且用功,肯读书。同班同学中与我走得较近的原因,是我们俩常一起合作写文章。那几年我除了上课以外,较多的时间是悄悄写稿子。写得多而杂,诗、散文诗、文艺短论、书评、知识小品,都试着弄一点。王东明和我合写的文章,当时在国内多家报刊上得以发表。主要是一些书评和对几位作家的作品综论。那些作家和诗人彼时与我有书信往来。比如湖南的韩少功、天津的石英(后来调北京了)、河北的戴砚田、福建的陈志泽和陈慧瑛、香港的黄河浪等,他们给我寄各自的著作或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来,我与东明分头阅读,大都由他拉出初稿,我做修改或增补一些内容。合作得挺愉快,稿费也是两人平分。后来他去上海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并被留校了(学问上一直做到了教授),我们的合作也不再继续。2013年和2023年的同学聚会,我们都参加了。岁月对他似特别宠爱,看上去人还那么年轻,读书时那憨厚而诚实的笑容仍在他的脸上。

一张报纸一本刊物有时候会因某一个人而富有质感,充满魅力。早几年的《金陵晚报》之于我便是这样的例子。因了一个年轻人,一个绝不张扬而又才情四溢的年轻编辑,他叫王峰,主持“雨花石”副刊。
我给他写稿。他也并不事先通知你哪篇稿子哪天会用,但冷不丁地就给了个头条你。这样的做法,让我每天不会睡懒觉,一大早便穿过马路去报刊亭购买当天的《金陵晚报》,看看“雨花石”上有没有我的文章。王峰主持这个版面有好几年,这让我刚退休的那几年每一天的生活都变得特别充实,也特别快乐。
去年秋天搬家,整理旧报刊,发现有我文章的《金陵晚报》摞起来有半人之高。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年轻人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王峰小我近两轮,我称他弟弟,他重情重义,一诺千金,我要能有这样的弟弟该多好。他那本获紫金山文学奖散文奖的《旧时光里的小团圆》,我是那么喜欢,也是在第一时间写出了我的读后。
王峰是泰兴张桥人,和我前面写到的张泽民兄是同乡。这个地方的人感觉都厚重、实诚,又都那么有本事、肯帮人,那方水土也因此让人好生羡慕和钦敬。

徐贞同是我扬州师院中文系的同班同学,教我们写作课的吴周文老师指定她为写作课的课代表,我们每次的作文簿都交到她手上。她学习时的专注和不苟言笑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毕业后她回了故乡泰州,一直做老师,从中学、中专而至大学。事业上她很努力,对自己也一直有奋斗的要求。虽无机会听她上课,却能想象她在课堂上讲课时的那番神情。
她读书前做过十年知青,干过几乎所有的农活,她的身上因此有一种特别的韧性。早两年她寄过一本自己的书给我,书名唤作《浅草集》,写童年美食、山川风光、故人往事,文字里似可读出丰子恺笔底的味道。她在“坡子街”上发表过文章,看到同道写得好的,她会在朋友圈或我们同学群里热情转发;她还时常就文章写法与我互动。有一次我去泰州想见见她,不巧她人在杭州,忙着带外孙女呢。今年十一月份我们全年级同学有一次规模较大的聚会,不知届时她会不会来。

(2024年10月17日《泰州晚报》7版)

作者简介


王慧骐 生于扬州,现在南京生活。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个人著作二十余部。曾任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编辑部:李明官 严勇 孙剑 顾静  
运营部:陈大志 仲金城 王燕 刘玲

美文需要多分享

酒香也怕巷子深

亲们点个

↓↓↓

坡子街笔会
泰州人的诗和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