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玲珑君
坐公交车给一个抱小孩的妈妈让座,妈妈看了看我,跟孩子说,快,谢谢奶奶!
奶奶!天呐,虽然我之前也被小孩叫过奶奶,但从来没有像这一刻这么被刺激到。可能她觉得叫奶奶是尊称,可是在我心里只觉得被冒犯。我何德何能,能做一个四十岁左右女人的妈?虽然我也到了做奶奶的年龄,可我的孩子年龄还小,我现在一点也不想做奶奶,即使将来做奶奶,我也只想做跟我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子的奶奶。
不要小瞧一个称谓的力量,这界定着你和陌生人的关系距离,甚至可能是你的保护源。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很多人每到一个陌生地方,首先就喜欢找老乡,找同学,找战友,找七大姑八大姨......于是各种亲昵的称谓就不再是专属,大爷大妈本来专属于父亲的哥哥嫂子,现在满大街的人都可以叫大爷大妈;爷爷奶奶不再是爸爸的爸爸和妈妈,而是所有头发花白了的男人女人的通称。
可是爷爷奶奶这个称谓太容易混淆血亲概念,这些混淆的称谓也模糊了人际关系的边界感。小孩子根本无法分辨这个爷爷奶奶的称谓和自己家的爷爷奶奶有什么不同,他们会以为所有的爷爷奶奶都是一样慈祥和蔼,对孙儿呵护包容,这是多么大的误导啊!太多有关的社会新闻了,被邻居爷爷侵犯的小女孩,被邻居奶奶拐卖的小男孩,搀扶老奶奶回家被拐卖的女大学生,不是坏人太多,而是我们太容易相信非血亲的亲人,可是这种信任的建立是从小见着老人就叫爷爷奶奶养成的,坏人会变老,但不会变好,这些爷爷奶奶的白发已经成为他们作恶的隐蔽色。
从小给孩子做关于称谓的边界感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一次跟儿子一起坐火车,座位没挨着,我俩背靠背,因为路程只有一个小时,所以就没换座,我这边座位很空,所以就躺下睡觉了。儿子对面坐了两个老年妇女,其实也不算老吧,我目测跟我年龄差不多50岁上下,只是她俩的穿着打扮和说话方式让人觉得老气。这两个女人一上车就开始叽叽喳喳说东家长西家短,说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不好的事儿,笑话这个笑话那个,后来两人说的没有话题了,居然对坐在对面的我儿子产生了好奇,问东问西,我儿子出于礼貌就敷衍着。我儿子喜欢动漫,所以他的背包上面挂了很多动漫周边的挂件,小玩偶小卡片,丁丁咣啷挂了一包,我一直觉得很好看,很有童趣。这两个老年妇女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不惯,说我儿子,你又不是个女孩子,都是大人了,你把包弄得这么花花绿绿干嘛。一个黑色的包上挂着些颜色鲜艳漂亮的挂件有啥影响吗?
下了火车,儿子跟我说,妈妈,对面这两个老太太真讨厌,什么都问什么都想知道,怎么这么烦人呀。我说没办法,因为从小没有人教过她们什么是边界感,她们从来不觉得他们问的这些问题侵犯了别人的隐私,甚至触犯了别人的权利。她们有问的自由,但是你也有拒绝回答的自由。
越是岁数大越喜欢外国人的称谓系统,不管年龄大小一律叫名字,也许在中国人的传统看来不够礼貌也不够尊重,但是却很舒服地表达了陌生人的边界感。
去济南旅游,爱上了他们对陌生人的称谓,开口先叫老师,让我受宠若惊,不愧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东北人也很热情,见人不管老小,一律都是大哥大姐,张口就是那种社会我大哥,凡事找大姐的霸气。
浙江有个小岛,岛上的人淳朴平和,邻里之间互相称呼只叫名字不带着姓,而且不管熟悉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见面先互通姓名,然后就都只叫名字,学校的老师也这样叫孩子,比如说王小明,老师会亲切地叫他小明同学。医院的医生叫病人也都是直呼其名让人倍感亲切。我们的名字取来就是为了方便让人称呼,为什么要被各种所谓的尊称取代?
如果下次再有人想感谢我,千万不要再说“谢谢奶奶”,我希望他们说“谢谢子君”,或者直接说“谢谢你”就行,千万不要加上尊称!
2024年12月12日
作者简介:艾子君, 70后,爱自由,爱美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