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退”靴子终于落地,明年1月1号就要开始实施了。
算了算,博主要到58岁才能领养老金,你们要到几岁?
事情已成定局,理性上来说作为全世界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之一,50年代的政策沿用到现在确实有必要有时俱进,
只不过在职场环境不那么友好的今天,政策的变化打破了大家之前“再熬**年就可以退休了”的稳定预期,
所以从情感上来说,大家有些难以接受,再正常不过。
多分析无益,大家还是想想,怎样给自己一个安稳体面有保障的晚年吧!
第一,尽量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
其实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现在离退休年龄还早,当下最主要的矛盾是:
有限的工作岗位,和过剩的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再具体点,是:社会对35+、40+就业人员的歧视,与普通人大龄“毕业”之后到55岁、63岁退休这二十年间,何以为生的矛盾。
从这个层面来说,国央企的工作,对普通人来说还是相对友好的:
1、养老福利较好、保障比较健全。
举个栗子,闺蜜在央企三级单位,养老保险是顶格交的,企业年金按1:4的比例配置,此外还有商业医疗保险。
这意味着,闺蜜退休后每月能领到一笔不错的退休工资,
在此基础上,假如能顺利工作到退休,企业年金也能累积到一个不菲的数目,可以退休后按月支取,也可一次性支取。
基础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账户,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是有保证的。
2、对于35+、40+“大龄”人群,没有那么明显的歧视。
再举个栗子,队友所在的央企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70后,中层基本都是80后,公司人平均年龄是37岁,这还是在已经“年轻化”过一轮之后。
虽然国央企35岁以后也很难进,但只要进来了,到了35岁以上,也不会因为年龄问题大搞人员优化,
只要不遇上经营困难、合并重组、组织架构调整等问题,还是相对稳定的,职业寿命比一般民企来说,还是要长一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公考编、进国央企,仍然是能最大化延长职业寿命的工作,
虽然现在随着国央企经营压力变大,也有“优化”风险;随着地方财政紧张,公务员们开始也忐忑,
但这已经是普通人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能抓住的最大的确定性之一。
第二,尽量多搞钱。
假设一个中年人40岁被“毕业”,到63岁退休,中间23年的日子,要怎么度过?
假如不想走“三保“和“铁人三项”的道路,
选择一:
利用22岁左右大学毕业-40岁左右职场“毕业”这18年左右的时间,赚够一辈子需要的钱。
举个栗子,一个年轻人毕业后在一个房价两万的新一线城市安家,那么他在这十八年间起码需要赚到的钱是:
房:2W/平*120平+装修40W=280万元;
车:30万元;
娶老婆:彩礼、酒席、婚纱等,按低标准算,10万元;
养娃:按《2024年中国生育成本报告》,一个娃从0岁养到上大学,平均花费68万;
生活成本:同样按低标准,22岁-40岁1.5W元/月,18W/年,18年*18W=324W;41-63岁1W/月,12W/年,12*23=276W,合计324+276=600万元。
以上总计988万元,涵盖一家三口吃穿用度、旅游出行、教育保险、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孝敬长辈...未考虑换房、换车、房贷利息、房屋购置税等,仅仅是一个新一线城市普通家庭维持基本运转的基础成本。
18年平摊下来,也就是每年需要净收入988/18≈55万元,
分摊到夫妻二人,就是:每人每年税后27.5万元。
也就是说,一毕业就需要找到一份税前30W的工作,再找一个同样收入水平的老婆/老公,顺顺当当干上18年,才能在一个普通新一线城市买房、生娃,过上普普通通的生活。
当然,主业达不到的话,你也可以通过副业、投资...来贴补,
总之,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不管是进一个高薪行业/企业也好、升职加薪也好、做副业做投资也好,
我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在18年内赚够988万。(具体数字请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选择二:
构建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
什么是生产资料?
用大白话说,就是一个可以持续为你提供现金流的系统。
这个系统独立运转,不会因为你不工作了就停止,也不会因为你年龄越来越大就越来越不值钱。
举个栗子,一个能持续增值的资产,比如一栋可以源源不断收租的房子、一笔每年持续分红的投资,是生产资料;
一本能源源不断地给作者带来版税收入的书,是生产资料;
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红,能通过带货、广告等带来收入,这个网红的名气、自媒体账号也是生产资料。
有了足够的生产资料,就能持续稳定地创造收益,掌控自己的命运。
哪怕遭遇中年危机、没有工作了,依旧能养活自己、衣食无忧,不会因为政策的一点点风吹草动就担忧焦虑。
没有生产资料,人本质上就是一个生产工具,在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自己捎带着分一点,掌控权在别人手里,得到多少、能不能持续,都由别人说了算。
当然,这个世界上,能拥有生产资料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得依靠打工,
但我建议你,不要为工作而工作,而要把工作当成一个带薪学习的保底,
工作的同时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生产资料,慢慢打造出一套产权属于自己的、能够长期给你带来价值的体系。
不确定性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确定性,
我们要学会:
适应不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并在种种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