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三角化:被拉入“战争”的孩子(中) || 大象父母课堂

文摘   2024-09-26 06:01   广东  

父母课堂 | 第 232 期

接上篇:家庭关系三角化:被拉入“战争”的孩子(上) 


03

家庭关系三角化的基本要素


家庭当中的夫妻之间要有冲突,而且这个冲突是未解决的、长期存在的。
有冲突之后,夫妻当中的一方或者是双方要试图通过拉入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大部分都是孩子。
有时候也会是宠物、游戏、工作,我在这个家没办法待了,就天天加班,把我的工作就变成了我的伴侣,变成了我的孩子,这种方式转移了家庭当中的冲突。
如果把这个孩子拉入进去,夫妻二人的焦虑就会被冲淡、被缓解,原来的冲突也会有一定的缓解或转移,三角关系就发生了并逐渐被固定下来。但是被拉入的第三方(孩子)的焦虑水平会急剧上升。
未成年人长期反复处于被三角化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或心身疾病。
所以,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身体不舒服,在学校出现一些情绪不良、行为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说,大概率都是家庭当中的夫妻冲突所引起的,或者与夫妻冲突有关。
我们再看看夫妻之间的是通过什么机制将第三者卷入冲突的。
第一个就是绕开。
绕开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夫妻对冲突冲闭口不谈,对伴侣的失望就变成了对孩子的失望,对孩子进行谩骂 、虐待、打骂、指责、批评和不满。
其实,这是对家庭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满,或者是对夫妻关系不满,绕开夫妻的冲突,转移到孩子的问题上,孩子就变成了一个“替罪羊”。
第二种是跨代联盟。
父母当中的一方或者是双方,他们不是批评和指责这个孩子,他是特别想把孩子拉拢到自己的阵营来对付另外一方,或者是拉拢到自己的阵营,让我觉得在这个家庭当中稍微有那么一些陪伴,依靠,存在感,这是一个结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可能是尊重的、理解的、关注的、疼爱的,我们叫隐形的结盟,或叫隐形的三角化。
很多家庭的父母说,我们家的孩子以前可好了,是一个暖男、是一个乖宝宝,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初一初二的时候,开始变得叛逆、不听话,甚至自我伤害了。
“一个特别好的小孩”往往是被三角化的产物,因为好小孩才能让家庭得以维系。
还有一些家庭对孩子会特别关注,包办代替,什么都替他做,这也是一个结盟的过程。
家长如果太关注孩子的话,大概率是在婚姻中或社会生活中没有办法得到自我实现。
可是,转移或者跨代结盟的过程,并没有让家庭的问题得到解决,而是被掩盖了。
这样的一个家庭互动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们是父母的话,你们要想一想,我有没有把对妻子或丈夫的不满意,有意或无意转移到孩子身上?我有没有为了我的孩子维持婚姻,而且我还告诉了孩子。
事实上,你可以为了世俗的价值观,选择不离婚,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我生存的价值和自我生存的方式。
但你要知道,如果你是因为婚姻不幸或者是两个人不相爱,依然选择留在婚姻当中,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孩子的选择,孩子不必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你要为你的选择承担责任。
如果我们把这部分责任归咎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成了替罪羊,家庭三角化长期运转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各类心身问题。

04
三角化关系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第一个叫情绪配偶。
情绪配偶是什么意思?
假设是和妈妈之间成为情绪配偶,(在现实当中大概率都是和妈妈之间,极少有和爸爸之间成为情绪配偶的)我妈妈开心我就开心,她不开心我就不开心。
反过来也是一样,我的孩子乖巧懂事,我就觉得特别幸福。他不乖巧不懂事,叛逆了不听话,不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我就觉得没有希望了,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两个人的情绪融合,就像配偶一样,你中有我中有你。
我们说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当中,往往婚姻不幸,夫妻的分化程度较低,自我价值感较低,这孩子就会为了父母而生活,就像我们影视剧里面说的“妈宝男”“妈宝女”。
现在成年了,你还把父母的开心和难过放在你生命当中的第一位?
如果是,你就处在情绪融合或者情绪配偶的角色当中。
在你的亲密关系当中,人际关系当中,工作当中,大概率都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或者是不顺利、焦虑、情绪失控。
第二类叫小大人。
小大人是什么意思?
我很小的时候就要承担成年人需要做的事情,心思比较成熟,为别人考虑,还要照顾好自己。
这样家庭当中,常常会有父母缺席或者是多灾多难,孩子没有办法获得归属感。
所以,孩子需要过早承担情绪方面的任务,或者执行某种照顾家庭的功能,比如说去挣钱,照顾兄弟姐妹,照顾老人等等。
这本来是属于成年人做的事情,他们就去承担了,这叫小大人,也叫亲职化。
这样的家庭往往就是父母缺席,比如说父母病重、父母一方去打工、离异家庭,没有人去给到孩子陪伴,只能靠自己,像成年人一样去过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孩子,在别人眼里面,都是一个好孩子、孝顺懂事,但是他们内心当中往往压抑自卑,会觉得没有意义,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很容易出现抑郁或其他心身疾病。
第三种就是小恶魔。
就是我们说熊孩子,调皮捣蛋。
小恶魔为什么要这么调皮捣蛋,要到处攻击别人?
他在表达一种攻击,在攻击谁?
在三角化过程当中,他就是在攻击父母。
这样的家庭,往往会采用的是转移的三角化方式,我对我丈夫的不满意 ,妻子的不满意,对我婚姻的不满意就转移到孩子身上去,孩子就会觉得很不公平。
——你对婚姻的不满意,为什么天天要打我骂我;你们自己没本事,为什么要连累到,他会对父母特别不满。
也就是说,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父母,我大概率也让你们得不到你们想要的孩子。所以,他们会故意让自己变得糟糕。
你们期待我学习吗?我就不学,我就要逃课,你们期待我健康吗?我就要伤害我自己。
这叫攻击性的迂回转移,用攻击自己的方式攻击父母。
而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又会被家长会定义成“熊孩子”或“问题孩子”。
更严重的,父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选择放任不管,或者管得更严,可能会让孩子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者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他们常常会用自我伤害或攻击别人,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不满,这样的一个模式,会迁移到家庭之外,成为他们的社会生存方式,困难重重。
另外一种叫小病人。
小病人和小恶魔相反,小病人他们比较乖巧懂事,往往把自己变得体弱多病,例如,容易过敏,经常肺炎住院。
体弱多病就有别人照顾我,就有人来理解我,我就转移了别人的注意力,它其实是支持性的迂回转移。
支持谁?
支持家庭和父母。
因为我乖,懂事,听话 而且成绩还不错,比较守规矩,不让父母操太多的心,唯一让你们操的就是要帮我看病。
看病的这个过程,就让父母从那些糟糕的关系当中脱离出来,去缓解他们的压力,保护了家庭。
很多时候,父母一吵架,孩子就生病,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放下他们的冲突来关注孩子,所以体弱多病的小孩是为了吸引父母,转移家庭冲突,缓解了夫妻之间的焦虑,但是孩子自己常常焦虑不安。
上面介绍了家庭三角化给孩子带来的症状表现。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过程的分化和核心家庭情绪。
一般而言,家庭的冲突越剧烈,焦虑越明显,家庭模式就会清晰,三角化也就越容易被呈现。
孩子要成长,要发展自己,有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发展了自己的价值感,有了独立的过程,开始不一定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做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变得焦虑,他们害怕孩子的成长。
如果孩子脱离了出去,三角化背后的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就留在那里了, 怎么办?
家庭中的关系性问题未解决,父母是不能够坦然面对孩子的成长,他们把孩子的成长定义成一系列的问题,让父母的焦虑变得合理:孩子有问题我才焦虑不安!
越焦虑,模式就会越清晰,他们的夫妻冲突就会越明显。
我们说在这样一个关系的融合过程当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较多,焦虑上升了之后,就会越来越控制孩子,亲子之间的融合度就会越高,孩子就会越没有发展空间,他就会越反抗,就越会出现一些情绪行为问题。
此时,孩子的焦虑上升,让父母的焦虑也会上升。
(未完待续)
节选自《陈发展:家庭当中的自我分化与代际传递》

END


动图设计|KesanN
 叶片插图、二维码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Yogurt

大象心理世界
用文字和声音传播爱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