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至此,国共合作走向分裂。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武装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醴陵为秋收起义的主战场之一,秋收起义后,在毛泽东率部进入了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之际,醴陵的人民革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反动军阀对醴陵苏区的“围剿”
在中共醴陵县委组建了“醴陵游击营”与工农革命军第一、三团的有利条件下,192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为广东工农兵暴动建立苏维埃告民众书》,号召各地组建工农兵为代表的政权——苏维埃政府,将醴陵列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点地区。1928年1月,在周不论等人的领导下,“醴陵相继成立了东铺乡、江边乡、沙洲乡、申明亭乡、西林冲乡、水口山乡等一百余个乡苏维埃政府。”醴陵区、乡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并进行了土地革命。到1928年4月,醴陵全县有“南四区、西一区、南三区、南二区、西二区等地37个乡,14万农业人口共分到了18万多亩土地。”醴陵区、乡苏维埃政府所进行的土地革命,严重威胁了官绅、土豪、地主的利益。
1928年4月11日,在何键的指挥下,“国民党第8军12师,第6军18师等各部两万余正规部队,纠集醴陵文湘岩为代表的土豪劣绅、恶霸,开进了醴陵苏区”。为了将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斩尽杀绝”,何键所部在醴陵又一次推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杀一人”的反人民方针,还提出“共产党员杀光、房屋烧光、财产抢光”的三光政策。
此次,何键率部对醴陵苏区的大“会剿”、大屠杀,使得醴陵全县在秋收起义后发展起来的“中共醴陵县委和16区委、以及350个党支部、100多个农会、178个乡苏维埃政府”被何键所部全部摧垮。林蔚、陈恭、陈觉、潘疆爪、孙筱山、唐寄凡、刘绍基、郭建元等100多位县、区委领导在此次反“会剿”战争中先后被杀害。“醴陵苏区4200多名共产党员,最后只保存下170多名地下党员”,在醴陵苏区发展的“1500多人的工农革命军与数以万计的赤卫队、游击队、暴动队队员,最后也只剩下100多人”被迫转移井冈山。
因此,经过几年建立起来的醴陵党组织,被何键所部全部摧毁,发展起来的醴陵苏区,也全部沦陷为“白区”。
中共醴陵县委的重建
为应对何键率部的“血腥镇压”,中共湖南省委特指示湘东特委派出得力干部到醴陵。于是,湘东特委在1928年7月,派潘心源两次来醴陵,在醴陵东乡与北乡寻找恢复中共醴陵县委的条件,但是,血雨腥风中的醴陵,没有“健全中共醴陵县委”的条件。正在潘心源苦寻之际,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湖南平江发动了起义,因此,中共湖南省委调潘心源赴浏阳,恢复中共醴陵县委的工作被叫停。
不久,易克仁、易湘苏、潘笃成等人相继到达安源,中共湖南省委获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再寻找一定数量的党员,组建中共醴陵县委,或者成立临时县委,以此作为恢复醴陵党组织的基础。正当中共湖南省委努力之际,中共湖南省委出现了叛徒,提供了湖南省委设在安源的指挥机关,易克仁等人逃往莲花,致使恢复中共醴陵县委的工作,又一次受挫。
在何键率部的血腥镇压下,中共湖南省委也惨遭破坏,原湖南省委常委宁迪卿等人,只得离开长沙,远赴上海。同一时期,中共醴陵县委委员易足三(漂沙井人),为躲避追捕,也来到了上海。为此,“1928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指定宁迪卿、易足三、林仲丹、成仲青4人组成湖南省委,宁迪卿为书记,易足三等三人为湖南委员会常委”。
1929年3月,湖南委员会机关由上海迁往湖北汉口,湖南委员会改称中共湖南省委。
在中共湖南省委为恢复中共醴陵县委的工作处于万难之时,湘东特委也惨遭摧毁。不过,中共湖南省委继续安排了夏尺冰来到了湘鄂赣工作,并来到了浏阳,为恢复醴陵党组织做准备。
1929年4月,浏阳县在东乡召开了党的代表大会,改选了中共浏阳县委,潘心源与夏尺冰出席了会议。为此,“潘心源与夏尺冰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从浏阳选派两名代表,为王豪与骆有生(原名段兰清,泗汾人),到醴陵协助恢复中共醴陵县委的工作”。在这一时期,潘心源打听到易克仁带领了几位同志,从莲花回到了醴浏边界的潭塘(现属官庄镇)。为此,依据湖南省委的指示精神,任命易克仁为中共醴陵县委书记。
王豪,骆有生携带浏阳县委出具的介绍信,来到了官庄潭塘,找到了易克仁。
易克仁见到了介绍信,接受了这个决定,于“1929年5月上旬在潭塘组建了“中共醴陵县委”,易克仁任书记,王豪任组织部长,骆有生任宣传部长兼管苏维埃的筹备工作,县委委员有龚大同、李鳌、钟向前等人”。
至此,被何键摧垮了一年之久的“中共醴陵县委”得以恢复,县委机关所在地,设在醴陵北乡的潭塘。中共醴陵县委重建后,主要活动范围为醴陵北乡与东乡,把官庄、桃花、瓦子坪、半边山、大阳坑、小阳坑等地定为重点地区,先后恢复和发展了160多名党员,建起了15个党支部,组建了北三、四区区委,组建了一支由钟奇任队长的“东乡赤卫队”与一支有100多人枪的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