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工艺50人论坛暨2024智库年会"演讲
前面听了中国服装学院邹游副院长的演讲,很受启发。据我观察,八十年代,唐装开始流行,成为中华文化回归最具标志性的符号。而制衣技术正是普通百姓都能感同身受的老手艺。如今,唐装、汉服、马面裙,在景区里、在城市和乡村,成为小姐姐们旅游的盛装。
前面演讲的台湾周创设计董事长周锡玮先生,曾是我国台湾政界的活跃人物,他在传承老手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还有今天共同传承的使命。
昨天我慕名夜访离我们这个会场不同两公里的永昌堡——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抗倭寨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堡中的王氏祠堂,有“江南故宫”的美誉。我们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我们旁边的“江南故宫”,无论是建筑,还是建筑里边的文物,都是老手艺的载体。
围绕这次大会主题,我谈谈对老手艺时尚化的认识。
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是当今中国的“血脉觉醒”。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众多老手艺被列入国家、省、市、县(区)级各级保护名录,并且建立了传习机构,传承有续的手艺人成为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很多老手艺现在还没有列入名录,也受到各级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保护。老手艺,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镇,是具象的、接地气的、最受大众欢迎的类别。今天的消费者认为,通过老手艺形成的产品,是有温度的,而且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体温”。
老手艺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老手艺传达了前人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技艺的执着,体现出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国美学是生活美学、生产美学”最好的注脚。山东青岛、烟台一带的棒槌花边,原本是欧洲的技艺,近代传教士带入胶东一带,这个一度主要用于教堂和贵族的用品,在中国日渐大众化、日常化、生活化。今天,这项技艺在欧洲已经基本失传,在中国成为一项重要的非遗项目。今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前人这种对生活品质追求的延续。
老手艺中有着难得的工匠精神。对手艺心存敬畏,凝神专注,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不断创新,关注内在品质和细节处理,这种职业操守、职业能力,不仅是老手艺自身发展的关键,对于各行各业都有启示意义。《诗经·淇奥》所说的“如切如磋,如雕如琢”是一种制玉技艺,后来还成“君子”的人生修养法则。
新国潮在当今是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结合,而老手艺是其中最受欢迎的类别之一。千百年来,大多数老手艺总是在坚守与创新中,把传统技艺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留下了老手艺,也留下了传承创新的传统。老手艺在“老根”上开出了“新枝”,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这是它最引人入胜的景致。借助新文创,新国潮与新国乐、新国风相互推拥,蔚为大观。
老手艺是特色之本。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特色产业,风格独具的老手艺,在别处不曾有、旁人学不到或学不来的看家本领,是真正“压箱底”的传家宝。
老手艺是创意之源。老手艺从最初开门立户,到世代传承,匠心独具的创意薪火相传。
历史上老手艺人,无一例外都能在创意上独擅胜场。而他们的创意又成为今天创意的灵感来源。比如,中国剪纸可以说有千万种,中国艺术研究院有一位研究员多年来一直收集各地纸剪纸,据说总收不全,因为隔一条河、一座山,剪纸风格就不一样。这些既与“地气”相关,也与一代又一代剪纸人的创意相关。陕西已故的“剪纸娘子”库淑兰,其作品造型夸张、着色大胆,被称为“中国毕加索”,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也是首个获得这个称号的中国人。
创意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呈现技艺的过程中。十几年前我到浙江桐庐县参加“十大神剪”剪纸大赛,这个活动的名称就很有创意。在决赛那天,来了很多媒体。参赛的各地选手都坐着埋头剪作品,忽然歌声响起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陕北女子站起来边唱边剪,媒体呼拉一下把她围了起来——在生活中,剪纸本来就是或坐或站的,当别人都是坐着剪的时候,这个聪明的陕北小媳妇站起来、唱起来,不仅呈现了一个好的剪纸作品,还营造了一个好的剪纸场景。
手艺人还是市场开拓者和产业先行者。他们较早具有市场意识和闯荡精神,在对接传统文化与消费者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口碑,为今天打造文旅品牌做出了示范。三十年前我刚到中国文化报社工作的时候,听一位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同事说,库淑兰曾被请到他们学校讲课,这个瘦巴巴的小脚老太太,在回家前还站在学校门口卖她带来的剪纸作品。我听了一方面很心疼,一方面钦佩她的“市场”勇气。
老手艺已经成为新产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多老手艺成为国家工业体系、技术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老手艺看起来还是做着原来的事情,实际上是在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下生产和运营,并且是驱动发展的新齿轮。主要表现在:
产业融合。老手艺在文旅产业、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县域经济、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对外旅游推广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在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学文旅游中,在夜经济、休闲经济中大显身手。
城乡融合。乡村是老手艺的大本营。中国文化的策源地,是传承、创造的“文化道场”,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传习基地”。带着泥土气息的手工艺,在城乡流动中完成其“兴于野、立于市、走天下”的蜕变过程。坚持乡村的手工艺,在千百年来的城乡之间、在老手艺与消费者的对接中,成为名扬十里八乡乃至于全国各地的品牌。四川白玉县的河坡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是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还曾被原文化部授予“文化艺术之乡”的牌子。这个县把它作为非遗扶贫项目,请来创意公司“猛犸市集”进行品牌策划提升、包装营销,成为非遗焕发生机、进入市场的成功案例。
科技融合。从《考工记》开始的中国手工艺的优良传统,既表现在皇家,更体现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重实用、重民用、重艺术、重标准。这种传统,作为中国科技思想的核心,不仅作用于千百年的中国手工艺,对今天发展科技,包括数字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孙若风,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艺术顾问,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教授
往期
孙若风理事长在2025文体康旅装备国际博览新闻发布会答问 (qq.com)
孙若风|侠客、军旅、西游、梦游:旅游视域的四大名著 (qq.com)
孙若风|“展示,不要讲述”:契诃夫教你做旅游 (qq.com)
孙若风:大众体育、大众文化、大众旅游在冰雪经济中相互激发 (qq.com)
孙若风|旅游的转型:从“抢故事”到“想故事” (qq.com)
AI介入沈阳、孙若风关于AI与人类情感的讨论 (qq.com)
孙若风:研学旅游要看得见、说得出、体会得到 (qq.com)
新华社孙若风专访:中小城市缘何成为旅游市场的香饽饽 (qq.com)
孙若风:中华文化与流行文化交汇是演唱会、音乐节火爆的重要原因 (qq.com)
凤凰网访孙若风|人文+科技的“跨界联名款效应” (qq.com)
孙若风|秦岭感悟:从中国兵学智慧看当代文旅方案 (qq.com)
孙若风:数字化的整体最优与艺术化的审美整体性 (qq.com)
孙若风: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qq.com)
“文言文”文化产业思想访谈录第三期——曾繁文对话孙若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qq.com)
孙若风:沉浸式场景,是服务产品也是融合工具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谈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重点工作 (qq.com)
文旅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经济要尊重“素人网红”表达权 (qq.com)
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孙若风:携手共商共建 共创文体康旅装备发展新篇章 (qq.com)
孙若风: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qq.com)
孙若风:文化巨人幼年失怙与草根网红青春逆袭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下的机器人、虚拟人 (qq.com)
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产业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新途径|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 (qq.com)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qq.com)
孙若风|体能·艺能·数能:构建数字文体旅新场景 (qq.com)
孙若风|城乡有约·创意无限·数字赋能:数字文创联名跨界乡村振乡 (qq.com):
孙若风:乡土化+时尚化+数字化,是国潮最佳建模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与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 (qq.com)
乡村非遗系列谈① | 产业化是非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qq.com)
孙若风:乡村古建保护利用,诸葛村里人人是诸葛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旅游消费模式新变 (qq.com)
中外嘉宾品中秋文化 (qq.com)
孙若风:天上的月亮在心里,心里的月亮在天上 (qq.com)
孙若风:兴于乡、立于市、走天下,茶马古道再出发 (qq.com)
孙若风:疫后文旅产业大势 (qq.com)
孙若风:玄学之殇 (qq.com)
孙若风:文旅行业将频现投融资风口 (qq.com)
孙若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字时代的定力与动力 (qq.com)
孙若风:玄学实干家王导、谢安 (qq.com)
孙若风:文化下沉基层的一个重要“指数”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qq.com)
孙若风:学着伏羲做文旅元宇宙 (qq.com)
孙若风:乡村美学的传承与复兴 (qq.com)
孙若风:文旅元宇宙的生产与消费 (qq.com)
孙若风:衣冠渡江扳正的文化船头 (qq.com)
孙若风:生态美要看得见、说得出、体验得到 (qq.com)
孙若风:在县域经济中壮大文旅产业 (qq.com)
孙若风:西晋的审美触角:生活、艺术、情感 (qq.com)
孙若风:大文创 新国潮 (qq.com)
孙若风:机锋乍见 (qq.com)
孙若风:让标准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标识 (qq.com)
孙若风《中华美学回归大众生产生活》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征文中获“特别致敬” (qq.com)
孙若风|从游于竹林到游于金谷 (qq.com)
孙若风|一千多年前的美学实验 (qq.com)
孙若风|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 (qq.com)
孙若风|旅游进入大住宿业时代 (qq.com)
孙若风|玄学的思辨与才情 (qq.com)
孙若风|乡村文旅与做好“土特产”文章 (qq.com)
孙若风|以文体康旅融合对接老年消费 (qq.com)
孙若风|竹林中的酒神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大力发展文体康旅装备 (qq.com)
孙若风|洪洞大槐树:从故事到产业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与艺术力 (qq.com)
孙若风|文旅消费场景重构 (qq.com)
孙若风|建安风骨是怎样长成的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qq.com)
孙若风|曹丕曹植做“群主” (qq.com)
孙若风|乡村旅游要像货郎那样接地气懂乡亲知行情 (qq.com)
孙若风| 走向元宇宙:牢笼亦或星空 (qq.com)
孙若风|乡村民宿姓农守舍 (qq.com)
孙若风|中国乡创美学的由来与未来 (qq.com)
孙若风| 自媒体文旅创意规律 (qq.com)
孙若风| 数艺时代宣言 (qq.com)
孙若风|旅游标准:穿越至暗的星火 (qq.com)
孙若风|中国名士风流的绝响 (qq.com)
孙若风|当代文旅:从融合到熔铸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的美学杠杆: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中国文人曾经的垮掉与跨越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三级跳:数字化、数智化、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学驴叫的皇帝曹丕 (qq.com)
孙若风| 中国生产美学的前世今生 (qq.com)
孙若风| 快哉玄风 (qq.com)
孙若风| 曹操猜谜的文化大义 (qq.com)
对话孙若风、原博、季中扬 | 传统年俗在当代发展有很多新机遇 (qq.com)
孙若风|万物有文的中国审美与当下文创 (qq.com)
孙若风|曹操的通脱与解放 (qq.com)
孙若风|中国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同构、同体 (qq.com)
孙若风|开风气者曹操 (qq.com)
专委风采: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孙若风教授 (qq.com)
孙若风|经济融合与审美融合 (qq.com)
孙若风|新文人曹操 (qq.com)
孙若风|《周易》中的文旅原型 (qq.com)
孙若风|六朝最风流 一地苦菜花 (qq.com)
孙若风|乡村建筑之美再发现 (qq.com)
孙若风|“形神之辨”:养形、养神、养生 (qq.com)
孙若风|“性情之辨”:关于情感的追问与安顿 (qq.com)
孙若风|新的孪生:互联网时代的人设 (qq.com)
孙若风|“有无之辨”:山水间的思辨与啸歌 (qq.com)
孙若风|让文创回源生产生活——在首届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的演讲 (qq.com)
孙若风|玄与诗的那场风花雪月 (qq.com)
孙若风|孔子的诗与远方 (qq.com)
孙若风|中国雅俗文化的对峙、和解与转化 (qq.com)
孙若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旅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个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统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真实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语言在悖论中超越 (qq.com)
孙若风|以艺术的名义召唤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推演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游戏观 (qq.com)
孙若风|艺术、技术、生活:元宇宙三维建模 (qq.com)
孙若风|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 (qq.com)
孙若风|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基因 (qq.com)
孙若风|骈散:中国语言模块的审美张力 (qq.com)
孙若风|字形心迹:中国诗性符号意象 (qq.com)
孙若风|声美:中国诗学曾经的执念 (qq.com)
孙若风:中国造字论的诗性思维 (qq.com)
孙若风 | 意物与感物:中国诗学、语言学的同质同构 (qq.com)
中国诗学与语言学的融通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