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粉丝福利QQ群:868513824
点亮星标,不错过干货推送
WENYANYOUTH
准备好了吗?近期将有一大波2024超难院校真题复现,带你直面考场真题!面对这些高难度中文院校的备考准备,小研深知困难重重,例如教材知识点与考场答题思维的分离,答题关键词与完整答案的困难聚合。
由此,文研青年特再次重启“真题解析”专栏,做到超详解析与点拨并重,以期同学们更好构建文学史思维,从应试角度再次深化重难点。每年考前我们也都持续推送超难院校的真题来启迪考生思维,大家也可以根据分析进行适当整理与补充。真题推送:
论述陶渊明在六朝人眼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原因(中山大学2024年)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给当代文化生态造成了哪些影响?(西北大学2021年)
论陆机、刘勰关于文学创作构思的理论与二者之间联系(西北大学2024年)
列举三位20世纪中国小说家,阐述他们对小说文体变革的贡献。(苏州大学2024年)
1980年代,哪些文学理论/潮流对先锋文学的出现产生了影响?(同济大学2021年)
《诗经》在其产生的时代是通俗文学,为何在今天却成了高雅文学?(武汉大学2017年)
如何理解马尔库塞“艺术就是反抗”的观点(西北大学2022年)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出土文献对学术研究的意义(复旦大学2022年)
试举例说明文献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复旦大学2024年)
以理论、反理论、后理论的核心演化为例,谈谈你对理论的认识(复旦大学2019年)
结合《简爱》和《茫茫藻海》,阐述“阁楼上的疯妻子”女性形象及发展过程(复旦大学2024年)
比较《西厢记》中崔莺莺和《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北京大学2016年)
如何理解刘勰所言“为情造文”和“为文造情”的区别(北京大学2018年)
新媒体时代,谈谈“审美”在定义文学中的意义(北京大学2019年)
结合明清小说史对古代长篇小说“聚散大结构”进行评价(北京大学2023年)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李杜优劣论”的认识(北京大学2023年)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中国当代文学中北京城市书写的演变(北京大学2024年)
论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北大2015年、人大2024年)
以具体作品为例,比较废名和沈从文的乡村书写。(北京大学2023年)
面对超难真题,究竟该如何下手?现在带你看一道来自北京大学2023年的考场真题,做题前也可以先看看往期相关推文:
百年文学研究对西方理论的全面移植和深度依赖无异于 “被殖民”?(复旦大学2022年)
文研青年解析:细读法是新批评派的阅读方式,燕卜孙、布鲁克斯、瑞恰兹等人都对“细读法”进行过阐释。细读法注重文学内部的结构组织,注重分析语言的多义性,强调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语言的意义并从读者心理角度总结误读原因。细读法是为了抵制批评中的“外部标准”而提出的阅读主张,要求排除与作品无关的一切因素专注于仔细阅读和审视作品本身,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结构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通过这种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细读法”首先预设文本本身是独立的、非历史的,是一个封闭自主的空间;其次,文学是隐喻的、象征的,所以文本是由语言的冲突(反讽和悖论)构成的张力结构;内在的意义只是文本结构的因素之一;阅读不是寻找主题意义,而是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这就是细读法。瑞恰兹所说的“细读法”包括两个要点:反复阅读和细致阅读,只有经过反复而又细致地阅读,才能避免和作品无关的观念和想法,进而把注意力集中放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上,从而达到读者掌握诗歌经验的目的,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要实现这种“细读”,就要找出由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形成的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
英美新批评关注文学文本自身的细读法,有效地扭转了西方文学批评在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文体学方面的过分关注,为读者理解作品、欣赏作品提供了多种途径与方法,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但英美新批评很容易偏激、走向极端化,这也是他们的理论引起较大争议的原因。
由于新批评对诗歌结构和组织成分的过分关注,使之无法摆脱形式主义的嫌疑。新批评派虽然没有完全否认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但还是倾向于在文学研究中排除历史研究和社会学研究,这无疑是其局限之所在。正因为如此,新批评后来被结构主义等方法取代,同时,与“细读法”所对应的一些其他方法,如“远读法”(distant reading)也逐渐兴起,更见这一概念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
文研青年点拨:本题考察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需考生联系新批评派学者燕卜孙、布鲁克斯、瑞恰兹的论著进行阐述。一方面,考生不仅要了解论著的基本内容,还要对其展开论述和评价,可对论著的重要概念、方法论等方面进行论述。另一方面,细读方法禁锢在文本的语言结构之中是完全不够的,也可适当提及在解读过程中的弊端,避免过度解读或牵强附会,并适当考虑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在现代来说,细读法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的文学研究方法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细读法和“从文本出发”都是最重要的起点。
以上内容出自文研青年北京大学真题解析。
真题解读
Interpretation
01.
02.
03.
04.
05.
文研青年
小文学姐 | 小研学姐 |
小青学姐 | 小年学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