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疾控的监测周报显示,近期我国南北方都进入了流感高发期。我们身边许多小孩和大人,包括老年人也都接连生病,引发了很多朋友的担忧。
在流感治疗方面,只吃一次的抗流感“神药”玛巴洛沙韦成为了热销药,甚至很多地区出现了“断货”,药价攀升的现象。
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只吃一次,能够有效改善流感的不适症状,降低病毒载量,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只吃一次可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简化了治疗流传,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成为了很多人青睐的抗流感“神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神药”之所以能够只服用一次,是因为它是一个前体药物,它在人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巴洛沙韦在人体内具有超长的存留时间。中国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这个药物活性成分在人体内血药浓度降低一半的时间(药物半衰期)就长达99.7小时,在5天后,药物浓度仍然高于有效浓度。
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玛巴洛沙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般说来,药物在人体内要完全代谢排泄掉,至少需要经过5个“半衰期”,以此计算的话,玛巴洛沙韦基本被彻底消除的时间长达至少17天(以白种人的79.1小时半衰期,按5个半衰期计算)。
由于人种差异,各国对药物半衰期的指导原则也存在差异性,如中国以7个半衰期为完全消除周期,欧盟只需高于5倍即可。如果按中国临床获得的半衰期(99.7小时)来计算,玛巴洛沙韦被彻底消除的时间则长达30天!
这种药物长期在人体中存留的情况,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长时间内维持了药效,减少了用药次数,提高了用药的便捷性和依从性,另一方面,长时间在人体内存留的药物也会为用药者带来一定的用药安全性风险。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玛巴洛沙韦超长用药半衰期可能给用药者带来的4个潜在风险。
风险一:药物副作用不耐受,增加诊疗难度
一个药物再好,在不同人群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风险。同样的,玛巴洛沙韦也不例外,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支气管炎,恶心,鼻窦炎,头痛等,同时也有可能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在耐受的人群身上,药物在体内存留可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是本身对药物敏感,或者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的人群身上,药物在体内的长时间存留则可能会带来更长时间的不适症状,以及对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处理难度的加大。
风险二:病毒接触药物越久,耐药率增大
风险三:更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PPI)
玛巴洛沙韦的长效机制,虽然能让药效的长时间发挥,但同时在体内超过17-30天的药物残留,也可能会对其他合用的药物造成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这种情况在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基础病儿童身上更需关注。
前面我们说过,玛巴洛沙韦在人体内要先代谢成巴洛沙韦,而巴洛沙韦在人体内主要经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3)和CYP3A4酶代谢,虽然目前没发现巴洛沙韦对上述两种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这两个酶也是诸多其他药物的代谢酶,因此,长时间在人体内存留的巴洛沙韦,在代谢过程中,也可能对在此期间服用的其他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例如对于合并真菌感染的重症流感患者,如果需要服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具有强效的肝药酶CYP3A4抑制作用,会使巴洛沙韦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进一步变慢,延长药物存留时间,加大药物相关风险。
再比如很多有慢病问题的老年人,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都有可能通过UGT1A3途径与玛巴洛沙韦的代谢产生竞争性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清除速率,加大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风险四:母婴、孕妇哺乳期等特殊人群用药影响
对于特殊人群用药来说,服用玛巴洛沙韦也要注意。
一方面是本身就应慎用玛巴洛沙韦的人群。例如哺乳期的女性,如果服用了该药物,玛巴洛沙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的分布特性表明,它可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可能通过母乳转移至婴儿。虽然针对人类的乳汁中药物浓度数据有限,但动物实验已表明,玛巴洛沙韦的代谢物可被检出于母乳中。这种长时间的药物存留,就会加大药物从母乳转移至婴幼儿的风险,对婴儿产生潜在的毒性影响。而如果不慎服用了玛巴洛沙韦,其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期长达十几天,会严重影响哺乳期女性的哺乳喂养。
另一方面,是一些流感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例如一些本身有基础病的高龄老年人,感染流感后,重症风险高,合并需要使用多种药物的几率也更大,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超长效的药物,一方面会增加病毒耐药突变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合并其他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并不是最佳的危重症预防治疗选择。
总体而言,对于玛巴洛沙韦来说,我们不必因为其服药次数少就将其奉为“神药”,对于健康个体来说,感染流感后48小时内服用该药物,在病毒不耐药的前提下,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的治疗改善作用。
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以及有合并用药需求的人群,或者药物耐受性差的人群,奥司他韦反而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美国的流感指南也指出奥司他韦才是儿童、老年人流感治疗的首选药物,只有在孩子不能耐受奥司他韦时,才考虑选择玛巴洛沙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