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MP 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它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够独立生活的微生物。
传播方式: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中的飞沫以气溶胶颗粒形式传播,传染性较小,潜伏期为2-3周。
易感人群:主要影响儿童及青年人,婴儿也可能患有支原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
MP对呼吸道的影响
粘附与侵袭:MP通过表面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受体结合,粘附在纤毛基底部,避免被纤毛系统清除。
毒性代谢产物:MP释放的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化物等代谢产物可破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黏膜,削弱或消除纤毛运动,还可能影响到间质和肺泡壁。
MP感染与免疫反应
特异性抗体反应:感染后,血清中产生IgM、IgG、IgA抗体,呼吸道局部产生分泌性抗体,这些抗体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预防再感染。
IgE反应增强:感染后IgE水平增加,这种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可以促使哮喘患者急性发作。
非特异性抗体:MP感染还会产生多种非特异性抗体,如冷凝集素、MG链球菌凝集素,以及抗脑、心、肺、肝和平滑肌的自身抗体,这可能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免疫复合物:在MP感染的肺炎患者中,可能在血清中发现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有时与肾炎等并发症相关。
哮喘的加重机制
MP感染会通过以下机制加重哮喘:
免疫介导的超敏反应:增强的IgE反应容易引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局部黏膜破坏与纤毛运动减弱: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黏膜的破坏及纤毛运动的减弱,导致呼吸道更易受到其他刺激,引发哮喘发作。
持久性感染:MP与宿主细胞膜有共同抗原成分,能够逃避免疫监视,导致长期寄居,这可能导致持续的炎症和哮喘症状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