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依恋研究述评: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陈 晔,曹智辉,易柳夙,陈欣欣1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文章对国内外986 篇目的地依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理论演进、概念界定和研究主题等。在消费关系导向下,文章构建了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揭示了目的地依恋的基本影响因素、形成逻辑与结果效应,并提出6 个未来值得研究的主题:1)完善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2)探索非惯常情境下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与规律;3)揭示旅游者自我概念变化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4)动态描述目的地依恋形成的阶段特征;5)探讨旅游者对不同目的地类型的感知差异及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理;6)开展数字时代的目的地依恋研究。该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目的地依恋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旅游目的地提供管理和决策参考。
0 引言
依恋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精神分析学家Bowlby提出,用于解释母婴之间强烈的情感关联,他通过长期对母婴间关系的观察,从生物进化的视角提出了依恋理论,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依恋关系。他系统地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并指出依恋具有维持亲密、抗拒分离、安全基地和避风港4种功能[1]。自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这一概念逐步被多个学科领域关注,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心理学领域的学者研究发现,依恋不仅存在于母婴间,在情侣、医患、师生等成人个体间同样广泛存在[2-3]。营销学领域则引入依恋的概念形成了品牌依恋理论。品牌依恋是指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的富有情感的纽带,是情感营销、关系营销等方面的热点研究主题[4]。地方依恋也称场所依恋,指的是人与特定地方之间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关联,是环境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方面的研究热点[5]。早期的研究较多使用地方依恋概念,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使用目的地依恋(destination attachment)这一术语,内涵上与地方依恋的早期概念有一定差别,如贾衍菊等在进行目的地依恋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的研究时认为,目的地依恋是现代旅游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地方依恋,是旅游者与特定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结[6]。曲颖等进行了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的建构研究,认为目的地依恋分离于地方依恋的概念,是旅游者对目的地产生的“炙热”情感[7]。
旅游领域现有相关研究采用地方依恋理论探究了旅游者因旅游涉入、满意体验等与目的地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以及依恋带来的忠诚、亲环境行为等结果效应[8-9]。一些学者关注旅游中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沿袭了成人依恋的理论和观点,研究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与目的地居民或服务人员通过人际互动与交流形成的依恋关系,及其对价值共创、公民行为、重游等行为的影响[10-11]。部分研究沿用品牌依恋理论的框架与测量工具,聚焦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旅游消费体验过程。相关研究发现,旅游者借用与自我概念相似的目的地品牌、旅游产品、名人等消费对象和符号进行自我概念或价值的表达与展现,基于自我一致性形成依恋,并产生重复消费、重游等行为[12]。
整体来看,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的依恋研究存在以下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地方依恋通常包含两个核心维度,一是居民因生产生活对居住地产生的功能性依赖,二是居民因长期居住、社会关系等产生的情感性认同。旅游者通常短期到访目的地,与居民长期在当地生活和工作有根本差别,而诸多目的地依恋的研究仍采用描述居民与地方情感联系的地方依恋概念及上述二维度[13],值得商榷。可喜的是,少数学者已意识到旅游者目的地依恋与居民地方依恋的区别,认为旅游者目的地依恋是一种有特定内涵的依恋情感,并积极探索了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形成过程、启动机制和维度等[14-15]。第二,采用自我一致性理论来分析旅游者的目的地依恋忽略了非惯常环境中自我概念的特征与变化。旅游者常常由于猎奇心理和求新求异动机而到访目的地,旅游消费的高机会成本、低重复性、异地性、空间体验性等特征影响了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这种在旅游目的地发生的异质化消费导致的依恋情感仍采用自我一致性来解释,其适用性有待商榷。近期若干研究关注到旅游目的地非惯常情境中旅游者自我概念与依恋的关系,探究了自我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对依恋形成的影响[16],以及目的地异质文化背景中依恋的形成过程与组成要素[17]。第三,应用成人依恋、亲密关系等理论研究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的依恋关系,未考虑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区别[18]。在目的地陌生环境中,旅游者经由主客互动、社会交往等所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的依恋,这与日常生活中的熟人环境下因日常生活交往和亲缘关系而形成的依恋有所不同。使用熟人社会中的人际依恋理论来解释旅游者目的地依恋忽视了陌生人际关系情境。此外,诸如目的地依恋随到访次数的动态变化[19]、目的地依恋的类别[20]、目的地依恋的触发条件[21]以及虚拟旅游中的情感依恋[22]等研究都从旅游者视角做了有价值的理论探索。综上,目的地依恋的研究需要从旅游者这一依恋情感主体出发,剖析目的地非惯常环境对旅游者自我的影响以及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以消费关系为主导的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路径与机制。本文将旅游者的目的地依恋定义为旅游者因直接旅游经历或其他信息关联(如口碑、社交媒体等)对目的地产生的积极情感。本文首先对目的地依恋的现有研究进行全面检索和综述,然后从发文量、发文趋势、主题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在文献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目的地依恋研究的整体趋势与研究不足,并总结了消费关系、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3 个方面的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研究。最后,在消费关系导向下,提出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与若干未来研究议题,旨在促进目的地依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1 文献来源与主题分类
1.1 文献来源
本文应用三步式检索方法开展国内外文献统计[23-24]。首先进行初始文献检索,经过从事旅游管理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后3人组成的专家组讨论确定文献检索关键词,依据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其次,应用关键词在其他数据库进行补充检索,查漏补缺。最后,通过阅读与整理文献,在已有文献的参考文献中进行滚雪球式搜索,确保文献检索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经过检索筛选,共计986篇国内外文献纳入分析。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进行外文文献检索,以“tourism”“travel”“tourist”“traveler”“visitor”“destination”和“attachment”“place attachment”“brand attachment”为两组关键词进行交叉组合检索,选取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文献类型为“article”,检索时间截至2023 年9 月30 日。随后在Elsevier、SAGE、EBSCO等数据库进行补充检索,对收集的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检索与分析,共得到917 篇文献。根据本文的分析范围,针对上述检索文献做再次筛选,例如剔除基于居民视角的研究,最终649篇进入文献分析库。
另外,在中国知网进行中文文献检索,以“旅游”“旅 行”“游 客”“旅 游 者”“旅 行 者”“访 客”“目 的地”和“依恋”“地方依恋”“场所依恋”“地方依附”“场所依附”“品牌依恋”为两组关键词,并勾选同义词拓展进行交叉组合检索,选取论文类别为学术期刊,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9月30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8 篇,参照上述英文文献的筛选方式进行文献剔除,最终337 篇进入文献分析库。笔者在进行中文文献筛选时,发现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数量较少,且部分具有启发性或高被引的相关论文发表于非核心期刊,所以没有限定中文文献的索引期刊等级。
1.2 文献概况
国外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最早发表于1989年,由Williams 和Roggenbuck 将地方依恋理论应用于旅游者与休闲场所间的关系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晚于国外,最早出现于2006 年,由黄向等将地方依恋概念引入国内旅游研究,之后相关研究数量逐步增加。从发文趋势看,目的地依恋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和增长率逐渐增高,整体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10 年以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均较少,属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国外在此段时期做了较长时间的探索。2011年以后是快速增长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显著增长,其中,国外文献的数量和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的发文趋势和发文量详见图1。
图1 国内外目的地依恋研究发文趋势图
Fig.1 Trend of research on destination attach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journals
1.3 主题分类
本文应用CiteSpace 6.1软件对国内外文献分别进行了关键词共现的聚类分析。
如图2 所示,国内目的地依恋研究主要呈现10个关键词聚落,除旅游者聚落外,大体可以分为3类研究主题。分别是由地方依恋、场所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感和人地关系5 个聚落构成的围绕旅游者与目的地人地关系开展的研究;由旅游消费和品牌依恋两个聚落构成的围绕旅游者与目的地间消费关系开展的研究;以及由社会交往和主客互动两个聚落构成的围绕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社会关系开展的研究。
注:图片由CiteSpace制作导出。图中节点大小为关键词频数,节点越大,频数越高。相同颜色的节点为同一类。下同。
图2 国内文献关键词共现的聚类分析
Fig.2 Cluster analysis of keyword co-occurrence in domestic literature
从图3 可看出,国外目的地依恋研究主要呈现11个关键词聚落,大体可以分为3类研究主题,分别是 由 consumption、celebrity involvement、brand attachment、destination marketing 以及value co-creation 5个关键词聚落构成的围绕旅游者与目的地间消费关系开展的研究;由authentic experience、social capital、community interaction、和attachment theory 4 个关键词聚落构成的围绕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社会关系开展的研究;由place attachment 和place identity 两个关键词聚落构成的围绕旅游者与目的地间人地关系开展的研究。
图3 国外文献关键词共现的聚类分析
Fig.3 Cluster analysis of keyword co-occurrence in abroad literature
通过分析发现,现有文献主要围绕消费关系、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3种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的关系类型展开了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研究。其中,以人地关系为主导的研究,在地方感、地方认同、地方依恋等理论基础上探讨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依恋情感。这部分文献量最多,共计557 篇(占比56.49%)。围绕消费关系的研究,依托品牌关系、品牌依恋等理论探讨旅游者与目的地品牌或代言人的依恋情感。近年来这部分文献显著增长,共计289篇(占比29.31%)。针对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应用社会互动、价值共创、人际依恋等理论探讨旅游者与目的地人员、社区之间的依恋情感。这部分研究较少,共计140篇(占比14.20%)。
从主题的分布时序来看(图4),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缘起于人地关系的探讨,2007年之前主要是人地关系相关的研究文献,这是因为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依恋情感最早在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领域开展探索。之后随着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元学科研究的开展,关于消费关系、社会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下文将依据旅游者与目的地间关系梳理理论脉络,对重要文献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做进一步整理与探讨。
图4 研究主题分类统计时序图
Fig.4 Statistical sequence diagram of research topic classification
2 旅游者与目的地间依恋关系研究的演进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发展脉络
根据国内外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依恋理论的发展脉络,目的地依恋在不同学科下主要围绕3 种核心关系属性展开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领域中,地方依恋理论是建立在人地关系之上,认为人与地方之间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联结。许多研究沿用了居民地方依恋的概念和维度来分析旅游者对目的地产生依恋的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以及结果[25]。这些研究发现了旅游者地方依恋的两个形成逻辑,即认知-情感-行为和情感-认知-行为。这意味着旅游者的认知对目的地的情感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引发相应的行为表现;同时,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也会对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通过这两种逻辑的交互作用,旅游者对目的地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依恋。
在关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成人依恋理论,并采用相关概念和测量工具来分析旅游者与目的地人员之间的情感关联。这些研究认为,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会形成强烈的情感联系,并主要探讨了基于社交关系和价值共创而形成的主客依恋[10]。此外,除了一般性的重游和口碑等效应外,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依恋也能够促使旅游者展现出公民行为和亲社会行为[26]。这意味着旅游者在与目的地居民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情感上的满足,还在行为层面上表现出对目的地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在市场营销学领域中,基于消费关系的研究主要应用品牌依恋理论及相关测量工具来分析消费者与消费对象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研究者们开展了目的地品牌依恋和名人依恋相关研究[27],根据对象的差异,运用自我一致性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匹配假设理论等探讨依恋形成的过程机制。
不同关系属性下的学科视角、主要理论框架、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如表1所示,具体研究内容后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表1 旅游者与目的地间依恋关系研究内容概要
Tab.1 Research summary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s and destinations
2.2 基于人地关系的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
基于人地关系的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基本沿用居民地方依恋的概念框架,并结合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概念界定与测量、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结果效应等。
在概念界定与测量方面,目的地依恋的概念最初源自地方依恋的研究。地方依恋基于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探索而提出,指的是人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28-29]。随后,这个概念的对象从居住地拓展到特殊空间如公共场所、休憩地和旅游目的地等。1989年,Williams和Roggenbuck首次将地方依恋的概念拓展到休闲领域,探讨了旅游者对特定地点和资源的依恋。因此,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目的地依恋是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结[30]。关于维度划分并未有一致观点,得到学界较多认同的是两分法,即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30]。现有研究中大部分是在这个维度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境进行修正和改进。
目的地依恋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居民地方依恋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目的地的地方意义[29]、地方特质[34]、本真性[35]等以及旅游者动机[36]、旅行经历[30]、旅行方式[37]等是依恋形成的前置影响因素。其中,游客涉入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了较多关注,研究普遍认为涉入度与地方依恋呈正相关[38]。许多研究构建了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影响的关系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对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影响路径[39-40],结果证明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涉入的程度、参与活动的形式与频率、活动的难易程度、持续的涉入会预测旅游者的地方依恋或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41]。
关于目的地依恋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逻辑。一种是“认知-情感-行为”逻辑,即旅游者先对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产生认知的满意评价,然后可能产生依恋情感,最后会导致一些忠诚行为、重游行为[42-43]。有学者发现,旅游者会根据自由接收到的目的地信息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即概念场所,如果符合预期则会产生旅游行为,再通过实地旅游的认知赋予情感,在脑海中形成“基模场所”。如果超出概念场所预期又符合价值观则形成依恋情感,同时依恋情感加强了地方的认同感形成重游[44]。另一种逻辑是“情感-认知-行为”,即旅游者会先产生一个积极的情感倾向,然后结合具体的旅游体验得到认知,最后影响其重游、口碑等行为[45-46]。部分学者基于外部刺激与内部需求分析,认为依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旅游者根据接收的旅游地信息初步形成情感倾向;第二阶段在经历具体的旅游体验后进行评价,进而形成情感依恋和行为依恋[47-48]。
在结果效应方面,学界普遍认为,旅游者地方依恋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49]。旅游者地方依恋往往会引发主动口碑、重游、亲环境行为[50-52]。其中,亲环境行为的研究最多,多数学者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旅游者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旅游者地方依恋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其环境责任行为[53]。依恋强化了旅游者的环保态度,其引发的自然共情比一般的亲环境行为意向具有更明显的作用[54-55]。一些学者关注到旅游情境的特殊性,对旅游者在居住地和目的地的亲环境行为进行了验证,发现地方依恋在旅游目的地环境中仍然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56]。
2.3 基于社会关系的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
基于社会关系的目的地依恋研究主要探讨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基于社交关系形成的主客依恋,多数围绕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制展开,也有部分学者讨论了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和结果效应。
在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制方面,主要集中于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进行多样的社会交往形成主客间的情感凝聚进而发展为依恋。旅游活动通常会促进旅游者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提供人际互动的机会并发展社会关系[57-58]。旅游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和旅游者相互交流沟通[59]。旅游者与社区居民之间通过积极互动建立的纽带对目的地依恋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60]。旅游者与居民互动过程中,参与社区生活、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共同信念与认知使两者之间形成情感凝聚,进一步发展为依恋。这种个体之间强烈的情感关联成为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情感纽带。
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游客行为和居民态度两方面。一方面,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间的社会交往更为主动、深入,表明他们了解目的地的欲望更强,更有可能形成与目的地间的依恋关系[61]。若旅游者与居民的主客互动满意度极高,有时会互留联系方式,在旅游结束后保持往来[62]。有研究表明,共享民宿中积极的主客互动会促使旅游者将民宿视作“异地的家”,而民宿主为自己的“家人”,从而对民宿、民宿主以及目的地产生依恋[63]。此外,旅游者也会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游记撰写、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与目的地居民实现体验价值共创,从而产生对目的地的依恋[64]。另一方面,目的地居民对待旅游发展和旅游者的态度,也决定了其是否会与旅游者展开良性的社会互动,并产生情感联系。研究发现,目的地居民的主动帮助行为有助于构筑良好的主客关系,会改善游客对目的地的刻板印象,增加满意度和信任感[65],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对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目的地依恋的结果效应研究与地方依恋类似,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重游、口碑等行为[60]。例如,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建立的情感凝聚和社区依恋有助于消除安全风险感知,提升目的地忠诚与重游[66]。除此之外,部分研究发现,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或社区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发展会导致旅游者公民行为,包括对目的地的心理所有权增加、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及积极主动地遵守各项社会秩序或公约[67]等。
2.4 基于消费关系的目的地依恋相关研究
基于消费关系的旅游者与目的地间依恋的研究主要包括目的地品牌依恋和目的地名人依恋两部分。这些研究围绕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结果效应展开了一些探讨。
在概念界定与测量方面,旅游本质上属于旅游者的异地消费活动[68],品牌是目的地或旅游产品的符号化表达[4],这方面的研究基本沿袭了品牌依恋的理论探索,认为旅游者与目的地品牌间的依恋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纽带。而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方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建立、维护和强化与旅游者之间的依恋关系纽带,以期获得持续的顾客价值[69-70]。测量方式多采用Thomson等开发的包含情感(affection)、激情(passion)和联系(connection)3个维度的量表[32],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在形成机制方面,目的地品牌依恋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即消费者会与自我概念相似的目的地产品/品牌等对象形成依恋[71]。还有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发现旅游者认为目的地品牌是旅游过程中表达其生活方式、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性因素,所以可能会与目的地品牌之间形成强烈的情感联结[72]。此外,品牌依恋也作为中介影响了品牌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73]。除了直接与目的地品牌之间产生情感联结外,目的地名人依恋的研究发现,旅游者会因为崇拜目的地名人或品牌代言人而形成对目的地的符号化依恋[74-76],从而促进消费。研究发现,当明星频繁在某一目的地曝光或在某一目的地有纪念性事件时,旅游者会自然地将其与目的地进行联结,作为明星粉丝的旅游者会与目的地之间形成情感依恋,并前往目的地进行旅游消费活动[77]。
在影响因素方面,目的地品牌依恋的研究较多集中于自我一致性理论。研究发现,产品或目的地品牌与自我个性相吻合的程度极大地影响了依恋的形成。当产品或品牌与个体的自我形象相一致时,会带来更强烈的依恋感[78]。除此之外,旅游者消费需求[79]、品牌可信度[80]、文化距离与品牌真实性[81]、品牌个性[82]、刻板印象[83]等也被证实对旅游者目的地品牌依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而目的地名人依恋的影响因素研究多基于匹配假设理论。研究发现,名人与目的地形象的匹配程度、名人对目的地的忠诚以及名人与自我的匹配程度都会影响旅游者与目的地或目的地品牌之间的情感关系,从而促使目的地品牌依恋和目的地品牌至爱的形成[84]。此外,宗教信仰群体也受到国外部分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宗教名人、宗教符号与习俗的信仰程度显著地影响其目的地依恋情感与消费行为[85-87]。
在结果效应方面,旅游者的目的地品牌依恋和目的地名人依恋除了与重游、口碑等利目的地行为相关以外,还显著地影响了旅游者的消费意愿和对目的地投入资源进行关系维护的意向程度。具有依恋的旅游者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或经济成本前往目的地进行旅游消费[45]。因此,目的地管理部门也经常在宣传视频或旅游广告中使用能表达目的地形象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或名人,以此增强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带动旅游消费[88]。
3 研究述评与展望
目前,关于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依恋关系的研究在不同学科背景下进行了广泛探索,并基于各自的理论基础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形成了不同关系下依恋的概念、维度、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结果效应等有价值的结论。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推进现有研究,本文基于消费关系阐述了目的地依恋的概念,并提出一个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
3.1 研究现状述评
3.1.1 需要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开展依恋理论的拓展研究
已有研究在人文地理、营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旅游者地方依恋、旅游者品牌依恋、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主客依恋等系列研究成果,推动了依恋理论向地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延伸与发展。然而,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目的地要素(居民、旅游产品、目的地空间等)互动形成的依恋情感是多元关系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单一学科理论无法完整解答的研究问题。例如,旅游消费活动除了涉及所有权转移的物质产品消费以外,还包括目的地空间的消费。特别是,目的地所具有的独特空间氛围是需要旅游者花费成本(时间、经济等)后经过地理空间的转换才能享受的,所以目的地的环境空间本身就具有消费属性。乡村旅游消费中,因为乡村的景观和氛围不同于城市空间,才使得乡村空间成为资本增值的新工具[89]。早期的地方依恋理论关注了人与空间的关系,管理学中的依恋研究则是从消费关系入手,但是二者均没有关注空间的消费属性。因此,目的地依恋理论的拓展需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3.1.2 非惯常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和依恋情感特征研究
Bowlby 在依恋理论构建时发现,个体的依恋具有情境敏感性,所处情境会刺激依恋的产生与发展[1]。旅游领域的研究已经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中进行了探索,包括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遗产旅游和虚拟旅游等。但是,大多数研究只是将现有理论应用于旅游场景,如在红色旅游场景中研究旅游者地方依恋与旅游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或研究自我一致性与民族旅游目的地品牌依恋等。这些研究缺乏对非惯常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和情感特征的探讨。地方依恋理论描述了居民由于长期居住、生存需要以及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人地情感[90]。然而,这一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旅游者与目的地非惯常环境之间因短期旅游消费互动形成的依恋关系。此外,现有品牌依恋、产品依恋等惯常环境下的消费理论和测量工具并未针对旅游目的地非惯常环境的高沉没成本、目的地空间消费等情境因素做出理论调整。但研究表明,情境因素是解释消费行为的主要变量之一[91-93]。在目的地这一非惯常环境中,旅游者会以不同于以往的经验方式认识非惯常环境中的实体对象,形成不同于惯常环境中的感知和心理机制。这会导致特殊的消费行为,如穷家富路、炫耀性消费等,从而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依恋情感。所以,现有理论框架需要根据目的地非惯常环境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理论调整,或充分考虑目的地非惯常环境的特征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
3.1.3 动态化的跟踪研究有待加强
依恋情感是在主体与对象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征[94-95]。现有目的地依恋研究多数采用静态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多数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或对在线游记进行文本挖掘的方式开展数据收集,这些方式是基于对旅游者游后的访谈、问卷调查或是应用游后旅游者撰写的游记进行数据分析。从旅游活动的发生时序来看均处于游后阶段,是对旅游过程中发生事件的回忆,一定程度上具有信息加工和信息缺失的偏差,同时也是对依恋发生在游后阶段的主观判断。使用横截面数据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内生性问题,通过一个时间点的数据推断情感的形成过程是不准确的。目的地依恋往往不是经由一次旅游就会立即形成,可能是多次重游、多种渠道信息的影响或者游后的反复回忆积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目的地依恋可能形成于旅游者童年时期与目的地曾有过的接触。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采用动态的纵向跟踪研究方法,实时记录旅游者的情感随着旅游消费活动的进行或重要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变化,从而揭开目的地依恋形成机制的黑箱,填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缺陷。
3.2 研究展望
3.2.1 消费关系主导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1)消费关系主导的目的地依恋概念
旅游活动是商品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消费属性的综合性社会活动[96-97]。消费属性是旅游活动的本质之一,是旅游者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暴露在外的显著特征[98-99]。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成为未来大众消费升级的重要部分[100]。人们因旅游消费而到访各种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消费享受独特的旅游体验,消费属性主导着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认为,理解旅游者的目的地依恋,应当从旅游者与目的地间的消费关系入手,而目的地依恋应当是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在消费关系、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积极情感。具体来说,消费关系主导的目的地依恋概念框架如图5 所示。首先,消费体验是旅游活动的核心,也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101]。旅游者在消费活动过程中通过符号消费、体验消费、享乐消费等满足需求,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总是与具体的空间相关联[102],目的地空间作为消费活动的发生场所,既是消费工具也是消费对象[103]。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中将空间视作带有意图和目的被生产出来的产品,认为空间既是生产资料也是消费对象,可以作为商品被消费[104-105]。旅游者在目的地空间中进行各种消费及非消费行为,通过空间消费产生与目的地空间的积极情感关联。最后,目的地人员为旅游者提供各项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社交需求。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服务提供者等进行人际互动形成的情感团结、友谊、信任等积极情感与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旅游体验、对目的地产生的情感等高度相关[106]。所以,围绕消费关系的核心,在消费关系、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作用下产生的积极情感共同构成了目的地依恋。
图5 消费关系主导的目的地依恋概念
Fig.5 The concept of destination attachment dominated by consumption relationship
2)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
本文在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消费关系主导的目的地依恋概念为核心,遵循动因-行动-结果的分析逻辑,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以及可能的引致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阐述,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框架(图6)。当今社会,旅游活动已经不局限于追求对象化体验,而是更多地关注旅游者在流动中接触异质文化,实现自我拓展,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并且不断追求理想自我与重构现实自我[107]。旅游者因其消费需求到访不同的目的地,面对身份匿名化、信息不对称、高沉没成本、异质文化等因素,会产生自身偏好、认知和行为的变化[108],从而影响情感。在旅游消费活动的过程中,旅游者通过游前、游中、游后身处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中与目的地各要素进行互动,在人地关系、消费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积极情感,经过情感的萌芽、发展、成熟以及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以消费关系为核心的目的地依恋。此外,目的地依恋的结果效应也对应消费关系、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会带来旅游者层面的自我概念变化以及目的地层面的旅游者关系改进,具体表现为3种效应。关系效应是建立在目的地与旅游者关系基础上的游客资产,具身效应是旅游者进行旅游体验活动后形成的目的地场景记忆,情感效应体现为旅游者由于深层次情感关联而引发的公民行为。
图6 旅游者视角下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
Fig.6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destination attach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3.2.2 目的地依恋的未来研究主题
1)完善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因此,在研究目的地依恋时应从旅游者视角出发,描述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情感关系建立的特征、过程和结果。本文给出的目的地依恋的概念和研究框架,为系统地构建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未来目的地依恋研究需要整合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理论,基于人地关系、消费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消费关系为基础,深入分析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多重关系及其交互影响,进一步完善旅游者视角下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框架。
2)非惯常环境下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与规律
对旅游者而言,目的地作为非惯常环境,具有匿名性、高沉没成本、异质文化等特征,这些不同于消费者惯常环境的外部刺激使得旅游者可能表现出异常兴奋、猎奇、冲动消费和恣纵行为等。这些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会影响目的地依恋的形成。因此,在研究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时,需要考虑目的地作为非惯常环境这一核心前提,深入识别目的地非惯常环境的多种特征,并分析它们对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描述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与规律。
3)旅游者自我概念变化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发现自我、重建自我概念的过程[109]。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可能呈现出自我激活、自我意识增强和自我扩张等特征。未来研究可以应用民族志、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旅游者自我概念与情感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自我概念的变化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例如,可以研究不同旅游目的地对自我激活和自我意识增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它们对目的地依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通过研究旅游者自我概念的变化,可以揭示目的地依恋形成的内部影响因素与工作模式。同时,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学者对旅游活动如何影响个体心理的理解,为目的地依恋研究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视角。
4)动态描述目的地依恋形成的阶段特征
旅游消费活动具有时空变化的动态性特征。未来研究应当从旅游活动的整体性出发,动态研究目的地依恋形成的各个阶段特征和形成机制。可以综合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和神经生理学测量方式,实时追踪旅游者自我感知与生理特征随旅游消费活动进展的变化,对比主客观数据,探究在不同旅游活动阶段依恋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上的区别。同时,依恋可能是在旅游者与目的地数次交互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可以进行纵向跟踪研究,揭示旅游者从首次接触目的地到依恋形成的过程中依恋情感强度的变化规律。此外,一次旅游活动后产生的目的地依恋会以回忆的形式成为重游的驱动因素,目的地依恋是否存在不断深化的反馈机制,未来研究也值得关注。
5)旅游者对不同目的地类型的感知差异及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理
旅游目的地种类多样,从资源类型来看,自然风光型旅游目的地主要满足旅游者的观光和休闲度假需求,人文型旅游目的地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学习与拓展自我的需求,而现代人工型的旅游目的地更符合旅游者追求享乐和愉悦身心的需求。根据资源动机理论,这3 种类型的目的地中依恋的形成机理是否有所不同。乡村型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相比,怀旧情感、原真性、生态环境等特征更鲜明,旅游者对乡村型目的地和城市型目的地的依恋情感的形成机理又有何差异。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目的地中依恋的形成过程,并比较它们的差异。
6)数字时代的目的地依恋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社交媒体、虚拟场景等数字化工具成为目的地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22]。当前,旅游者在虚拟和现实两个情境中与目的地发生交互,数字技术重构了旅游者与目的地间关系,并影响旅游者的行为[110-111]。在线上的虚拟情境中,旅游者可以通过搜寻信息、在线购买、社交分享和虚拟场景体验等方式与目的地互动;而线下的现实情境中,旅游者仍通过在场行为感知目的地。旅游者可经由虚拟和现实两条路径来建立与目的地的情感联系。现实与虚拟情境相结合常常会产生更好的互动效果。例如,博物馆采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相比单纯的实物展示,可以更完整和逼真地呈现文物的全貌,补充文物的历史背景并充分解读,给游客带来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数字时代虚拟和现实交互情境中,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路径和其中的相关机制也是重要的研究命题。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
(lyxk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