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冠华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患者,男性,26岁,主诉:发热6天,咳嗽、气促3天。入院时间:2024年1月6日。
2024年1月1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最高体温40℃,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1次。外院就诊,查咽拭子甲型流感抗原阳性,诊断为甲型流感,予奥司他韦75 mg bid口服2天,症状无好转,自行停药。2024年1月4日开始出现咳嗽、气促,干咳为主,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查血PCT 45.2 ng/ml、IL-6>5000 pg/ml、CRP 291.89 mg/L;胸部CT提示:双肺炎症(特殊菌感染待排?);糖化血红蛋白12.2%。诊断为“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予左氧氟沙星、喜炎平注射液、补液等对症治疗。2024年1月5日晚就诊我院急诊,查血气分析(FiO2 50%):pH 7.24,PaO2 80.8 mmHg,PaCO2 38 mmHg、SB 16 mmol/L,BE -6.5 mmol/L,考虑诊断“重症肺炎、2型糖尿病、Ⅰ型呼吸衰竭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予莫西沙星抗感染及对症治疗,2024年1月6日收入RICU。起病来,精神、食欲、睡眠不佳,二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近8月余有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5 kg,未诊治,余无特殊。个人史无特殊。
体温37.4℃,脉搏135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111/69 mmHg,SpO2 96%(HFNC氧浓度60%),神志清楚,皮肤无溃烂,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 血常规:WBC 4.24×109/L,NEU 3.28×109/L,LYM 0.58×109/L,HGB 134 g/L,PLT 149×109/L。
- 感染指标:CRP 291 mg/L,PCT 45.2 ng/ml,IL-6>5000 pg/ml。
- 心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Pro-BNP正常;CR 79 μmol/L;ALT 51 U/L,AST 54 U/L,ALB 35 g/L。
- 凝血功能:PT 13.5 s,纤维蛋白原9 g/L,D-二聚体3.75 g/L。
- 病原学相关:真菌D-葡聚糖116 pg/ml;血GM试验阴性,总IgE 78.4 KUA/L;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阴性;新冠核酸阴性;甲型流感抗原阳性。
- 其他:术前四项正常;IgG4阴性;抗核抗体+自身免疫十四项+血管炎二项均阴性。
- 血气分析(FiO2 50%):pH 7.296,PaO2 101 mmHg,PaCO2 39.4 mmHg,Lac 1.0 mmol/L,SB 19 mmol/L,BE -7 mmol/L。
- 随机血糖2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2%。
- 胸腹部CT(2024-01-06):双肺多发结节影及团片影,肺外周多见,部分融合呈片状,多考虑感染性病变;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全腹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 SOFA评分5分。根据2016版SCAP的诊断标准,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
①重症肺炎:细菌性血源性肺脓肿?侵袭性肺真菌病?②脓毒血症;③甲型流行性感冒(H1N1);④Ⅰ型呼吸衰竭;⑤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月6日患者入院后,经验性予以美罗培南(1 g q8h)联合伏立康唑(0.2 g q12h,患者体重约70 kg)治疗,同时予磷酸奥司他韦75 mg bid口服。
1月7日血NGS回报:肺炎克雷伯菌;提示检出高毒力基因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将美罗培南调整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2.5 g q8h。
1月11日,患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氧合指数220 mmHg。
1月11日,入院时送检的血培养回报肺炎克雷伯菌,且拉丝试验阳性,疑似高毒力株。药敏试验如图1所示。
1月13日检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0.58 ng/ml,未达标,将剂量调整为0.3 g q12h。1月13日行气管镜检查,镜下所见符合肺部感染表现。1月14日BALF GM试验阳性。1月15日BALF NGS回报:肺炎克雷伯菌(序列数3457),提示高毒力基因;烟曲霉(序列数25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序列数12)。1月17日复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0.76 ng/ml,仍未达标。可以明确患者存在肺炎克雷伯菌和曲霉的双重感染。由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不达标,考虑可能是快代谢基因型,同时考虑患者病情比较重,所以将伏立康唑调整为泊沙康唑(1月18日至1月23日静脉300 mg qd,后改为口服肠溶片300 mg qd)。1月23日检测泊沙康唑谷浓度为1.45 mg/L。结合上述药敏试验结果,于1月16日将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调整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q8h),直至1月30日患者出院。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感染指标逐渐下降(图2),胸片可见双肺渗出逐渐吸收好转(图3),胸部CT也能看到病变明显吸收好转(图4)。患者于1月30日出院,继续口服泊沙康唑治疗。①重症肺炎(肺炎克雷伯菌;侵袭性肺曲霉病);②肺炎克雷伯菌脓毒血症(高毒力株);③甲型流行性感冒(H1N1);④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泊沙康唑肠溶片5月18日停用,共服药4个月。随访胸部CT可见病变基本吸收完全(图6)。1986年,我国台湾首次报道一种可引起多部位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此后该菌先后在北美、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等世界多个地区见诸报道,但仍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hvKP常引起侵袭性全身多部位感染。其与传统(野生型)肺炎克雷伯菌(cKP)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和铁摄取系统,hvKP主要集中于K1/K2荚膜类型,而cKP包括多种荚膜类型(包括K1、K2、K3........K78)。方法一:最初我们通过拉丝试验阳性判断hvKP。当使用细菌接种环拉伸在37°C的琼脂平板上生长过夜的菌落时,若挑起的拉丝长度大于或等于5 mm,为拉丝试验阳性,则判断为hvKP;反之为拉丝试验阴性,则判断为cKP。然而,拉丝试验存在一定缺陷,其不能完全检测hvKP。尽管目前临床分离的hvKP多数具有高黏度表型;但近年来逐渐出现了高黏度表型而PCR不能检测到毒力因子表达的克雷伯菌株;同时也发现部分菌株不表达高黏度表型,却在健康人群中引起侵袭性感染。方法二:通过临床特征来区分hvKP。①hvKP引起的常见感染有脑膜炎/硬膜外脓肿、肺炎、菌血症、肝脓肿、坏死性皮肤/软组织/骨感染等。②合并肿瘤和糖尿病是hvKP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既往90天内住院、感染发生在ICU是hvKP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③通过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可以协助区分hvKP和cKP感染。如表1所示。表1 hvKP与cKP的人口统计学、感染部位、数量等特征比较方法三:探索基于风险因素评分系统,识别hvKP血流感染。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22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和细菌特征等,旨在建立早期识别hvKP血流感染患者的评分系统。如表2所示。表2 肝脓肿形成危险因素及拟定评分系统用于诊断hvKP的准确性方法四:生物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通常存在于毒性质粒),包括peg-344,iroB,iucA,prmpA和prmpA2,可以更准确地区分hvKP和cKP。我国2023年发布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列出了hvKP的检测流程图以及hvKP检测方法推荐表(表3,图6),也为临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其中提及NGS可以进行样本和菌株的检测以及毒力基因的检测。表3 hvKP检测方法推荐表
图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 46(11):1164-1172.图6 hvKP检测流程图
图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 46(11):1164-1172.糖尿病是非粒缺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呼吸科肺真菌病基础疾病中,糖尿病位列第四(前三位分别为恶性实体肿瘤、慢阻肺、肺结核)。在非粒缺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基础疾病中,糖尿病位列第三(前两位分别是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一项美国研究纳入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3154例患者共计3374份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历,分析报告了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和结果,发现不同真菌感染的患者伴糖尿病基础的比例不同。在曲霉感染患者中有20.9%有糖尿病基础,毛霉感染患者中有36.1%有糖尿病。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有:①免疫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吞噬功能、细胞内杀菌作用均减弱,淋巴细胞活化受限,同时,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蛋白质代谢受损,免疫球蛋白、补体、抗体等重要物质分泌减少,机体防御能力减弱;②高血糖:血糖升高一方面为真菌的生长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另一方面增高了血浆渗透压,使免疫细胞杀菌能力减弱,削弱机体免疫力。③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肺部微血管病变,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局部组织缺氧致抗感染能力减弱,易导致真菌生长繁殖。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因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菌群失调,真菌得以定植并大量繁殖。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存在差异,粒缺患者更容易出现晕轮征、楔形改变和空气新月征等特异性改变(图7),而非粒缺患者常见实变、结节、空洞、树芽征、中央型支气管扩张等非特异性改变(图8)。图源:中国临床研究, 2023, 36(4)481-486.图源:中国临床研究, 2023, 36(4)481-486.在真实世界中,糖尿病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实变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项回顾性研究将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1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期确诊为无基础疾病IPA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胸部CT结果显示:观察组实变影比例高于对照组,占位比例低于对照组;空洞、实变与结节混合、胸腔积液、斑片状影、结节影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两组无差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中不同致病真菌的检测阳性率。研究筛选了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3098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最终纳入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结果表明:血GM试验阳性率为41.2%,而BALF GM试验的阳性率可以达到73.3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进展使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进入了准、快、全的新阶段,特别是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PCR检测技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真菌DNA,有利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但迄今为止,具有注册证的PCR诊断真菌感染的试剂盒有限。自建的PCR检测技术不能替代常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和病理学检查。mNGS通过提取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核酸,构建标准测序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生物信息学分析确认每个物种的基因组序列比较,从而识别微生物并计算各种参数。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mNGS都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疑难危重和特殊类型感染患者。
糖尿病是hvKP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侵袭性肺曲霉病的重要危险因素。mNGS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疑难危重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诊断,可作为确认hvKP的重要检测方法。泊沙康唑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治疗选择,具有兼顾安全性与疗效的优势。[1] 刘义思, 高燕.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0, 20(1):95-101.[2] Lee CR, Lee JH, Park KS, et 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Epidemiology, Hypervirulence-Associated Determinants,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J].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17, 7:483.[3] Paczosa MK, Mecsas J. Klebsiella pneumoniae: Going on the Offense with a Strong Defense[J].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16, 80(3):629-661. [4] Li W, Sun G, Yu Y, et al. Increasing occurrence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t hypervirulent (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 in China[J]. Clin Infect Dis, 2014, 58(2):225-232.[5] Catalán-Nájera JC, Garza-Ramos U, Barrios-Camacho H. Hypervirulence and hypermucoviscosity: Two different but complementary Klebsiella spp. phenotypes?[J]. Virulence. 2017, 8(7):1111-1123.[6] Choby JE, Howard-Anderson J, Weiss DS.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 clinical and molecular perspectives[J]. J Intern Med, 2020, 287(3):283-300.[7] Zhang Y, Zhao C, Wang Q,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na: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6, 60(10):6115-6120.[8] Togawa A, Yoshimura M, Tokushige C, et al. Development of risk factor-based scoring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bloodstream infections[J]. Gut Pathog, 2020, 12:34. [9] Russo TA, Olson R, Fang CT,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iomarkers for Differentiation of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from Classical K. pneumoniae[J]. J Clin Microbiol, 2018, 56(9):e00776-18. [10]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 46(11):1164-1172.[11] Liu L, Gu Y, Wang Y, et al.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Nonneutropenic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J]. Front Med (Lausanne), 2021, 8:631461.[12] Webb BJ, Ferraro JP, Rea S,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a US Health Care Network[J].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18, 5(8):ofy187. [13] Ullmann AJ, Aguado JM, Arikan-Akdagli S,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pergillus diseases: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2017 ESCMID-ECMM-ERS guideline[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8, 24 Suppl 1:e1-e38.[14] Watanabe N, Saito K, Kiritani A, et al. A case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diagnosed by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during treatment for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a type 1 diabetic patient[J]. J Infect Chemother, 2020, 26(2):274-278.[15] Lao M, Li C, Li J, et al. Opportunistic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Southern China: Clinical featur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J]. J Diabetes Investig, 2020, 11(3):731-744. [16]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微生物学组.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3, 46(6):541-557.[17] Wang J, Han Y, Feng J.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mixed pulmonary infection diagnosis[J]. BMC Pulm Med, 2019, 19(1):252. [18] 施毅. 非粒缺患者侵袭性肺真菌病诊疗思路[J]. 中国临床研究, 2023, 36(4):481-486. 肖冠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呼吸病管理分会委员兼基层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感染与重症专业组成员,广州市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抗击新冠疫情首批援鄂医疗队员(2020年),内地援港医疗队病区主任(2022年);荣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医学会“十大健康传播大使”、广东省医师协会“优秀住培指导医师”“广州好人”“第七届羊城好医生”等荣誉。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大查房精彩内容。
本文仅用于学术内容的探讨和交流,不用于任何商业和推广。临床实践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