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2年,明显感觉到消费降级了。比如我家,以前给孩子买衣服、玩具,不太在意价格,就买最喜欢的。现在,我会比价了,能省则省了。眨眼,2024都已经过半,想问问大家:今年,你所在的行业赚到钱了吗?你的客户多了还是少了?你身边亲友,被降薪或裁员了吗?你们家的房子是涨了还是跌了?家庭收入增加还是减少了?一个普通家庭,能赚到钱的方式,无非也就是工作、做点生意、房子、投资理财这些吧。
而我观察到的情况是:房子,我收到好几个房产中介的信息,都是推荐新房源的,还都是“急售”“特价”“可议价”“首次出租”……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投资理财呢?存款利率一直在降,股市和基金也还是在亏损中。就业或创业呢,我最近在看一些美食纪录片,片子介绍到一些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时,弹幕上飘过来一句:可惜,这个店扛过了yi情,现在却不在了。种种情况都在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去不复返,我们将迎来缓慢的经济发展阶段。著名经济学家徐林在《如何走出经济增长减速的困境》一文中分析到:
“我不太愿意用通缩、衰退这样的词……可能得用一个比较模糊的词,我把它叫做“经济收缩期”。我觉得在今后的若干年当中,会面临着一个时间可能不短的经济收缩期。”
这些高高在上的数字和专业术语的背后,关乎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一,
如果真如经济学家所说,未来若干年我们都会处于一个经济收缩期,会发生什么?
这事我们可以看看邻国日本,因为他们就刚刚经历过一个经济收缩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九十年代开始经济衰退后,日本房价以每年10%的速度下跌,跌了15年;收入下降,资产缩水,有400多万中产因此变为低收入群体。自sha率几乎逐年攀升,每年有2-3万人自sha,在2003年达到峰值。(yi情开始后,自sha率又有所升高了。图源:www.nippon.com)很多人不明白,失业而已、投资亏了而已,何至于轻生?
这是因为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背了债务。
比如借钱炒股、贷款买房。资产价格一跌,就资不抵债了。
这时已经不能说是“一无所有”了,连一无所有都比不上,而是负债累累、债台高筑。
拼命工作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还清债务。还有一家老小嗷嗷待哺。
于是种种压力和绝望之下,很多人选择用这种方式极端的方式“还清”债务——人死债灭。这两年很多人宁愿放弃房子、做失信人,也要断供房贷,也是一个道理。
本质上都是家庭财务收支失衡,崩溃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房价、股市、失业、老龄化……他们曾经经历的一切,都和现在的我们高度相似。二,
不过,经济收缩期,真的这么恐怖吗?这两年很多人拿我们和日本对比,争论我们是否会走上日本这条老路。我其实对此还挺乐观的。
一方面,即使在经济收缩期,也并非所有人都过得不好。日本经济低迷的那30年里,他们的足球成为世界级强队,涌现了14位物理、生物、化学、医学诺贝尔奖科学家,动漫电游为底子的日本宅文化风靡全球;即使是在普通百姓家庭中,也有一群被称为“渡边太太”的家庭主妇,通过积极规划和准备,每月为家庭增加上万收入,让家庭反而越来越好的。所以准确来说,是日本社会在分化,有人成为了“平成废物”,但也有人通过积极规划和默默努力,逆流而上。正因为日本经历过经济收缩期,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鉴,从中汲取经验。华裔经济学家辜朝明曾经写过一本《复盘》,把他对日本过去30多年经济全貌,持续观察分析和验证的成果分享给大家;重点是在《复盘》的尾章,辜朝明对我国经济也做了总结和预估,他判断,我国的状况和9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走向也可能类似。种种都在说明,我们可以像照镜子一样,通过观察别人,来帮助自身成长。三,
说实话,在我了解到上面这些信息之前,我也是有些焦虑的。
直到我的朋友孙明展给我安利了《复盘》,我才清晰知道了未来十几年我们会发生什么、应该怎么应对,才摆脱了焦虑。老粉都知道,他是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也是“谱蓝”品牌创始人。
他之前给过我一些判断和建议,比如让我尽早卖掉某处的房子,结果赶上了高点,让我们家多赚了几百万。还有人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解下,避免了几十万损失的。可以说,他给普通人的财务建议,从来没有错过。
所以他分享给我之后,我马上就去看了。
他在书里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简直就是未来个人和家庭财务规划的指南针。
无论有钱也好、没钱也好,我们都可以抓住机会。掌握趋势、理性思考、做好准备的人,才是人生的赢家。我听了这些新鲜的观点和故事,大为惊叹。这么好的知识和观点,却难以被大众学习吸收,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在我的建议下,老孙同意在线上通过分享会的形式,和大家一起阅读、讨论:- 如果咱们真的像日本那样,进入经济收缩期,会发生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