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间断地给外地女儿寄去了100多份饭菜,元芳,你怎么看?||大象父母课堂

文摘   2024-10-15 06:00   湖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父母课堂 | 第 234 期



文/常靖


看到一段小视频,是说一对父母担心女儿在外地工作吃外卖不健康,于是他们就开始给女儿邮寄他们做的“预制菜”,每一包爸爸都亲自在上面写着菜名和生产日期。从去年到现在,父母给女儿寄“预制菜”已经用去了一百多个真空包装袋了。



这条消息下面,相当一部分人表达了感动,他们说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而且父母生动诠释了不管女儿多大都是小孩。也有一小部分人表达了异议。


其实我很想发问:元芳,你怎么看?


反正,我看这条,并没有什么感动,反而会有轻微的不适感。



我不否认,这对父母,给了女儿最真挚的爱,而且那么的具有牺牲精神。只是,这么紧密的爱,是健康的爱吗?是有利于女儿成长的爱吗?


职业的习惯让我忍不住去思考,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当然,我的思考工具还是精神分析


01


先从这对父母说起。他们经常性持续性地给女儿做好饭菜邮寄过去说明了什么?


新闻里说了,他们担心女儿吃外卖不健康,才不辞辛苦这么做的,那一定是出于对女儿的爱。这是明面上的,实际上更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吃是生活里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父母提供的食物,小孩子会饿死。也由于“吃”这件事,将父母与孩子紧紧地联系起来,使二者有一种生死相依的感觉。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吃的东西越来越杂,从不再吃母乳,到吃父母做的饭,再到吃外面的各种食物,孩子吸收的营养也越来越丰富。孩子与父母之间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他们不再是一体的,孩子能够自己选择食物。直到长大离家,孩子完全独立,自己吃自己的。


这是物质物理层面的,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同样如此。


小婴儿时期,孩子的世界几乎都是他的养育者,他接收到的教育和信息都来自父母。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接收更多的外部信息,有老师和其他成人的,有同龄小伙伴的,也有来自书本媒体的,他们的精神食粮也越来越庞杂。他们绝不再满足于父母所给予的,他们有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上学成年工作,特别是在外地,按常理说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不需要再吃父母做的饭了。


但新闻中的这对父母因为心疼女儿,怕女儿吃的不好,哪怕再远,也要亲自做饭做菜不怕麻烦邮寄给女儿吃。也就是说,女儿吃的食物,主要还是由他们来提供。借由这种投喂,父母与女儿的关系又似乎回到了女儿童年时代。


而且,可以推断和想象,这对父母每天这样为女儿做饭菜,包装和邮寄,会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在为女儿忙活。当然,这是他们主动且乐意的,这也充分说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女儿


他们和女儿之间,由食物连接得更加紧密。好像父母不提供食物,女儿就会活不好,父母的做饭做菜,意义重大。这个故事,不由得让我联想起小时候听到的一个故事,就是一对夫妻要出门,留孩子在家没人做饭不放心,于是烙了张大饼给孩子挂脖子上,每天让孩子吃。


只是现在的这个故事,被投喂的,是个成年的女儿。


也许,在潜意识里,他们并不希望女儿长大,因为真正的长大,就不再那么需要他们了。而且,他们希望和女儿捆绑的更近些,千里亲情食物牵,女儿满冰箱的饭菜,就是那根拉近他们距离的绳索啊。


02


做为被投喂的女儿,从新闻里看,也是蛮乐意接受的,她把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收获了很多的点赞。


也有一些网友对此有质疑。因为这个女儿在外面经常点外卖,外卖基本上都是预制菜,父母把饭菜做好冰冻密封保存再邮寄,其实也是预制菜,只是这个菜有了“妈妈的味道”。


从科学和健康层面来说,这种饭菜并不新鲜,因为是非食品工业卫生标准生产的,更容易变质。



做为讲究生活品质的年轻人,为什么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投喂呢?


也许,她也需要和父母有这样的连接


身在异乡,吃到“妈妈的味道”,相当于父母还在身边;父母主动投喂,女儿开心来吃,双方皆大欢喜,父母更有成就感,女儿还是爸妈的乖乖女。


如果女儿只是不忍拂了父母的好意,被动接受,也能理解;但如果女儿是乐在其中,而且除了父母做的食物,别的食物就吃不香吃不惯,不吃父母做的饭菜就不舒服,那就有问题了。


很多人喜欢吃家里的饭菜,因为这是从小到大熟悉的味道,这里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有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不过,一个成熟的人,必然是适应环境的,去到哪里,就吃到哪里,生活技能强的,还会自己动手,做出可口的饭菜。



对父母做的饭有偏爱有眷恋,很正常,但特别的留恋和依赖,就值得思索了。某种意义上,这也意味着孩子一定程度上的难以独立意味着孩子在向父母表达忠诚



对于个体生命的成熟成长来说,其实并不是好事。因为成年,就是能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就是可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环境,就是可以脱离父母的羽翼振翅飞翔。


03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这个别离不是指硬生生地要分开得那么遥远,而是指子女离开父母的保护能够独立地更好地生活,当有一天父母离开这个世界,儿女可以足够健康地强壮地活着。


既要爱,又要有别离,这怎么实行和操作呢?也许有人会疑惑。


不难,保持界线,亲疏有度,浓淡适宜就可。


过于紧密,孩子的生存空间会被侵占和压榨,他们的呼吸都不会顺畅;过于冷漠和生疏,孩子得不到情感的滋养和支持,就缺少发展的力量。


一直把孩子当小孩儿看,孩子就永远也长不大。希望孩子永远当小孩子,是希望孩子不要强过自己,一直需要你的保护和照顾。



爱也有界线,给各自以宽松的空间,构建一个彼此清爽的世界,否则那过于浓烈过于粘稠的爱,要么把人吞噬,要么把人搞混乱。


纪伯伦的诗歌《论孩子》: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给他足够的照顾,在孩子长大后放手让孩子远走高飞,并祝福他,这才是当父母的任务



爱永远应该与自由相伴,我们彼此相聚,是为了更好的别离。有幸成为父母子女,请好好珍惜这场相遇,为了别离,仍然都有各自幸福的能力。


-END-


动图设计|KesanN
 叶片插图、二维码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Yogurt

大象心理世界
用文字和声音传播爱和智慧
 最新文章