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疯疯癫癫的中年,一个结结巴巴的少年,两个被什么给卡住了?

文摘   2024-09-24 06:00   湖南  

父母课堂 | 第 231



文/常靖


01



人被卡住了!人被卡住是什么样呢?我想应该就是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被什么障碍阻滞限制在那里,不能有大的动弹的空间,只能徒劳地挣扎,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痛快的一种状态。


电影《刺猬》说的就是两个被卡住的人的故事。



王战团因早年的奇遇,变成了家人口中的“魔怔”和心病。在周正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爸妈总是告诫他远离姑父王战团,以防中邪。周正因口吃和学习成绩差倍受同学的排挤和欺辱;而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也让他内心抗拒不已,苦闷无从排解。


不被旁人理解的两人却能够看到对方的内心,成为一起“发疯”的可贵忘年交 ,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异类”,却是彼此眼中的正常人和心中的知己 。两个被“卡住”的人相互陪伴,温暖彼此 ,共同经历了一段独具荒诞色彩的东北往事。


电影是根据郑执的小说《仙症》改编的,小说和电影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从此我再不会被万事万物卡住”,这句话听起来有解脱和轻松感,那么,当初两个主人公到底是被什么卡住了呢?


02



一是环境的打压


电影中,年轻时的王战团作为一名海员。偏要多管闲事,发现和想要揭露船队的走私,结果被吴主任关了禁闭,梦想中的太平洋虽近在咫尺却无缘得见。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被报复被陷害,随便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限制一个人的自由,也让一个人的理想破灭,王战团的“疯”也由此而起。


王战团遭遇的第二个打击就是初恋的背叛和自杀。初恋因嫌弃王战团的穷而选择了他人,但婚后的家暴令其不堪忍受而自杀,留给王战团的遗书写下了她的后悔和遗憾。对于王战团来说,这是美好情感的破灭。


周正面对的,也非常显而易见。因为口吃和成绩差,他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和歧视,几个学生下学路上专门堵他准备合伙揍他;写给女同学的诗被老师也是同学妈妈发现,然后就是被一顿羞辱和责骂;父亲没有维护和安抚,对待他的是更严重的拳脚相加,导致他以跳楼来对抗。



二是世俗的眼光


王战团和周正在周围人的眼里,无异属于异类。


王战团不好好上班挣钱,天天想着什么大海,想着飞翔,这跟世俗要求的男人求安稳求上进过日子的标准格格不入,那他就是大家眼中的“疯子”


而周正,小小年纪,却老跟着王战团厮混,话都说不好,磕巴得厉害,还老留级,将来怕也成另一个王战团。


对待疯子,人们要么是歧视,要么是忽视,要么是想要限制,要么是想纠正他。于是各种人马就上场了。以家人请来的的替人看事儿的赵老师最为典型。



赵老师对这两位“病人”实施的办法是先得让他们认罪,目的是要降伏他们。而且她的这个办法和逻辑得到了“病人”家属的认同和支持。


这其实是有明显的隐喻意义的,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你就得归顺,你就得投降,胳膊拧不过大腿,你想造反?翻了天了,最终你得被招安!


而这两位偏不认这个理,腰杆硬,嘴也硬。王战团笑赵老师“你左眼比右眼大”;周正是拒不下跪,还说“我把你爹给吃了”



三是家人和亲情


这一老一少“中邪组合”他们的家人都很坏吗?并不是。


他们的家庭都是东北的普通传统家庭,有着很朴素的亲情。就像王战团再疯,他老婆也没和他离婚;周正再“没出息”,父母看到他跳楼心疼得直哭,妈妈更是为他操碎了心,愿意为他求人下跪。


不过,家人给予的亲情更多的带给他们的是伤害是羁绊是限制。


大姑多年来为了面子或其他,并不积极给王战团看病,却相信迷信的大仙来家里作法;为了不让王战团到处乱跑给他下安眠药,将他困在家里的床上;周正更惨,父亲到底是希望他好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经常是讽刺挖苦恶语相向,还动不动拳打脚踢;至于用含石子、针灸、喝中药的方法来给他治疗口吃,更是成了日常。



这触及到了这些年经常讨论的心理学所说的原生家庭之痛“父母皆祸害”“夫妻是冤家”在电影里有了具象化。


四是他们本身的人格模式


王战团为什么执着于“诗和远方”,周正为何成绩如此之差并且口吃,这背后都有他们自身的原因。


这个原因不是他们天生如此,而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和阻碍后,本能地利用一些模式来保护自己,然后这个模式就保留和固着于那个阶段,并形成了一种反复重复的模式。



王战团的童年小说和电影里没有交待,但那本《海底两万里》似乎给了一点线索,也许他生活本身封闭,这本书点燃了他对远方和海洋的憧憬与向往,那个美好又奇幻的太平洋,成了他生活中的希望和救赎,现实越是平庸和残酷,他对远方的向往就越强烈,以至于到了魔怔的地步。


周正的父母本身也很普通,可能对这唯一的儿子寄托的希望太大,想让儿子实现他们未能实现的愿望。一旦儿子完成不了,他们的面子和自尊就碎了一地,于是打骂和指责就成了家常便饭。口吃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遗传和大脑品质性因素,一般来自于精神的紧张。周正有这样的父母,他出现口吃就很容易理解。


父母对他的症状越是不接纳,呵斥强制性地进行所谓治疗,周正的恐惧和焦虑就越重,口吃就越发改变不了。在自卑和绝望的心理压力下,他的学习成绩也自然好不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人因过去的遭遇而形成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随着时间的延续,会逐渐地被内化,直到成为这个人性格的一部分,那些感受会持续地影响其行为和决定,成为某种重复的刻板的模式,让他们没办法达成自己最渴望的生活目标。


03



卡住的状态并不好受,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和挣扎着。


其实,顺杆爬的机会是有的,也并不难。听话,服软,放弃自己的那些坚持就可以上岸了,无非是和周围很多人一样罢了,顺应那些规则,去做很多人都在做的事。


不过,那是王战团所不愿也不听从的。就像他常说的话“应该吗?不应该!”



同样,周正也有一身的反骨,他宁愿去跳楼,也不想被老师和父亲羞辱。


那么,彻底地与周围人决裂或坠落吗?他们也做不到,或许他们还抱着一些些希望,或许他们对亲人也有很多的顾念和牵绊。


王战团的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答案:他从精神病院逃走了,不知去向,可能奔向他心中的大海去了吧。


周正的发展令人欣慰,他远离了家庭,就像奶奶告诉他的“回来干啥啊!能走多远走多远!”。


他走出去了,走出了家庭带给他的痛苦,迈过了卡住他的那些东西,走向远方,他与大海为伴,实现了王战团的梦想。



父亲依然是那个父亲,还要指责和埋怨他的不回家、嫌弃他没有混成大副。但周正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了,他不在乎这些,对过去,他选择不原谅,不过,他依然可以与他们对话,可以和他们连接起亲情。


我想,周正之所以能够挣脱那个“卡住”,很大程度是有王战团这个爱护他保护他给予他关怀和力量的“难友”。


在不被人理解和遭人排斥的日子里,他们是玩伴、是彼此取暖的人。那些共同喝过的中药、下过的象棋、唱过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念过的情诗、爬过的树,成为灰暗岁月里的一抹亮色,也是独属于他们的开心和浪漫。


心理学经常会提到客体关系及支持系统。人需要一个好客体的回馈和镜映,也需要有一个支持系统,就是说一个人即便遭受灾难和打击,只要找到他的支持系统,就有活下来的希望和力量。那么王战团就是周正的最好的客体和支持系统。那是他生命中的雨伞和避难所。



很久没看到这样触动人心的好电影了,值得庆幸的是,我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生活中好多人的影子,包括我自己;还可以通过电影和一些朋友找到共鸣;还可以笑中带泪地看完并回味它......愿我们都不被万事万物卡住,这个世界值得我们去奋斗和争取!



END




  


动图设计|KesanN 
叶片插图、二维码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Yogurt



大象心理世界
用文字和声音传播爱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