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因境内有喷涌甘甜的泉水而得名,甘泉县城为老县城,一半建在山上,一半建在河边,早在唐天宝年间,就在此设置甘泉县。
1935年12月下旬,甘泉战役打响,为接下来攻取宜川做准备。耿飚为了炸开甘泉城墙,亲自组织爆破时,城上的守军向城下的红军扔手榴弹,一颗手榴弹在耿飚身边爆炸,一块弹片从耿飚耳朵下边划过,在脖子上划出一道口子,鲜血向上滋涌。
耿飚负伤,部队停止攻击,大家纷纷赶来看耿飚的伤势,惊动了彭德怀,伤势不大,却在危险三角区,稍有不慎,危及生命。彭德怀因此帮耿飚请来了红军中最好的医生,红一军团卫生部部长戴济民。
甘泉、宜川等县被红军相继攻占后,前方无战事,耿飚的脖子被打了绷带,在彭德怀的亲自交代下养伤。
就在陈赓、耿飚率部攻取甘泉的同时,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瓦窑堡会议。为了打通抗日路线,渡黄河,打通山西这条路。因此,在瓦窑堡会议上决定红军东征,恢复了红一方面军3个师的建制,把红一方面军命名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由毛泽东亲自率部东征。
恢复红一师后,陈赓任师长,杨得志任副师长,杨成武任政委,耿飚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13团,红1团,红2团,3000多人,渡河东征。
红军部队整编东征,耿飚的伤还没好利索,听说部队在整编,立即找到戴部长,请求马上出院。戴济民坚决不同意,在耿飚硬脾气面前,戴济民服软了,指着耿飚脖子上绷带处,一再叮嘱:“保重啊,这是危险三角区……”
耿飚赶回红一师,杨得志、杨成武等老搭档再次相聚,分外欣喜。陈赓也是在长征路上多次并肩作战的老熟人,一见耿飚,就开起了玩笑:“看看,参谋长怎么把‘绑腿’打在脖子上了?有趣,有趣,怎么样,不影响找对象吧?”
陈赓的革命经历,战友们都清楚。
1927年8月,陈赓随同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陈赓任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一营营长,在江西与福建交界的会昌战斗中,陈赓孤军深入,陷入敌军的包围,部队撤退时,敌人一排子弹扫来,陈赓左腿膝盖周边三处中弹。1928年,陈赓被党组织派遣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战斗在隐秘战线。四年后,陈赓在上海被捕,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还遭受过酷刑。陈赓的左腿因此一直没好利索,疼起来就“酸、疼、木、麻四味俱全”,下不了地,陈赓称之为,独立性在搞“破坏活动!”。
为此,耿飚接着陈赓的话说:“还是关心你那‘反动派’吧”。怎么样?最近没闹‘独立性’吧?”
在红军东征渡黄河前,一连好几天,陈赓的腿真的在闹“独立性”,常常摸着自己的腿,费好大劲的才能搬到热炕上。他认为,热炕活血。杨得志回忆东征时写道:“斯大林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我想,陈赓应该是这样的人。”
因此,陈赓接着说:“参谋长,我告诉你一个秘方,陕北的土炕,烧得热呼呼的,舒筋活血,保你伤口愈合快。”
红军东征,红一师在陈赓、杨得志、耿飚等人的指挥下,取得了关上村与九峪两战的胜利,巩固了红军前进作战的征地,使东征军总指挥部的战略得以实施。
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陕北子洲县一个小村子召开了祝捷大会。祝捷大会后,杨得志被调到红二师任师长,耿飚、杨成武和谭政被调到红军大学学习。
在红军东征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几个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战斗情谊,相互不舍,陈赓与杨得志、耿飚等人依依惜别之际,握着他们的手说:“我们搭伴几个月,真是情同手足,……万里征程尚远,我们在战火中,各尽其能吧!”。
本文参考书目:《毛泽东年谱》《陈赓传》《记陈赓》《耿飚传》《耿飚回忆录》《杨得志回忆录》《红军长征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