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选调生的围城里(52)

文摘   生活   2024-01-31 19:36   安徽  

全文字数:2401

阅读时间:5分钟

01

人们常说,年关难过。


对大部分人而言,年关是指经济上的“年卡”,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忙着清偿债务、采购年货、走亲访友……桩桩件件都要耗费大量的财物。


但对我们来说,除了要跨越经济上的“关卡”,还要跨越工作上的“关卡”。短短一个月时间,各种考核任务接踵而至,其中区管干部考核跨度最久、任务最重。


区管干部考核分为几个环节,最耗时间与精力的当属个别谈话。干部在对面说,我们在纸上记,因为谈话内容涉及面广,经常一记就是十几页。考核启动后没到一周,我就用完了整本便笺纸。


去年这个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手腕酸”,不知怎的,那一刻我联想到了初中物理课上的“摩擦力”。同样是笔,但圆珠笔要比钢笔好写的多,因为前者是滚动摩擦,后者是滑动摩擦。


于是,我开始注意比较不同笔的书写感受,经过一年的测试,“直液式速干走珠笔”以“顺滑好写”的优势,在众多实验对象中拨得头筹。


今年考核,我便带着这支笔上了“战场”,效果也确实喜人,即便我连续记了一天,手腕也没有强烈的不适感。

氛围感

02

考核人数较多的单位时,我们往往要从朝阳初升谈到暮色四合,中午也是没法休息的。但我平常午休惯了,吃过饭后便觉得昏昏欲睡。所以整个下午,我除了要与体内分泌的褪黑素抗争外,还要忍受久坐带来的腰酸背痛。


为了释放腰部压力,我开始小幅度地调整姿势,先是把身体贴在桌子上,然后又用手拄着脑袋,如果有条件,我甚至想把桌面垫高,站着做记录。


那天的考核结束后,带队的领导B说:“以后中午还是休息会吧,这样连轴转太累了。”我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心里疑惑道:原来领导也会觉得累?


倒不是我真觉得领导们都有“不知疲倦”的超能力,而是领导B“加班狂”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即便我只与他共事过几次,也感受到了那份事无巨细与精力满满。


所以当“休息”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时,总会给人一种极度的割裂感和违和感。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第一次开碰头会的场景,他说:“真不行周末干!”

歪打正着

03

我们平时也会参与各种干部考核,在某次培训会上,领导W曾说:“个别谈话不仅能反映考核对象的素质,也能体现谈话人和考核人的素质。”


对此,我深以为然。


同样是评价干部,有些人能讲得头头是道、精准有度;有些人却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有名村干部在评价班子成员时,全程是“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亲力亲为”这几个词的排列重组。按照以往的经验,乡镇街班子成员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普遍要比区直单位的明显。我有时候在想,到底是分管的工作成就了负责人的风格,还是负责人的风格适配了分管的工作。不管怎么说,像这种“千人一面”的情况是极少的。待他走后,我和同伴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吐槽了句:“难道所有人都一样吗?”


除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奈,偶尔还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前后不一,谈话人前面刚说完“工作积极主动”,后面谈到不足时,又提了句“主动性还要加强”。第二种是评价完全相反,针对同一名考核对象,有人说他“细致”,也有人说他“不够细致”。第三种是谈话所反映的与我们平时了解的存在出入,比如在日常接触中,我们感觉这名干部工作能力一般,但也有人觉得他工作能力很强。


出现这些情况有多种原因,要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么心存顾虑,不敢多言。


还有些人不会总结归纳,只能通过一些事例反映考核对象的特点。我会在适当的契机说出自己的理解:“是指工作有思路有办法吗?”“是指做事缺乏规划,反复折腾吗?”但在一年前,我只会一板一眼地记下所有“大白话”,毫无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人间烟火

04


除了区管干部考核,我也参与了选调生年度考核。


我坐在台上,眼前是村民的面孔,耳边是村书记的介绍,此情此景与三年前的记忆交织重叠,让我有片刻恍惚。


三年前,我也是一名被考核对象。


记得写述职材料时,蓓蓓姐告诉我:“你写那些官方术语,老百姓们听不懂,要多写点大白话。”于是我摈弃了钟爱的“三段论”,用叙事手法记录了与村民相处的点点滴滴。


我曾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记忆会日渐模糊,甚至有消失的迹象。


而现在我才明白,记忆永远不会消失,而是会暗淡,它只需要一个契机,或许是相似的场景,或许是熟悉的面容,便会抖落岁月的尘埃,重新变得鲜活明亮。

万物萧瑟

05


在考核序幕拉开之前,我还被抽到市里参与了两会相关工作。因为财政紧张,这次并未统一购置服装,我便向同事借了套藏青色西服。外套倒是合适,但裤腿却短了一截,坐下时便会露出里面的秋裤。于是第二天,我又换回了自己的裤子,虽然颜色略有差异,但总体也算协调。


分发选票时,不知是暖气开得太足,还是精神高度集中,只穿着单衣的我还是出了身薄汗。现场也有市委组织部的人员,虽然他们略长我几岁,但不知怎的,看到他们的第一眼,映入脑海里的第一个关键词依旧是“年轻”。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富有“朝气”,便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了“年轻”。


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有人忙忙碌碌,依旧生机勃勃;为什么有人工作多年,依旧热情不减;为什么有人遭遇不公,依旧坚守初心。


不会疲惫吗?不会厌烦吗?不会委屈吗?


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似乎离答案越来越远。我竟然在想,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看见的,究竟是我们想看见的,还是别人想让我们看见的。

有编制的修狗

06

临近年关,Jordong也比平时忙了许多。在日常的琐碎交流中,我发现政府办和组织部的“忙”是不一样的。


他们的“忙”更偏实务性,而且大多都会在当下产生影响。但我们的“忙”普遍难以量化,而且对体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能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发挥作用。这样看来,他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应该更强,毕竟大部分付出都能很快得到反馈。


我们都有记账的习惯,临近月尾,我看了眼账单,随口说了句:“这个月忙得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开销只有上个月的一半。”


Jordong说:“是啊,我帮你拿快递的次数都少了许多。”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飘过一句不太适宜的话:“忙完这一阵子,就可以忙下一阵子了。”

忙碌生活的解药


猜你喜欢

我在选调生的围城里(51)

我在选调生的围城里(50)

我在选调生的围城里(49)

我在选调生的围城里(48)

我在选调生的围城里(47)

热点|成长|正能量

来了,就别走了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

✬点个“在看”,是读完一篇文章的仪式感✬

夕小颜
我被文字绑架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