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信托起源、发展、壮大、调整的全过程,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信托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将回归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作为重要方向。
首先,发挥好信托制度性优势,是推进普惠金融业务的逻辑起点。一是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管理工具,可以通过单一、集合等多种渠道聚集社会资金,投向普惠金融相关领域,让老百姓手中的闲置资金转化为产业资金、资本,为各类型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二是信托制度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制度最大的区别就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既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也独立于其他信托财产,这种独立性让信托具有风险隔离功能,服务于普惠金融业务后端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保障,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信托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通过系统集成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有助于实现产业、消费和投资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其次,立足时代性,不断提升普惠金融业务服务质效。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信托公司紧扣时代的主旋律,主动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服务时代和市场的需求。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调研统计情况,截至2023年末,65家信托公司中有37家信托公司开展了普惠金融相关信托业务。主要表现为:一是服务规模不断增加。2023年普惠金融信托资产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较2022年累计增长14%,主要围绕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消费金融等领域,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及服务。二是业务模式多元。信托公司在普惠金融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新增联合贷等模式。同时,信托公司大力开展其他类型的普惠金融服务,如公益慈善信托,以及资产服务信托下的家族信托、家庭信托、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向特定需要人群提供信托服务。三是科技能力不断优化。信托公司通过与贷款服务机构合作线上获客,走数字化经营模式。比如,中信信托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栈国产化普惠金融系统,打造了横跨资金端到资产端的一体化生产线,通过与合作方共建可信计算环境,“场景+科技+开放”的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将金融服务的触角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为广大群众和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最后,强化受托能力,平衡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和收益。一是加强信息科技能力建设,降低运营成本。规模化、数字化的运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减少人力成本支出,用大批量的客户规模摊薄个体获客成本,通过技术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压降运营管理成本,实现成本可控。二是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降低风险成本。提升自主风控能力,完善风控技术,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部署独立风控策略,并不断优化风控模型,从贷前调查、风险审核以及贷中和贷后的资产监控及风险预警,多方位、全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普惠金融业务的逾期率和坏账率。三是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普惠金融服务多元,包括账户、支付、储蓄、信贷、保险、投资、理财等。实践中,信托公司需要不断加强科技赋能、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能力建设,持续提高普惠金融产品种类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让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享受到对应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不断加强信息披露、风险提示、投诉处理和教育宣传等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持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促进普惠金融信托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 萍
来源:中 国 银 行 保 险 报
(作者单位:中信信托风险管理部)
往期回顾: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拨打电话0791-86217869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专业、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