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专题 |理想与虚无: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专题

文摘   2024-10-23 20:31   湖北  

WENYANYOUTH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概念输入中国,我国传统“士”的称谓逐渐消亡,同时,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产生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与西方传入的“知识分子”概念之间的有着怎样的关系?

与我国古代“士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

他们是否都具备了“知识分子”的基本品质?

知识分子形象演变的背后逻辑是怎样的?

如何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作比较观?


本文将以“知识分子”为关键词回顾中国二十世纪至今的小说史,一起探讨我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和历史中的知识分子。


Part 1

“知识分子”概念谈


在开始本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专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知识分子”这一概念有一个大概了解。我们将从西方“知识分子”的三大词源和几位名家的语段中大致勾勒“知识分子”的轮廓。


01 西方“知识分子”的三大词源


“知识分子”词源众说纷纭,下面简要提及英、法、俄三个文化体系中的“知识分子”的起源、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英语中的“知识分子”

据《牛津英语大词典》,有两个词可以用来表示“知识分子”的涵义:

intellectual和intelligentsia。其中前者偏向表达作为个体的知识精英的涵义;后者偏向表达“知识界",即“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的意义。但这两者都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意义,即将“智慧”、“理解力”、“脑力”、“知识”等作为明确的判定标准。它们最初并没有将“独立性”、“批判性”等现代公认的标准作为判定的依据。

法语中的“知识分子”

法语中“intellectuel”的概念,缘起于1894年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德雷福斯作为一个上尉,因为是犹太人的关系,法国军事法庭以间谍罪和叛国罪判处德雷福斯无期徒刑。这导致社会上一批具有良知与正义感的人的义愤,他们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intellectuel"一词便在这场争论中广为人知。至迟在19世纪末叶,这一词为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所接受。成为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良知的群体的代名词。

俄语中的“知识分子”

在俄语“知识分子”概念使用者这个问题上,国内存在两种看法:一,俄国文学家博博雷金用这个词来定义在俄国从事“脑力活动”的社会阶层,并更进一步把“知识分子”定义为拥有“高尚的智力和道德”的人;二,也有学者认为早在1844年,波兰人便用该词来指代社会中受过教育、热心时事、具有批判精神的一群人。19世纪中后期,一批背离主流社会,同时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人,开始广泛的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称。


左右滑动


02 有关知识分子的重要论断


“知识分子”概念最早可远至13世纪的智者,尤以中世纪的神职人员为代表。她们虽然掌握着相当的知识资源,拥有相应的文字解释权和话语地位,但缺少对终极真理的追求,对人类价值和思想的关注,对社会文化和现实问题的严肃批判。

而从上文的三大词源来看,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概念真正定型的时间节点无疑定格在了十九世纪末期。那么,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究竟如何定义?应该具有哪些品格?试读下面选段,或可帮助大家勾勒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基本轮廓。



/葛兰西 /

|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


葛兰西把知识分子视为符合社会中一套特殊作用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葛兰西认为,在社会中旅行知识分子作用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知识分子(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例如老师、教士、行政官吏,这类人代代从事相同的工作;第二类是有机的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这类人与阶级或企业直接相关,而这些阶级或企业运用知识分子来组织利益,赢得更多的权力,获取更多的控制。今天,在与知识生产或分配相关的任何领域工作的每个人,都是葛兰西所定义的知识分子。



/ 班达 /

| (法)班达《知识分子之背叛》


班达对于知识分子有一著名定义:知识分子是一小群才智出众、道德高超的哲学家—国王(philosopher-kings),他们构成人类的良心。真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知识阶层(clerisy),的确是稀有罕见之人,因为他们支持、维护的正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真理与正义的永恒标准。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活动本质上不是追求使用的目的,而是在艺术、科学或形而上的思索中寻求乐趣,简言之,就是乐于寻求拥有非物质方面的利益,因此以某种方式说:‘我的国度不属于这个世界’”



/萨义德 /

|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我认为,对我来说主要的事实是,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而且这个角色也有尖锐的一面,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必须意识到其处境就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对抗(而不是制造)正统与教条,不能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惯常被遗忘或弃置不顾的人们和议题。知识分子这么做时根据的时普遍的原则:在涉及自由和正义时,全人类都有权期望从世间权势或国家中获得正当的行为标准;必须勇敢地指证、对抗任何有意无意地违犯这些标准的行为。”



/以赛亚·伯林 /

| (英)以赛亚·伯林《伯林谈话录》


知识分子是指那些只对观念感兴趣的人,他们希望观念尽可能有趣些,正如唯美主义者是指那些希望事物尽可能美的人。知识阶层在历史上是指围绕某些社会观念而联合起来的人。他们追求进步,追求理智,反对墨守传统,相信科学方法,相信自由批判,相信个人自由,简单地说,他们繁多反动,反动蒙昧主义,反对基督教会和独裁主义的政体,他们视彼此是为共同事业(首先是为人权和正当的社会秩序)而奋斗的战友。……知识阶层产生的前提是启蒙运动的信念,这种信念鼓舞人们起来跟反动势力作斗争。”




Part 2

现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下面,我们以知识分子的词源、知识分子的一般品格来关照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以帮助我们分析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特色、形象演变及其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



20世纪二十年代 /

启蒙与彷徨


【作品回顾】
鲁迅《伤逝》《在酒楼上》《肥皂》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
……

【真题链接】
1.鲁迅的小说塑造了知识分子与农民两类形象。试从形象互补的角度,论述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兰州大学2010)
2.谈谈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清华大学2010,三峡大学2023)
3.列举三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还乡小说,并分别分析其知识分子形象。(西北大学2023)
4.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和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异同。(湖南师范大学2011)



20世纪三十年代 /

革命+恋爱


【重点作品】
巴金《灭亡》《寒夜》
蒋光慈《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胡也频《到莫斯科去》
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一)(二)、《韦护》
沈从文《八骏图》
……

【真题链接】
1.蒋光慈开创了革命小说模式________。(四川大学2013)
2.“革命加恋爱”模式(北京大学2012)
3.革命+恋爱的文学公式的始作俑者是________。(中山大学2012)
4.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立场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请从沈从文的题材取向、审美倾向、文化立场,结合具体作品来论述沈从文的创作。(兰州大学2017)


20世纪四十年代 /


【重要作品】
萧红《马伯乐》
钱钟书《围城》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

【真题链接】
1.以鲁迅《孤独者》(或《在酒楼上》《狂人日记》《祝福》等)和钱钟书《围城》为例,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描绘知识分子形象的基本特征。(华南师范大学2012)
2.《围城》是怎样通过方鸿渐形象来表现其主旨意蕴的?(湖南大学2010)



十七年 /


【作品回顾】
杨沫《青春之歌》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宗璞《红豆》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

【真题链接】
1.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的原因。(吉林大学2013)
2.《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的美学意蕴和思想的开拓性。(辽宁大学2018)
3.简述林道静的成长过程。(福建师范大学2022)
4.简述子君和林道静的对比(湖北大2022)



20世纪八十年代 /


【作品回顾】
王蒙《活动变人形》
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阿城《棋王》
梁晓声《雪城》《年轮》《知青》《返城年代》
王小波《黄金时代》
路遥《人生》
……

【真题链接】
1.有学者将“新时期”视为“重回五四起跑线”,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中山大学2016,湖南师范大学2013)
2.梁晓声和史铁生知青文学的比较。(北京语言大学2019、2022)
3.简述路遥《人生》的故事梗概,分析《人生》中的高加林性格,并阐明路遥如何在《平凡的世界》延伸表现这一类的艺术个性。(西北大学2012,浙江大学2022)
4.论述阿城《棋王》中王一生的人物形象。(黑龙江大学,2023)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

从政治到人性


【作品回顾】
贾平凹《废都》
格非《欲望的旗帜》

【真题链接】
从庄之蝶这一人物看贾平凹在废都中所揭示的文化主题。(辽宁大学2015)



Part 3

专题研讨


本文以知识分子词源的分析、知识分子品格的勾勒为开端,接着梳理了现当代文学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史,下面请试着思考下述问题:


1.我国知识分子形象与西方传入的“知识分子”概念之间的有着怎样的关系?

2.现当代知识分子与我国古代“士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

3.知识分子形象演变的背后逻辑是怎样的?

4.如何对文学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作比较观?


在整合拔高阶段,文研青年建议大家对【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进行专题梳理,也可以加入【文学专题训练营】,和硕博老师一起探讨这个专题~~



文研青年文学专题训练营,针对近年真题热点、重难点,就4门学科,25个专题进行整个拔高,带大家冲刺高分。加入训练营,你将获得学科经典真题、典型例题讲解、重难考点答题思路……【训练营】已开课,来加入我们~



了解24课程战绩汇报

加入专题训练营


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学理论


24年专题训练营战绩汇报:中国古代文学
24年专题训练营战绩汇报:中国现当代文学
24年专题训练营战绩汇报:外国文学
24年专题训练营战绩汇报: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


文研青年


小文学姐

小研学姐

小青学姐

小年学姐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可了解以下内容:
25全程班:回复“全程班”
25文学评论写作:回复“评论写作”
25教材导读课:回复“教材班”
25作品导读课:回复“作品班”
25论文研读课:回复“论文班”
25真题讲评课:回复“真题班”
25冲刺带背课:回复“带背班”
回复院校名称,查看本校院校班

阅读原文,查看【文学专题训练营】

文研青年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这里是文研青年中文考研平台:聚焦中文研情,考研咨询,学术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