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万阅读
2024年8月15至16日,由凤凰网主办的大型文化品牌活动“致敬国学:华人国学大典”首次走进秦岭腹地,开启了“张良会客厅”首场活动。众多学者专家和业界精英齐聚网红山城汉中留坝县,在秦岭深处品读中国智慧。活动期间,知名文旅专家、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以“运筹中国智慧 引领文旅潮流”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兵学家”的视角解读张良以及秦岭的历史文化资源,并系统分析了中国智慧作用下的文旅产业特征、产业规律、产业趋势和产业方法。
在张良辟谷修道之处,以兵家视角感悟秦岭的山水人文,探讨中国文旅产业的新形态与新路径,孙若风的许多观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为何会有这样的视角?作为一个小县城,留坝文旅产业的发展如何搭上新质生产力的快车?“人文留坝”如何助力当地文旅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孙若风在活动期间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
以下根据访谈实录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在留坝紫柏山考察。
凤凰网:您这次主旨演讲,是从兵家思想来看当代文旅的解决方案。这个角度非常新颖,为什么要以这样的视角来看文旅产业的规律与趋势?
孙若风:想到这个角度,机缘是来留坝参加“张良会客厅”。留坝的名字是与张良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的历史故事非常多,诸葛亮七出祁山有五次经过紫柏山。离这里很近的宝鸡,周文王找到了最早的谋圣姜子牙。
置身秦岭,会发现中国智慧,无论是兵家智慧,还是儒道智慧,都源于共同的场景,即人与自然相互对应。这是中国文化原初的道场,是远古先民的启蒙课堂。中国智慧就是在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框架里形成的。
这个框架也是中国各种智慧的基石,体现在众多行业中。除了文艺学,还有天文学、地理学、农学、水利学、医学、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在人与山水关系的认识上互认互证,尤其是兵学与文艺学相通相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孙子兵法》对刘勰《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唯一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有直接影响,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兵学与文艺学存在系统性对应。
以姜子牙、孙武、张良、诸葛亮军事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智慧,与文旅发展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其关联性也历历可寻。所以,如今的文旅发展,完全可从兵学思想里汲取前人智慧。
凤凰网:您在演讲中也提到张良是“谋圣”,是伟大的兵学家。网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张良“进退行藏”的传世智慧,会导致消极,比如“知足”、“知止”会不会为当代年轻人“佛系”、“躺平”提供理论注脚?您如何看这种声音?您认为张良带给今天年轻人最大的文化价值应是什么?
孙若风:其实很多年轻人是非常喜欢张良的。他的故事很多,体现了许多优良品质,比如勇敢机智、谋略超群、尊重老人、重视友情。我想年轻人提到张良,首先想到他是一位热血青年,伟大的谋圣,而不会只联想到他隐居的一面。
就好比诸葛亮由隐居到出仕,张良是由功成名就再到隐居,我想大家不会只截取其中某一段经历来理解他们。中国文化里有个张力性的结构,就是儒道互补,内方外圆,张良的进退行藏,就是反映了这样的传统。后人把张良视为“英雄神仙”,没有谁只把他当做一个神仙来理解。
至于“佛系”“躺平”,我觉得不要这样给年轻人贴标签,还是要具体分析。中国文化主张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所以对年轻人所谓的“佛系”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要对张良“进退行藏”的传世智慧作庸俗化理解。
凤凰网:这次来留坝,感觉既古老又新潮。既有张良这样的文化IP,也有非常时髦且充满科技元素的民宿。您说过,数字时代是中国文化关键节点。近十几年来,留坝从绿色驱动到文化驱动,这一迭代升级的机会在哪里?
孙若风:我觉得留坝除了绿色与人文优势外,还可以把握文化与科技结合的规律,乘势而上。文化与科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来密不可分。历史上,很多科技发明出现在文化领域,有的出现在其他领域,但很快应用于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得到涵养、孵化,然后又推及更多领域。
互联网、数字技术兴起以来,文化艺术领域在应用上总是走在前面。如今在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新技术的助推,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艺术虚构与技术虚拟出现了汇流,特别表现在沉浸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AIGC、SORA文生视频、元宇宙等技术的应用上,表现在虚拟人、虚拟场景的载体上。
具体到留坝的文旅产业,我觉得可以多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结合丰富的文化资源,做一些小而美的沉浸式场景。同时通过科技的加持,让当地的生产生活过程变得有意思,这也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中国美学也是生活美学。
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艺术化与数字化正在相向而行,形成了类似于“跨界联名款”的效应。既是技术创新,也是文化创新,在这方面,留坝大有可为。
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文旅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将要着力发展的未来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凤凰网:您提到了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一提新质生产力,感觉是各种高精尖的科技。留坝作为一个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都特别丰富的小县城,如何抓住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机遇?文化旅游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如何体现?
孙若风: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关于新质生产力,目前的学习、讨论也正在深入。
文化旅游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关系非常密切。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三要素(生产者、生产资料、生产对象)的角度,实现新技术的三个赋能:
一是赋能生产者。现在文旅产业一个重要特征是共创共享,生产者与消费者掌握了先进的智慧平台技术,能极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文旅消费。比如留坝的民宿,大多依赖于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因而更善于通过数字技术开展宣传营销,并且通过数字创意实现地方特色与时尚文化的结合。
二是赋能生产资料。文旅工具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装备制造和应用上。在前不久深圳的博览会上,我们高兴地看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应用于我国的文旅装备,有令人鼓舞的进展。这方面,留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赋能生产对象。经过数字化洗礼,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焕然一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能还将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总之,新质生产力既要顶天立地,还要铺天盖地,要能应用到基层去,否则就谈不上利用新质生产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凤凰网:近些年文旅由产业融合进一步衍生为行业融合。其中文旅与康养的融合发展是一条重要赛道,许多省份都有发展康养旅居的支持政策,但也面临同质化的难题。留坝发力中国山地度假旅游,以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方向,这里要如何实现旅居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孙若风:关于养生,中国传统讲究“形神一体”,“心物一体”。你要养生,必须得养心、养神。这是一个总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所以留坝的自然与人文优势,非常适合康养产业的发展。
留坝发展康养旅居产业,首先是有自然生态优势。留坝位于秦岭腹地,秦岭是中国的植物博物馆,是种子的基因库。我们中国人一直认为人跟种子一样,有了好的环境,就能够健康成长。依托独特的山地资源优势,留坝发力山地度假旅游是非常正确的方向。
同时,留坝又有它深厚的人文资源。康养旅居也是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留坝不只有张良留下过深深印记,还有萧何追韩信、诸葛亮屯兵北伐、秦岭古栈道、吴玠吴璘抗金等历史现场,以及马可波罗、李希霍芬、竹添进一郎等外国人的旅行记录。
留坝的历史故事实在是太多,其实跟康养产业有许多结合点。在今天“张良会客厅”的活动中,有嘉宾提出要借助张良这张文化名片,实现由“隐居留坝”到“旅居留坝”的发展,我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依托这样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留坝突出“慢生活、深体验”,积极引进民宿这一新兴业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还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民宿激活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留坝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说要提些建议的话,就是在自然、人文的基础上,再加上科技,可以让康养旅居产业获得更多元的体验,更丰富的业态,当然也是更高质量的发展。
【访谈、整理|甘敏求】
作者简介
孙若风
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艺术顾问,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
往期
孙若风|秦岭感悟:从中国兵学智慧看当代文旅方案 (qq.com)
孙若风:数字化的整体最优与艺术化的审美整体性 (qq.com)
孙若风: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qq.com)
“文言文”文化产业思想访谈录第三期——曾繁文对话孙若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qq.com)
孙若风:沉浸式场景,是服务产品也是融合工具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谈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重点工作 (qq.com)
文旅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经济要尊重“素人网红”表达权 (qq.com)
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孙若风:携手共商共建 共创文体康旅装备发展新篇章 (qq.com)
孙若风: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qq.com)
孙若风:文化巨人幼年失怙与草根网红青春逆袭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下的机器人、虚拟人 (qq.com)
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产业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新途径|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 (qq.com)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qq.com)
孙若风|体能·艺能·数能:构建数字文体旅新场景 (qq.com)
孙若风|城乡有约·创意无限·数字赋能:数字文创联名跨界乡村振乡 (qq.com):
孙若风:乡土化+时尚化+数字化,是国潮最佳建模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与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 (qq.com)
乡村非遗系列谈① | 产业化是非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qq.com)
孙若风:乡村古建保护利用,诸葛村里人人是诸葛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旅游消费模式新变 (qq.com)
中外嘉宾品中秋文化 (qq.com)
孙若风:天上的月亮在心里,心里的月亮在天上 (qq.com)
孙若风:兴于乡、立于市、走天下,茶马古道再出发 (qq.com)
孙若风:疫后文旅产业大势 (qq.com)
孙若风:玄学之殇 (qq.com)
孙若风:文旅行业将频现投融资风口 (qq.com)
孙若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字时代的定力与动力 (qq.com)
孙若风:玄学实干家王导、谢安 (qq.com)
孙若风:文化下沉基层的一个重要“指数”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qq.com)
孙若风:学着伏羲做文旅元宇宙 (qq.com)
孙若风:乡村美学的传承与复兴 (qq.com)
孙若风:文旅元宇宙的生产与消费 (qq.com)
孙若风:衣冠渡江扳正的文化船头 (qq.com)
孙若风:生态美要看得见、说得出、体验得到 (qq.com)
孙若风:在县域经济中壮大文旅产业 (qq.com)
孙若风:西晋的审美触角:生活、艺术、情感 (qq.com)
孙若风:大文创 新国潮 (qq.com)
孙若风:机锋乍见 (qq.com)
孙若风:让标准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标识 (qq.com)
孙若风《中华美学回归大众生产生活》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征文中获“特别致敬” (qq.com)
孙若风|从游于竹林到游于金谷 (qq.com)
孙若风|一千多年前的美学实验 (qq.com)
孙若风|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 (qq.com)
孙若风|旅游进入大住宿业时代 (qq.com)
孙若风|玄学的思辨与才情 (qq.com)
孙若风|乡村文旅与做好“土特产”文章 (qq.com)
孙若风|以文体康旅融合对接老年消费 (qq.com)
孙若风|竹林中的酒神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大力发展文体康旅装备 (qq.com)
孙若风|洪洞大槐树:从故事到产业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与艺术力 (qq.com)
孙若风|文旅消费场景重构 (qq.com)
孙若风|建安风骨是怎样长成的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qq.com)
孙若风|曹丕曹植做“群主” (qq.com)
孙若风|乡村旅游要像货郎那样接地气懂乡亲知行情 (qq.com)
孙若风| 走向元宇宙:牢笼亦或星空 (qq.com)
孙若风|乡村民宿姓农守舍 (qq.com)
孙若风|中国乡创美学的由来与未来 (qq.com)
孙若风| 自媒体文旅创意规律 (qq.com)
孙若风| 数艺时代宣言 (qq.com)
孙若风|旅游标准:穿越至暗的星火 (qq.com)
孙若风|中国名士风流的绝响 (qq.com)
孙若风|当代文旅:从融合到熔铸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的美学杠杆: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中国文人曾经的垮掉与跨越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三级跳:数字化、数智化、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学驴叫的皇帝曹丕 (qq.com)
孙若风| 中国生产美学的前世今生 (qq.com)
孙若风| 快哉玄风 (qq.com)
孙若风| 曹操猜谜的文化大义 (qq.com)
对话孙若风、原博、季中扬 | 传统年俗在当代发展有很多新机遇 (qq.com)
孙若风|万物有文的中国审美与当下文创 (qq.com)
孙若风|曹操的通脱与解放 (qq.com)
孙若风|中国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同构、同体 (qq.com)
孙若风|开风气者曹操 (qq.com)
专委风采: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孙若风教授 (qq.com)
孙若风|经济融合与审美融合 (qq.com)
孙若风|新文人曹操 (qq.com)
孙若风|《周易》中的文旅原型 (qq.com)
孙若风|六朝最风流 一地苦菜花 (qq.com)
孙若风|乡村建筑之美再发现 (qq.com)
孙若风|“形神之辨”:养形、养神、养生 (qq.com)
孙若风|“性情之辨”:关于情感的追问与安顿 (qq.com)
孙若风|新的孪生:互联网时代的人设 (qq.com)
孙若风|“有无之辨”:山水间的思辨与啸歌 (qq.com)
孙若风|让文创回源生产生活——在首届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的演讲 (qq.com)
孙若风|玄与诗的那场风花雪月 (qq.com)
孙若风|孔子的诗与远方 (qq.com)
孙若风|中国雅俗文化的对峙、和解与转化 (qq.com)
孙若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旅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个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统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真实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语言在悖论中超越 (qq.com)
孙若风|以艺术的名义召唤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推演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游戏观 (qq.com)
孙若风|艺术、技术、生活:元宇宙三维建模 (qq.com)
孙若风|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 (qq.com)
孙若风|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基因 (qq.com)
孙若风|骈散:中国语言模块的审美张力 (qq.com)
孙若风|字形心迹:中国诗性符号意象 (qq.com)
孙若风|声美:中国诗学曾经的执念 (qq.com)
孙若风:中国造字论的诗性思维 (qq.com)
孙若风 | 意物与感物:中国诗学、语言学的同质同构 (qq.com)
中国诗学与语言学的融通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