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风|安阳:​从文字到文创到文旅

文摘   科技   2024-06-21 19:09   北京  

安阳:从文字到文创到文旅

     ——在“殷墟甲骨文”杯国际文创设计大赛启动仪式的演讲


      今天我们身处数字化时代,而数字化作为一种记录、储存、处理、传播信息的符号体系,与文字符号体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来到安阳,回望三千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三个与文字相关历史——甲骨文、司母戊鼎和周王演《易》,令人感慨万千,联想多多,特别是对当下开展相关文创、发展文旅产业,对于我们面对中国文化河床上的数字化浪潮,有着直接的启示意义。

      首先是殷墟甲骨文,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意义重大。这事旁观者清:汤因比指出:“书写维系着中国文化的完整性。语言,在西方用来区别地域文化,在中国却服务于统一。中国语言,更准确地说是文字,使现代中国人认同他们与3000多年前安阳居民属于同一种族,认同中国历史自商代以来呈线性发展。这一点,西方人很难理解。”(《半个世界:中国与日本的历史与文化》1973

      再就是司母戊鼎(也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依据是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学界争论是“司”或是“后”,进一步引发社会的兴趣。甲骨刻字和青铜铭文,体现了先民的文字观,几千年过去,虽然书写工具和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先民仍在教我们如何写字和用字。

      再就是周文王演《易》。安阳汤阴有羑里城遗址。司马迁《报任安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7年里,潜心钻研,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周易》是中华文明的元典,伏羲是文明之祖,八卦也被视为文字之始。周文王演《易》,由伏羲画卦所关注的天道轮回,进而推演出人生、社会等万事万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在中国文字史、文明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转折性意义。

      古人云“操斧伐柯,其则不远”,今天我们说文创,面前的甲骨文、司母戊鼎和周王演易,就 是很好的文创。而且,文字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文创的成果,又进而成为继续开展一次次文创的工具,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指出文字作用是,“斯乃言语之体貌,而文章之宅宇也”。今天我们以司母戊鼎为母本开发文创产品,而司母戊鼎就是先民的一个文创作品。关于伏羲画卦,我在甘肃参加由凤凰网与天水市政府主办的国学论坛上说,伏羲所画之卦,就是远古时期的文创。今天在安阳面对周文王推演《周易》的历史,我觉得,这是文王对伏羲画卦这个IP的又一次文创开发。

      所谓文创,就是把文化要素与当下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创新创造。文创源远流长,甚至可追溯到先民的神话、图腾等,可以说文明每往前走一步都有文化创意的驱动。但是,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内核,文创的兴起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2014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提出要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等各种产业融合。文创推动了文化服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由生活性服务向生产性服务拓展,文化要素与其他产业的生产性要素融合在一起,相互赋能和提升,这其中,文创起到关键作用,体现在创作生产、宣传营销、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环节。

      文字就是文创成果,而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创作品。仓颉造字,“天雨粟,鬼神哭”,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遥想远古时期,先民为了记录、储存、传播信息的需要,为了交流的需要,创造了文字,才启动了从口语化到书面化的符号革命,中国文化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注重形象思维以及与此相关的直觉、体认、感悟和情感互动,在安阳甲骨文中就有充分的体现,中国文创的秘码也在这里。这些特征这既显示在造字上,也显示在用字上;既显示在文字上,也显示在文创上。甲骨文就是今天文创的模本,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形象化。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叙注》中指出:“圣人造字,实自象形始。依类象形,是造字的最初手段,也是主要手段,其他的造宇方式,比如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等等,都是在象形基础上进行的。象形是文字的根本,文字是简化的物象。造字的过程是与物象游处的过程。世界上的很多文字都是从象形起步,然后成为抽象的符号,乃至于成为拼音文字,汉字仍然保持着以象形为基础的符号特征。尽管也有抽象化,或者更准地说,是简化,但是,从儿童开蒙学字,到后来用字,心中始终有具体的物象。而汉字作为须臾不能离手的工具,又强化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特征。今天的文创,同样需要这种形象性,IP的特点,就是有形象、有故事、有想象、有共情。

      第二,人格化。伏羲画卦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将自己与万物一起作为取法的对象。周王演《易》,也将自己的人格投射到卦象中。而且,古人认为,造字与写字都表现出人的品质和追求,伏羲作龙书、炎帝作穗书、少昊作凤书、高阳作科斗书,个性不同,写字也不同。“高阳”即颛顼,也是屈原的先祖,陵墓在安阳,其形象是“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山海经·大荒西经》),习性又是“生自若水,实处空桑”(《吕氏春秋·古乐》),似乎能两栖,这样的出身、形象、习性,因此造出的是科斗文。“字如其人”从文字创造之日起就开始了。今天的文创,同样的需要表现创作生产者的个性。文创产品靠内容取胜,内容以特点取胜,特点源自对象特征,更源自创作生产者的个性特征。

      第三,典型化。通过有限的文字反应大千世界,通过有限表达无限。伏羲画卦,不是让卦象仅仅自指,应是许慎说的那样:“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易·系辞下》指出《周易》卦象的特点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承认文字在表达上的局限性,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可触类旁通,以少总多,也就是像周文王所做的,将八卦推衍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涵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今天的文创产品也要懂得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生的辩证法,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审美创造上对“境外之象”、“韵处之致”的追求。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今天的安阳,以文字为重点的各类文创,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举办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而且组织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国际汉字艺术设计大赛暨展览、等活动,着力打造甲骨文城市超级 IP,塑造了安阳汉字之都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梳理安阳文创和文旅产业发展脉络会发现,我们今天开展的文创,仍然遵循着先民在甲骨文、司母戊鼎和周王演《易》中体现出的理念和方法。发展文旅产业,也正是以这样的文创为灵魂,突出特色、加强创意、对接市场。这是文旅产业发展需要普遍遵循的路径:

      首先,传承历史。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追求“历史的永恒”。从古至今,凡出现一种新的记录工具,首先想到的是用于记载历史。甲骨卜辞,典型地体现了远古时期的“史巫一体”。铸造司母戊鼎,体现了“铭记”这一历史功能。伏羲画卦,古代学者就指出它是为了记史。周王演易,是典型的文化传承行为。今天,数字技术在中国文化领域,也是在历史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展示方面先行一步。从数字技术刚出现时国家实施对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到后来智慧化乃至于元宇宙相关技术,每一步都表现出反应快、成效显著的特征,有利于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的目的。非遗传承在数字化应用方面,也表现出与文物同步性。

      安阳旅游资源丰富,它采取“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围绕殷墟甲骨文这个核心品牌,充分发挥其在世界上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根基性文化、地标性文化作用,持续推进甲骨文发掘保护、收集整理、研究阐释、文创开发、研学旅行、数字应用、交流传播等工作,联动殷墟博物馆、殷墟大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项目,提升殷商文化核心圈影响力。安阳的实践证明,传承历史,不是负担,而是利用前人给今天文创留下的资源红利。

      第二,面向生产生活。伏羲画卦,一笔开乾坤。周王演《易》,其意义不只是将八卦推导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揭示了卦象包括了天下万物及事理。在甲骨文中,我们看到,它虽然取自具体的物象,但不是物象的简单摹拟,而是在“天人合一”理念上,通览天地之变,博采众物之美,然后合而为字。这些造字规律,正是文创的要义——我们是通过文化创意去实现文化囊括天地万物理念的,最突出的是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

      在安阳我们看到,这里着力打造“文字之都”的超级IP矩阵,提高城市形象辨识度和城市品牌传播力。在此基础上凝聚和调动各类文旅资源,发展各种业态。比如安钢工业景区,已经成为国家 A 级旅游景区;在城乡融合中,我们熟悉的出产道口烧鸡品牌道口古镇,还有听到去破败、荒凉而如今因旅游人气旺盛的庙荒村,特别是名闻全国红色旅游景点的红旗渠,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纽带。安阳的经验表明,资源的利用要在丰富性中突出了代表性,彼此呼应,形散而神不散;在产品属性上,要实现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在业态模式上,要促进文旅的社会化,让文旅产业融入千工百业、文旅消费调动千家万户、文化项目覆盖千千万万的城市乡村。

      第三,技术与艺术融合。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依类象形,随物婉转,造字和用字的过程中总是神与物游,这使得中国文字有很强的艺术性。在博物馆里我们还看到嵌绿松石,有很强的装饰美。为了增强这种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不只是用于书法,更广泛的作用是,它在日复一日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社会大众。而这种艺术性从一开始就得到技术的支持。甲骨文的创制,在当时而言,既是文化创新,也是技术创新,比如甲骨以及刻制文字的刻刀以及整治、钻凿、烧灼、刻辞等技法。当前,数字化正在全面重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层面、环节。作为一种新的记录、储存、传播信息的符号体系,在本质上与甲骨文是相通的。当前,我们正处在数字化时代,也正处在艺术化时代,数字化与艺术化相向而行,形成了类似于“跨界联名款”的跨界优势,在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将数字化与艺术化共同赋能相关产业。在这样的融合中,IP由一个互联网术语衍生出文创术语,可见数字化与艺术化的息息相关。

      在安阳文字博物馆看到,它已经里里外外用数字化整个武装起来,从展陈到管理、服务。其“字里乾坤”数字化体验展厅,从音、形、义角度解码汉字,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汉字之美和文字之妙。近年来,这里开发的甲骨文表情包、科普动画、网络游戏、3D数字藏品,深受欢迎。安阳的数字化实践表明,如果说甲骨文是远古时期的符号体系,今天的数字化则是今天新的符号体系,艺术与技术作为一枚分币的两面,相互激发、相互推拥,获得双赢。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与科技、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主张生活美学的中国,这种融合更顺畅,更符合我们对艺术虚构与技术虚拟相向而行的预期。有安阳的甲骨文以及司母戊鼎和周王演易作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艺术理想与技术理想是一样的,就如同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一样,字迹未被磨灭,精、气、神仍在。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孙若风

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出版社顾问。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

 往期

孙若风: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艺术的机遇与危机 (qq.com)

孙若风:旅游演艺亟待转型升级 (qq.com)

孙若风:文化巨人幼年失怙与草根网红青春逆袭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艺术学门口的陌生人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下的机器人、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人学视野中的机器人、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从口语化到书面化到数字化 (qq.com)

孙若风:探寻文旅产业的文学原点 (qq.com)

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产业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新途径|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 (qq.com)

孙若风:景无第一,吃无第二 (qq.com)

孙若风:文旅产业的文学原点 (qq.com)

孙若风:旅游如戏 (qq.com)

孙若风:文旅融合两个向度两大动能 (qq.com)

孙若风:中国文化河床上的数字化浪潮 (qq.com)

孙若风:网民的旅游 (qq.com)

孙若风:“文旅+新质生产力”要做到三个赋能 (qq.com)

孙若风:《考工记》视角的新质生产力 (qq.com)

孙若风: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文旅产业 (qq.com)

孙若风:游戏除了游戏还带来什么

孙若风|《山海经》:一个文化科技童话 (qq.com)

孙若风:当代中国旅游的礼乐相成 (qq.com)

孙若风:用文旅产业写好中国新风物志 (qq.com)

戴珩:孙若风印象 (qq.com)

孙若风|《兰亭集序》:中国旅游的序章 (qq.com)

孙若风:以标准化助推中国文旅国际化 (qq.com)

孙若风:夜经济是一种文化产品 (qq.com)

孙若风:六朝文论与旅游的交互作用 (qq.com)

孙若风:过年归乡是中国旅游的原型 (qq.com)

孙若风:对山水玄学的追问 (qq.com)

孙若风:找寻中国文化之趣 (qq.com)

孙若风:袁宏道的禅与林下之风 (qq.com)

孙若风|你看清文化服务一个重大变化吗 (qq.com)

孙若风:文化向生产性服务穿越 (qq.com)

白皮书 | 文旅元宇宙白皮书精要选读 (qq.com)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qq.com)

孙若风|淄博、榕江、哈尔滨爆款三响炮 (qq.com)

孙若风|体能·艺能·数能:构建数字文体旅新场景 (qq.com)

孙若风:发挥旅游标准引领作用 (qq.com)

孙若风:文化科技才是王炸 (qq.com)

孙若风|城乡有约·创意无限·数字赋能:数字文创联名跨界乡村振乡 (qq.com)

孙若风:当工业风邂逅中国风 (qq.com)

孙若风:构建新的数字文旅场域 (qq.com)

孙若风:关汉卿山水间的“闲快活” (qq.com)

孙若风:“中国民宿现象” (qq.com)

孙若风:乡土化+时尚化+数字化,是国潮最佳建模 (qq.com)

孙若风:中国游戏的前世今生与文化精神 (qq.com)

孙若风:工业的文化、文创、文旅三重奏 (qq.com)

孙若风:当文旅触达体育就成了一个爆款 (qq.com)

孙若风:王维的旅居与诗居 (qq.com)

孙若风|隐逸:中国式旅居的滥觞 (qq.com)

孙若风:文化是照亮夜经济的那盏灯火 (qq.com)

孙若风:“数能”、“艺能”驱动元宇宙 (qq.com)

孙若风:在裂变与融合中创新公共文化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与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 (qq.com)

孙若风:从山水到乡村的美学转场 (qq.com)

孙若风:一种新的文化行业观 (qq.com)

乡村非遗系列谈① | 产业化是非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qq.com)

孙若风:乡村古建保护利用,诸葛村里人人是诸葛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旅游模式创新 (qq.com)

孙若风:智慧旅游新经略 (qq.com)

孙若风:旅游运营模式数字化之变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旅游消费模式新变 (qq.com)

孙若风:关注旅游市场的特殊群体 (qq.com)

孙若风:有请李白赋能地方经济 (qq.com)

孙若风:在山水田园且歌且行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的非遗真传 (qq.com)

孙若风:从《老人与海》到“青年与海” (qq.com)

孙若风:从服药、游仙到寄情山水的旅游自觉 (qq.com)

孙若风:一边喝酒一边走向山水的诗人 (qq.com)

孙若风:文明旅游新趋势 (qq.com)

中外嘉宾品中秋文化 (qq.com)

孙若风:天上的月亮在心里,心里的月亮在天上 (qq.com)

孙若风:兴于乡、立于市、走天下,茶马古道再出发 (qq.com)

孙若风:工业与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 (qq.com)

孙若风:从风景到场景 (qq.com)

孙若风:疫后文旅产业大势 (qq.com)

孙若风:从民间文化到民间文创 (qq.com)

孙若风:中国诗人走向远方走进壮阔 (qq.com)

孙若风:玄学之殇 (qq.com)

孙若风:城市品牌的文旅化趋势与音乐的作用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的黄河表达 (qq.com)

神话人物在元宇宙醒来 (qq.com)

旅游装备冠名诗人谢灵运 (qq.com)

“文言文”文化产业思想访谈录:孙若风 (qq.com)

孙若风:中国乡创美学拓荒人陶渊明 (qq.com)

孙若风:佛学在中国的山水化与诗化 (qq.com)

孙若风:山水是如何成为中国旅游原生场景的 (qq.com)

孙若风:文旅行业将频现投融资风口 (qq.com)

孙若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字时代的定力与动力 (qq.com)

孙若风:玄学实干家王导、谢安 (qq.com)

孙若风:文化下沉基层的一个重要“指数”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qq.com)

孙若风:学着伏羲做文旅元宇宙 (qq.com)

孙若风:乡村美学的传承与复兴 (qq.com)

孙若风:文旅元宇宙的生产与消费 (qq.com)

孙若风:衣冠渡江扳正的文化船头 (qq.com)

孙若风:生态美要看得见、说得出、体验得到 (qq.com)

孙若风:在县域经济中壮大文旅产业 (qq.com)

孙若风:西晋的审美触角:生活、艺术、情感 (qq.com)

 孙若风:大文创 新国潮 (qq.com)

 孙若风:机锋乍见 (qq.com)

 孙若风:让标准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标识 (qq.com)

 孙若风《中华美学回归大众生产生活》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征文中获“特别致敬” (qq.com)

  孙若风|从游于竹林到游于金谷 (qq.com)

  孙若风|一千多年前的美学实验 (qq.com)

  孙若风|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 (qq.com)

孙若风|旅游进入大住宿业时代 (qq.com)

孙若风|玄学的思辨与才情 (qq.com)

孙若风|乡村文旅与做好“土特产”文章 (qq.com)

孙若风|以文体康旅融合对接老年消费 (qq.com)

孙若风|竹林中的酒神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大力发展文体康旅装备 (qq.com)

孙若风|洪洞大槐树:从故事到产业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与艺术力 (qq.com)

孙若风|文旅消费场景重构 (qq.com)

孙若风|建安风骨是怎样长成的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qq.com)

孙若风|曹丕曹植做“群主” (qq.com)

孙若风|乡村旅游要像货郎那样接地气懂乡亲知行情 (qq.com)

孙若风| 走向元宇宙:牢笼亦或星空 (qq.com)

孙若风|乡村民宿姓农守舍 (qq.com)

孙若风|中国乡创美学的由来与未来 (qq.com)

孙若风| 自媒体文旅创意规律 (qq.com)

孙若风| 数艺时代宣言 (qq.com)

孙若风|旅游标准:穿越至暗的星火 (qq.com)

孙若风|中国名士风流的绝响 (qq.com)

孙若风|当代文旅:从融合到熔铸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的美学杠杆: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中国文人曾经的垮掉与跨越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三级跳:数字化、数智化、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学驴叫的皇帝曹丕 (qq.com)

孙若风| 中国生产美学的前世今生 (qq.com)

孙若风| 快哉玄风 (qq.com)

孙若风| 曹操猜谜的文化大义 (qq.com)

对话孙若风、原博、季中扬 | 传统年俗在当代发展有很多新机遇 (qq.com)

孙若风|万物有文的中国审美与当下文创 (qq.com)

孙若风|曹操的通脱与解放 (qq.com)

孙若风|中国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同构、同体 (qq.com)

孙若风|开风气者曹操 (qq.com)

专委风采: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孙若风教授 (qq.com)

孙若风|经济融合与审美融合 (qq.com)

孙若风|新文人曹操 (qq.com)

孙若风|《周易》中的文旅原型 (qq.com)

孙若风|六朝最风流 一地苦菜花 (qq.com)

孙若风|乡村建筑之美再发现 (qq.com)

孙若风|“形神之辨”:养形、养神、养生 (qq.com)

孙若风|“性情之辨”:关于情感的追问与安顿 (qq.com)

孙若风|新的孪生:互联网时代的人设 (qq.com)

孙若风|“有无之辨”:山水间的思辨与啸歌 (qq.com)

孙若风|让文创回源生产生活——在首届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的演讲 (qq.com)

孙若风|玄与诗的那场风花雪月 (qq.com)

孙若风|孔子的诗与远方 (qq.com)

孙若风|中国雅俗文化的对峙、和解与转化 (qq.com)

孙若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旅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个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统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真实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语言在悖论中超越 (qq.com)

孙若风|以艺术的名义召唤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推演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游戏观 (qq.com)

孙若风|艺术、技术、生活:元宇宙三维建模 (qq.com)

孙若风|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 (qq.com)

孙若风|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基因 (qq.com)

孙若风|骈散:中国语言模块的审美张力 (qq.com)

孙若风|字形心迹:中国诗性符号意象 (qq.com)

孙若风|声美:中国诗学曾经的执念 (qq.com)

孙若风:中国造字论的诗性思维 (qq.com)

孙若风 | 意物与感物:中国诗学、语言学的同质同构 (qq.com)

中国诗学与语言学的融通 (qq.com)



孙若风
中华美学传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