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将军长女的“寻根”之旅

文摘   文化   2024-07-29 10:09   湖南  


            壹


十二年前,我在北师大校内的书店买到了一本叫《寻找的时代》的书,该书是由蓝棣之,李复威主编的。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一本书?也许是在北师大经常听到作家、学者们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国的文化遗产不断流失而充满了担忧。说实话,那时的我,每天沉浸在卡夫卡 、莱蒙托夫、弗洛伊德们的著作里头。关注中国宝贵的五千年文明,应该是离开北京回到醴陵家乡后的事。买来的这本《寻找的时代》,对我开始关注中国五千年文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本书,把韩少功的《文学的根》等几篇文章列为第一辑叫寻根思潮。从韩少功的《文学的根》的这篇文章里,我获知诗人骆晓弋在湘西的崇山峻岭里找到了楚文化的流向而兴奋不已。诗人、作家们是有先见之明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爆发的寻根思潮,也是在呼吁把还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了,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不得了的变化,可谓一天一个样。真的无法想象,每天穿行在我们眼前的小青年们,在他们的体内“中华五千年文明”还剩下什么?

2008年2月22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成立大会。到4月份,我才获知这一信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基金会的理事长是耿飚将军的长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基金会的理事长是我们醴陵人,再光荣的称呼也许只能与我擦肩而过。


            贰


毫不谦虚地说,我对中华大地存在的文化遗产的担忧,是杞人忧天。我能做什么呢?种点田、写点诗,源自被超现代主义生活文化的包围所带来的压力,不敢出门,远没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襟。我那随着诗人、作家们对文化遗产曾热闹过一阵的担忧,也在艰难生活的磨练中逐渐退化掉了。


十二年过去了,一位远在北京的学友,突然给我来了一个电话,说北京最新有了个“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他还在电话里神秘兮兮地说,这个基金会的发起人是我们醴陵人,其它的他一概不讲。就这事,我对这位学友确实有几份感激,因为他还能把我当作十年前在北京时的“诗人大叔”,还记得十年前我在北京同他说起的寻根思潮,还记得十年前我担忧的,只能在书本里找到的,现在连我醴陵家乡都找不到的一些绚丽的楚文化。


听到这个消息,我再也闲不住,走进一个网吧,请人在网上帮我搜索,终于找到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与耿莹”这两个名字。


“天真烂漫时,她聆听着一位将军的进出号令;两鬓染霜后,她踏上了中国文化的寻根之旅……”。


文中所说的将军,就是北大一位学者说的“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的人物,放到古代就是赵子龙、秦叔宝”的耿飚将军。提起耿飚,我们醴陵无人不知,他1909年8月28日生于我们醴陵北乡的严家冲,当过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等职。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曾祖父考中过举人,祖父沦落为一个游方郎中,最后只得抛下幼子弱女,背起一根纤绳,浪迹天涯,从此再无音讯。他父亲耿楚南,手艺众多,因得到过皇帝恩赐的虎头双钩,有着“双钩大侠”的美称。但他临近四十岁才得以成家,过着“地无一垅,房无一间”的生活。耿氏宗亲们让他们一家住在祠堂。耿家祠堂的对面是笔架山。据当地的老人讲,耿飚将军出生在笔架山脚下,当时他家借住在一户人家,他出生后才搬进祠堂。解放后,耿飚将军回乡看望这些宗亲们,对家乡的人个个尊重,几位笔架山下的老人都这样说:世上哪有这种人,当了这么大的官,坐在那儿,见来了个孩子,都会起一下身。


耿莹就是这位身上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耿飚将军的长女。

      

           叁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走,赴京!去拜访这位“两鬓染霜”却还在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而劳碌奔波的醴陵老乡。


第一次拜访这位集将军女儿、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于一身的老乡,我从她直率的个性、和谐的态度看出她想了解家乡人、家乡事的渴望。网上盛传:耿莹是位虽年近七十,却气质高雅、谈吐不凡,喜欢涂红指甲、擦红唇膏、穿衣谈吐都透着艺术家气质的中国女画家。今天一见,果然一点都不假。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聊来聊去,我发觉耿莹不仅关心文化遗产,还同她父亲耿飚将军一样关心老百姓、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她曾经暗访过醴陵,并到了桑植、湘潭……记了厚厚的两本日记。她说,老乡都很热情,拿出了家中最好的食品招待她。但他们那时的条件真不好,大米都是发霉的。她还说,那时醴陵老家的人拿着金饭碗要饭吃,太死,保守不开放。


令我感动的是,耿莹对家乡的暗访,对她触动很大,为了支持家乡与革命老区,她背着耿飚将军跑回了湖南,最终在珠海建了个公司。耿莹选择的不是停薪留职,而是一纸辞书。事后才知道经商的坎坷,经百般努力,她在珠海也建起了3层楼的办公区和一座六层楼的职工宿舍。正当她准备大展鸿图时,命运却跟她开起了玩笑,突然政策来了,中央说高干子弟不可以经商。耿莹的资产于是一夜之间被封。支持家乡与革命老区的愿望,从此只能久久地留在她的脑海……


   

                                      


            肆


我深切领会到,年近七十高龄的耿莹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里很忙。第二次去见她,她又只好挤出时间。从她疲惫的眼睛里看得出,她已不把我当“外人”。我的家庭情况、事业境况也是她关心的话题。突然她问我《思情鬼歌》现在醴陵人还会不会唱,我如实回答:老年人会唱,中年人不唱,青年人不晓得唱……


耿莹年近50岁才选择去美国打拼。大家担忧她在美国能否生存。她的蛮劲来了,说:“如果3年后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结果,在美国的第二年她就有了六亩土地和五十四棵果树。她靠着一幅幅绝好的中国画,成为美国上流社会最受欢迎的中国女画家。在美国她常常想起往事。小时候看外国小说,父亲不高兴,把《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塞给她,还说:“你是中国人,必须了解中国的东西,然后再去接触外国的,才有鉴别和比较”。因为鉴别,因为比较,耿莹最终带着孩子们回到了中国。


耿莹说:“现在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好,国门大开,但是外国文化也在中国形成了一个个包围圈。包围谁?包围我们的孩子。染头发,学嬉皮士、参加偶像秀……外国一些庸俗文化我们的孩子们接受了。而我们的万里长城现在只剩下2500公里,龙门石窟上的雕刻工艺也已经失了传。经过4年的奔波,耿莹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获得了批准。在2008年2月22日的成立大会上,耿莹很激动,她说:“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4年,先辈们靠两条腿走过来的江山,我们该怎样保护?”她几次哽咽,脑海里一次次呈现着她亲眼目睹的令人痛心的景象,为中国大地上即将消失的一处处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流下了泪水……


很多人问耿莹,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折腾,到底值不值得,她说命运安排我生在中国,生为耿飚的长女,我要对得起我的父亲,我只求做一个闪亮的“小灯泡”。当中国的孩子们有一天发现自己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意识到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根的时候,就能够跟着我这个“小灯泡”找到回家的路……


多么朴实的话语啊!在我心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必将成为中华大地上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一盏明灯!她将引导着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心行合一”,将会呼喊着忘却与毁灭中国文化遗产的人“早点回家”!


            伍


几次见到耿莹,我似乎在她身上看见了耿飚将军当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身影;看见了为了推翻旧社会,七十三岁还去延安“为革命将士行医治病”,最后死在蜀道上的耿将军父亲的那种果敢坚毅。有谁知道,这位气质高雅谈吐不凡的中国女画家,不满一岁就跟父亲南征北战,曾被打仗太投入的战士落在战场,险些丧命;有谁知道,耿莹在初到美国打拼时,没有朋友,没有交流,做着做着,一个人突然跑到山上大哭大喊;有谁知道,年近70的耿莹,为了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四处奔波,把劳累当作一种快乐……


   (原载:《中国文艺》2009年,第三期)


耿飚将军研究会
铭记先辈伟业,传播红色经典,倡导做人准则,弘扬民族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