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社工多方协同,携手精障人士走出焦虑困境 | 个案案例

时事   2024-10-31 21:27   北京  
文/巽寮度假区社工站 高颖 协同督导:王盼

一、案例背景
案主小钟(化名),男,30岁,未婚,精神四级残疾,需长期服药,性格内向寡言,较少出门;日常与母亲、妹妹一同居住。该家庭成员均为残疾人,其母亲智力三级残疾、妹妹为精神四级残疾,均可自理,但日常事务需亲属协助处理。

近期,小钟因喉咙不舒服,求助村长,村长及其亲属带其到附近就医,医生表示并无大碍,诊断开药后让小钟注意休息。但是小钟遵循医嘱服药后仍感觉喉咙不适,无人可求助,导致小钟情绪焦虑万分,遂求助社工。

二、需求分析
随即社工进行入户走访,全面了解小钟情况,并进行需求分析如下:

(一)情绪支持需求
小钟为精神四级残疾,日常需药物控制情绪,加之本人性格内向、寡言,较少出门,支持网络薄弱。并且因为这段时间喉咙不舒服导致其情绪十分焦虑,需社工给予情绪支持。

(二)身体康复需求
小钟因喉咙不适,到镇卫生院就医后,仍然觉得不适,频繁触摸喉结,需进一步就医检查病因。

(三)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需求
小钟有精神病史,且性格内向、孤僻,无外出正常社交,因此小钟的社会支持网络薄弱。小钟一家平时与家中亲戚来往较少,有较重要事情时亲戚会帮忙,日常关注较少。需社工协助其激发身边支持网络的支持,协助其解决问题,同时,提升其运用社会支持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基础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在个案服务中,社工主张使用小钟身边的资源(自身、村委、亲属等)以协助小钟解决问题,从专业角度评估小钟的非正式资源和正式资源,利用两种资源的互补使用,有效促进不同主体和不同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及时解决小钟面临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提供心理支持,舒缓小钟的焦虑情绪;
2.多方沟通,促进其积极治疗;
3.多方联动介入,强化支持网络。

五、介入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专业关系,全面了解情况。
社工入户探访期间,在与小钟家属面谈中,了解到小钟曾经因会厌囊肿入院治疗。小钟出院后仍感觉喉咙不舒服,有异物感,小钟对喉咙不舒服表示焦虑,社工安抚小钟的焦虑情绪,对小钟的焦虑情绪进行归因分析,协助其寻找解决方法。

第二阶段:多方沟通,强化其亲属支持网络。
社工评估小钟的非正式支持网络资源,积极与家属沟通,发现其表舅、表哥等在其遇到困难时会给予一定的帮助,于是,社工联动村委与其表舅、表哥获得了联系,讲述了小钟目前的困境,引导其多予支持,最终其表舅、表舅带领小钟到镇卫生院就医。经过治疗,病情仍无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联动精防医生,扩建其正式支持网络。
为进一步协助小钟查明病情原因,社工联动精防医生上门进行评估,精防医生上门评估后,发现小钟是因为精神疾病引发的精神性强迫行为,才会一直感觉到喉咙不适。精防医生建议小钟可以到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

随即,社工将精防医生的建议告知小钟亲属。小钟的亲属带其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

第四阶段:政策落实,缓解其经济压力。
小钟到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小钟入院治疗。但因住院费用较高,为缓解其经济压力,经小钟本人同意后,社工协助小钟准备入院治疗的相关材料,与精防医生沟通,将小钟纳为管理,并为小钟申请免费入院治疗。

第五阶段:持续跟进,强化小钟的改变。
小钟入院治疗后,社工定期联系其亲属以及医生,了解小钟近期的治疗状况,得知小钟通过治疗后喉咙不舒服的情况有所好转,焦虑情绪得以舒缓。

六、成效与反思
在整个个案过程中,社工运用倾听等技巧与小钟建立信任关系,全面了解情况,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小钟在整个个案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非正式支持网络,首先社工对小钟现有的照料资源进行评估,根据该家庭情况得知,小钟母亲患智力残疾,妹妹患精神残疾,两人均没有明事能力。因此,社工在评估的基础上帮助小钟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社工走访小钟的亲戚,帮助小钟寻找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使小钟得到及时的照料,缓解困难。

同时,社工能结合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为小钟链接精防医生,将小钟纳入管理并入院治疗,从而让小钟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后续,社工将继续联动多方力量,持续跟进小钟的情况,为小钟提供关爱帮扶、医疗政策等服务,助力小钟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社工传媒
社工行业新媒体,关注社工、社工人动向,全心全意为社工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