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很勤奋,也就是曾经的一段时间我是非常勤奋的人,但是我又是非常懒惰的人,勤奋表现在能够持久坚持一件事,就是所谓的简单照做,事实上并没有进一步想办法该如何提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反思。所以其实我那短时间非常懒,懒得去思考,想着按照别人的所谓的方案进一步前行就可以。
那些年在企业上班的时候,我也发现身边很多同事很“勤奋”,但是就是业绩不是非常好,他们的确按照领导和销售冠军给予的建议去执行,但是执行过程中没有太多变通和事实求是,所以的确去践行别人的指导意见,但是自己的业绩并没有太多提升 ,也开始怀疑自己和别人。
在工作单位和生活之中,我遇到很多人都很“懒”,看起来他们努力考公、考编,考上之后,很多人开始“躺平”,似乎这辈子旱涝保收,事实上也基层和一线工作也非常辛苦,看到一眼看到头的工作,没有太多背景和资源,也不懂迎来送往等,没有进一步提升自己能力和影响力,最终就开始“混”,这种努力的“混”本质就是一种懒惰,懒得思考,家人和别人告诉自己,自己适合当老师,自己就努力去做老师,至于自己是不是喜欢当老师,老师职业身份和自己预想是否一致,其实他们并不是很关心。
在医学院毕业,我们一些同学觉得还是得去医院,医院起码咨询师比较正式,个案量也比较多,而我思索好几天,还是觉得不是很喜欢医院的工作氛围,在实习期,也没有明显喜欢上医院工作的节奏。有些同学我也清楚了解,只不过不选择医院,的确没有其他地方去,毕竟去企业工作似乎没有医院那么“正式”和有“地位”,所以不管如何,还是去医院和学校、监狱等事业单位,起码是正式人员。越是经济落后的地位,人们对于正式编制的渴望越强烈,编制也成为区分是否有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签。
回到所谓的懒惰,一个人需要不懒惰就应该深入思考当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吗等?也就是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如果明显你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但是因为压力,强迫自己走入这样的工作,肯定有冲突。甚至很多婚姻也是这样,很多人压根对于对方没有一丁点感觉,就是觉得适合结婚吧,走入婚姻之后才发现彼此差异如此之大,只好冷战或离婚等,也有一部分婚姻名存实亡。面对婚姻,很多人不愿意思考,我是否喜欢对方,和对方在一起是否真的舒服等感觉,而不是先功利的审视对方条件是否适合走入婚姻。
所以很多相亲,本质都是本末倒置,大家急于求成,用各种条件筛对方,这本身就是一种懒惰思维的充分表现,看起来有各种条件,其实这些条件并没有那么重要。
仔细想,身边很多人其实都是不愿意独立思考,不愿意思索事情的本质,就是遇到问题直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思索这个问题是如何来的。如果没有搞清楚问题是如何来的,那么解决问题看起来高效,实际是一种懒惰思维。
就像对躯体化症状处理,懒惰思维肯定是对症处理就可以,但是不懒的思维,就需要探索躯体化症状背后的原因,不懒意味着逃离舒适区,需要充满勇气和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心理探索,尤其心理动力学探索是“反人性”,需要“不懒”思维才可以,如果你非常懒得思考,那么寻求方法和服药等无疑是现成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