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大模型成为爆款,一时间风光无俩,显示出AI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震撼力,资本看好,企业跟进。但是,效果又未如所期,或者说未能达到高预期值。于是,社会热情消退,一些企业焦虑,或者撤出,业界出现质疑的声音。
此前,元宇宙也火了一阵,然后热度锐减,甚至有人称之为“伪命题”。尽管政府部门已经出台正式文件推动这项技术,但一些“权威媒体”为求稳妥,看到元宇宙等字眼一概删去,更增加了社会疑惑。
炒作、跟风、泡沫,这些肯定是存在的,有人从“阴谋论”角度去认识,也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吧?但是,这些技术的方向和前景,没有问题。
大模型的风头似乎是被具身机器人抢去的。具身机器人正在强势崛起,业界认为,机器人的竞争可能成为本世纪新的全球范围内的竞赛,未来将带来数百亿美元的增长。有人断言它在本世纪会独领风骚。或许会是这样吧,但鉴于元宇宙、大模型的境遇,恐怕也不好说的那么绝对。
事实上,具身机器人、大模型、元宇宙等等,还有沉浸式场景、区块链等等,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支持、推拥,每一项技术掀起的狂飙,都给各类技术带来新的突破和期待,或许,把这些它们的纷然兴起理解成AI舞台连台好戏、高潮迭起更准确。而且,它们已经润物无声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成为“茶杯里的风暴”。
但是,AI的发展仍低于人们的普遍预期,总是没挠到痒处,主要原因是两个:
首先是技术的生长规律。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只几个石头磨过”,但经历了漫长岁月。人类技术演进的总体节奏是越来越快,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之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财富创造的速度,源自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创新的速度:“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数字技术从研发到落地,节奏是最快的。其中原因,第一,升级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半导体行业基本上保持着两年翻一番的周期,即所谓“摩尔定律”。以后虽然没有完全按这样的节奏演进,但信息产业一直是高速度。其二,民用当先。长期以来,很多技术,包括数字技术,很多国家首先是用于军工,然后才向民用转移。今天并没有改变军工优先,但是,民用的地位显著提升。有些技术,比如大数据、沉浸式技术、元宇宙等等,特别是投喂量越大、越优质的大模型,从量的积累到场景的丰富,离开了民用,就离开了源头活水。其三是企业创新。随着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越来越站到创新的前沿,加快技术研发向市场转化,取得先发优势。其实,除了数字技术,目前的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等门类,也呈现这样的发展特征,而且它们的重大突破都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节点。
针对AI进展未如人意,业界专家周鸿祎在一个视频里提到,英国华尔街也在展开最激烈的辩论:“到底AI是不是炒作,为什么没有看到大量杀手级的应用,看到的都是小作文、小图片、小视频”。他认为大模型的情况与埃里克教授关于蒸汽机的分析高度一致:电力是一种通用技术,经过三十年才在蒸汽机上得到巨大回报,其间进行了组织和工艺的创新。电力技术有一个特点本身就有价值。它真正的力量之一,它能引发互补性的创新。大模型技术终将通过这样的创新,释放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
这种关于技术创新与最终落地之间“时间差”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关于组织和工艺创新作用的认识。重大技术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单兵突进。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器时代,不只是在石器制作上从打制到磨制,还有工艺和组织的支持。被视为工业文明开端的珍妮纺织机,从发明到大规模应用也有大约十年时间,是在技术改进、生产效率提升和市场接受度等共同作用下完成了这个周期。198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大数据”,迄今已四十多年。
为什么AI在现阶段像周鸿祎说的“看到的都是小作文、小图片、小视频”?我认为这恰恰反应了数字技术的演进特征,即艺术在技术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技术与艺术从来难解难分。旧石器时代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与体现在石器上是人性化与形式感的强化。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些特征表现得更加充分,而且,用这些石器创造的作品,比如岩画,增加了故事性和人的形象。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往往与美学紧密相关,珍妮织布机的完善的过程中,就考虑到美观与实用的平衡,以及人机交互的便利性。随着工业发展的推进,艺术越来越深度的介入工业发展,直至今天,工业设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以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为特征的“文创”,成为消费品工业和制造业升级的主要手段。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记录、储存、处理、传播信息的符号体系,与以往人类的表达工具比如文字、纸张、印刷等一样,既是技术创新,也是文化创新。这种技术与艺术的亲缘性,使得各种数字技术出现后,总是在艺术门类得到最早的响应,在艺术摇篮中得到孵化,然后推及社会。因此,很多数字化成果,实际上是数字化与艺术化跨界融合的成果。元宇宙以及沉浸式场景,其实是兼具数字技术与艺术双重属性的游戏放大版与现实版。
因此,大模型以及此前的元宇宙、沉浸式场景等等,都不约而同地从文学艺术类的“小作文、小图片、小视频”切入,再一次验证了有史以来科技与文化作为一枚硬币两面的规律,更验证了数字技术与艺术的亲缘关系。具身机器人在“人形”上锲而不舍的努力,也有着“人性”、“人情”、“人文”的考量,各种赛道的交织,其实是艺术场景的交织。我们应该更自觉地以艺术为突破口,推动包括大模型、具身机器人在内的各类技术发展,把艺术当作试验田、孵化器。而且,把应用艺术要素开展的文创作为黏合剂和催化剂,与消费品工业、制造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等种种相关产业融合,相互赋能,推动大模型、具身机器人等更趋近于理想的目标。
在AI相关的各类技术仍欠火候时,要发挥艺术以及文创的加持作用,提供新的灵感源泉、想象空间和情绪价值,不仅促进这些技术的各自发展,而且以艺术、文创为媒,更好地实现这些技术的融合发展。
不过,退一步说,即便各类数字技术日臻完美,也只能是更趋近于理想的目标,但不会完全符合理想,都不可完全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无论是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还是增强现实,都不可能反应人心中预期的那个“现实”。无论大模型如何具有智慧、想象、共情能力,如何体现个性化需求,也不可能做到“保你满意”。作为表达工具,它们自身永远也不会让人类称心如意。这是它们的“宿命”。
中国哲学很早就对表达工具进行过反思,这也是古代符号学的发端。老子提出“美言不信”、“大音稀声”。庄子认为“五音所以乱耳也,五色所以眩目也”。《论语·阳货》载:“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载’”。六朝出现的“言意之辨”,是围绕言与意的差距展开的讨论。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既然表达工具有局限性,就不可胶柱鼓瑟,执着于表达工具。《庄子·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战!”《楞言经》也提出,以手指月,指非月。
都认识到语言表达的局限,但又没有否定语言的津梁作用,并且可能通过努力达到最接近的目标,也就是刘勰说的“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千百年来中国古人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值得今天包括元宇宙、大模型、具身机器人在内的数字技术特别是AI借鉴。这是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表达工具的规律,也反应了中国文化、审美的传统,这种传统已经成为文化基因作用于今天的中国人,包括表达和接受的方式、习惯。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解决表达工具障碍的手段主要是“三个驱动”:
一是形象驱动。《周易·系辞》载:“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言。’”孔子说的象是伏羲所画卦象,这也被视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源起。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理解。形象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要求,中国文化重感性、直觉、感悟,对形象性又有了独特的追求。今天数字技术特别是AI表现出明显的形象性追求,虚拟现实、数字人、沉浸式场景、元宇宙、具身机器人等等,可以说是在形象需求的召唤下出现的。文艺理论上有“形象大于文字”的观点,形象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灵感、联想、想象、直觉的作用。“形象大于文字”的另一重含义是,在作家艺术家脑子里的形象一旦确立,就会按其自身“应有的样子”去完成塑造过程,有时超出了创作者本人的预期,“不得不”遵从这个要求继续进行。这种效果还表现为作品超过的创作者的预期,就像马克思、恩格斯说从马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经济、金融、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远比从相关专家著作学到的要多得多。《红楼梦》也被认为是一部反应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这些案例值得AI参考。
二是典型驱动。伏羲所画卦象能够像孔子说的“尽情伪”,能够尽意、尽言,不只是因为形象,还因为这种形象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能在个别中体现整体。艺术的魅力也来自这种典型性,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的“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其基本要求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具有独创性、概括性、完整性。今天的数字化,尤其是AI,也应有这样的典型意识。数字化确实具备以往各种表达工具所没有表现能力,特别是在文字、声音、图象、视频等手段的综合利用,以及智慧化处理与呈现上,但是,即便有大数据的优势,对材料也是有所选取的。从大模型来说,也有所谓优质投喂,因此,应借鉴艺术在典型化方面的经验。
三是情感驱动。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必然与人的情感、意志相关联,《周易》中的卦象,就是象、理、数的统一体。《尚书·尧典》提出诗、歌、舞,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产物,物象与创作生产是“情往似则赠,兴来如答”的自然过程,由此形成“意境说”、“境界说”。今天的数字化技术特别是AI的应用,也可以借助情感动能,唤醒“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志力,在情志的推动下,使产品的形象形成突出主题、增强体验、促进互动,生发想象的积极作用。
要解决当前数字技术特别是与AI“言不尽意”的问题,突破表达上的瓶颈,应更加主动地开展以下工作,使已经呈现的趋势变“自发”变为“自觉”:
一是发挥艺术孵化器作用。要继续促进艺术与技术相向而行,并且在实现艺术、技术融合后,共同向外拓展,广泛地与生产、生活结合。近年来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二者的结合,显然是抓住了这样一个趋势,特别表现在,当元宇宙的技术与理念初起阶段,工业元宇宙、农业元宇宙、交通元宇宙、医疗元宇宙等各行各业的元宇宙,如过江之鲫,但是,首个出台的国家级政府部门文件,是2023年9月,工信部联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国资委共同发布,这个行动计划,实际上是工信与文化(大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相关措施特别是成果,将为发展其他元宇宙“打个样”。在接着由发改委、工信部与文化类部委出台关于未来产业的布局的文件,还有发布有关沉浸式技术案例等举措,都体现出这样的政策用意。
二是加强文化创意。文化创意是利用文化艺术要素与相关的产业融合,使产品兼具实用功能性与精神性、实用性与审美性。这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杠杆,也是满足社会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重要手段。数字技术特别是AI,要通过文化创意拓展,寻找更丰富、更生动、更有价值的场景、数据、语料,使产品更具形象、典型和情感的驱动力量。文化创意不限于产品的内容,还体现在活动组织、产品营销、后期服务等一系列环节。
三是探索数字时代相关规律。数字技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目前还只是拉开序幕。从表达工具的角度看,数字技术特别是AI,不仅具备以往文字、声音、图片等类似工具的表达功能,而且在艺术表达上开门立户,成为全新的记录、储存、处理、传播的符号体系。诚然,并非所有的数字技术应用,包括具身机器人、大模型、虚拟技术、沉浸式场景、元宇宙,都要与艺术产生关系,但是,加强与艺术的对接,比如因地制宜采用艺术的内容、形式、格调、精神,都会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应借鉴有关艺术经验,并面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有效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数字技术特别是AI,是颠覆性、革命性的科技创新,正在很多方面“另起炉灶”,我们要做的是把制作炉灶的工艺和烧灶的技术移植过去,特别是把艺术的火种、文创的接力棒,传递过去。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孙若风,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艺术顾问,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教授
往期
孙若风:中华文化与流行文化交汇是演唱会、音乐节火爆的重要原因 (qq.com)
凤凰网访孙若风|人文+科技的“跨界联名款效应” (qq.com)
孙若风|秦岭感悟:从中国兵学智慧看当代文旅方案 (qq.com)
孙若风:数字化的整体最优与艺术化的审美整体性 (qq.com)
孙若风: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qq.com)
“文言文”文化产业思想访谈录第三期——曾繁文对话孙若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qq.com)
孙若风:沉浸式场景,是服务产品也是融合工具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谈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重点工作 (qq.com)
文旅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经济要尊重“素人网红”表达权 (qq.com)
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孙若风:携手共商共建 共创文体康旅装备发展新篇章 (qq.com)
孙若风: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qq.com)
孙若风:文化巨人幼年失怙与草根网红青春逆袭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下的机器人、虚拟人 (qq.com)
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产业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新途径|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 (qq.com)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qq.com)
孙若风|体能·艺能·数能:构建数字文体旅新场景 (qq.com)
孙若风|城乡有约·创意无限·数字赋能:数字文创联名跨界乡村振乡 (qq.com):
孙若风:乡土化+时尚化+数字化,是国潮最佳建模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与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 (qq.com)
乡村非遗系列谈① | 产业化是非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qq.com)
孙若风:乡村古建保护利用,诸葛村里人人是诸葛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旅游消费模式新变 (qq.com)
中外嘉宾品中秋文化 (qq.com)
孙若风:天上的月亮在心里,心里的月亮在天上 (qq.com)
孙若风:兴于乡、立于市、走天下,茶马古道再出发 (qq.com)
孙若风:疫后文旅产业大势 (qq.com)
孙若风:玄学之殇 (qq.com)
孙若风:文旅行业将频现投融资风口 (qq.com)
孙若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字时代的定力与动力 (qq.com)
孙若风:玄学实干家王导、谢安 (qq.com)
孙若风:文化下沉基层的一个重要“指数”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qq.com)
孙若风:学着伏羲做文旅元宇宙 (qq.com)
孙若风:乡村美学的传承与复兴 (qq.com)
孙若风:文旅元宇宙的生产与消费 (qq.com)
孙若风:衣冠渡江扳正的文化船头 (qq.com)
孙若风:生态美要看得见、说得出、体验得到 (qq.com)
孙若风:在县域经济中壮大文旅产业 (qq.com)
孙若风:西晋的审美触角:生活、艺术、情感 (qq.com)
孙若风:大文创 新国潮 (qq.com)
孙若风:机锋乍见 (qq.com)
孙若风:让标准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标识 (qq.com)
孙若风《中华美学回归大众生产生活》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征文中获“特别致敬” (qq.com)
孙若风|从游于竹林到游于金谷 (qq.com)
孙若风|一千多年前的美学实验 (qq.com)
孙若风|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 (qq.com)
孙若风|旅游进入大住宿业时代 (qq.com)
孙若风|玄学的思辨与才情 (qq.com)
孙若风|乡村文旅与做好“土特产”文章 (qq.com)
孙若风|以文体康旅融合对接老年消费 (qq.com)
孙若风|竹林中的酒神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大力发展文体康旅装备 (qq.com)
孙若风|洪洞大槐树:从故事到产业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与艺术力 (qq.com)
孙若风|文旅消费场景重构 (qq.com)
孙若风|建安风骨是怎样长成的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qq.com)
孙若风|曹丕曹植做“群主” (qq.com)
孙若风|乡村旅游要像货郎那样接地气懂乡亲知行情 (qq.com)
孙若风| 走向元宇宙:牢笼亦或星空 (qq.com)
孙若风|乡村民宿姓农守舍 (qq.com)
孙若风|中国乡创美学的由来与未来 (qq.com)
孙若风| 自媒体文旅创意规律 (qq.com)
孙若风| 数艺时代宣言 (qq.com)
孙若风|旅游标准:穿越至暗的星火 (qq.com)
孙若风|中国名士风流的绝响 (qq.com)
孙若风|当代文旅:从融合到熔铸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的美学杠杆: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中国文人曾经的垮掉与跨越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三级跳:数字化、数智化、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学驴叫的皇帝曹丕 (qq.com)
孙若风| 中国生产美学的前世今生 (qq.com)
孙若风| 快哉玄风 (qq.com)
孙若风| 曹操猜谜的文化大义 (qq.com)
对话孙若风、原博、季中扬 | 传统年俗在当代发展有很多新机遇 (qq.com)
孙若风|万物有文的中国审美与当下文创 (qq.com)
孙若风|曹操的通脱与解放 (qq.com)
孙若风|中国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同构、同体 (qq.com)
孙若风|开风气者曹操 (qq.com)
专委风采: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孙若风教授 (qq.com)
孙若风|经济融合与审美融合 (qq.com)
孙若风|新文人曹操 (qq.com)
孙若风|《周易》中的文旅原型 (qq.com)
孙若风|六朝最风流 一地苦菜花 (qq.com)
孙若风|乡村建筑之美再发现 (qq.com)
孙若风|“形神之辨”:养形、养神、养生 (qq.com)
孙若风|“性情之辨”:关于情感的追问与安顿 (qq.com)
孙若风|新的孪生:互联网时代的人设 (qq.com)
孙若风|“有无之辨”:山水间的思辨与啸歌 (qq.com)
孙若风|让文创回源生产生活——在首届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的演讲 (qq.com)
孙若风|玄与诗的那场风花雪月 (qq.com)
孙若风|孔子的诗与远方 (qq.com)
孙若风|中国雅俗文化的对峙、和解与转化 (qq.com)
孙若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旅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个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统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真实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语言在悖论中超越 (qq.com)
孙若风|以艺术的名义召唤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推演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游戏观 (qq.com)
孙若风|艺术、技术、生活:元宇宙三维建模 (qq.com)
孙若风|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 (qq.com)
孙若风|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基因 (qq.com)
孙若风|骈散:中国语言模块的审美张力 (qq.com)
孙若风|字形心迹:中国诗性符号意象 (qq.com)
孙若风|声美:中国诗学曾经的执念 (qq.com)
孙若风:中国造字论的诗性思维 (qq.com)
孙若风 | 意物与感物:中国诗学、语言学的同质同构 (qq.com)
中国诗学与语言学的融通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