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年鉴 || ​秦氏世家——世家传略

文摘   2024-11-23 00:07   上海  

编者按:秦敬修先生(1910.7-2004.1)1928年毕业于平凉师范学校,其子秦荣光系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西北师大首届毕业生,先后在泾川一中、平凉师范学校任教。

1

第一代:

秦敬修(1910.7-2004.1),男,汉族,甘肃省崇信县柏树乡东风村秦家庄社人。1928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行医53年,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秦老八十寿诞时乡人赠送牌匾曰“医德贯陇,周礼兴家”。秦老去世时崇信县卫生局的挽帐题词曰“当代华佗,崇信名医”这都是当地政府和当地人民对秦老医技医德的高度肯定。

1935年至1936年游学于陕西省兰田县芸阁书院、三原县正谊书院,访求名师,潜心研究儒家传统文化,寻求文化救国之路。

1937年至1941年在陕西省眉县崂峰书院从山东即墨张范卿先生(清朝举人)研究《周易》4年。关中学者誉为巨擘,可谓一方名士。

1942年至1947年兼自学中医专业6年。

1948年至1955年在家乡行医济民,为一方名医。

1956年至1957年在柏树乡保健站任执业医师兼站长。诊病兼办医疗培训班,亲自讲课传授, 为柏树乡和高庄乡培训出秦嘉礼等乡村医生10余名。

急病人之所急,废寝忘食。1963年7月秦家庄秦尚德患肠梗阻,经多方医治无效,患者已昏迷二日,已放弃治疗,家人已为病者准备后事。适逢敬修暑假回家,进门闻讯后,忘却远途疲倦,连一口水也顾不得喝,直接到病人家中医治,按摩达二小时之久,使病人肠阻顿开,转危为安,汗流颊背的敬修才回家团聚。他行医不论贫富贵贱,常有免费赠药之举,深受乡亲赞誉。

1958年至1965年调甘肃省中医学校任教,为该校骨干教师,主讲《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医学概论》等中医学课程。曾讲授中医经典于兰州医学院教师班。文革期间,由于家庭成份原因被下放回家劳动。西医学习中医时,受聘于兰州医学院讲授中医经典理论,曾代刘星元教授在该院教师班主讲中医学概论。在教学期间经常义务诊病,省级领导也经常登门求诊。

1973年至1979年又在柏树乡卫生院行医,学识渊博,品行贞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友,热情接待患者,精心诊治,并进行心理疏导,每日诊治患者量通常在七八十人以上,多病季节常常在百人以上,前来就诊者除本县病人外,周边各县市诸如泾川、灵台、华亭、平凉、镇原、宁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隆德、固原等县市的病人也常来就诊,远道而来的病人多为久治不愈的凝难杂症。不避寒暑阴晴,黑夜白天,总是有求必应,累得两腿肿胀,头晕目眩,但仍坚持诊治每个患者,从不疏忽,经常废寝忘食地坚持工作,直到最后一个患者离去,方可停手。对贫困者常常解囊相助,其贤德懿行,成为后人学习的道德楷模。精于诊治内外各科疾病,对针灸学、按摩术更可临床妙用;擅长各种疑难杂症;对心伤病有独特研究;对癔病,胸痹及各种皮肤病治愈率极高,能自制红升丹,白降丹为患者治疗疮痍,多不收费。

1979年平反昭雪,9月被甘肃省卫生厅核定为甘肃省名老中医带子女,以名老中医身份,作为平凉地区的七名名老中医之一,带其五女秦兴云为中医学徒,教授中医4年,于1983年11月出师为中医士。1980年3月,被借调至平凉卫校给名老中医带子女班教授《伤寒论》半年。

1980年任平凉地区中医学会理事。

1980年至1983年在崇信县人民医院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

1983年(73岁)退休后仍行医济世,登门求医者络绎于道,拥挤于门,并带培学徒4名,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子孙和学生,他的学生遍布全省,为甘肃省特别是崇信县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堪称平凉医疗卫生界权威和名人。

1984年10月1日被崇信县政府授予“从事中医三十年,做出较大贡献”荣誉证书。

1990年7月21日被平凉皇甫谧中心医院聘请为创办皇甫谧事业名誉董事长

秦敬修先生兰州中医学校留影(1958)


2

第二代:

1.秦宣,长子,生于1937年6月。现在东风村(本村)卫生所行医,已行医55年。

自五周岁起,即随父开始诵读中医经典。入小学前,已能熟练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等中医启蒙经典读本。小学毕业后随父亲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先后学习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

1956年任柏树乡保健员,参与防疫及妇幼保健工作。在实践中较全面的学习了西医基础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同时继续深入学习中医理论,进行中西医临床辩证治疗实践。

1959年在泾川县卫生学校学习一年。结业后在柏树公社卫生院行医,很快成为该院骨干医师,平均日诊病四五十例。通过五年的工作实践,医疗技术得到了较大幅度的长进与提高。

1966年因父下放回家受牵连, 被下放主持筹建东风大队合作医疗站,并在医疗站行医。

1978年被调回柏树乡卫生院行医。

1990年重回东风村卫生所,担任主治医师兼搞管理工作。

1985年12月取得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卫生员”任职资格。

2010年4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任职资格。

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学识渊博,品行贞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注重临床实践,热情接持每一位患者,日诊治患者一般都在六七十人左右,多病季节在百人左右。除本县病员前来求医外,相邻各县市诸如泾川、平凉、灵台、镇原、隆德、泾源等县市亦经常有人前来就诊,各种疑难杂症病人络绎不绝,除每天坚持坐诊外,经常出诊到本公社各自然村和本县其他相邻公社,有时到泾川县王村、城关、瑞丰、党原等公社出诊。擅长骨折手法复位,治愈率达到98%以上。对其父研究的心伤病、癔病、胸痹、皮肤病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以及自制红升丹,白降丹为患者治疗疮痍等独特治疗技术进行传承。对其父编著的《周易卦解》和《新编中医儿科学》等著作,因父亲已故,后续由秦宣和妹妹继续整理和编辑完善。

2. 秦卿云(曾用名秦娟娟),长女,生于1944年7月,在泾川县王村乡章村(本村)村卫生所行医。从医50 年。

1958年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秦敬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1961年至1963年在柏树乡保健站当药剂师,学习药学理论同时开展临床诊断实践,积累了临床经验。

1964年结婚后定居泾川县王村公社章大队,即开始独立行医。

1975年进入章大队合作医疗站当赤脚医生。

1978年在王村乡中心卫生院脱产培训学习三个月,结束后参加泾川县卫生局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

2009年4月经泾川县卫生局考试考核合格,取得国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证书号码20097443000124。

从业50年来,通过不断学习和临床实践,医疗技术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从医起初,主要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后来突出学习和研究中医妇产科和骨科。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妇产科和骨科诊疗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很多独到之处。诊疗范围由章村村不断扩大,逐渐覆盖泾川县王村全乡以及与王村乡毗邻的党原乡、城关镇,平凉崆峒区所辖花所乡的部分村社。

早年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差加之经济困难,产妇分娩及骨伤病人一般都没有条件住院治疗,这两类病人通常都要上门诊治。因此,经常起早贪黑,奔走于周围村社。日诊治患者一般都在40人以上。如遇产妇分娩者较多和流行病多发季节,常常夜以继日,曾经发生过连续五昼夜不能回家且极少睡眠的情形。在接生过程中,经常遇到新生儿窒息及产妇昏厥等情状,通常要经过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多种措施,方能挽救新生儿及产妇性命。如张村五社的王德存之女,二社的王等成和张双录之子出生时均为难产,经抢救最终母子平安,现都已成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在骨科治疗方面,擅长骨折手法复位,打石膏绷带兼服中药为手段,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较典型者如1984年王村乡朱家涧村的朱志学之妻,因摔伤致耻骨骨折,到县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未见起色,医生要求转地区医院治疗,但患者因筹不够医疗费只好出院回家。找秦卿云医治时,检查发现骨折部位并未接上,且严重错位。经重新复位治疗,最终痊愈且逐渐恢复了正常功能。

对其父研究的心伤病、癔病、胸痹、皮肤病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以及自制红升丹,白降丹为患者治疗疮痍等独特治疗技术进行传承。对其父编著的《周易卦解》和《新编中医儿科学》等著作,因父亲已故,秦卿云参与整理和编辑完善。

获奖:由于工作出色,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省、地、县、乡四级政府的多次表彰奖励如下:

1978年2月获王村乡“医疗卫生先进工作者”奖;

1980年3月被泾川县委县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982年9月被平凉地委、行署授予“心灵美的好媳妇”荣誉称号;1983年3月获泾川县妇联授予的“先进卫生工作者”奖;

1983年5月获泾川县委、县政府颁发的 “先进卫生工作者”奖;1983年7月被甘肃省妇联授予“五好个人”荣誉称号;

1984年5月获泾川县委、县政府颁发的 “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奖。

3.秦兴云,五女,生于1963年2月,大专文化程度,在崇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工龄32年,技术职称为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二门诊主任;

1979年9月由甘肃省卫生厅核定为甘肃省中医药学徒,跟随父亲秦敬修(名老中医带子女)学习中医(药)四年,于1983年11月出师为中医士;

1984年2月独立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至今;

1997年7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成人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获大专学历;

2005年12月25日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自学考试)中医专业,本科学历;

2001年12月取得中医主治医师资格,2002年8月被聘任为中医主治医师;

2008年4月30日任二门诊主任;

2010年10月取得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资格,2010年12月被聘任为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

2010年10月被甘肃省卫生厅选定为县级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继承人为白贵生、吴芳霞。

工作中,始终以一个执业医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工作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持学习中医经典理论,不断汲取父亲的临床经验,挖掘中医治病的奥秘,使诊疗水平不断提高。除搞好本职工作外,坚持开展新员工和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引导和督促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先后带教指导医院新员工3人,他们现在都已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经常带教来院实习的大专院校学生。并做好中医传承工作,作为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对继承人言传身教,既教给他们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又教给他们医德规范和敬业精神。继承和发扬父业,注重临床实践,热情接持每一位患者,坚持辩证论治,做到随来随诊治,每天诊治门诊及住院患者40余人次,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96%,参与抢救危重病人,成功率90%以上。

秦兴云治疗痛经、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经行感冒、绝经前后诸证,以及带下病、滑胎、缺乳、盆腔炎等疾病,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对其父研究的心伤病、癔病、胸痹、皮肤病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以及自制红升丹,白降丹为患者治疗疮痍等独特治疗技术进行传承。对其父编著的《周易卦解》和《新编中医儿科学》等著作,因父亲已故,参与整理和编辑完善。

3

第三代:

秦瑞祥,第二代秦宣之子,生于1964年11月,大专文化程度,在东风村(本村)卫生所行医21年。

1986年至1989年跟随父亲秦宣学习中医。

1990年至1995年8月任东风村卫生所防疫保健员,从事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等工作。同时继续学习中医理论,开展临床诊疗工作。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甘肃中医学院上学,取得中西医结合大专毕业证书。

1998年8月至今在东风村卫生所行医。

1998年10月经甘肃省卫生厅考试考核合格,取得“乡村医师执业(许可)资格证”。2009年参加平凉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002年起担任卫生所负责人,投入大量资金,添置设备,改善基本医疗条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自2007年至2010年,连续4年各项业务指标年终考核合格率均在98%以上。

2011年3月29日被柏树卫生院评为2010年度公共卫生工作先进个人。

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中医经典理论,不断汲取父亲和祖父的临床经验,挖掘中医治病的奥秘,使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兼学西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中西结合,辨证施治。在医德医风方面,坚持继承和发扬父辈和祖辈崇尚医德、济世活人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热情接持每一位患者,坚持辩证论治,做到随来随诊治,每天诊治门诊患者40余人次,并开展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等工作,近年来,在业务能力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在99%以上,对各种疑难杂症的治愈率也达到90%以上。

对其祖父研究的心伤病、癔病、胸痹和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以及自制红升丹,白降丹为患者治疗疮痍等独特治疗技术进行传承。对其祖父编著的《周易卦解》和《新编中医儿科学》等著作,因祖父已故,参与整理和编辑完善。

在全面继承祖父及父辈医德医术的基础上,中西结合,创新提高,已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诊疗风格和特色。由于医术精湛,业绩突出,于2009年10月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优秀乡村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表彰奖励。

学术经验

1



第一代秦敬修

精于诊治内外各科疾病,对针灸学、按摩术更可临床妙用;对心伤病有独特研究,对癔病,胸痹及各种皮肤病治愈率极高;能自制红升丹,白降丹为患者治疗疮痍,多不收费。临床经验总结成论文、论著传世。

在20世纪60年代初著写《小儿指纹诊法》、《脉诊握要》等论文,在《甘肃省医学论文汇编》等刊物上发表。

发表著作有:《新编中医儿科学》于2009年9月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周易卦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列为“东方古代哲学”书系于2007年1月出版发行;脱稿著作有《脉诊握要》、《杂证脉证辨证并治》、《小学通俗解义》、《五子书》等将陆续印行。


2



第二代秦兴云

1.第一作者合著论文:“优迈霜治疗55例关节炎临床观察”发表于《中华医学探讨与临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2:243;

2.第一作者合著论文:《优妥与迈霜治疗关节炎的比较》 发表于《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杂志2000年6月,17(2):34;

3.第一作者合著论文:《除湿健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9例》,在《甘肃中医》杂志2009.11期上发表;

4.第一作者合著论文:《自拟缓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6例临床研究》,发表于《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10.6期。

课题、获奖:

1.  2002年12月10日被平凉市卫生局授予“优秀临床中医师”荣誉称号。

2.  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合作研究课题:《强腰通痺贴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五期。并于2006年9月获平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6-2-49/3。

3. 1999年1月至2007年10月合作研究课题:《自创“负压叩击法加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主持开展项目研究实施的全过程,观察治疗,总结整理资料,于2009年10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9-2-36/2。



自国医年鉴 2019年04月28日 09:42

上图为微信二维码,下图为公众号二维码。投稿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二维码,通过微信投稿。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成纪不老松
请把您到此一游的标记镌刻在这棵成纪不老松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